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导·阅读致远——记越秀区四年级语文专题研讨:基于“阅读策略——提问”的课例研讨活动

阿山

<h3><font color="#010101">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在小学语文阅读策略中,“提问”对于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关键。学生想要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学会提问,有效地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去发现新的信息,引发新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font><br></h3> <h3>  基于此,2018年10月29日下午,越秀区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培正小学三楼礼堂举行了“基于‘阅读策略——提问’”的课例研讨活动,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还有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周莲清教研员、刘敏教研员、徐琳教研员以及周莲清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四年级中心教研组成员等。</h3> <h3><font color="#167efb">  陈康英副校长作主持</font></h3> <h3>  本次活动由朝天小学陈康英副校长作主持,她以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开场白,拉开了整个下午的研讨序幕。<br></h3> <h3><font color="#167efb">  陈蓉老师执教《颐和园》</font></h3> <h3>  第一节课例是由培正小学陈蓉老师执教《颐和园》。陈老师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进行质疑,调动学生对颐和园历史背景的已知经验,关注其思维起点。其中,陈老师对“颐”字的讲解十分有趣,她通过追溯字源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取名为“颐和园”的意义所在。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br></h3> <h3><font color="#167efb">  有趣的线路图绘制</font></h3> <h3>  接着,陈老师从课文的游览顺序入手,通过追问的形式,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绘制游览线路图,学生大胆地介绍作者游颐和园的顺序。而在游览到自己喜欢的景点时,学生还借助有感情的朗读,走进了颐和园美的画面和境界。陈老师擅于把提问与美读融为一体,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潜移默化地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学生们积极提问</font></h3> <h3>  善学写法巧迁移,留心生活皆文章。课堂的最后,学生即学即用,尝试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口头仿写《校园参观记》。写法的迁移使得课堂语用落实到位,也较好地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让语文走进生活。</h3> <h3><font color="#167efb">  余碧泓老师执教《去年的树》</font><br></h3> <h3>  紧接着,东风西路小学余碧泓老师执教本次活动的第二节课例《去年的树》。通过初读题目,学生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余老师巧妙地通过点评给学生的问题分类,有效地梳理了“问点”。<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学生抓住关键词提问</font></h3> <h3>  课堂的精彩之处在于余老师带领学生有层次、有方法地质疑,其中学会抓住“关键词”和“留白处”进行提问,是本节课例最核心的提问方法。此外,余老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过程和体验,通过默读文本,学生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不等于提问结束,而是会产生新的问题。余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生成问题再次鼓励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越发加深。<br></h3> <h3><font color="#167efb">  拓展故事意犹未尽</font></h3> <h3>  课堂的最后,余老师拓展了作者新美南吉的另一篇故事《猴子和武士》,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预测故事的结局。课堂到此为止,但“提问”的魅力让在场的师生都有种意犹未尽之感。</h3> <h3><font color="#167efb">  与会老师认真观课</font></h3> <h5><font color="#167efb">  訾绘云老师评课中</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  钟丽娴老师评课中</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  肖文萃老师评课中</font></h5> <h1><span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quot;Helvetica Neue&quot;, &quot;PingFang SC&quot;, &quot;Hiragino Sans GB&quot;, &quot;Microsoft YaHei UI&quot;,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0px; white-space: normal;"><font color="#167efb">&nbsp; &nbsp; &nbsp; &nbsp;&nbsp;何永蓉老师评课中</font></span></h1> <h3>  在课后交流环节中,老师们对两节精彩课例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评课的老师们均表示两节课例都能紧紧地把“提问”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问题的出现随着课堂教学的情感旋律来生成,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文本的理解比较深入。课例展示的不仅是“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更是展现了课堂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此外,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可探讨的建议,例如在课堂上要如何落实学法的点拨、“提问”和美读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合等。<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周莲清教研员认真点评此次研讨活动</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周莲清教研员作关于提问策略的讲座</font></h3> <h3>  活动的最后,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的语文教研员周莲清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讲座,她提出,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往统编教材的“提问策略”理念上靠拢。但提问策略并不是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的,而是教学的“抓手”。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把问题问得太碎,既需要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又需要顺着学生生成的内容,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随后,她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提问策略的要素,一是从理解和表达的角度,抓住“问点”;二是从方法和能力的角度,梳理“问点”;三是从方法和能力的角度,落实“提问”。只有通过正确的策略渗透和引导,学生的阅读之旅才能深入、致远。<br></h3> <h3><font color="#167efb">周莲清名师工作室成员、四年级中心教研组成员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周莲清名师工作室成员、四年级中心教研组成员合影</font><br></h3> <h3><font color="#b04fbb">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与会教师对“阅读策略——提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对我们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指引。在这个充满收获的秋日里,我们采撷着、思索着、研讨着,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去酿造和收获,在语文学习之路上并肩前行!</font><br></h3>

提问

学生

老师

课堂

课例

周莲清

教研员

策略

研讨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