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拉脱维亚~(包斯卡)伦达尔宫

闲人

<h1>  伦达尔宫~拉脱维亚的冬宫。座落于拉脱维亚美丽的古城包斯卡。</h1><h1> 伦达尔宫(The Rundāle Palace)是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的君主Ernst Johann von Biron的夏宫,是拉脱维亚最典型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建筑,其附属的法国洛可可风格花园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最华丽的花园。</h1><h1> 宫殿在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的指导下建造于1736-1768年间。拉斯特雷利也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的设计师,这位天才大师的代表作包括圣彼得堡的夏宫及凯萨琳宫。 </h1><h1> 伦达尔宫以奢华瑰丽、华美丰饶的雕塑装饰闻名,大部分的内部装饰,由来自柏林的雕刻家 Johann Michael Graff、意大利画家 Francesco Martini 和 Carlo Zucchi合力打造完成。</h1> <h3>伦达尔宫全景图片</h3> <h1>  伦达尔宫原是库尔兰公国比隆公爵的夏宫,1795年沙俄吞并此地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将她送给了情人祖波夫王子。</h1><h1> 目前宫殿共138个房间,其中40间可供参观游览。</h1><h3><br></h3> <h3>  伦达尔宫建筑群分为宫殿及花园两部分。主建筑有十六幢,分为黄金厅、白厅、绿厅、蓝厅、荷兰沙龙、台球厅、餐厅、及各种公寓等上百间房屋,内部装饰奢华,设计贴近自然,浓郁巴洛克及洛可可风格彰显了十八世纪贵族生活的舒适、优雅、骄奢。</h3> <h3>  伦达尔宫始建于俄罗斯帝国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Annas Nfanovna)在位期间。安娜为俄罗斯的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女皇在位期间政绩寥寥,她的统治权实际在其宠臣比伦手中,历史上有“比伦苛政时期”之说。安娜一生极尽享受,以风流著称于世。 </h3><h3>  伦达尔宫的建造经费,就是安娜女皇给她情人的赏赐。</h3><h3> 如今伦达尔宫的内部和外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当时的建筑风格。</h3><h3><br></h3> <h1>  作为典型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在拉脱维亚的杰出代表,对这两种艺术的普及,伦达尔宫的示范作用功不可没。</h1><h1> 巴洛克风格盛行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它以形式上的浪漫主义为基础,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材料昂贵,装璜繁杂,雕梁绣柱,再加多彩织物的装饰,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h1><h1> 洛可可风格则是更骄柔的巴洛克,它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不对称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涡券形曲线及大量的花环、花束、弓箭、贝壳图案纹样,同时洛可可风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在大块镜面的映衬下,更显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 </h1><h1> 洛可可风格的室内造形更趋优雅,婉转柔和,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使之更适宜宫廷而非教堂。