我的家乡——镜泊湖

健心

<h3>一.镜泊湖概况</h3><h3> 1.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的过度带,距牡丹江市仅97公里。这里久享人间仙境的美誉,荣获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风景旅游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等桂冠,整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由唐代渤海国遗址、火山口原始森林和我们眼前的镜泊湖自然景观三部分组成。</h3><h3> 镜泊湖一直以扑实无华的自然之美文明于世,来到这里您也一定会被眼前的湖光山色所吸引,</h3> <h3>2.风光秀美的镜泊湖,四周峰恋叠嶂,万木峥嵘。镜泊湖湖区面积是120平方公里,湖水的纯面积在枯水期为79.3平方公里,在丰水期90.3公里,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上湖四个湖区,自西南向东北走向,呈知字母“$”型,湖身纵长45公里,垂直距离32.5公里,湖水最宽处可达6公里,最窄处在枯水期也有300米左右,湖的平均深度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的地方在地下发电厂也就是在抱月湾的地方,深度达62——70米。镜泊湖蜿蜒曲折,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这里有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砬子,他们犹如八颗璀璨的明珠,由镜泊湖这条银色缎带串連起来,飘绕在万绿丛中,被誉为著名的湖中八景。</h3> <h3>3.选择来镜泊湖旅游的游客,都是了解到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想目睹火山爆发所留下来的壮观气势,叶剑英元帅曽为镜泊湖题写了“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诗句。</h3> <h3> 那么湖区最高海拔1260.7米,最低海拔339.17米,平均海拔350米,如果保证瀑布有水,那么水位标高不少于351米。听这串数字您可能觉得没什么特别,可是从镜泊湖成因上来讲,这种海拔高度是罕见的。</h3> <h3> 4.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便会被那独具魅力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在天人感应心灵震颤的同时,发出衷心的的赞叹,所有的一切我们就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从地质史上看,镜泊湖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延吉凹陷的一部分。</h3> <h3>  据《中国大地构造纲要》一书记载,古生代晚期镜泊湖发生了以东北——西南为主要方向的大断裂。及至新生时代第三纪中期,距今大约二千五百万年,由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湖周围经长期风雨,流水侵蚀而夷平,发生了断裂,隆起成山,断裂下降部分形成断陷盆地。进入第四纪,据今一百万年,在断陷盆地内又发生局部隆起,古老的断裂带夹着玄武岩浆溢出,使洪荒草莽的断陷盆地周围缩小,形成古盆地。古湖盆比现今湖盆捎大,它的年龄与地球上人类生命的年龄相同,约有一百万年。</h3><h3><br></h3> <h3> 地理学家告诉我们,在距今一百多万年前到一万年之间,古湖盆的西北方向有一组瀑布火山群,现今称它为镜泊火山群。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熔岩流,以石头垫子河为通道向东南方向宣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吊水楼瀑布”。附近的玄武岩堰塞堤,成为今天的镜泊湖。</h3> <p class="ql-block">  5.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就已经对镜泊湖有所记载了。我国满族人民很久以前就在这里劳动、生息。据中国史记载“周武王十五年”(公元前1666年)和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654年),均有肃慎氏来朝纳贡。