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教育的本真,知与行——实验中学名师工作室第六次读书交流记

美友40936379

<h3>帕夫雷什中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的地方,是苏氏教育起源之地。本书共分七个章节:教师的团结一致,学校的物质基础与环境,体育与健康,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美育。为我们全面介绍了帕夫雷什学校教育的实践。被誉为“活的教育学”</h3> <h3>第六期读书交流会实现了形式创新和时间掌控。分为两种形式:演讲和对话。时间演讲每人7分钟内,谈话交流总时长不超30分钟。</h3> <h3>贾楠老师从网上寻找帕夫雷什中学,了解这所学校的近况,从书中她读到了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热爱孩子,精通所教学科,尽力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才能。</h3> <h3>李慧芳老师认为教师不仅仅满足使用教科书,而要创造性的使用资源,学校要善于发现每位老师的优点,自己要尽自己的力量奉献给学生。</h3> <h3>李霞老师认为一所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从大自然的丰富性中和劳动实践中学习机会。并结合自己幼年的经历,准备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与自然与动物亲近的机会,努力实践教育即生活。</h3> <h3>陈艳平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画面为我们生动的诠释了怎样爱学生。怎样严格要求学生。并期望自己在以后工作中多学习,多读书,不断成长。</h3> <h3>刘美丽老师介绍了自己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感人故事,为我们生动介绍了“反哺教育”,结合自己的家庭教育,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h3> <h3>邵忠乾老师总体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七个章节,他认为师生都要广泛的阅读,并介绍了自己与孩子读书的故事。</h3> <h3>杨冠旗老师诚挚的谈到体育与健康教学,带着大家温习了书中关于体育教育的目标,反思了现实中体育教学的问题。</h3> <h3>吉丽君老师结合《死亡诗社》,《三傻大闹宝莱坞》等有关教育的电影,表达了让每个角落都对孩子有所启发教育理想,再一次强调了做为教师自己的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热爱自己的学科,真正的爱自己。</h3> <h3>张学坤老师主持谈话交流</h3> <h3>左彦召老师结合数学谈了与这本书的缘分,操场上的数学课</h3> <h3>成洪光老师谈自己的德育实践,如何教育孩子成长</h3> <h3>贾振光老师谈体育教育,体育的现实困境,如何突破</h3> <h3>张红英老师谈班级劳动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中劳动习惯的培养。</h3> <h3>张乐老师谈智育,怎样阅读,书香班级建设,怎样进行背诵大赛。</h3> <h3>本次交流形式符合创新要求,演讲的语言更连贯,逻辑更严密,思维更条理。交流谈话主题更明确,衔接更顺畅,交流更自然。<br></h3> <h3>交流会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话题的设置紧扣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搭建起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大家或分享做法,或反思现实谋变化,或设想未来鼓干劲,真正将自己融入于更好的教育追求中。每位老师的话语中都体现了为人师者的知与行,那些平凡而感人教育故事就是我们日复一日教育生活的写照。最后学坤问我对当下教育的理解,我的答案是:追寻教育的本真!</h3><h3>为菏泽的孩子提供我们所能够提供的最好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人永恒的目标,更是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追求。</h3><h3>做更好的教育,我们是先行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