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掠影

张运雄

<h3>  今天,乘公交车去了一趟北山镇一一回了一趟老家。 &nbsp;</h3><h3> 1958年从老家迁往岳阳时,老家时称长沙县蒿塘乡王家湾村,后来又称长沙县北山公社福云大队草鞋桥生产队,再后来又叫长沙县北山乡福云大队草鞋桥生产队,现在则叫长沙县北山镇福安村草鞋桥组。在我心目中,我的老家就是长沙县北山(乡、公社、镇),至于队、村、组我都将其弱化了。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我仅仅只是儿时在家乡生活了了八年,后来的队、村、组时期,我根本就没有与之有过任何联系。</h3><h3> 几经辗转,在北山集镇站下了车。</h3><h3> 北山集镇是北山镇鎮政府所在地。北山集镇原叫嵩塘坳,现称蒿塘社区。</h3><h3> 北山集镇所有店铺分布在一条约两公里长的街道上,铺面门头的装修装饰,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统一规划的,显得整齐规范。但是店铺名称基本上都是用的美术字做就,显得过于呆板,远没有旧时用毛笔书写的店铺招牌有韵味。</h3><h3> 街道是由柏油铺设而成,平整宽阔,路上画着各种醒目的交通标识,仿佛是在告诉行人和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小镇概莫能外!</h3><h3> 汽车、摩托车在街上穿梭来往,井然有序。一些摩托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给街道上平添了几分热闹气氛。</h3><h3> 街道两旁的行人比长沙城里一般街道上的行人少多了,他们的神态欲急还缓,不紧不慢,透射出小镇人的一股安闲之气。</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北山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古往今来出过不少志士仁人。原全国政协常委,原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前国民革命军中将李黙庵先生即是北山人氏。</h3><h3> 李默庵先生出生地北山村,现存有李默庵公馆(北山书屋),我决定前往瞻仰。</h3> <h3>  经打听,北山集镇去往李默庵公馆约六、七里路程,可乘出租摩托车前往。</h3><h3> 想到路程并不远,步行前往能对沿途有更好的接触和了解,这对我这个对北山了解不多的人来说,算是一个接触和了解北山的极好机会。</h3><h3> 走到街道的上端,是一条十字路口,左手拐弯的那条路就通向李默庵公馆。</h3><h3> 走完集镇的柏油马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能通过一辆货车的水泥路。路两边长着茂密的树木,立着电线杆和路灯,看来,夜晚的乡村不会是从前那种黑灯瞎火的景象了。</h3><h3> 路少了平直,多了曲弯,路上少了车辆喧嚣,路边尽显田园景色。</h3> <h3>  现在已是深秋时节,田野里能看到萧瑟秋风带来的景象:收割后的稻田里,禾蔸已经干枯,直直地竖在地里,远远望去,满目萧然。还待些时日,人们会将其翻耕过来,它将化作腐土良肥,助后绿一片生机。</h3> <h3>  路边杂草丛中的丝毛草,挺着细细的已经显露干枯的腰杆,搭拉着头,在风中摇摆着,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凄美。要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折腰垂头,复归生养它们的土地中去,待来年再展轻柔。</h3> <h3>  收割过的稻田里,其实也充满活力。你看,好多鸭子正在稻田里觅食,这里一群,那里一群,将一丘稻田都占据了。</h3><h3> 它们有时伸着长脖子,用它们的扁嘴在水氹里寻食,有时又成群结队,摇摇摆摆地转移地方,边走边伸着脖子"呷呷呷"地叫,也不知它们是在呼唤远处的同伴还是在催促身边的兄弟姐妹。</h3> <h3>  水塘里也有许多鸭子,它们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漂满了半边塘。</h3><h3> 呆在水塘里的鸭子们,料想它们是钟情小鱼小虾,不知它们能否如愿以偿。</h3> <h3>  离开水塘,我去到远处路边的一片小树林。</h3><h3> 林子边的草丛中,一只闪闪发亮的甲壳虫正栖在一片宽大的草叶上,一动不动地在晒太阳。</h3><h3> 看上去,这是我们小时候捉着玩过的那种小甲虫。那时,我们将它捉住后,在它带刺的腿上拴上一根细线,然后牵着它,让它飞着玩。它飞的时候,会发出"嗡嗡嗡"的好听的声音,我们叫它"凤凤"。</h3> <h3>  林子里,有一群散养的鸡正在觅食,看到我走向它们,它们就慢慢向山上散开去。我做了一个投石子的动作,惊得它们四散奔逃,有只鸡还吓得飞了起来,在拼命抖动翅膀飞翔的同时,还发出&quot;咯咯咯"的惊叫。</h3><h3> 我知道自己的举动有点过分,怕遭到鸡主人的责怪,慌忙逃离了那片山林。</h3><h3> 一路上我见到的秋风中的丝茅草,草叶上的昆虫,稻田和水塘中的鸭子,树林中的土鸡,它们都在秋日里展现着它们的生存状态,正应了一位名人写过的句子:万类霜天竞自由。</h3><h3> </h3> <h3>  北山镇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白沙河流水终年不断,水库、水坝、山塘,蓄水容积大,北山的水,池波如碧,溪水潺潺,终年不息。