</h1> <h3>  楼梯与长廊是宫殿中的第一道风景,洛可可的柔和妩媚与清雅,泛着温温暖暖的和煦春光,洁白突兀的雕饰满目生辉,而穿插成趣的各式曲线与笔直的扶梯线条交相輝映,划出园满的轮廓线,即复古传统又明亮新颖。 映入眼帘的感觉是大气內敛,格调淡雅且庄敬矜重,皇家气派不同凡想。可凭心而论,女皇送给情人的这份产业,同埃尔米塔日的輝煌相比则遜色太多,二者相差甚远或者说有天壤之别。</h3> <h3>  金色大厅~宫殿中最璀璨的建筑,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同埃尔米塔日中的冬宫相妙?美的洛可可式大厅。</h3><h3> 矗立其间如同置身金色童话。水晶灯剔透玲珑、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贴金的雕饰人物生动逼真、维妙维肖;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枝蔓滕萝漫延盘旋、曲折生动;巨大的穹顶彩画,把神话传说中众神的欢宴撒落到人间,在一遍祥和欢乐里,小天使们兴高采烈手执花环、头顶芳秀雀跃嬉戏众神间,而粉色的墙壁饰色更令大厅妩媚娇娆,香色无限。可以想见,当初华灯初上、彩裙飘曳、长羽招摇、举扇送香,在香槟的微薰下,在弦乐的拥揽里,在情话的羞涩中是怎样一种纸醉金迷、穷奢极侈。</h3> <h3>  金色永远是光輝灿烂,不管搭配何种颜色,装璜何种饰品,它的明亮必是射进眼中的第一道光彩,特别是这些婉转曲线在强灯光的照射下,更会流光溢彩,光芒耀眼。金色飘荡的光线、光斑、光带溢满大厅,炫烁双眸,令人惊叹不已、目瞪口呆。</h3> <h1>  穹顶的巨大画幅被巧妙的分列成组,恰到好处的布满天空,暖调的云霭将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隐现于薄雾中的众神注视着大地,而丰收的果实、怒放的鲜花、闪烁的珠宝就是神带来的恩赐。</h1><h1> 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天堂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了我们的无限敬畏和博大幸福。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生动造型,灵魂与肉体的视觉呼应,神话传说中最富足最幸福的场景活灵活现于人间,倘许,这就是王公们的理想生活。</h1><h3><br></h3> <h1>  十七世纪晚期及十八世纪,中国产瓷器已经风靡欧洲宫廷和贵族家庭。专门设置中国瓷器陈列室,成为上流社会的风尚,有些还为大型中国瓷器设计特制的器座。</h1><h1> 中国瓷器在伦达尔宫的“金厅”及“白厅”均有自己的位置,特别设计的陈列室着色清淡明快,蓝白双色及大块镜面的呼应下,青花~淡雅脱俗、洗尽铅华、瓷釉莹静;五彩~浓而不俗、淡而有神、热烈沉稳;珐琅彩~色浓庄重、精致繁复、雍容华贵,瓷瓶比肩而立,甚是养目。</h1><h1> 这种以白底描蓝风格装饰墙壁并塑有枝蔓卷草花果的手法,来源于路易十四在自己皇宫中“中国瓷器厅”的设计,而他摆放最多的则是青花瓷。青花蓝色纯正柔和,为瓷器上常见的湖光山色、花鸟鱼虫增添了奇特的宁静与庄重,最能彰显温良恭俭让的中国风情。而脱胎于此的蓝白风情就成了当时最时髦的室内设计。</h1> <h1>  白厅~主要用于音乐会。</h1><h1> 整个大厅洁白素雅、灵透柔和,依次排列的哥特式大窗优雅玲珑,光线倾洒而入热情奔放,巨大的顶部没有繁琐裝饰,只有中间一只巨大对称的花束编织的纤巧图案,扑素而洒脱,墙壁与穹顶相接处洛可可式的装饰缀满空间,而连环画般的故事,在四季变幻中徐徐展开,稚气可爱的小天使们挥动着翅膀从天而降,在人间的沃土上耕耘、放牧、收获、欢歌,牧笛悠荡、琴音拂面、渔樵耕读其乐融融。整个白厅洋溢着欢快、温馨、轻松、活泼的气氛。而这种颇具人文主义的装饰,只有在小国的宫殿中才能窥见。同取材《圣经》与神话故事情节雕塑的庄严、肃穆、宏大、略带些沉重悲泣的情感不同,这里更像是人间乐园。