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洋山岛属于大陆岛,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岛上山丘呈东北一一西南走向,与四明山脉走向一致,二、三百万年前是大陆的一部分,后因全球气温变暖,海面上升,淹没了其与大陆之间的陆地,才形成今日的洋山岛。洋山岛距国际远洋航道104公里,是离上海最近的15米以上水深的天然港址。洋山港区2020年全面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1300万TEN,上海将跻身于世界大港之列。</h3><h3> </h3> <h3> 10月4日我们驱车前往小洋山游玩。从上海市区出发,走沪南公路,沪芦高速到芦潮港再上东海大桥,到达洋山岛仅需一个多小时。车拍,由于往南走,有点逆光。整个行程都用华为麦芒6(主摄像头1600万像素+200像素)拍摄。</h3><h3><br></h3> <h3> 经过洋山自由贸易试验区。</h3> <h3> 东海大桥,北连沪芦高速,南跨杭州湾北海域接洋山岛。桥长32.5公里,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40米,相当10层楼高,可满足万吨货轮通过。整座桥梁高低起伏,蜿蜒向前,似云帛飘逸,似蛟龙腾飞;申能公司的众多白色的风车矗立在茫茫洋面,迎风转动,阵势浩大,蔚为壮观,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h3><h3> 东海大桥的设计者一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h3> <h3> 159米高的大跨度海上斜拉桥主塔。</h3><h3> 桥上车不多,非常畅通,就是风大,车有点"飘"的感觉。</h3> <h3> 右前方出现码头桥吊。</h3> <h3> 裸露的礁石。</h3> <h3> 越过岛屿之间的桥梁。</h3> <h3> 穿过洋山隧道。</h3> <h3> 路边指示牌清晰地显示了去往码头、景点的方向,就先去码头看看吧。</h3> <h3> 左前方出现了大海、岛屿。</h3> <h3> 到达沈家湾码头区域,这是洋山综合管理服务大楼。</h3> <h3> 售票处、候船大厅、旅游集散中心等,候船的有很多上海市区游客。</h3> <h3> 有船可去往嵊泗诸岛,其中包括枸杞岛一一摄影达人喜欢的地方。</h3> <h3> 人员、车辆均可通过渡轮前往。由于第二天有台风,去往嵊泗的游客不多。</h3> <h3> 离开码头,我们驱车前往景区。</h3> <h3> 紧挨着公路的这片海滩都是淤泥,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此地不久将会开发。</h3> <h3> 小螃蟹、跳跳鱼吸引了许多小朋友。 </h3> <h3> 洋山有小岩礁、大指头、石龙山三个景区,联票伍拾元,停车费总共拾元,无时间限制。</h3><h3> 这是小岩礁景区。</h3> <h3> 登山的步道修的很好。</h3> <h3> 风和日丽,海风拂面,涛声隐约。站在岛上最高点观景台,视野开阔而清晰,你可以尽情眺望周边景色。</h3> <h3> 北港区,吹填砂1亿立方米,总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码头岸线全长5.6公里,整齐地排列着60台集装箱桥吊,平均不到100米就有一台,这在全世界集装箱码头中极为少见。短短的6年半时间里完成如此大工程,是世界建港史上的奇迹。</h3><h3> </h3> <h3><br></h3> <h3> 大海,小岛,巨轮,孩子的眼里,不仅仅是新奇,还有想象,还有憧憬。</h3> <h3> 留个影。</h3> <h3> 去往大指头景区时路过一个码头,有渔船停靠,上下渔船的游客不少,20元钱可去大洋岛。一回来的游客告诉我,去岛上主要是吃海鲜,一、二百元一位,品种多而且新鲜。</h3><h3><br></h3> <h3> 阳光有点耀眼。</h3> <h3> 大指头景区,车子可以开到半山腰的停车场。</h3> <h3><br></h3> <h3> 战争时期的遗存。</h3> <h3> 摆个造型。</h3> <h3> 山顶观光平台,一年轻人在操纵无人机航拍。</h3> <h3> 周边的景色。</h3> <h3> 群岛如珠,散落洋面。</h3> <h3> 从小岩礁到大指头距离不远,但从大指头出来到石龙山景点还是有点路的,车开了足有一刻多钟。</h3> <h3> 石龙山景区。 遍布全岛的岩石属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的日晒雨淋、海浪冲刷,形成了干姿百态的石景。</h3> <h3> 沿登山步道上行,危崖夹峙,奇石相随,五步一观,十步一景。</h3> <h3> 小朋友最开心了。</h3> <h3> "海阔天空",笔力雄厚,气势不凡。明万历三十六年戚继光属下游兵都司张文质巡视至此,觉心旷神怡,大气胸生,挥毫一气呵成。</h3> <h3> 小洋山原有居民1400 多户,3500多人,为配合深水港建设全部动迁至嵊泗、南汇等地。此塔供洋山外迁居民祭礼祖先,同时也以此铭记他们为洋山港建设作出的贡献。</h3> <h3> 远处山上高耸的信号塔,为港区提供全方位无线网络通迅,微波传输服务。</h3> <h3> 百米之长,十米之围的巨条石,远望真如一条巨龙头西尾东,腾云而行。</h3><h3><br></h3> <h3> “石龙"二字,龙飞蛇舞,飘逸洒脱。</h3> <h3> 抗倭遗址“城子山”。</h3> <h3> 遥望山顶。</h3> <h3> 山顶观景平台,著名散文家赵丽宏的《洋山斌》。</h3> <h3> 向山下望去,人成了蚂蚁般大小,依着山道而行,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细线。</h3> <h3>注意,巨石上的两个年青人。</h3> <h3> 夕阳把余辉撒向了大海、岛屿、港区、桥梁……一切变得金光灿灿。</h3> <h3> 仍有集装箱车络绎不绝驶往港区。</h3> <h3> 晚霞绚丽,我们踏上了归程。有点遗憾,因为还有景点末走到,石刻未看到。我们会再来一一听涛声,吹海风,晨曦日暮中,爬山观海,看潮起潮落,船进船出,让心飞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