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你依偎在我的身边<br>用稚嫩的声音<br>辨识着一个一个方块文字<br>指尖仿佛跳跃的音符<br> <br>你倚靠在我的身边<br>用黑色的眼睛<br>寻找着一个一个美丽故事<br>思绪如同翻滚的江河<br> <br>时光就在此刻滞留<br>一秒一分都恋恋不舍<br>良辰美景 人间温情<br>都在这个镜像里涌动<br>女儿 我期待你快快长大<br>喔 我希望你不要长大</i></h3> <h3><br></h3> <h3><h3>在子女的成长里,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在子女的学习里,没有什么比共度更有效。我很幸运,有两个小孩,一个六年级,一个一年级。在对小孩的教育里,有时间、有机会能够感悟和校正我的认识与方法。坦白地说,开始的时候对小孩的教育,我与现在的“新手”爸妈们没有什么不同,有开心,有焦虑,有彷徨,有比较。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漫无头绪,一种想抓住却抓不住的无助。这样的感觉如鲠在喉、耿耿于怀,让我始终无法释然。时间过去,通过对两个小孩教育方式的比较,我可以分享一下简单的认识与体会。今天,主要就阅读这个主题跟大家聊一聊,说一说我的做法。</h3><h3><br></h3><h3><b>一,希望孩子读书,首先自己读书。</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耳濡目染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世间之事,大多知易行难。我们家里,这些年买的书、读的书算是不少。纸质书、电子书各种不同的方式;故事书、历史书各种不同的书籍,还有每天都可能在收集和整理适合家长、小孩阅读的网络书籍,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讲究读书的。因此,无论是六年级,还是一年级,对于读书就是一种天然的行为。周末的时间,睡觉之前,翻阅几页书籍,是很自然的动作。因此,我说,希望小孩读书,自己先要读书。要营造热爱阅读、喜欢阅读的家庭习惯,从这一点上来说,更多的是对家长的要求。<br></h3></h3> <h3><b>二,帮助孩子读书,培养良好兴趣。</b>从竹简到印刷,到现在的电子书籍,可以阅读的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已经远远超越了人的承载能力。因此,一方面是要读书,另一方面是要选择性读书。为了便于孩子阅读,特别是对电子书的阅读,我们收集了比较多的关于自然、物理、数学、中文等各类相对经典又能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籍,甚至是和他们一起共同阅读相同的书籍,让他们认识和理解阅读行为。我举一个例子,在今年暑假期间,给六年级的孩子放置了几本金庸的小说,说明是放假期间可以阅读,上学之后不能阅读,大家需要共同遵守这个约定。到了开学,删除了孩子比较喜欢阅读的这些书籍,孩子也认可这个约定。为什么呢?孩子长大,会有意识地选择喜欢的书籍,这个阶段需要开放性,但要形成共识。</h3> <h3><b>三,建立读书方法,教会孩子读书。</b>有不认识的拼音怎么办?有不认识的文字怎么办?孩子们在自主阅读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读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年级,遇到不认识的拼音,我会先教会她,再帮她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连接,从而让她构建自己的拼音体系。例如,孩子刚刚学会a的韵母,遇到an、ang以及ian等等,肯定会不认识,这个时候我会教她与a相关的韵母,并让她建立起与所学知识的关联。当然,这个过程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的,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h3> <h3><b>四,鼓励孩子分享,培育理解见解。</b>每个人读完一本书,对书籍的认识与理解各不相同,特别是孩子,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和理解,需要不断地鼓励孩子讲故事、说故事、画故事。阅读完一本书籍,我会问一问孩子书里面讲了什么故事,对哪一个最有印象,因为什么会有印象等等。这些问题不一而足,基本上与每本书的内容都接近,启迪孩子开始思考、学会考虑。当然,女儿喜欢画画、喜欢手工,我会激励她把自己读的书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建立起她对书籍的直接印象,增强感性认识。</h3> <h3><h3 align="left"><br></h3></h3> <h5><i>(看完《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之后画的图画,读完《谁从天上掉下来》这本书后的绘画。孩子运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她对书本的认识与记忆)</i></h5> <h3>以上是我对阅读的几点初浅的体会,总结来说,主要包括建立读书的家庭氛围、培养读书的兴趣以及形成读书的方法等等。读书是自己的事,读书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事,虽然如此,我仍然建议读书要以自愿为主,要以引导为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减少对孩子的强迫、压迫,要鼓励孩子去阅读,要尊重孩子的自由。这是我的一孔之见,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点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