‘’西汉及晋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代的靺鞨,宋元时代的女真,明清时代的女真,都是肃慎人的后裔或支族。</p><p class="ql-block"> (中国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石雕)</p><p class="ql-block"><br></p> <h3>  解放后,考古学家在镜泊湖南端鹰歌岭断崖坦露的红烧土层中发现了四口陶猪,经考察证明,这四件珍贵的艺术品,是鹰歌岭居民——肃慎人制作。</h3> <h3>  肃慎族创建大震国,于公元740年迁都忽汉城,四季通西南的高地上,城址在镜泊湖,可是当时这个地方不叫镜泊湖而叫忽汗海。</h3> <h3> 其实,历史上镜泊湖曾有过很名称,古称湄沱湖,汉书地理志称湄沱河,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称阿卜湖,又称阿卜隆湖,后改称呼而海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称忽汗海,明志始呼镜泊湖,清朝称为毕而藤湖,今仍通称镜泊湖,意为水平如镜。</h3> <p class="ql-block"> 从地理学角度,镜泊湖的微风频率,静风频率只有30.3%,每秒风速在3.2——2.7米,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9米,湖水常常水平如镜。</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提字“镜泊胜景”。)</p> <h3> 6.每年的5月到9月,都会有很多人选择来镜泊湖避暑度假。镜泊湖被誉为北国的避暑胜地,塞北的苏杭。这也是有原因的,镜泊湖位于东经120度30分——129度30分,北纬43度16分 ——44度18分之间,中纬度亚洲大陆的东岸,属于温带大陆性疾季风气候。每年的5——9月,这期间的平均气温为10——20度,最高气温不超过36.2℃,最低气温负36.7℃,年平均气温在3.6℃,年降水506.44毫米,最长连续降雨7——8天,年降水日数为100天,雨季集中在8,9月份,湖区降雨量不算高,但水分充足,属湿润地区。每年9月下旬开始下霜,无霜期150天。平均降雪日为10月19日到次年的4月28日,平均降雪期为172.7天。湖面自每年12月中旬开始结冰,到次年4月上旬开化,冰层厚度0.83米,最厚可达1.04米。因镜泊湖的年平均气温较低,气候宜人,所以是避暑的好地方。</h3> <h3>  7.镜泊湖风景区是建国以后才逐渐开发为旅游区的,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建了数栋欧式别墅,为当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的苏联专家教授来这里避暑而建的。1961年刘少奇主席视察黑龙江时,到镜泊湖视察工作,对开发建设镜泊湖提出了要把镜泊湖建成“国际公园”的口号。1962年、196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朱德、叶剑英、陈毅、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到这里来休假并留有题词。叶剑英元帅曾镜泊湖题写了“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诗句。1980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才把镜泊湖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建立黑龙江省镜泊湖管理局负责对湖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工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发文把镜泊湖列为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它在44个风景名胜区中排名第七位(前六位是北京八达岭风景名胜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名胜区、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辽宁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黑龙江镜泊湖风景名胜区、黑龙江五大連池风景名胜区)。1983年8月11日,邓小平同志到镜泊湖休假,并给镜泊湖宾馆题写了“镜泊胜景”。此后,彭真、万里、江泽民、李鹏、李瑞环、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镜泊湖来休假。