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风吹,紫花飞,小城徘徊已忘归

思强随笔

<h1>赤橙黄绿青蓝紫,紫为最!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紫象征着富贵和权威,所以有全国最有名的建筑,紫禁城,和成语,紫气东来。从隋唐开始,三品官员以上官服为紫色,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明朝。<br>现在想象一下,有一个城市,每一条主干道都是铺天盖地的紫色,因为路边参天的林荫树都是开紫花的蓝楹花树。微风吹过,紫色的花瓣便徐徐漂落,就像你现在面对的屏幕里一样,落在你的头上,手上。这样的地方还真有,在新南威尔士州最北面靠近昆士兰的地方有个叫Grafton的小镇就是以蓝楹花出名,前几天有幸和旧友相伴去参加了当地一年一度的蓝楹花节,拍了下面的这些照片。</h1> <h1>虽说蓝楹花很漂亮,可是在中国留学生中,它有个伤心的名字叫考试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州大学里 有很多蓝楹花, 它们是在每年的夏初11月开花, 传说是如果当蓝楹花落到你的头上,你还没有开始学习,那么夏季的中考你就危险了。 起这个名字的学生肯定是个懒人。</h1> <h1>蓝楹花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澳洲植物,它的原出生地是在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它的英文名字叫Jacaranda,来源于葡萄牙语。<br>我不知道是谁把它引进中国并命名的,但是这个人肯定是个色盲。明明是开紫花,他却以蓝色冠名。</h1> <h1>有一个更好的传说来描述为什么蓝楹花得以在澳洲传播。说是当年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席植物学家把它从南美洲引进以后,当地的医院给每个出院的年轻母亲和新生婴儿一棵树苗作为礼物,希望孩子像树苗一样的茁壮成长。但是现在新南威尔士州没有一个家医院有这样的文字记录,所以这也只是一个传说。</h1> <h1>依我看来,Grafton和蓝楹花的姻缘多少也有点偶然。在1879年,当时的市政府决定美化街道,和本地区的苗圃签订合同,由他提供各种树苗, 刚好这个人提供的树苗当中就有蓝楹花。毫无疑问,随着树苗的成长,当地居民爱了这种开着蓝花的树, 所以在1900年第二次种植的时候,这苗圃商就被要求只提供了蓝楹花。 从1920年代开始,每年的初夏,四周的人们都跑来赏花,所以到1935年,当时的市政府也就决定举行一年一度的蓝楹花节。</h1> <h1>说到这个蓝楹花节,其实还是很热闹的。有各种各样的集市,食品摊位,儿童表演,晚上在河边播放的烟火,当然最后的高潮一定是花车游行。作为一个只有一万八千人口的小镇,所有的这一切都透着乡村的淳朴和简陋。和前两天魔都开大庙会,嫌孩子碍事,都给他们放小长假,赶回家不同,这里的游行都是孩子。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滑稽的是游行队伍走到我们前面,一部分向左,一部分向右。 过了一会儿一半人又绕回来了,另一半彻底的失踪了。 不知是没排练好,还是故意安排的, 感觉是怎么高兴怎么来!</h1> <h1>当然,能够开出如此艳丽紫花的土地,肯定不止只有这一种花树,还有其它的颜色种类,很多古树还上了国家的古树保护登记册。</h1> <h1>比如这种开黄花的Tabebuias, 它也飘花,树底下总是一片金黄。</h1> <h1>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种开红花的树,叫Illawarra Flame,火焰树, 恰如其名。</h1> <h1>Grafton的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当我们想到林荫大道的时候,脑子里也许会是这样的画面。可这样的林荫大道在Grafton是根本不如眼的,因为它有Fig Tree Avenue,如下图,每一棵树都是五六个人合围的参天大树。 当然这个fig tree也结果,但并不是我们吃的那种无花果,只有蝙蝠和鸟喜欢吃。否则的话,脑补一下,这一大街要结多少无花果啊!</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