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照花是你,寂寞尘埃亦是你

陌上暖色

<h3><font color="#167efb"><b>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看她的文章,只觉得她什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得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167efb"><b>一一胡兰成</b></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167efb"><b></b></font></h3> <h3>  胡兰成认识张爱玲的时候,已经三十八岁,是一个尝过世间百味的男人。虽出身寒薄却也曾平步青云。有过婚姻史,见识过各色女子。他遇见张爱玲之前就曾说过,"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难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时的啼哭,都已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亡妻,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h3><h3> 如此决绝,似一把泛着冷冷寒光的利剑,无需拔出便已伤及肺腑。谁能曾想到,张爱玲流年不利,会与他狭路相逢,所有情感被他洗劫一空,不留余地!<br></h3> <h3>  起初,他慕名上门去找她,和普通读者一样被拒之门外。他留下写有自己名字和电话的纸条,欣然而去。而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张纸条竟被她另眼相待,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波澜。素来高傲孤绝的她不顾姑母劝阻,主动给他打去电话,说要上门回访。</h3><h3> 对于一向与世隔绝的张爱玲怎么会对一个还算陌生的男人做出这样的对待,她心中经历了怎样的千回百转我们已不得而知。或许,这真是上天注定的缘分,或是前世有所相欠,才会在时间的荒野里不期而遇,相逢一笑,从此误终身!<br></h3> <h3>  那一年,她才二十四岁,正是她最好的华年,也是她文章写的最繁华的阶段。虽然她小说里的世界那么丰富,虽然她对文字的驾驭已经那样娴熟,可是在胡兰成面前她终究还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虽然胡兰成这个风月老手初见她时也曾惊天人,不知所措。但是她自己,更是不由自主的沉醉,因为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张爱玲,初次家访胡兰成,竟然面对这个陌生的男人,与之畅谈了五个小时。<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胡兰成说,"我的惊艳是还在懂得她之前,而她的喜欢亦是还在晓得她自己的感情之前,这样奇怪,不晓得不懂得亦可以是知音!"每每看到此,我们往往唏嘘而惊叹,世间命定的情缘怎能如此奇妙?他们一定是上辈子就相识,所以才能这样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完全莫名其妙的,就钟情了一个陌生的人!<br></h3> <h3>  我们始终无法揣度出,胡兰成对张爱玲究竟有几分真心?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花花公子,在张爱玲之前就已经有两任妻子,还有一个身为歌女的旧相好。结识张爱玲之后,身旁那些莺莺燕燕花花草草也从未间断。可即使这样的一个风月情种,在看到不算美的张爱玲时,竟不由自主的感到不安。想必,喜欢的心还是有的,但更多的也许来自征服的欲望。因为,这样一个风华绝代,让他感到棋逢对手却又有所不及的女子,他从来未曾遇到过。所以这一开始似乎就是一场不太对等的博弈。张爱玲面对胡兰成是倾尽全力的燃烧,而胡兰成对张爱玲,却可能只是想尽全力抓住一只最绚丽的蝴蝶!<br></h3> <h3>  但不管如何,他们终究在一起了。</h3><h3> 俩人之间,曾经也有过一段极美的时光。他们相对而坐,喝大杯的红茶,吃精致的点心,互说故事,情趣相投,如认识数年。</h3><h3> 但这一段时光也最为世人诟病。毕竟胡兰成背景复杂,从属汪精卫政府,又有家室。张爱玲和这样的人过往甚密,被世人视为离经叛道,没有是非观念。但是张爱玲她就是那样一个纯粹的人,为爱而爱。放下所有骄傲,屏蔽世事红尘,为他低至尘埃,为他念念不休。这种坚定无悔这种义无反顾,以及此后她必然会因此遭遇的颠簸流离,让人为她唏嘘感叹,心痛不已!<br></h3> <h3>  相较张爱玲的情深,胡兰成则自在的多。他心中固然把张爱玲看做与众不同 ,但在与张爱玲交往的同时,他不仅有妻室,并且有许多女友,甚至挟妓游玩。他没有想过认真给她婚姻,是因为他妻子主动要求离婚之后他才和张爱玲结婚一一如果那也算结婚的话。