</h1><h1> 当衣着黑色演出服的演奏家们在如此安详宁静的环境里,舒心静气,怡然恬淡的溶进乐符里,这样的乐曲一定是明快的,潇洒飘逸、轻盈如月;或是清雅的,空谷幽兰、落花流水;或是舒展的,清风拂柳、霓裳起舞;或是轻柔的,雪白无声、御风云彩;或是空灵的,山涧吟泉、青鸟鳴空;或是激昂的,万马奔涌、气势磅礴——音乐无界在白厅里震荡,圣洁而完美,如同上帝的声音鼓荡耳畔,此时不止愉悦,更会陶醉。</h1><h1> 在完美的环境里体味完美的旋律,这才是完美的享受。也许这就是白厅主人的初衷。</h1><h3><br></h3> <h3>收获的喜悦</h3> <h3>音乐的魅力</h3> <h3>牧羊曲</h3> <h3>花儿与“少年”</h3> <h1>  宮殿中每个房间都有独立鲜艳的色彩,配合使用功能,展现着或娇嫩、或热烈、或庄重的氛围,但做为傢俱而言,基本以巴洛克风格为主。 </h1><h1> 欣赏这些精美绝仑的傢俱,就是在欣赏一件件尽善尽美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以浪漫主义做为设计的出发点,赋予了每一个个体亲切柔和的抒情情调,在制作中追求跃动的装饰样式,以烘托宏伟、生动、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多变的曲面,花样繁多的装饰,大面积的雕刻、金箔贴面及描金处理,在坐卧类家具上大量应用面料包覆,繁复的空间组合,和煦的色彩效果,把每一件家俱的抒情语言表达得强烈又浓郁,而舒适感与细腻温馨的细节处理,将热情浪漫的艺术效果在傢俱中的应用推向了顶峰。</h1> <h3>绿厅</h3> <h3>最典型的布置,平稳、对称、撞色。</h3> <h3>红厅</h3> <h3>蓝厅</h3> <h1>  宫廷油画兴盛于十八世纪,以洛可可风格画派为代表,主要作品为王公贵族家族的生活记载,彰显显赫的身份与地位,其次为《圣经》故事、神话故事及战争故事。</h1><h1> 同欧州其它国家皇室一样,伦达尔宫也为王室家族留下了海量作品,使之我们可以一窥宫殿主人们的衣食住行,了解那个时代的严谨与奢华。</h1><h1> 油画是宫殿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却其内容,画框古典式的华丽,及与周边装饰的完美融合,也让伦达尔宫的整个空间更显雍容华贵,美仑美煥。</h1> <h1>  玫瑰大厅</h1><h1> 玫瑰原产于中国,现种植于世界。在西方文学里,玫瑰长久以来就象征着美丽和爱情。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玫瑰象征他们的爱神阿芙罗狄蒂和维纳斯。在希腊神话中玫瑰花被称为宙斯所造,并用它来向诸神炫耀自己的能力与勇敢。</h1><h1> 因词寻意,玫瑰大厅就是个温柔窝儿。红粉的主色调,在蓝、绿的映衬下满是春天,撩人情怀,大组大组的玫瑰花与二十一条玫瑰花辨缤纷灿烂,天使簇拥着美神在空中遨游,小天使们更是无忧无虑、纯真可爱,童稚无邪,天上地下玫瑰交映生辉,身临其中似游荡于花海,玫瑰朵朵绽放,喷吐芬芳,一片娇嫩世界,一片伊缅园的风情。</h1><h1> 玫瑰厅在伦达尔宫应占有重要位置,因为除了金厅、白厅,还沒有那个房间能有如此多的立体彩色雕塑与完整的绘画来彰显爱与美。纸醉金迷地,醉生梦死乡,恰如其份的诠释了玫瑰厅存在意义。</h1> <h1>  行走于对历史的感怀中,这里有过往的繁荣,每一砖、每一束、每个角落还散发着古旧微香。</h1><h1> 带着华丽帷幔的卧床、青花瓷片砌就的壁炉,唯美的古典傢俱,精雕细琢的塑象,雪白高大的罗马柱,油画、壁毯、~在精致奢华中,还可以寻觅到隐隐童话气息,而宫廷风格已成为生活里的优雅态度。</h1><h3> </h3> <h3>  如果没有记错,这应该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同一个姿态曾出现在多幅宫廷油画中,而区别只在于服装和右手的位置。</h3> <h3>  学习使人进步。</h3><h3> </h3> <h3>  巴洛克风格家具在突出力度之际,也强调动感。扶手椅华丽的布面与精致的雕刻互映,典雅的造型与地面铺饰融为一体,气质雍容。而墙壁油画的装饰,华丽辉煌金光灿烂。整体而言,既强调了建筑、绘画、傢俱于室内环境的和谐,又突出了夸张、浪漫、激情与非理性,使之打破了均衡,更强调层次和深度。</h3><h3> 完美实用又大气尊贵,是巴洛克一以贯之的风格。</h3> <h3>  餐厅~同白厅的风格相象,略小,在小天使们飞走之后,装塗上淡雅的色彩,也是文质彬彬、也是一屋清新。