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雪❄️加拿大🇨🇦

傅雅琴

<h1><b>在北美有一个把红叶印在国旗上的国家,她就是当之无愧的枫叶王国——加拿大。每年9月底10月初,加拿大各地红叶就像火一样把整个国家染上了迷人的色彩,那种秋色带给人铺天盖地,无处不在的震撼,在世界其他地方难以看到.</b></h1> <h1><b>加拿大第一餐,特色枫糖小屋农家乐,品尝现场用枫树糖浆为原料制作的当地特色糖,有点像我国的麦芽糖</b></h1> <h1><b>魁北克费尔蒙芳堤娜城堡酒店,不仅是魁北克古城中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是魁北克城的象征,它是北美最高级的豪华饭店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出镜率最高的酒店</b></h1> <h1><b>魁北克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被完整的旧城墙整个围在崖上的旧市区,也称旧魁北克,即下城区;而从旧市区入口向外延伸的现代化区域,是上城区。这两大城区,一下,一上,落差大约有五十米,一个古典,一个优雅,成就了魁北克城卓尔不群的魅力</b></h1> <h1><b>小香普兰街是魁北克著名的观光街,是魁北克老城的起源地,被称为“北美历史悠久的繁华街”</b></h1> <h1><b>老城蒙莫朗西公园围墙边的大炮</b></h1> <h1><b>世界文化遗产标志。魁北克对自己法式文化的坚守,对自己法语的执着,看到魁北克老城就能明白这里的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傲娇,看到奥尔良岛原生态的环境,就会让人感觉到现代社会被岛上的居民严格地隔离在圣劳伦斯河的那边</b>。</h1><p class="ql-block"><br></p> <h1><b>魔幻现实主义时空扭曲,萨尔瓦多。达利的雕塑英文dance of time</b></h1> <h1><b>芳堤娜城堡酒店前的达弗林平台全部用木板铺成的</b></h1><p><br></p> <h1><b>战场公园当时残留下来的武器,以追悼战争殉难者</b></h1><p><br></p> <h1><b>皇家山瞭望台。蒙特利尔怎么说呢?同在一个省的两座城市给世人呈现出完全迥异的风格。如果和中国进行类比的话,魁北克城更像是西安,而蒙特利尔则像上海。处于内陆的西安让人想起的都是兵马俑,而沿海的上海则让人想到了流行。一个是古都,一个是魔都,保守与活力,传统与开放,就像魁北克城与蒙特利尔一样,一静一动地同在这个法语省里</b></h1> <h1><b>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它是世界范围内最为人们广泛认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五环的颜色。</b></h1> <h1><b>蒙特利尔奥林匹克公园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主会场,这座露天运动场以及其倾斜的塔台己成为蒙特利尔的一个象征,塔高约50公尺(163英寸),是世界上第一高的斜塔</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诺特丹圣母大教堂,是蒙特利尔旧城区最著名的观光景点,也是北美最大的教堂</b></h1> <h1><b>纽约人寿保险大厦,这是蒙特利尔第一座摩天大楼,建于1888年。建筑风格模仿纽约的帝国大厦</b></h1> <h1><b>秋日里的汤卜朗山笼罩着浓浓的艺术气息,满山的枫叶给了很多艺术家们灵感,这片独有的“枫”景出现在无数画家的画布上、摄影师的镜头里。山脚下的“画家村”是汤卜朗山的另一道景致</b>。</h1> <h1><b>加拿大著名的“枫叶大道”有着“东方班芙”美誉的汤卜朗山度假村,由于枫叶分布在山腰和山顶不同位置,因此其变红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形成绚烂无比的层次感,但是我们还是早了两天,没有看到层林尽染</b></h1> <h1><b>渥太华街景——大蜘蛛“母爱”</b></h1> <h1><b>渥太华总督府</b></h1> <h1><b>渥太华总督府丽都厅是一幢三层灰色建筑,看上去虽然很普通,但不乏庄重和威严。