</h3><h3> 因为没有任何仪式。他说是担心日后时局变动,怕连累她。只写婚书为定,婚书上有那两句最出名的承诺,"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最后的事实证明,这两句话,也终是被辜负了!<br></h3> <h3>  然而我想,张爱玲固然爱胡兰成那么深,那么真,却也未必把这张婚书真正的放在心里。以她的明白清醒,可能早就知道诺言有多么的不可依靠。她曾说,"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那么小,那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是的,她一早就知道,茫茫世路半点由不得人,所以也从不曾在这些尘世俗事上纠结。<br></h3> <h3>  张爱玲的预测是对的。乱世里,时局飘忽不定,即使不是乱世,有情人劳燕分飞的也比比皆是。而以胡兰成的心性,投机、势利、凉薄,怎肯岁月静好,安之若素的生活?那颗向往腾飞的心从来不曾泯灭。所以汪警卫病死之后,他投靠日本,与张爱玲作别,且后会无期!<br></h3><h3> 其实,说张爱玲爱胡兰成便是不爱国实属妄议。实际上,胡兰成提到去日本的事时,张爱玲曾以外祖父李鸿章因签订《马关条约》深感耻辱,发誓"终身不复履日地"的事情劝诫过胡兰成。但是,像胡兰成这样的人,又怎听得进这样的劝告?</h3> <h3>  时间与空间是感情的最大杀手。对于生性孤傲凉薄的张爱玲来说,可能还能信守对爱情的承诺。在胡兰成刚刚离开的岁月里,她的事业又到达了一个巅峰,《倾城之恋》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在上海上映并且掀起热潮,她成了上海一颗璀璨的明星。</h3><h3> 而此时身在武汉的胡兰成,却在他寄住的汉阳医院里不甘寂寞,与医院的几个女护士打情骂俏 还写进给张爱玲的信里。张爱玲回信说,"我是最妒忌的女人,但是当然高兴你在那里生活不太孤寂。"<br></h3> <h3>  不知道张爱玲下笔写下这样清醒冷静的句子时,心中有没有划过酸楚和疼痛?而胡兰成却据此以为是张爱玲生性凉薄对他不以为意,所以他总是大胆坦白自己的情史,认为不会对张爱玲造成所谓的伤害。可是这世间,哪有一个女子会对所爱之人的风流韵事无动于衷?对张爱玲来说,这也许是情到深处无怨尤的一种痴心,也许是相思相望不相见的无可奈何。在不见胡兰成归来的日子里,她曾滴泪写下,“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br></h3> <h3>  日本人投降之后,在汉奸名单榜上有名的胡兰成开始亡命天涯。讽刺的是,胡兰成时运不济,艳遇却似乎不断。逃亡寄居好友家中时,又与一个大他两岁的女子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并且结成所谓“夫妻"一起逃亡。而这期间,张爱玲的稿费都寄给他,做为他颠簸流离的车舟补助。胡兰成对她的稿费不仅照单全收,甚至连情人怀孕流产所需费用,都要向张爱玲伸手!</h3><h3> 常常觉得讶异而愤怒,一个男人怎么可以无耻,无情,无义到这种地步?而张爱玲又怎么会为了这样一个男人,痴痴情深不知悔改呢?难道真的是必须把前世的债偿还完才能放手?真的好想知道,张爱玲前世到底欠了胡兰成怎样滔天情债,以至于今生被命运如此残忍的安排?但是好在,再多的债,以张爱玲的还法,也终有还完的那一天!<br></h3> <h3>  彻底对胡兰成失望之后,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最后一封信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劫难)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h3><h3> 信中语句,仍是张爱玲一贯冷静淡漠的口吻,但她对胡兰成真是仁至义尽的慈悲。分手也是等他劫难过后才提出,张爱玲还付了三十万元"分手费"给胡兰成,那是她新近写的电影剧本所得的全部稿酬!<br></h3> <h3><font color="#167efb"><b>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br></b></font></h3><p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b>一一张爱玲</b></font></h3> <h3>  从二十四岁开始,到二十七岁时结束,短短三四年光阴,于张爱玲来说可能就是一生了。因为这段感情里她投入的太彻底,燃烧的太忘情了,像烟花绚烂了整个夜空之后,不得不归于平静。所以不管她再怎样表现的冷静孤傲而决绝,她心中的伤痛,一定是隐藏在了最深最深的角落,也许穷其一生都难以抚平。所以她才会说,不会再爱别人,亦不会寻短见,只是萎谢了!这于尘埃中开出的倾城花朵,终是萎谢了!<br></h3> <h3>  张爱玲离开胡兰成之后,感情上的伤尚未疗好,政治又开始向她发难。她被做为无耻汉奸胡兰成的妾,受到指责和谩骂。曾经向她约稿的报刊,也都不敢再发表她的文字。若不是一个叫桑弧的导演适时出现,与她合作,把她的小说改编成电影,为她找到另外一处舞台,张爱玲那段岁月想必更加难熬。 