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巍峨的八峰山照射在鹤峰城时,我们哈格咂队就迎着它的温暖出发了,目的地,五里乡潼泉五龙山。</h3> <h3>深秋的五龙山没有我们期待的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的美景,仍以绿色为主,深绿,翠绿,墨绿……各种绿交织在一起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各种绿中偶尔有一簇红,一簇黄,在阳光的照耀下,红的耀眼,黄的明艳。在峭壁的苔藓上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顽强的开放着,白的,紫的,黄的……就像一个个小精灵,给山林增添了几份灵动,好像在向大家宣告,秋天不只有潇条还有生机,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h3> <h3>五龙山的山是奇特的,瞧,那刀削般的悬崖拔地而起,上顶云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远远望去,那悬崖是那么高,那么陡,好像是被人用巨斧壁峭过似的。走近些,犹如一把利剑,耸立在群山之间,令人感慨万千。</h3> <h3>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傲立群山之中,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丛中蹦蹿一簇簇艳丽的红,是那么耀眼。哈格咂的队员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哇塞,太美了!叫他什么好呢?有的说:叫他擎天柱吧!有的说:叫二柱香吧!有的说:叫他日天笋吧!有的说:叫他依偎石吧!……每个队员心中都有一个唯美的名字想赐给他。</h3> <h3>五龙山的山形态各异,有的像玉柱,有的犹如松松软软的面包,让人总是忍不住想用手去摁一下,有的像一个大蛋糕一层堆在另一层上面……这么多姿势只有你想象不出来的。</h3> <h3>一下车就看见被修剪的整齐如绿毯似的茶垅,虽然它和木耳山的茶园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我们仍然被它的美所吸引,叽叽喳喳地叫:"许老师,快来给我们照啊!"</h3> <h3>下了山坡就来到了河底,现在是枯水期,河床是被河水冲涮的很平整的大石块,零星的有一些小圆坑,小圆坑里还有一满坑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像散落的珍珠。我们在河床上稍作修整,补充能量,然后就要向五龙山主峰___金顶进发。</h3> <h3>来到这悬崖峭壁下,大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纷纷留影。赵顾问时刻提醒大家:靠里面走啊,下面是悬空的。确实我们的面前是万丈深渊,纵使有密密的树林遮挡也让人不寒而栗。</h3> <h3>上到山上,一条小路掩映在树林中,随着山势时而缓时而急。路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黄叶,走上去软软的,喳吱喳吱作响,像一支欢快的乐曲。一阵微风拂过,枝头又有几片黄叶落下,有的像小花蝴蝶,扭动着翅膀翩翩起舞。有的像一只只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演员轻盈地旋转……</h3> <h3>行程过半我们坐在只有一脚宽的小路上第二次修整,瞧他们的吃相,就知道该有多么劳累了吧</h3> <h3>峭壁上如手臂粗的藤,犹如一条条巨蟒蛇向上攀爬。不知它生长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才有了今天的摸样。</h3> <h3>来到了最陡峭的地方,原本上山是没有路的,听说原来有道士在山顶上建有道观,想必是他们建的吧。到五龙山顶没有缓坡,顺着山势建有一道大约七十度一脚宽的石级,大约有三四十级吧,然后就是九十度的石壁,石壁上有几个小坑,这时就得手脚并用,男同志们就在上面拉并且时刻提醒:脚踩实,手抓牢啊!女同志们则发出惊呼:妈呀,我头晕,有的喊:我腿软。有的说:别回头。有的说:深呼吸。最终所有的队员战胜自我平安到达目的地___金顶</h3> <h3>到达金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快要倒塌的四合院。通过度娘得知,清乾隆年间,四川峨眉山人范一真带领禅师彭道先,文公道人鲁合廷等来此深山老林,历经艰辛,在五龙山金顶平坦之地建起金碧辉煌的四合院,称为灵隐寺。这里也曾一度香火鼎盛,湘鄂川黔来五龙山求神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后赵立初道长留下来,独自坚守此地。现在石头彻成的遗观还在,里面还有他的遗像。</h3> <h3>看我们的覃队看的多认真,可惜经时间的洗礼,字迹模糊,已经完全看不清了。</h3> <h3>站在五龙金顶上鸟瞰,一览无余,无不为其美景所震撼,这是一个极为开阔的万丈深谷,谷底柔和的绿色森林郁郁葱葱,高矮不一的山从谷底升起。站在金顶边上的一棵悬树边上向下看给人胆战心惊之感。但还是抵挡不住队员们要留影的决心。</h3> <h3>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看到人间仙境。五龙山的美景说也不说完,只有自己身临其境,去领略它的风采,才能感受到他的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