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图文无关)</p><p><br></p><p> 去海南过冬已近十个年头了。</p><p> 国际旅游岛之前,海南楼市方兴未艾。为解决家里老人过冬,仅凭朋友的电话描述,就在文昌下叉了一套小户型。</p><p> </p> <p> 那时候,置业小妹的奖励拿到手软。一天一价的行情,卖方市场,残酷得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文昌都不知道在哪一方,户型也没看过,就匆忙作了决定。</p> <p class="ql-block"> 幸好,这个仓促的决定,无比正确 !</p><p class="ql-block">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算搭上了末班车,差点失之交臂。几十万的投入,看似形如儿戏却歪打正着。这一席之地的快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p> <p class="ql-block"> 从此,心系海南,难分难舍。</p><p class="ql-block"> 多了一个牵挂,多了一个家 ; 多了一种生活方式,多了一种来来往往。年复一年,来回奔波,既辛苦又快乐。</p> <p> 工薪阶层,存储有限。投入过大,居住时间短,得不偿失;能在可接受的限度内,早下决心,实在值得庆幸。</p><p> 只要不负债,不影响现在或将来的生活,过日子,应该选择丰富多彩。</p> <p> 前些年,曾与一个朋友聊海南。</p><p> 他不屑一顾地算账说 : 安家总款的利息,加上每一年的开销,怎么算每年都得一两万,甚至更高。拿去住度假村或高档宾馆数月,绰绰有余 ; 且本金在手,风险为零。</p> <h3> 好象无可辩驳。并且,投入越高,待的时间越短,似乎更有道理。他的意思,与拿购车款利息去打的更划算的说法没有区别。</h3><h3> 认可这种说法的人不在少数。</h3><h3> </h3> <h3> 的确,安家不是融入海南生活的唯一方式。租房、宾馆、度假村也未必不可,但它缺少家的感觉。
随着成本的逐年看涨,或者手续的麻烦,比较起来,前者对融入海南更有诚意,后者则难以持之以恒。<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消费观念有别,相互不可强求 ; 自己当家作主,无所谓对与错。可是,大家都不买车买房,国家经济倒退,钱值几何?</p><p class="ql-block"><br></p> <h3> 家与非家的生活质量,不可同日而语,空间也不尽相同。用别人的房和车,寄人篱下,心理感受肯定不一样。</h3> <h3> 就算是经济账,也有疑问。</h3><h3> 如果人多,说不定两个标间都打不住,且春节期间价格多出几倍,还得另外解决伙食,也很闹心。</h3><h3> </h3> <h3> 度假房按每月人头算,人多了费用也居高不下。想来,只有租房好点,但也难免水涨船高。条条蛇都咬人。</h3> <h3> 动态地看,早期安的家,升值的概率较大。有家之日,投入就已固定 ; 无家的方式,要价越来越离谱,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岂不半途而废?<br></h3> <h3> 由于没有牵挂,缺乏兴趣和动力,那位朋友至今没来海南生活过。</h3><h3> 海南有家则不同,除了有事走不开,几乎从不缺席冬季海南的聚会,有的甚至大半年都待在海南。<br></h3> <h3> 存在即为合理。</h3><h3> 海南那些业主并不都是傻子。用投入的多少,来盘算要不要在海南有个家,各持己见 ,是一笔算不太清楚的糊涂账。也可以不这么算。</h3><h3> 换一个思路,纠结迎刃而解。</h3><h3> </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要不攀比,不过分计较得失,不管用什么方式,坚持死心塌地融入海南,大家都是赢家。</p><p class="ql-block"> 失去的微不足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 得到的是 : 海南优良的环境、舒适的气候、迷人的风景、愉快的心情、丰富的物产、顺道的旅游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即 : 收获的是生活品质和健康。</p><p class="ql-block"> 其它一切,都不足挂齿。这样算账,科学简单。多挣一两年养老金,什么都不贵了。何况,生命无价。</p><p class="ql-block"><br></p> <h3> 这里,方式次要,结果重要。
如今,海南限行限购,那也不要轻言放弃。投亲靠友,租房借房 ; 死缠烂打,各显神通 ; 想尽办法,怎么都要拥抱海南。<br></h3> <h3> 还有一个办法可供参考。
到海边渔民家里,同吃同往,说不定比待在度假村和宾馆强哟!不妨一试。<br></h3> <h3> 海南是全国人民的海南。</h3><h3> 海南的一切,作为分子,被全国人民这个足够大的分母一除,比值小到所剩无已。面对稀缺资源的态度,就是珍惜或拥有。</h3><h3> </h3> <h3> 相信自己的亲身感受,比相信个别狗屁专家的胡说八道靠谱 ; 关心有无泡沫,不如关心如何让自已开心。</h3> <h3> 子孙后代都受用。只要心态正常,抛弃投机心理,不变应万变,自己刚需,还担心什么?</h3> <p> 几年后,由于住得太挤,又在附近增加了一个跃层小户型。虽然后话一言难尽,但也反映出对海南的执著,一往情深。</p> <h3> 太长,只好分成九篇。</h3><h3> 第一篇讲为什么要,或怎样融入海南。结论 : 为了生活质量和健康,选择海南为上策,方式灵活多样 ; 价格合适,安家优先 ;</h3> <h3> 第二篇讲往返海南顺道旅游的精彩 ;</h3><h3> 第三篇讲海南环岛三亚及周边游 ; </h3><h3> 第四篇讲海南环岛东线游 ;</h3><h3> 第五篇讲海南环岛西线游 ;</h3> <h3> 第六篇讲文昌郊区游 ;</h3><h3> 第七篇讲清澜住地游 ;</h3><h3> 第八篇讲清澜的生活及见闻 ;</h3><h3> 第九篇讲走进海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