但是,唯独没来过镜泊湖的就是我们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在生前也很喜欢镜泊湖这里的青山绿水,所以老人家在逝世后就将他的英魂落在我们镜泊湖这里。</h3> <h3> 毛公山:</h3><h3> 镜泊湖群山环抱,山青水碧,清幽多姿,秀丽朴实。镜泊湖的美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如果说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这精美绝伦的杰作,那么在这些绝妙的作品之中,神奇而灵气毛公山更是引人入胜。站在毛公山瞻仰台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鹿苑岛,它犹如倆条鳄鱼用嘴拱起一座彩虹桥,视线由此上移,便会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仰卧的形象,这便是毛公山,它是由形似头部和身段的两座山影重叠而成,形似毛泽东主席仰卧的身材比例和外形轮廓。自1993年发现毛公山以来,已经有200多万人观看了这一奇观,现在毛公山已被人啊普遍认可,它的价值和意境远在湖区所有景观之上,它是北国山水对毛主席的真挚情感,是人民对毛主席的憧憬感动了大自然的造化而留于世间的极品。有诗云:伟人仙逝入环中,信步神游享闲情,慧眼览胜识明镜,贵体探奇画青龙,安祥仰卧震群岭,怡然豪歌唱大风,欣闻邓公题镜泊,巨笔擎天写长虹。</h3> <h3>二.湖中八景解说词:</h3><h3> 镜泊湖,久享人间仙境的美誉,这里岛湾错落,山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吸引很多游人,特别是风光绮丽,隽雅迷人的湖中八景,更让人留恋忘返。这湖中八景分别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和老鸹砬子。有诗云:褶曲湖山几复湾,云落清波若镜天,北亭观瀑闻涛吼。那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湖中八景之首的吊水楼瀑布。</h3><h3><br></h3> <h3>  1.吊水楼瀑布,古时土著人称它为“发库”,意思为吊着角的楼,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湖的最北端,是镜泊湖的出口。瀑布宽达三百余米,飞流直泻,气势磅礴,如千军万马之势向深潭冲来,波涛翻滚,呼啸奔腾,浪花四溅,如浮云堆雪,白雾弥漫,又似银河倒泄,白练悬空,似置身仙境,。瀑布落差20米,下面的水潭60米,叫黑龙潭。</h3> <h3>  瀑布的成因,据考察证实,是镜泊湖火山群爆发时,喷发出的熔岩在流动进程中,接触空气的部分首先冷却成硬壳,而硬壳内流动的熔岩尚有一部分气体仍未得到逸散,乃至熔岩全部硬结后,这些气体便从硬壳中排除形成许多气孔和空洞。这些气孔和空洞后又塌陷,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熔洞。当湖水从熔岩洞的断面跌下熔岩洞时,便形成了十分壮观的瀑布。</h3> <h3>  冬季来到这里,瀑布不见了,却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致。在熔岩床上,你可以发现许多被常年流水冲击的熔岩块因磨蚀而形成的大小深浅不等的熔洞。这些熔洞光滑圆润,十分别致。</h3> <h3>  这里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环潭的黑石壁,又是一个天然的‘’回音壁‘’,它会把声音,经过圆形石壁的折射,清晰地传到自己的耳边,类似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但是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的四周是光滑整齐的,而镜泊湖的黑石壁却有着很多的层次,根据这很多不同次,可以说明,吊水楼瀑布不是一次火山爆发的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火山爆发才形成的。</h3> <h3>  关于吊水楼瀑布,曾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在瀑布水帘后面藏着一位聪明美丽的“红罗女”,深受远近青年人的爱慕。但她声言无论是谁向她求爱,都必须回答“什么是人间最宝贵的”问题,消息传开后,每日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勇士、书生、、商人、乃至国王。