当丽都厅的门前只悬挂加拿大国旗时,表示总督今天不在此办公,如若同时悬挂总督旗和加拿大国旗,则表示总督今天在此办公。</b></h1> <h1><b>渥太华国会大厦</b></h1> <h1><b>通往国会大厦的主干道口,有一座纪念加拿大立国百年的水火相容池。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火焰竟然出自水中</b>.</h1> <h1><b>国家战争纪念碑落成于1939年,是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加拿大士兵而建,纪念碑用巨大的花岗岩雕琢而成,筒体洁白,庄严肃穆</b>.</h1> <h1><b>渥太华西南有一个著名千岛群岛。它是大冰川时期的产物,大小岛屿共有1865个</b></h1> <h1><b>千岛湖中大多数岛屿已被私人购买,建造各式风格的别墅、城堡。湖畔人家都有私人船库,游艇可以直接从湖中驶入别墅</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千岛群岛最具代表的为美国通用公司总裁买下的扎维孔岛(加)和邻近的美属小岛,并在两岛间建造了长仅9.75米世界上最短的“国际大桥”</b></h1> <h1><b>最大爱情岛有一段哀艳动人故事。这岛是以前纽约旅业大亨——美国华尔道夫酒店老板乔治•博尔特买来送给爱妻的礼物。据说乔治出身比较贫苦,他幼年随同家人从慕尼黑移民到纽约,由于家境不好,他只能在饭店打零工,但是他做工很用心,自己暗暗学习了酒店经营之道,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酒店管理者,他工作的酒店老板很赏识他,就把女儿路易斯嫁给了乔治。乔治很爱他妻子,为了表达对妻子的爱,1900年乔治•博尔特投资2500万美元,买下该岛,并要求工匠将岛的岸边修筑成平面心形,在岛的中心高地建筑一座美轮美奂欧洲宫殿式的古堡。由于爱妻要带母亲同往心岛,他在心岛的末端水边,另建一座小城堡孝敬岳母,两者有小桥相连,很有意思的表示心悬岳母以讨爱妻欢心。故我们国人都属称“岳母娘”岛</b>。</h1> <h1><b>爱因斯坦被苹果砸了一下成为科学家,乔布斯咬了一口苹果成了企业家,我错过了成才的机会,老了只能托托苹果、成个二货在家</b></h1> <h1><b>多伦多安大略省议会大厦整个建筑古老庄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b></h1> <h1><b>多伦多大学,记忆深刻中的,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白求恩大夫母校</b></h1> <h1><b>旧市政厅位于新市政厅旁边,历时近十年才建成,耗资250万元,在1899年9月由当时市长萧约翰揭幕,这不仅是当时市内最大的建筑,也是北美最大的市政厅</b></h1> <h1><b>多伦多新市政大厅形状似一贝壳,由两栋弯曲的大楼构成,中间包围着拱形的市议会大楼。它和设计新颖而独特,两个新月形的大楼环抱着一个蘑菇形的会议厅,它代表着多伦多的历史和成长史</b></h1> <h1><b>多伦多新市政厅广场</b></h1> <h1><b>多伦多CN国家电视塔</b></h1> <h1><b>位于尼亚拉加瀑布上方775英尺摩天旋转塔享用午餐,位置高度正好能尽览加,美的三个瀑布</b></h1> <h1><b>在观景台上,能够清晰的看到宏伟壮观的美国大瀑布</b></h1> <h1><b>一座彩虹桥,隔着两个国,加拿大在这头,美国在那头.</b></h1> <h1><b>尼亚拉加瀑布上的“蓝精灵”(美国)与“小龙虾”(加拿大)</b></h1> <h1><b>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成为世界第三大瀑布,也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尼亚拉加湖滨小镇</b></h1> <h1><b>湖滨小镇翡丽酒庄,每个酒庄都供应着种类繁多的葡萄酒,从著名的获奖品类到顶级的加拿大冰酒应有尽有</b></h1> <h1><b>弓湖自然区比格霍恩8号公路</b></h1> <h1><b>惊奇角只是位于班芙国家公园的一个观景平台,因为费尔蒙温泉酒店不对外开放,这里就成为了观赏和拍摄费尔蒙温泉酒店的最佳地点</b></h1> <h1><b>班夫国家公园弓河明尼汪卡湖</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弓河瀑布,它位于风景秀丽的弓河之上,河水沿着班夫北面的山势而来,据说是在市区绕过一个弧度再往北而去,形状就像一张弓,因此而得名。