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珍品藏品展之——中国古代绘画展

晨曦

<h1><i><font color="#1564fa">历时三个月的《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将于本月18日结束。此次展出是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展出,馆藏珍品、国家一级文物悉数到场助威,一次展览能见到如此多的珍品实在难得。</font></i></h1> <h1><font color="#1564fa"><i>月初,第二次到辽博参观《中国古代绘画展》,在欣赏精美作品的同时,有幸聆听辽博志愿者陈老师精彩生动的讲解,更加了解了中华绘画艺术演变历史和作品的精妙之处。展出的39件作品堪称国宝,件件精美。其中不乏辽博镇馆之宝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宋代徽宗赵佶的《瑞鹤图卷》、明代唐寅的《悟阳子养性图卷》、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等。</i></font></h1> <h1><i><font color="#1564fa">《<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业界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它</span>将生活中的贵族妇女画得雍容华贵,闲适无聊,尽展女性柔软、温腻、动人的姿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span></font></i></h1> <h1><i><font color="#1564fa">《瑞鹤图卷》是北宋徽宗皇帝赵佶所做,瘦金体的题跋和天下一人落款就是最好的例证。徽宗皇帝在位25年,艺术方面成就非凡,绘画、诗词歌赋、独创瘦金体都堪称完美,只可惜宋朝在他的治理之下走向了衰败。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尽掠金银财宝、书画珍玩,连同徽、钦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鹤图卷》遂散落民间,不知去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600年后,《瑞鹤图卷》竟奇迹般现世,</span>胡行简(元)、项元汴、吴彦良(明)等人曾珍藏,有印章为证。后收<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藏清内府,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为证,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之中。</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45年8月,溥仪随身携带数箱珍贵书画及珠宝玉器欲乘机逃往日本,途经沈阳被人民解放军及苏军截获,其中就包括《瑞鹤图卷》。1950年,《瑞鹤图卷》等一批清宫散佚书画入藏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nbsp;</span></font></i></h1> <h1><i><font color="#1564fa"><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红衣西域僧图卷》是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的留世作品之一。</span>作为元代的艺坛领袖,素有博学多闻、文词高古、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誉,倡导“书画本同”、“以书入画”的艺术理念,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无可争议的艺苑大师。</font></i></h1><h1><br></h1> <h1><font color="#1564fa"><i>“看文物,学历史”是推崇的了解历史知识,感触社会发展,感受文化进步的最佳途径。每到一地首选去博物馆参观,且越发觉得知识的浅薄无知。此次辽博推出的系列展出无疑是对中国绘画、书法、刺绣等艺术文化演变了解的最佳途径。展览所剩时日不多,还会再去欣赏、学习。</i></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