</h3> <h1>  餐厅里的石雕~巴洛克式雕刻以光滑园润为特点,采用垂直线、水平线追求稳定,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同时追求光线的表现与透视感,有的甚至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视觉感受。</h1><h1> 这几尊雕像甚是精美。洁白冰冷的大理石透着款款温度,卷曲自如的发卷如柔丝般贴切,如雲朵般轻柔,丰腴暴露的肌体细嫩得吹可弹破,面庞轮廓或清瘦秀劲,或嫣然含笑,或神色忧郁,而曲线婀娜的绰姿,将女性心灵最软的一角表现于外,母爱的真挚溢满眼神,衣褶薄襞、疏密有致雕刻完美,大有中国“曹衣出水”之神韵,用工之精用吹影镂尘比喻也不为过。其造型准确,工艺精细,雕刻出神入化,把鲜活的生命赋予了一块顽石,让人心服口服。罗丹说过:“雕刻不需要独创,但一定要有生命”。谁又能说,这几尊人像雕刻没有生命呢。</h1><h1> "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秘密。″ --罗丹。</h1> <h5>  </h5> <h3>娱乐室中的油画及天顶绘画</h3> <h3>  天使的箭射中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与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宙斯跟勒达所生的女儿海伦。</h3> <h1>  宫中的房间鱼贯而列,而每穿越一个大门,就又跨进一个鲜艳世界。</h1><h1> 这里房间的概念同中国传统的房间概念似有差距,中国文化更讲究君臣父子、长幼有序,礼仪森然,出于此,一个封闭的居住空间更适宜保持秩序的神秘感,而欧州宫廷更开放的生活态度,使各房间只用扇门为分隔,长长漫漫似乎是条一览无余的长廊。《战争与和平》中安娜飞奔过一道道大门迎接皮埃尔的蒙太奇,可以产生于俄国,也可以诞生在这里,同样的设计,相似的装璜,会產生相同的效果。</h1> <h3>  中式风格做为异域文化己在欧州打下了深刻烙印。其中清闲散淡的生活态度,起脱放逸的闲情逸志,小桥流水舞榭歌台的幽静氛围,更是贵族们放纵后的一缕清闲,因此,这种生活态度也就体现在了装饰上的追求。好比这个中西合壁小柜上浓浓的中国风。</h3> <h1>  折扇在欧州则是身份的象征,特別是一把材料稀少、工艺精湛、图画精美的折扇更是显赫与富足的名片。 </h1><h1> 折扇自十六世纪由中国传入欧洲,也开始拉开了欧洲的制扇序幕。十七世纪是欧洲制扇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扇骨材料多样,象牙、贝壳、玳瑁,贵金属等悉数用尽,而制作工艺则随时代同步,雕刻、镂空、彩绘、镶嵌,装饰金、银、各种宝石材料。十八世纪初,折扇制作工坊己遍布欧州,而欧洲市场对扇子的大量需求,也刺激了商人们从遥远的东方订购了大量的特殊材质的工艺扇,据记载,清光绪六年(1880年),中国对欧州的出口货品清单中,各类扇子已达600余万把,这些来自东方的礼物,通过英属东印度公司,经过各种渠道流向欧州各国,并最终收藏炫耀于那些衣饰光鲜,斗艳争奇,窈窕优雅的欧洲女士们手中。</h1><h1> “女人手中若没有一柄折扇,就象骑士没有佩剑一样。”</h1> <h3>  说实话,结构尚可、构图清晰、主题明确,但画工在欧式折扇中就属中品。同去年看到的一次欧州宫廷扇展,其绘画水平相距不少。</h3> <h3>  象牙扇骨折扇。雕刻完美,贴金精细,使用痕迹也难遮掩一件完美艺术品蕴含的华贵。</h3> <h3>  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装饰,油画亦如此。</h3> <h3>休息室中的雕塑~</h3><h3> 白色与绿色组成了这个房间的主色调,洛可可式的俏丽宁静,描绘出夏日午时的安闲恬淡,让人慵懒困倦只想在诗似的意境里打个盹儿,睡个觉。</h3><h3> 天使柱伞而立,两侧绿树蔽荫,三角形结构稳定而舒服。探入墙内的休息室,弧形穹顶塑满细密的贝壳纹,身处其间,闭目疑神,海风轻掠耳畔,潮声忽远忽近,悠悠然,如梦如幻,神懒气倦,不知不觉进入小憩。也是自然就做成个神仙了。</h3> <h3>  路易十八风格的小柜自成一景。塑金卷草花边与整柜的描金花卉涡卷蔓枝图形细腻精致。画面依柜形而绘,自然是浑园细润、生动鲜明。