弓河瀑布高度仅10米左右,也不是班夫景色中最壮丽的瀑布。那为什么会名声大噪呢?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主演的一部电影《大江东去》曾在此地取景。影片中,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就是在这条河边晾衣服的。自此之后,每年弓河瀑布都会吸引大批的背包客前来观赏。看来疯子正是不少,我也是其中一个。</b></h1> <h1><b>班夫小镇位于班夫国家公园中心,依偎在壮丽的雪山和娇媚的湖水之间</b></h1> <h1><b>班夫小镇常住人口不足9000,但却集洛基山脉的自然美景和现代化的便利性于一体。班夫大道是班夫镇最繁华的去处,大道两旁保留着19世纪的建筑风格,还有着各种贩卖精美纪念品的店铺</b></h1> <h1><b>班芙小镇景致</b></h1> <h1><b>乘坐班夫高速缆车透过玻璃窗可以鸟瞰美丽的山景,到达2285米高的硫磺山山顶后,可一览班夫、弓河谷、明尼万卡湖等令人屏息的美景,远眺雄伟的落基山脉</b></h1> <h1><b>硫磺山位于班夫镇南面。因为这座山被发现有散发着硫磺气味的温泉,故得名“硫磺山”</b></h1> <h1><b>缆车终点站并非是硫磺山的最高处,顺栈道拾级而上,可达硫磺山顶峰——Sanson峰(海拔2256米)。在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Sanson峰这个名字的由来:在这座山峰的峰顶,建有一座气象观测站(其实就是一间石头砌成的小房子),一位名叫Sanson的气象员在这间小房子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了30年,Sanson退休后,加拿大政府决定用这位普通气象员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山峰</b></h1> <h1><b>山顶上竖立着非机器人的模型,不知道有何意义,代表什么?...不会是山顶气象员桑松的模拟雕像?</b></h1> <h1><b>下山取火炉</b></h1> <h1><b>刚踏入十月的第一天,卡尔加里就“夸嚓”来了一场大雪,出门见雪二三十厘米,连当地的人也觉得冬天来了太早了</b></h1> <h1><b>早上出发前往哥伦比亚冰原时便途经弓湖(Bow Lake)是加拿大阿尔伯塔西部的一个冰川湖,名字与昨天的弓河有点混</b></h1> <h1><b>雪越下越大。弓湖已经是雪皑皑白茫茫一片、体验到了林海松涛的乐趣</b></h1> <h1><b>弓峰是冰原公路最高点,也是欣赏佩托湖最佳位置。佩托湖同样也是一个冰川湖,要看到这个湖的真面目,需要徒步登上弓峰,这是欣赏沛托湖最佳位置。这里的积雪比班夫更厚,徒步线路上的积雪已被陆陆续续地游客踩平,狭长的佩托湖被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森林包围,几乎无路可以走近到湖畔,因此,这也是班夫国家公园内唯一一个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湖泊</b></h1> <h1><b>佩托湖有人说,它像伸着脖子张望的灰熊,也有人说,看那鼻子和两只耳朵,明明就是个狗头,还有人说,你看它像不像熊的前爪?我个人更赞同最后一个说法</b></h1> <h1><b>冰原大道被称为北美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又称“93”公路,从露易丝湖延伸至贾斯珀全长232公里</b></h1> <h1><b>冰原中心等候排队</b></h1> <h1><b>我们在冰原中心吃了午饭,等乘大轮子冰雪探险车上冰原、由于下雪,上午一直停运关闭、大批滞留旅客、(票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的)我们也只能耐心等待,等了一个多小时、中心发出正式停止运行通知,我们只能望冰兴叹。心心念念的巨轮冰雪探险车、天空玻璃栈道,就这样流产了。