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010101">教师成长助力学生成长篇—————————————————————————</font></b></h3> <h3> 金秋十月,高唐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团队的老师们继续遵循“三备两思一展”的原则开展工作。每周一下午,各学科分组教研活动便如期开展,老师们针对“零起点教学”中提出的学习目标认真研讨,并逐一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每次展示课结束后,1+成长课程研究团队的老师们都会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以及表现性任务的设定和完成提出建议,大家在相互借鉴中共同提升,为助力学生成长夯实基础。</h3> <h3> 本月,来自重庆市彭水县隆鑫希望小学的教师团队在我校跟岗学习,一年级的万小香老师进行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展示和逆向教学设计解读,顾海燕和秦洪娜老师进行了语文学科拼音《jqx》两个课时的逆向教学设计展示,令跟岗的老师们感觉受益良多。</h3> <h3> 10月19日,在聊城市校本培训现场会高唐县第二实验小学分会场,一年级的朱洪梅老师做了基于本体的语文教学课堂展示,并在课后进行了逆向教学设计的解读,受到了与会领导与老师们的一致好评。<br></h3> <h3> 同样是10月19日,在济南举行的海峡两岸“核心素养教学转化工作坊”上,高唐县第二实验小学1+成长课程研究团队的韩静、朱洪梅和顾海燕三位老师所做的核心素养导向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得到了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斌博士的好评。</h3> <h3><b><font color="#010101">学生成长特色课程篇————————————————————————</font></b></h3> <h3> 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助力了学生的成长,印证了我校1+成长课程的理念——“成长中帮助成长”。<br></h3><h3>(1)队列队形暨古诗背诵跨学科整合微课程</h3><h3> 为认真落实“零起点教学”文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同时也为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儿童成长力课程团队整合出队列小标兵训练方案和古诗诵读元素的微课程,并于10月26日在操场举办了儿童成长力课程之队列队形暨古诗诵读比赛。</h3><h3>在比赛中,各班依次展示了齐步行进、立定、稍息、半臂向前看齐、四面转法、原地踏步走以及古诗诵读等项目,赢得了在场师生和家长的阵阵掌声。</h3> <h3>整齐划一的队形</h3> <h3>精神抖擞的淘(陶)娃</h3> <h3>清晰洪亮的古诗诵读</h3> <h3>班级荣誉时刻</h3> <h3>(2)儿童成长力课程单学科分层班本课程</h3><h3> 我们的儿童成长力课程在国家基础课程之外,为学生建构了特色走班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现潜能,发展个体,成就精彩。 </h3><h3></h3> <h3>主要措施:<br></h3><h3>①自主选学</h3><h3> 学校围绕培养“负责任的终生成长者”这一育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从个人的兴趣特长、未来的理想目标选择特色课程。开学伊始,我们精心编制了《儿童成长力课程简介》,提供课程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则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h3> <h3>②科学编班<br></h3><h3> “科学编班,动态管理”是学校为解决功能用房问题而采用的一室两用管理模式,即某间教室特色课程时间为特色课程用室,待特色课程时间结束则立刻变为各班的基础课程教室。</h3> <h3>③梯度课程<br></h3><h3> “梯度课程”是指学校提供给学生选择的课程既有针对大部分学生的普及型的基础课程,也有针对少部分学生特长或优势项目的提高型的优势课程。</h3><h3>目前我们开设了足球、陶笛和花样跳绳三种普及型课程,同时在这三种普及型课程中又增设以满足少部分学生特长发展的提高型课程:如足球课程设A级和B级,A级为足球基础课程,B级为足球比赛课程。</h3> <h3>(3)多学科融合课程阶段性展示</h3><h3>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学校将习惯纳入每周的常规检查之中,同时开展每月一个好习惯养成比赛活动,以赛促训。九月份是书写姿势养成习惯月,十月是大声朗读乐于表达月。本周,评委们分别针对学生的坐姿、执笔姿势、执书姿势、表达、朗读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和反馈。</h3> <h3> 儿童成长力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既成长了老师,又成长了学生,在这个最美的金秋,一年级的学生们有了不一样的淘(陶)娃风采。</h3> <h3>图文编辑:朱洪梅<br>摄 影:周美栋<br>图片整理:万小香 朱子翀<br>特色课程简介制作:<br> 刘玉翠 张 丽<br>活动方案:金红红 顾海燕 常志蕊 商 傲<br>撰 稿:朱洪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