勇士回答“人间最宝贵的是武力”。书生:“人间最宝贵的是诗书”。商人说:“人间最宝贵的是金钱”。而国王却说:“人间最宝贵的是权势”。这些回答红罗女都不满意。于是勇士含羞而去,书生浴耻而归,商人倾宝于湖,不再提亲。唯有国王厚颜无耻地呆立在“吊水楼”前苦思冥想不肯离去,最终老死在悬崖上,葬身于乌鸦腹中。,如今,我们来到这里,也会想起聪颖美貌的红罗女和她发人深思的问题。</h3> <h3>2.大孤山。大孤山海拔415米,高出水面65米,大孤山面积仅一万平方米,是园形山峰,其实是湖中一大岛屿。他形状像一头水牛横卧湖上,埋头饮水,生气盎然。春暖花开季节,大孤山上开满了杏花、李花、玫瑰花和兴安杜鹃花等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所以也称“花山”。</h3> <h3>  大孤山上生长着针落叶混交林,岸边生长的是灌木丛。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古树的须根,因长年被湖水冲击,已经坦露在水面,攀援于岩石裂缝之间,这也显示它玩强的生命力。大孤山北侧,不知道什么时候铺就一条山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铺筑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沿着这条山径登临峰巅,极目远眺,真是满目锦绣,。远看重恋叠翠,天水一色,湖上藤光溢彩,烟波浩渺,近观云霭浮漾,湖光波影尽收眼低。</h3> <h3>  大孤山东侧湖岸有条伸进湖中的小山梁,壮似起伏的蛟龙。那突兀的山梁之首颇似伏在湖中吸水的龙头。当地人称此山梁为“小龙头”,这也是游人来此很关注的地方。</h3><h3> 作为历史的见证,大孤山也曾为我国的革命战争记载了一段光荣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 它是周保中将军率领的抗日联军的革命根据地。</h3><h3><br></h3> <h3>  3.白石砬子。白石砬子是一座白石层叠,错落有致白崖岛,海拔420米。它位于大孤山前湖之左岸,由三座白石山组成,左右两座低矮,中间格外高峻,面临湖水,傲然屹立。(岛上常年堆积的白色鱼鹰粪便,象无数块巨岩粘在一起,层层叠叠,奇形怪状,故而得名‘’白石砬子"。平时白石砬子和邻近湖岸相接,当湖水溢满,石峰与邻岸便被浩渺的大水相隔,也被称为“白崖岛”。远远望去,它形似身披白色盔的卫士屹立于万山丛中,,守卫着镜泊湖。</h3> <h3>  电影 《画中人》就是在白石砬子拍摄的,其中有很多画面我们还都很熟悉。镜泊湖水产丰富在石砬子下就特产鳌花鱼,有时候你也可以看到红尾鱼蹦出水面,使湖水发出声响,泛起涟漪。</h3> <h3>  从大孤山上行拐向西南,一路看上去,湖光山景,变化无穷。游船穿过狭窄湖面,似乎水路到了尽头,但一转弯,又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湖水展现在眼前,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  在水回路转的时候,一座小小岛屿出现了,这就是“小孤山”,古时相传为红罗女晒鱼网的地方。</h3> <h3>  4.小孤山。小孤山位于中湖,距北湖头60余华里,高出水面19米,面积为大孤山1/5。山形似雄獅,斜卧在湖心。岛上各种树木葱郁,幽曲小径数条。山峦东部有棵古老的红松,高达20余米,直径约为30里米。崖上满瓦松、卷栢等耐旱树木,还有崩松和栎树。岛上以山杨、白桦等阔叶林居多,,还有山梨、李子、山丁子、元枣等果树。春深时节,枣树映红,梨花带雨,点缀着小小孤道,使小岛充满无限生机。</h3> <h3>  孤岛石壁上还生长着一种苔藓类植物,冬季长青,,称为“石花”。很多游人会多采集这种苔藓放置鱼缸中,留作纪念。它比水草别致,既有草的嫩绿,又有花的姿容。</h3> <h3>  5.城墙砬子。城墙砬子是位于中湖小孤山正西岸边,珍珠门北侧临湖崛起的陡峭石砬子。海拔542米,城墙周长3公里,高5——7米,只有西门完好高约10米。据史料记载:唐朝渤海时期为防御契丹民族的侵袭,在此筑有一座古城,它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湖州城遗址,至今十里城垣依然存在,城西门较为完好,还有十米城基。据地理学家堪察,石崖都是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而成。千岩竞秀,三面临湖,形势险要。宁安县志记载:“上有古城一座,欲登山看城,非从西南曲折盘道不能上达,诚为天险。”意思就是说这是一个难以登达的山峰,也就是说这种地势使城墙砬子成为了战略要地。在古城墙角下,绿水环护之中,有眼清泉,水清凉而甘甜,相传是渤海的一口古井。对岸山崖石洞中,有座渤海时期留下的墓葬。