后导游尽发了推荐冰岛冰原(已去过),还补充说班夫“冰川消融,最早可以开车进去拍冰川,但是车多对冰原污染,所以现在都换接驳车+雪地探险车,变成游览项目”。几天后看到不知哪个网友发布一条是否安慰我们还是确实如此,居然说班夫冰原还没有新西兰冰原(已去过)壮观,雪没有新西兰干净...嗨!晕!我不知道是应该觉得是欣慰还是遗憾???美景看来不是看的而是相遇的。这次冰川没亲临着实,令人垂涎。等候时拍了些模型广告等照片犒劳自己。来年在地球的其他角落再见冰川!</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合同明确说明,如遇暴风或暴雪冰原关闭将改其他景点。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打道回府,沿大道下坡进入米斯塔亚河水鸟湖又译:水禽湖。是鸟类春天开会的地方</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水鸟湖的西侧是沃普尼克山脉的两座紧邻且高度十分接近的山峰:卡夫林山和白色金字塔山将较高的一座山命名为‘金字塔山’同时命名相邻的、海拔只低了三十米左右的、顶部有白雪覆盖的山命名为为‘白色金字塔</b></h1> <h1><b>一夜白了坎莫雷,什么红枫,绿枫,黄枫,紫枫,现都成了白枫</b></h1> <h1><b>雪中见正情,一夜大雪,把巴士行李箱车门都冰冻了,大家只能提着箱子放到车子座位后面</b></h1> <h1><b>城堡山位于班夫镇与露易斯之间1号公路旁,海拔2766米。1858年一支名叫百丽舍的探险队发现了它,因为它的形状像德国的城堡,巍峨壮丽,一个名叫黑克特的探险家为它起了这个名字。城堡山由于山壁的水平重叠岩层为“三明治”,即上下层为石灰岩和白云石,中间层为页岩,加上城墙被侵蚀而风化的形象,展现了城堡山经历的几亿年的岁月风霜。它是1号公路上一处著名的地标性山脉</b></h1> <h1><b>天然桥是幽鹤国家公园最独特的胜景。柔弱河水与坚硬岩石的千百年的碰撞,结果是岩石变成了石洞,湍急的踢马河水从桥洞中喷泻而出,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扬起腾腾水雾,气势恢弘,形成今日鬼斧神工的天然桥奇景</b></h1> <h1><b>翡翠湖是幽鹤国家公园内最大的湖泊</b>,</h1> <h1><b>露易丝湖澄净得就像一颗明珠,冰肌玉骨,超尘脱俗。 它以风姿卓约的维多利亚山为屏障,山水相依,形成一幅完美的风景照</b></h1> <h1><b>露易丝湖非常宁静,仿佛依然沉浸在美梦之中</b></h1> <h1><b>幽鹤公园露易丝湖一景</b></h1> <h1><b>愿新人白头偕老</b></h1> <h1><b>卡尔加里第一场雪车祸173起,其中伤害14次。今年班夫冬天来得特别早,驾驶员还没来得及更换冬天的轮胎,大雪就降临,所以导致翻车撞车事故不断。皇家骑警即时发布信息,卡尔加里发动全市人民扫雪抢救,我们最终在3号5点钟才开始通车。这是傍晚加拿大铲雪车在铲雪视频截的图</b></h1> <h1><b>突如其来的暴雪把本应2小时的车程拉长16小时,积雪最厚高度超于40公分,享受了没有预算过的“大房车”旅游滋味</b>。</h1> <h1><b>太阳出来了,雪后的卡尔加里是这么的美,大家虽然一夜没有合眼,但还是振作精神赶往机场</b>,</h1> <h1><b>加拿大的雪是“粉雪”,干的。落在身上不会湿的</b></h1> <h1><b>我们本应7:45分飞温哥华,由于堵车,延误了航班,等我们赶到签票飞机只有晚上19:45分了,一个下午在卡尔加里狂奥特莱斯,它是全加拿大税率最低的一个奥特莱斯,不买“大鹅”品牌</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这是一个和名字没有一点关系的小镇,不产煤气的“煤气镇”,据说它是温哥华经济的发源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煤气镇作为温哥华最早的发祥地而闻名,蒸汽钟为世界上唯一一座由蒸汽推动的时钟,自1877矗立于此,上百年来每隔15分钟鸣笛报时。喷出蒸汽的钟盖会发出呼呼的汽笛声</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加拿大广场是温哥华的地标性建筑,曾是1986年万国博览会的加拿大馆。