当时众人都觉得桑弧和张爱玲,一个未婚一个前缘已尽,一个是导演一个是作家,若能在一起,岂不是天作之合?但是,张爱玲以沉默拒绝了这段情缘,刚刚结束一段感情的她想是再也无力去爱了。也许对的人在错的时间遇见也只能是这种遗憾的结局,他可以为她疗伤,他可以为她指路,他可以温暖她的旅途,可是却注定不能陪伴她走过漫长的余生。<br></h3> <h3>  三十二岁的时候,张爱玲离开上海,先来到香港,又奔赴美国。三十六岁的时候,她与年长她三十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这依然不是一段让人觉得欣慰的婚姻。赖雅的才情不如她高,身体不好还要依赖她的照顾,经济拮据,家庭支出也全靠她写稿维持。但是,从两人结婚到赖雅因病离世的十一年间,张爱玲除了生计所需不得已外出奔波外,几乎做到了不离不弃。二人之间到底有多深厚的爱情,不想妄测与评说,只是觉得张爱玲在她那冷傲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热情的心。她轻易不付出,但是只要付出的感情,她都长情且专情,全心全意并且永不言悔!<br></h3> <h3>  张爱玲四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第二任丈夫赖雅离世,从此她又恢复了一个人茕茕独立的生活。是真正的一个人。她几乎断绝了与所有人的关系与往来,包括最亲近的姑姑和嫡亲的弟弟。她把与外界交往的必须事宜委托给最好的朋友,但她和朋友也很少见面,只是通过电话和信件联系。她频繁的搬家,很少出门,不和邻居交往,不愿意受任何人的打扰。</h3><h3> 由于张爱玲晚年独居,许多人说她晚景凄凉,孤苦无依。但是此时的张爱玲,盛名在外,有丰厚的版税和稿费,已经衣食无忧,她完全有能力有资本过被人群簇拥的生活。有偶尔有缘得见她一两面的朋友记者,描述她独居的生活状态,就是清洁极简,遗世独立,并不觉萧索。所以,说她凄凉,其实未必。寂寞可能会偶尔有,但繁琐的交际可能更让她不堪重负。她也许是真的不需要也不想任何人的陪伴,除了文字。</h3> <h3>  独居的岁月里,她深居简出,专心致志的搞翻译,搞创作。她用整整十年,写出了《红楼梦魇》。多部作品通过台湾的皇冠出版社向各个地方发行,她的文字风靡整个世界,许许多多人为她的文字所痴狂。大家都知道有那么一枝遗世独立的花儿,穿过民国烟雨,婀娜地盛开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但她开在哪里?开在何处?开的怎么样?无人知晓!<br></h3> <h3>  一九九五年,张爱玲七十五岁。这一年的九月八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在位于洛杉矶的公寓里逝世,她是死后一星期才被房东发现的。九月三十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然后,她的骨灰被撒入了太平洋。<br></h3><h3> 就这样,张爱玲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h3><h3><br></h3><h3> 世上有许多人,是看不懂张爱玲的。说她行为乖张,说她冷漠无情,说她看男人的眼光太低级……好在张爱玲似乎从来也不在乎世人的看法。</h3><h3> 她这一生,看似生在衣冠之家,却恰逢乱世。母亲在她极小的时候就抛下她和弟弟赴海外留学,父亲每日只知守着一天比一天衰败的家业,与姨太太或者后母抽在烟,与她几乎从无感情交流。她能从周围人身上汲取的温度少的可怜。这也许也是她在初遇年长她十几岁同时也颇有女人缘的胡兰成就一见倾心的缘故吧。像飞了太久的倦鸟,遇见的第一个岛屿就想停歇。</h3><h3> 她在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但她与生俱来的慧种却使得她不管在如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汲取所有可 以汲取的营养,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不管是黑暗的还是冷漠的,都滋润、滋养和塑造着她的骨血,让她成为了那个世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张爱玲。只是,这塑造的过程太残忍冰冷,使得她的盛开、绽放、凋谢,都只是她一个人的事情。</h3><h3> 所以,胡兰成说她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是水里清冷的影子。可见他也是懂她的。但是他最终辜负了她。她曾放任自己在他手中攀折和盛开的,但是他最终也没能给予她需要的温度。也许她并不在乎,她只是从此萎谢了!</h3><h3> 在她和胡兰成诀别之后,那个曾经临水照花的张爱玲或许就已经不在了。之后的她,不过是一个带着前生的记忆在世间行走的女子,用文字记录着关于前生的所有故事,那故事里,有临水花开,也有寂寞尘埃。</h3><h3> 她的人走了,可是关于她的传奇,还没有完,也许一直不会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