</h3> <h3>  相传,大约百余年前,这座古城早已沦为废墟。古城彼岸,有一老翁名叫姜儒隐居此地,故亦又人称此地为“姜家窑洞”。盛夏一天傍晚,姜儒之侄路经此地,叔侄偶然相遇,甚为欣喜,老人劝其侄放弃戎马生涯,与他一同在湖滨仙洞中共享人间之乐,夜里聆听对岸的仙乐钟鼓之声。并言称崖下尚有一渤海之陵墓,金银财宝,应有尽有。但因自己年迈,未敢近前,说话间,夜幕尽退已是翌日凌晨,这位年轻人为好奇心驱使,忘记军务之急,随其叔父由西南沿山径盘旋而下,绕道回转来到崖低,拨开荆棘灌木,在一块巨大石屏后面果然发现有个深遂的洞口。二人部入其中,见大厅正中灯火辉煌,一尊朱红灵柩停放在中间,大厅周围未见有路可循。忽然间,石壁间两扇门豁然大开,石门内奇峰林立,怪石怪岩,一潭壁水环绕村落,拦住去路。潭水清澈,波光粼粼。叔侄二人正愁不知去向,忽见一位鱼翁垂钓水边。便趋前借问。鱼翁笑指岸边小舟作答。叔侄登舟前往。驶入山间深处,发现更是花红柳绿,山清水秀,到处呈现一派鼓乐升平的繁荣景象。叔侄为遇此仙境而欣喜诺狂,回回归途中,小侄胆大心细,做下种种标记,以为后人指路。</h3> <h3>  此后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其侄儿不堪兵荒马乱,也来到窑洞隐居。他想探寻仙洞的奥密,并循旧路来到崖下,找寻标记,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个洞口了。</h3> <h3>  今日来到镜泊湖的旅游者,多被这寻找仙境的离奇的故事所吸引,乘游船到此一游。人们虽然已找不到仙洞之所在,但,此地的仙境般的风景,足以激发人的情思,开阔人的兄怀使游人获得美感和快慰。</h3> <h3>  6.珍珠门。珍珠门位于中湖南端最窄的地方。两个小岛分立左右,高出水面50米,远看象门的形状,故称“珍珠门”。传说它们是红罗女拒绝富商的求婚,将其两颗求婚的珍珠抛于湖中遂衍化成两座精巧的小礁山,两岛间的航道只有十几米,历来是湖中的交通要到,枯水其湖中沙潭裸露,小岛与湖西岸接壤,渤海时期湖州城遗址即在珍珠门西岸。珍珠门岛上有肃慎的半地下穴居遗址,经考察实属于新石器时代。</h3> <h3>  珍珠门风景如画,景色迷人,两座小礁山宛若荷叶上浮动的晶莹露珠,熠熠发光。这里世代相传着许多入盛产珍珠的故事。据说古时候珍珠门島上有一家孙氏店房,过往者皆在此投宿。夏日一天傍晚,一位衣衫褴褛士的人来到店中,声称闯关东取三宝,积蓄点钱与相爱的姑娘成亲。一天午夜时分,店主突然钓到一个蛤蜊,劈开后,见一颗珍珠闪闪发光,把昏黑的小屋照的通明。那人一见垂延三尺,他骗过店主,廉价收买了这颗珍珠,又趁月夜来到店主得珍珠的地方甩勾垂钓,倾刻间,只见鱼竿猛地一抖,他用力把鱼竿拉到岸上,看见钓上一只比碾盘还大的蛤蜊,在刚刚合拢的缝隙间还闪着金光,但当他要动手摘珠时,大蛤蜊一下又滚回湖中,并将鱼竿也拽进水中,那贪婪的人不肯罢修,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紧紧抓住鱼竿啊不放,结果葬身湖中。</h3> <h3>  7.使过珍珠门,遥望湖之右岸,有一山峦兀湖中,它高出水面七八十米,海拔四百二十米,称之为“道士山”。它位于南湖中段,左右有两山环抱,犹人如“二龙戏珠”。岛上古木蓊郁寂静幽深,曲径尽头,浓荫掩映一座古庙,据说于清朝咸丰年建成,人们叫它“三清庙”。因当时庙中有一位道士,后来修行成仙,便起名为道士山。道士山名为山,其实是一大岛屿。传说中“道士山”庙里曾有一口“九龙探母”的大铁钟,钟声宏亮声震大湖,回声经久不绝。当今古庙己不存在,古庙废墟前庭宽敝,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幽雅清静。</h3> <h3>  8.老鸹砬子。又叫老鸹山,是镜泊湖南湖中的一个岛屿,岛上树高林密,树权上老鸹巢穴星罗棋布,无数老鸹,翠鸟栖息岛上,附近水域里还有鹭鸶、水鸡、,鸳鸯等水禽,所以此地又是水鸟的乐园。老鸹砬子孤立湖中,呈灰褐色,奇岩怪石堆积的岩崖,险峻陡峭,状如一只老鸹静卧,故称"老鸹砬子‘’。乘船绕到山背面,再远望此山,老鸹山竟又变成了驼山。山前首,光光的砬子恰似秃秃的骆驼脖子,山后首,骆驼身负重载地在水里行走,形象逼真,饶有趣味。</h3> <h3>  在老鸹山北侧,有一石崖,从侧面看去,仿佛巨人鼻子。它面湖而立,地处西南风口,早先,每逢春夏之际,顺流直下的捕鱼帆船常被狂风抛到石崖之下,人船俱毁,葬身湖底。故此崖以“阎王鼻子”之称来警告过往船只。</h3> <h3>三.地下森林。“地下森林‘’是镜:泊湖风景区一大奇景,地质学称为“火山口森林”。它位于镜泊湖西北约45公里,坐落在张广才岭海拔一千米的深山区。这里是长满的红松、紫椴、黄菠落叶萝、水曲柳、黄花松、鱼鳞松和落叶松等珍贵树种的原始森林。