画底的红色,璀灿的金色,樱桃木的深栗色更令这只艺术品端正庄重、雍容华貴,既可细赏,又可远观,小器大气,堪为佳品。</h3> <h3>  整体房间的布置中规中矩,只可惜四壁的贋品破坏了意境。其实很多时候宁缺毋滥的确是金规玉律。</h3> <h1>  地下展厅~参观完宫殿去往花园的路途,需经过一条地下通道,通道两旁悬挂或矗立着伦达尔宫往昔维修时发现的石刻板石雕塑,琳琅满目,触手可及。</h1><h1> 沿路姗跚而行历史依次入目,脚踏过的每一步都感动着历史古老气息的芬泽。历史从来如此,不管相隔多远,不管时空流逝,一旦触碰到它的脉博,就近在眼前,与现实的心灵共振跳动。 如同人生一样,历史的繁华与没落也是一种园满,从没有一成不变的生生不息。这里的每个遗存都有清晰的脉落,都有生命的写意,都有历史的温暖,积蓄了,沉淀了,存在着,就园满了。</h1><h3><br></h3><h3><br></h3> <h1>  情感有语言的局限,音乐有时间的局限,戏剧有空间的局限,而雕塑却很少受到束缚。它是用石头写就的历史,千百年矗立着,默默接受品评,静静放射艺术的光华。</h1><h1> 这是尊从外部移来的塑像,她有过自己的位置,而今安座于此,免去雨雪侵蚀风化剥落。浓浓的古希腊味道缓缓散出,这位祈祷的贵妇从远古走来沉默又忧郁,她的姿态宁静而高贵,沉默中熠熠生辉的温雅,静化了自然,也静化了心灵。雕塑展示了希腊艺术的精髓,又在驰骋想象中把理想化的女性之美揮洒得淋漓尽至,有一种菲狄亚斯“神明的静穆”的风格。即有自然传统的益增生辉,又有与自然的神妙相宜不悖的超脱,极具生命的悸动与情感的激荡。</h1><h1> 雕塑有语言且宜,有生命才难。有生命的雕塑就如古罗马作家普鲁塔克所言:“它们好像年年常春的神物,能够摆脱岁月的折磨;在它们的结构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永生的活力和不死的精神 !” </h1><h3><br></h3><h1><br></h1> <h3>  照片~雕塑过去的存放位置,显然是教堂旁树木丛花的围绕中。</h3> <h3>  伦达尔宫花园~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花园,其中有十多公顷的“玫瑰园”。</h3> <h3>  伦达尔宫并不辉煌,却有经年不减的璀璨和诗意。它因爱而建,也因爱而名,奢华不掩它的情怀和永生永世的主题。</h3><h3> 蓝的天,绿的草,清的水,散淡的云做证。</h3> <h1>  回首凝望,短暫时间就跨越过一段历史。</h1><h1> 在这无际的绿野上,伦达尔宫静静卧躺在气爽天高的宁静里,散发出桑沧的气息与古韵,仿佛正娓娓表述着几百年来的更迭变幻,还有两情相悦的儿女情长。</h1><h1> 虽时光匆匆只是一恍而过,但有缘,就相见了,相见就相知了,相知就不忘了,这一抹黄色的记忆己让人情思萦绕缠意绵绵。</h1><h1> 是啊,美多奇妙。 </h1><h1> 再见,伦达尔宫。</h1> <h1>  </h1><h1><br></h1><h1><br></h1><h1> 拉脱维亚,特别是里加,各种艺术风格及流派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小巴黎"的各种风格中巴洛克风格则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在拉脱维亚的记述中选择了著名的音乐家维瓦尔第的《四季》做为背景音乐,希望在欣赏华丽的建筑时能有华丽的音乐相伴。</h1><h1> 维瓦尔弟的名字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应该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乐,甚至堪称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巴洛克音乐具有的特色在《四季》中都得到完美的阐述~节奏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乐曲中维瓦尔弟强调了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相当繁复,完美的表达了四季中的典型特点,成为他的精典之一。</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