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都出现在这段时期,而且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文明思想的雏形。无论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商鞅、李斯、吴起、孔子、庄子这些群星閃爍的人物都出現在这一时期,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所作所为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义”、为了“忠”,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曾经的“诺”,迸发出“才为重己者用,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终于明白了不是历史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改变了历史。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知道一些这段历史典故,耳熟能详的就有“纸上谈兵”、“退避三舍”、“结草报恩”、“负荆请罪”等等,学习过的文言文就有“触龙说赵太后”、“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君王和臣子的不懈努力,“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并在中原大地上交替问鼎。
《东周列国志》这部演义小说看起来头绪很多,但主次分明,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交代得非常清晰,有些故事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全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半白话文的演义小说比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有趣的多,再加上作者适当的文学加工,使这部演义小说历史事件清晰,人物个性鲜明。我就是把《东周列国志》当历史书籍看的,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典故都了然于胸,就是来源于这部《东周列国志》。
我很早就接触到这部书,那时看不太懂,也只看喜欢的章节,但许多的故事人物都能混个眼熟。

爱屋及乌,只要是和《东周列国志》有关的书籍我都喜欢看。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林汉达著的《上下五千年》也是讲述的这段历史,也可以说是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精华版,更是通俗易懂。
其次,我还收集了许多《东周列国志》各种版本的连环画,连环画描绘的故事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刀光剑影已经暗淡,鼓角争鸣渐渐远去,湮没的黄尘古道也了无踪影,荒芜的烽火边城早已经无人记起,虽然岁月的长河湮没了它,但那一个个鲜活的的面容,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并没有被岁月带走,让人不时就想起了刀光剑影之间的那些春秋战国的英雄们在纵横驰骋。
春秋战国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它留给历史的余响仍然在天空飘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