建筑外墙为五块白帆,也被称为五帆广场</b></h1><p class="ql-block"><br></p> <h1><b>温哥华城雕——“一滴水”</b></h1> <h1><b>步入广场中央此时会感受到温哥华秋意渐浓,彩叶树种变色率很高,再也不是卡尔加里的白雪茫茫一片冬季景色,城市富有诗情画意</b></h1> <h1><b>温哥华枫叶指数一下飚高</b></h1> <h1><b>车拍,红的耀眼的枫叶特别抢眼球</b></h1> <h1><b>史丹利公园以红杉等针叶树木为主的原始森林</b></h1> <h1><b>史丹利公园东侧的广场,矗立着卑诗省原住民制作的7根图腾柱。这几根图腾柱都是面海而立,每根图腾柱都以独特的方式,雕刻着象征各部族的熊等动物或人物</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温哥华的地标狮门大桥,横跨在美丽的巴拉德湾,大桥全长1.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吊桥之一,与美国著名的旧金山金门大桥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b></p> <h1><b>去维多利亚,才知道卑诗省的“温哥华”其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我们所在温哥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市;另一个则叫温哥华岛,它位于温哥华市的西南面,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岛屿。想不到的是卑诗省的省府维多利亚,原来就坐落在温哥华岛的最南端</b>.</h1> <h1><b>温哥华岛,一个可与台湾媲美的“阳光之岛”</b></h1> <h1><b>途中细意地欣赏了乔治亚海峡及沿途岛屿的明媚风光</b></h1> <h1><b>维多利亚有“花园城市”之称,岛上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私家花园——布查特花园。这座花园在布查家族几代人的积极管理下,保持了花园的美好传统,成为了加拿大著名的观赏花园</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布查德花园在2004年建园100周年之际,被选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此”,享有“世界最美花园”之美誉</b></h1> <h1><b>维多利亚港相当宽广,可以供各种帆船停泊。这些帆船以游艇为主,也有各种渡轮。维多利亚港可以和加拿大本土或是美国的港口相连</b></h1> <h1><b>维多利亚帝后酒店</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议会大厦议会大厦。有着圆形屋顶,外形庄严雄伟的多元文化建筑和帝后饭店一样,出自于年轻的建筑师英国的法兰西斯·拿顿贝利之手。 议会大厦融汇了维多利亚、罗马、意大利文艺复兴等各种建筑风格,大厦外部雄伟壮观,内部更是富丽堂皇</b></h1> <h1><b>加拿大1号公路另公里起点纪念碑</b>, </h1><h3><br></h3> <h1><b>太平洋海岸维多利亚港,天涯海角。跨过太平洋就是祖国大陆</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接近傍晚维多利亚橡树湾码头。梦幼般地安静,美丽</b></p> <h1><b>搭乘BC轮渡吃海景自助餐,沿途欣赏海上夕阳,这是行程的最后的晚餐,结束12天枫枫雪雪的旅程</b></h1> <h1><b>加拿大很美丽,生存环境很优越,这里有我的闺蜜和同学,亲身体验了加拿大市民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善。看到我们中国人在这里受尊重,他们有尊严,很自信,生活幸福美满,来年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再游加拿大“枫”国,老了还想再“枫”一下!!!</b></h1> <h1><b>温哥华煤气镇蒸汽钟。每15分钟喷出蒸汽的汽笛声</b></h1> <h1><b>尼亚拉加大瀑布</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