</h3><h3> 北山境内山体多,山地比重大,北山的山,纵横交错,延绵不断,风景如画。</h3><h3> 我的三舅王琴山,就很钟情北山的山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和同学们在帮助农民识字扫盲时,他在黑板上写下过热血澎湃的句子:"白沙河畔,同献青春。"</h3> <h3>  确实,我一路走来,跃入眼帘的都是山青水秀的景致。</h3><h3> 远处的青山连绵不绝,宛若一条静卧着的苍龙,那耸立于青山上的铁搭,恰似镇苍龙于斯的宝剑。</h3><h3> 眼前山塘中的一弘清水,在秋风的轻拂下,泛起了一层涟漪,碧波荡漾,岸边景物的倒影,依稀可见。</h3><h3>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多么美丽的青山綠水的图画。</h3> <h3>  更有那造型精致,色彩艳丽的民居,背靠青山,面朝碧水,安然立于其间。我猜想,那些居于漂亮房屋里的人们,定有快活似神仙的感觉!</h3> <h3>  一些记忆中的景象也出现在我眼前:一张敞开的菜园门,将我的视线线引向了那一块块长着各种绿色蔬菜的菜地。菜园门边围着的枯树枝,菜地里埋着的瓦糞缸,这些都跟我儿时的记忆一样,今天又得以重见,我真的是又回到了老家。</h3> <h3>  还有哪架着的瓜棚,瓜棚上爬满的藤蔓,盛开着的黄色花朵,已显枯黄的一些枝叶,吊着的一条丝瓜,这些,勾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那时,我常和小伙伴们到瓜棚下玩耍,在瓜棚下捉蝴蝶、抓蜻蜓、看蜜蜂釆蜜⋯⋯有时候,也会摘下一朵花,象蜜蜂一样,吮吸着花蕊里的甜味。为此,还没少受大人们的责怪:你以为你吸的是一朵花啊?它是一个瓜!</h3> <h3>  当那个肩挑糞桶,手持锄头,去给菜地施肥浇水,除草松土的"农夫"在我眼前走过时,我感觉到了有别于我记忆中的另一种气息。</h3><h3> 他衣着整洁,身板笔直,步履敏㨗,负重若轻,似乎是去赴一场他十分心宜的约会。</h3><h3> 而我儿时的记忆是:农夫穿着补丁迭补丁的破衣裤,赤着双脚,佝偻着腰背,负重而行。不说是一步三摇,那也是有气无力。</h3><h3> 人的外在体貌是与本人的心境有关联的,旧时的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尽盘剥,衣食无着,哪里能有好心境。改革开放后,各种惠农政策泽被农民,他们的处境今非昔比,怎么能不昂首挺胸,气吐眉扬呢?!</h3> <h3>  小时候,看见在长沙城里工作的堂叔,星期天回来探家,骑着线车(自行车)从田埂上飘然而至时,觉得他好了不起:两个轮子的车子,骑在上面不跌下来,还能在田埂上跑得飞快。我心里想,长大后也要买台线车在田埂上骑,骑车比走路快多哒!</h3><h3> 现在的农村,早巳经没有人在田埂上骑自行车了,出行都是小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也开到了家门口。</h3><h3><br /></h3> <h3>  看见路边立着一些标牌和横幅,走近仔细看了一下,有的是关于河流治汚,实行河长制管理的;有的是关于禁止焚烧秸秆、垃圾,治理空气污染的;有的是关于搞好基本农田保护的;有的是关于实行环境卫生网络化管理的⋯⋯</h3><h3> 从这些标牌、标语所宣示的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向着一个新的目标前进,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为之骄傲。</h3> <h3>  走走看看,不知不觉,我就来到了我要来的地方一一北山书屋。</h3><h3> 北山书屋很好找,就在大路边。路边立有一块石碑,是介绍北山书屋和李默庵将军的。</h3><h3> 北山书屋现已归属于北山天乙学校,这天学校放假,校门紧闭,我无缘入内瞻仰,确实有点遗憾。</h3><h3> 隔栏观望,但见学校气势非同一般。学校被青山环抱,绿树掩映,北山书屋与新教学楼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似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之意。</h3><h3> 有报道称:北山天乙学校是藏在北山的"私墪",是小学阶段的"南方科大"。北山天乙学校能有如此作为,一定是前辈和后生们皆大欢喜的了! </h3><h3> 下次有机会,定当再拜访。</h3> <h3>  返程我仍旧选择了步行,我还想将家乡再看一遍,因为它能给我好多惊喜。</h3><h3> 不料想,返程没走多远,我看见了我有特殊记忆的东西:看见一个人,推着一辆轻易难见到的独轮车,在土路上健步行走着。</h3><h3> 1958年,我们从乡下迁往岳阳时,也是让大舅用独轮车,将一些家什物品推到霞凝火车站,然后发货运到岳阳的。</h3><h3> 我对独轮车有特殊的记忆,是因为在城乡差别严重的年代,它将我们一家从"糠箩里"推到了"米箩里"。</h3><h3> 今天见到独轮车,不是又体验了一下过去那种从农村迁往城市,仿如脱离了苦海般的喜悦。仅仅只是因为看到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在,还有人在使用它,心中感到欣慰而巳。</h3><h3> 希望这种小车能一直推下去,让人看到传统,看到传承。</h3><h3> 农村巳经不是过去的农村了,</h3><h3> 她今非昔比,</h3><h3> 她已是城里人想迁入而不能的地方了!</h3><h3><br /></h3><h3><br /></h3><h3> 2018年11月7日<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