面积66900公顷,是一座天然绿色宝库,是世界有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h3> <h3>  火山口原始森林长约40公里,宽5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为北纬44.9,——44.12,东经128.31,——128.52,</h3> <h3>  镜泊火山,是爆发的休眠火山。据记载,大约一万年以前,张广才岭的镜泊火山群火山爆发,大量的熔岩喷发。待火山停止活寻动,火山菅道中岩桨冷却,收缩,火山顶火部,便自然下陷、塌落,于是形成了内壁陡峭,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的十个火山口。形状有的像盆状,有的像井,有的像簸萁。这些熔岩组成的火山口,经过千万年的沧桑变化,大自然重新给它披上绿装,成为低陷的原始森林带,故称火山口原始森林。</h3> <h3> 这里年平均温度在4℃左右,年降水量为618毫米。火山口由于年代久远,环境适中,火山碎屑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加上许多动物粪便,给火山口森林来造成了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据考察发现,森林的播种者其实是松林中最活跃的松鼠。它们把大量的松籽贮存在峭壁之中,以备常年食用。绕过雨水滋润,松籽破土萌发出幼苗,育为大树,年夏一年,便形成了今天的火山口原始森林。在我国八百多座火山口中,生长着这样茂密森的极为少见。</h3> <h3>  骄阳探出时,整个地下森林沐浴在霞光中,清新的晨风匀和着青山的气息,令人心情舒畅。一号火山口经探测深度为122米,东西直径为385米,隐蔽在原始森林的深处,火山口东北侧有一个深坑,是火山喷发最后一次喘息性的喷气锥。深坑表面除生长地衣外,没有其他植物。二号火山口属于气喷性火山口。有它状似井口,无熔岩喷出,四壁陡峭,形势险峻。三号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500余米,深达200余米,火山口的巅峰有座亭榭叫做“齐天亭”,这里是镜泊湖海拔最高点,第三号火山口于第四号火山口之间由熔岩遂道贯通,遂道洞高3——4米,宽8——12米,长20余米。洞口有一棵直径50厘米的椴树,人称“迎客椴”,进入洞口,只见怪石孤悬,巨岩倒挂,遥遥欲坠。潜到四号火山口谷底,则别有洞夭,由谷底仰望,头顶蓝天玉镜般碧透晶莹,朵朵白云不时飘过,谷底酷暑时迹有冰、冻土,严冬之时尚有清泉流淌时。环顾四周,火山喷发的堆积物历历在目,各种奇观数不胜数,可以想象到当年火山喷发时雄伟壮观的奇景。这不仅是火山爆发后陷落的大坑。它引发人们去思考和探求自然界深奥的哲理和美学价值。更是一座大自然启迪人们思维陶冶人们情操的殿堂。</h3> <h3>  火山口森林有着极其宝贵的资源,树木种类主要有红松、鱼鳞松、紫椴,黄菠萝、水曲柳、黄花松等针叶树种。(其中一、六号火山口系以红松、臭松、鱼鳞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三号火山口为纯鱼鳞松林,四号火山口为鱼鳞松、落叶松林。)还有胡桃楸、山杨和蒙古栎等阔计树种。许多树木年轮在五、六百年以上,树高均超过四十米,最高可达九十米,树径约五十厘米至一百五十厘米,躯干长直无节,木理通顺,质地坚硬,富于弹性,是建筑、造船、军工所需之珍贵木材。</h3> <h3>  在茂密的乔木和灌木之间,长有蔓生的葡萄之类攀援植物和多种藻本植物,如五味子,狗枣、猴桃等。在杨树、榆树和柳树上,还有一种寄生植物冬青,这是一种长绿灌木,高约四、五十厘米,可作药用,在湿润林木之下,还生长着三七、人参、沙参、细辛、贯众、天南星等药用植物。地下森林,不仅林木繁茂,而且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高大的马鹿,凶猛的黑熊,珍奇的獐孑,著名的东北虎等。有一种悬羊,以灵巧著称。它身体瘦小,动作灵敏。为了防御其他野兽的侵袭,夜间唾觉时,常常用它弯曲的羊角将身体悬挂在树枝上,睡得安稳、香甜,又没有坠落的危险。还有种青羊,也被列为重点保护动物。当地老百姓给火山口分别命名为“大羊圈”、“小羊圈、”“猪圈、“”熊窝”、和“虎穴”等。我们在石壁上还会发现厚厚的山羊粪便,可见野生动物为数之多。</h3> <p class="ql-block">镜泊山庄。山上石壁有叶剑英元帅提词“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p> <p class="ql-block">镜泊湖吊水楼瀑布。</p> <h3>四.镜泊湖风味鱼宴。镜泊湖中盛产无污染的绿色湖鱼,有鲫鱼、桂鱼、红尾、胖头等70余种,都是鱼味鲜美,肉质细嫩的上等佳肴。镜泊湖的鲜鱼名菜有:酱焖鲫鱼、清蒸桂鱼、干炸红尾、糖醋鲤鱼、清炖胖头、生拌鱼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