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淯溪也叫淯溪河,是当阳市的一个镇,已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在荆门西,距离荆门城区35公里。</h3> <h3> 10月26日,秋阳高照,我骑自行车前往淯溪揽胜。上午9点出发,出海慧沟,左拐上漳河大道。绿化带里,樟树绿,枫叶红,柚子树黄绿相间,栾树红绿相衬。丝兰的花茎高高立起,白中泛青的花儿,围绕花茎形成一座宝塔,高傲圣洁。百日菊将花举在头顶,在风中舞动着身姿,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攀倒甑的花颜色淡绿,朵儿不大,但聚在一起看起来,还是一大朵,一大朵的。胡枝子体态婀娜,花色红紫,朵儿虽然不大,但同样装点了秋天。几朵紫红色的牵牛花,撩拨了我的情思,曾几何时,教女儿读儿歌:牵牛花,像喇叭,对着喇叭打电话。电话打到哪里去,打到工人叔叔家。如今她们的孩子都比当时的她们大了。我就这样走走停停,上午11点半才到漳河新区。</h3><div><br></div> <h3> 穿过漳河集镇,从西进入348国道。道路比较平坦,道旁树是钻天白杨。路两旁开始是丘陵地貌,渐渐地,路南的丘陵变成了小山。骑行6公里,路南有一大水库,叫谢花桥水库。水库的南面依山,山郁郁苍苍,一座白墙红瓦的农庄掩隐在离水边不远的绿树丛中,湖水荡漾,白鹤子翻飞,这地方就是神仙也能住得了。</h3> <h3> 告别谢花桥水库,行不几步,见田埂上有一丛花很是别致。用QQ浏览器一扫,却是线叶蓟,QQ浏览器扫描显示,线叶蓟为极品花卡,仅0.1%用户获得,真有点喜不自胜。只是拍照时遭鬼针草袭击,弄得腰身以下像刺猬,鬼针又称鬼叉,它真是鬼得很,稍微一碰,就万箭齐发,箭箭中的。要拔出来,就得费些时间了,这次算我倒霉。</h3> <h3> 下午1点半钟,到达淯溪。从东进入淯溪的大河街。大河街长约3公里,笔直笔直的。街道较宽,房屋大多三四层,除企事业单位的房子之外,剩余的多是门面,门面一个接着一个,并且都在营业。文图、超市、餐饮、住宿、建材乃至牲畜交易所,无所不有。街上车水马龙,人群熙来攘往,繁华之极。淯溪小学、淯溪中学都临街,但教学楼离街道较远。两所学校都办得有规模。淯溪小学运动场北面是一栋3层的教学楼,每层光教室就有8个,淯溪小学的办学规模由此可见一斑。</h3> <h3> 沿大河街西行来到淯溪河,淯溪河由北蜿蜒而来,过了淯溪随地势向西南流去,汇入沮漳河。淯溪河大桥上游东岸的平台上,几头牛悠闲地吃着草。河中草蔓混着青苔被流水拉成一条条细长的飘带,像无数条青蛇在飞舞。桥的下游,河床明显一低,潺潺流水似碧玉滚滚而下。淯溪的北面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是淯溪河的支流,也称淯溪河。为便于区别,当地人称淯溪河的主干为大河,支流为小河。小河的北岸筑有一条水泥路,车多时,可分流;早晨、黄昏可步游。桥上四顾:东边的城镇,楼房鳞次栉比;西边的城镇建设也有一些规模了;南偏西,有小山;北偏东,土地平旷,屋舍俨然。</h3> <h3> 转身原路返回,行至200米处,有街与大河街斜接。白墙黛瓦、朱窗、石板路,很为古朴。这条街叫石板街,于是到石板街骑行,石板街比大河街窄一些,除斜接部分外,街道与大河街平行。石板街东头,有淯溪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有南北二门,南门的楹联是:二水奔腾承楚脉,千藏不语尽风流。北门的楹联是:方山富丽纯真民俗千秋耀,古镇雄奇丰富馆藏万代传。两副对联概括了淯溪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貌及建馆宗旨。</h3><div><br></div> <h3> 北门进去,是一南北长的庭院,庭院南端塑耕牛,不待扬鞭自奋蹄。象征淯溪人民辛勤耕耘,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庭院两边是展馆,有走廊相接。中间两层楼的是乡贤馆,一二两层都有回廊相连。乡贤馆南是一东西长的庭院,有回廊与南门部分相通。庭中植有两棵樟树,一人环抱不过来,早已伸过屋顶,荫庇民俗博物馆。</h3><div><br></div> <h3> 下午人少,展厅未开门,但走廊、回廊上挂着许多照片,弥补了某些遗憾。这些照片按内容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回顾了淯溪的历史,歌颂了淯溪人解放前不畏强暴,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赞扬了淯溪人解放后战天斗地的精神。其二,展示了淯溪的民俗,如匠人作工的场景,作坊生产的情景,婚嫁迎娶的场面等等。其三,记录了淯溪人的文化生活,从解放初的剧团,到后来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再到今天的一些民间艺术团体,一代又一代的淯溪人用歌声、用舞姿,歌颂他们的幸福生活,展示民间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淯溪河的姑娘多又多,不打哈哈就唱歌。”这民谚正是对淯溪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概括。</h3><div><br></div> <h3> 淯溪民俗博物馆左边是淯溪图书馆。图书馆一楼是图书室和阅览室,二楼是电子阅览室。热爱书籍吧,淯溪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民俗博物馆右边是文化馆,文化馆大门朝东,建得很有规模,显然当时集会、演出、放电影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进到馆内,西头宽敞的舞台,似在诉说昔日的繁华。民俗博物馆的前面是文化广场,广场挺大。广场上有对淯溪的介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余年;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当阳、远安、荆门、南漳四地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这几个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被称为“小汉口”。这些介绍连同一路的耳闻目睹,都在告诉我:淯溪是个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的城镇。</h3><div><br></div> <h3> 文化广场东,是一条南北向的横街。横街过后,与石板街相接的是生街,生街还有一些老房子,不用介绍,你就知道这是老街。老街长约2公里。出生街,是园田,无论是白菜萝卜,还是其它蔬菜,都是大块大块的,显得大气。</h3> <h3> 已是下午4点半了,于是返回,下午5点多,来到谢家桥水库,再次造访它。时近黄昏,碧空如洗,微风轻拂,湖水清且涟漪。白天湖面上翻飞的白鹤子大多栖息在水库南面的丛林中,远看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在这黑夜还未来临之时,它们不甘寂寞,飞起、落下;落下,飞起。声音叫得欢快、响亮。鸟儿要归林了,叽叽喳喳从头顶飞过。天不早了,我也要回家了。</h3><div><br></div><div> 2018年10月31日于西山林语丽景苑</div><div> 载《荆门周刊》2019年14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