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自然美摄影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不仅仅是双腿走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历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厚重的。它永远会告诉你很多人生哲理,行走的越远,你会明白的越多,感悟的越多。</p><p class="ql-block">这次光雾山主峰登顶计划早在心中蕴酿已久,这种户外丛林徒步不能说走就走的,必须充分了解地形地貌,方向,时间安排,天气温度等,不做好这些工作的话就是一次冒险,甚至把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p><p class="ql-block">27日,我一个人来到光雾山主峰脚下,先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才开始向主峰冲刺。前半段在茂密的树林里穿梭了一小时,感觉还相对容易,至少还有山路。随着海拔高度慢慢抬升,加之背负行囊四十多斤,越发感觉有些吃力,走几步就要休息。中段时山路也逐渐消失了,只能凭借之前那些登山者留在路旁的标识来辨别方向。路越来越陡峭崎岖,两边的树木遮天蔽日,偶尔能听到鸟兽的鸣叫,汗水湿透了衣服,体力也渐渐消退,心中也有一丝放弃的想法,只能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加油。两个小时过后,走出了密林来到沟谷时就能看到光雾山的主峰了,沟谷里横七竖八倒着各种枯枝烂木,上面长满了苔藓,木耳,真菌,生态极好。后半段虽然离山峰近在咫尺,但是道路极其难走,坡度接近七十度,很多地方只能手脚并用靠绳索和杂草向上攀爬,还要随时探查脚下的虚实。由于海拔高度不断提高,心跳明显加快,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能背着行囊、带着相机、三角架一点点往上挪动。100米、50米、10米我终于看到了曙光,在下午一点半左右,经过五个小时的攀爬终于站在了光雾山主峰(2490米)。山高人为峰,再高的山都有人涉足。</p><p class="ql-block">光雾山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不少红军战士也曾在这片土地上冲锋陷阵,用鲜血赤化全川。八十年前那群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战士背着沉重的装备又是怎样一步步从山脚开始丈量那些人迹罕至的雪峰?是什么让他们忍受缺氧、严寒、饥饿,依然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们坚信希望一定在前方,胜利在终点?那就是信念,是理想,红军踏过了雪山草地,信念就是希望,理想就是力量。人都要有理想信念,用理想和信念才能激发出人的斗志,才会有决心,有勇气去做一些常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治国方针中都引用了诗人金缨的《格言联璧》中“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无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的名句。</p> <h3>提前做好的路线图</h3> <h3>准备出发</h3> <h3>晚上路过南江拍了两张夜景</h3> <h3>摩托车车队的发烧友晚上还在继续赶路</h3> <h3>山路十八弯</h3> <h3>不完整的星轨</h3> <h3>蓝天白云下的光雾山</h3> <h3>观赏红叶的乌鸦</h3> <h3>溪流在林间穿梭</h3> <h3>红叶遮天蔽日</h3> <h3>过独木桥合个影</h3> <h3>路标带为我导航</h3> <h3>山间瀑布川流不息</h3> <h3>汗水把衣服打湿了,顺便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住</h3> <h3>原生态</h3> <h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h3> <h3>边走边拍点小花小草</h3> <h3>人在画中游</h3> <h3>落叶,随风随水随波逐流</h3> <h3>就算残肢断臂依然挺立</h3> <h3>终于到达山顶了</h3> <h3>背后的铁塔就是光雾山主峰最高位置了,海拔2490米</h3> <h3>站在铁塔上环顾四周的群山,尽收眼底</h3> <h3>生火做饭了</h3> <h3>月光下,地为床,天作被</h3> <h3>拍了两个小时的的星轨被云层破坏了,有点可惜了</h3> <h3>黎明,一轮红日冉冉升起</h3> <h3>早上的小草覆盖一层冰霜,就连相机也被冻得罢工了</h3> <h3>准备下山了</h3> <h3>到山脚鞋子都成这样了</h3> <h3>到了山下总算是看到游客了</h3> <h3>打道回府</h3> <h5>本人简介:王伟(自然美),男,32岁,四川通江人,自由职业者。业余摄影师,曾获“通江旅游摄影优秀奖”,“通江生态摄影优秀奖”,“巴中少儿红色记忆摄影优秀奖”等,多次免费向通江各大媒体提供摄影作品。本人爱山川,喜旅游,广交友,诚信义,定格身边的人和事,记录盛世年华。手机同微信13684475058</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