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漫记

秋色如锦

<h3>&nbsp;青岛八大关锦绣园酒店是由山东省委、省政府投资,山东省青岛疗养院按国际四星级标准兴建、由荣获国际“五星钻石奖”的海天酒店管理公司协助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集疗养、商住、餐饮、娱乐、会务、旅游于一体的四星级海滨花园别墅特色酒店。<br></h3><h3>这次我们一行十人就被安排到这里,做为期十天的休息,疗养(女同胞们陪同前往)。</h3> <h3>院内建筑风格各异</h3> <h3>环境幽雅,整洁。</h3> <h3>酒店餐厅</h3> <h3>青岛八大关位于市南区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 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解放前,这里是官僚资本家的别墅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中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重要的国际友人,曾在这里下榻。</h3> <h3>到八大关是一种寻梦,那种惬意像躺在一匹平厚舒意的绸缎里,久远的幸福像花一样绽放。<br></h3> <h3>八大关独树一帜的建筑不仅成为青岛无与伦比的城市符号,而且也因为在欧洲都不多见的建筑风格,成为建筑设计师追觅过往的寻梦地。<br></h3> <h3>青岛的清新怡人由此从八大关安静地漫延开来,直叫人绵软到心醉。<br></h3> <h3>浓荫蔽日,庭院深深,凭海临风,美景入怀。<br></h3> <h3>山和海,花和树,还有那绿荫交盖下悠长的路,构成了八大关的静谧和清幽,成为闹市中少见的世外桃源。 <br></h3> <h3> 谁持画笔满山匀,色彩斑斓过眼频? 欲共霜枫存万籁,长留赤叶住凡尘。<br></h3> <h3> 远峰半落虚怀我,纵壑皆成厚德人。 今夜方知秋气韵,丹青水墨自然新!<br></h3>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丹桂香时枫正红,秋携美景韵无穷。 轮回四季调新色,呈现自然鬼斧工。</h3> <h3>从房间里看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h3><h3><br></h3><h3>万丈光芒染海风,波涛汹涌四时同。</h3> <h3>与多年未见的刘老师,杨老师夫妻在这里会合,心中无比欣喜。</h3> <h3>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h3> <h3>同声若鼓瑟,合韵似琴鸣。</h3> <h3>小杜英姿飒爽,精神不减当年。</h3> <h3>凭栏远眺</h3> <h3>长廊小憩</h3> <h3>酒店一角</h3> <h3>飘飞的落叶舞动如梦的秋天 轻挽的秋风摇曳着如诗的画卷 碧日蓝天,云舒云卷 秋雨、秋风、秋韵、秋意缱绻 红尘水湄,妩媚温婉 秋意阑珊,岁月清浅 <br></h3> <h3>曲径通幽</h3> <h3> 白云天上凭舒卷,飞鸟空中任往还。</h3><h3>但愿常年心境好,花开花落总随缘。 </h3> <h3>流连忘返</h3> <h3>独羡人间山海色,&nbsp;信步闲庭画中来。<br></h3> <h3>俯瞰岩石上的新郎新娘</h3> <h3>赶海的人群尽收眼底</h3> <h3>闲看流水心无事,静观落红风有痴。 秋色浓时晴正好,背倚大海赏新词。<br></h3> <h3>静静的把一颗淡泊的心,穿梭于尘世,不争、不扰,惟愿一世安好。</h3><h3>清风拂过时,淡然一笑似浮云,风起云涌看人生……</h3> <h3>淡然执手度清平,山盟不分既是缘。 </h3> <h3>何觅春来何觅秋,应无闲事挂心头。<br></h3><h3>一朝尝遍酸甜味,不说欢来不说愁。</h3> <h3>刚柔并济太极拳,悦洪老师在晨练。</h3> <h3>衣食奔波共恩爱,涓涓岁月酿真情。</h3> <h3> 风雨路遥同珍重,不负尘缘不负卿。</h3> <h3>又见雁飞声远去,纷纷落叶伴秋风。 谁怜此景闲庭事,节序轮回岁月中。<br></h3> <h3>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br></h3> <h3>岁月瞬间即逝,鬓霜镜里频添。 人生莫叹水流年,记取秋光灿烂。<br></h3> <h3>  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 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主权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主权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1918的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了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全国震惊,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还我山东,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在举国反对声中,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主权。 鉴于青岛与“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br></h3> <h3>广场海边留影</h3> <h3>心情愉悦,谈笑风生。</h3> <h3>登高望远</h3> <h3>谈兴正浓</h3> <h3>声情并茂</h3> <h3>聚精会神</h3> <h3>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就是青岛国际帆船中心。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基地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br></h3> <h3 style="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h3> <h3>云影万般,和风送暖,喜气欢声凌日月。</h3><h3>奥帆一片,碧水流金,琼楼玉宇壮人间。<br></h3> <h3>夕阳落下的暮色总是带着一种诗意的浪漫,让人在留恋感叹之中任思绪蔓延。</h3><h3>秋季的美,如诗,如画……</h3><h3><br></h3> <h3>穿行小径叹枝黄,叶落花枯对晚霜。</h3><h3>犹恋春时山烂漫,芳华已逝醉斜阳。</h3> <h3>秋凉如此温婉</h3><h3>默拾一片红叶</h3><h3>写满绵绵的流连</h3><h3>再还给大地</h3><h3>不伤不悲不悔 </h3><h3>只说最美是轮回</h3> <h3>暮色苍茫,</h3><h3>浮光掠影,</h3><h3>斜阳冉冉秋空上。</h3><h3>淡荡晴波,</h3><h3>飘扬霜气,</h3><h3>晚海绽起微浪花。</h3> <h3>秋意如此和敬</h3><h3>静掬一缕清风</h3><h3>写满浓浓的爱恋</h3><h3>再还给空间</h3><h3>不携尘烟 只说雅香无边</h3> <h3>唐岛湾地处青岛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区,拥有10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0公里的海岸线。因唐太宗李世民驻军于此而得名。在过去的千年中,唐岛湾曾经繁荣而辉煌。南宋时期爆发了著名的“宋金大海战”,金兵百余艘战船在此被一举歼灭,元代元世祖忽必烈首开海运,唐岛湾又成为南粮北运海道中的重要停泊点,明朝嘉靖年间,贯通唐岛湾与前湾的马濠运河发展成为往来粮船的集散地。作为南北商贾的重要交通枢纽,唐岛湾曾经“舳船络绎不绝,百货骈集”,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推动了南北海运交通和经济发展。<br></h3> <h3>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晚年。 晚年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是一种从容、恬阔、悠哉游哉的状态。 愿我们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微笑向前,善待晚年的自己。<br></h3> <h3>稍不留神人己老,雪染双鬓失年少。 燃燃激情己熄灭,蹉跎岁月压弯腰。 苦短人生匆匆品,回味无穷任尔调。 苦辣酸甜抓一把,诗词歌赋慢推敲。<br></h3> <h3>人过七十已老年, 亦如蒹葭枯黄干。 无欲花草争香艳, 心坦然, 一味只求迟暮欢。<br></h3> <h3>天涯风雨行,碌碌少功名。<br></h3><h3>淡泊人常乐,慈悲心自平。</h3> <h3>全副武装,心中充满着丰收的希望,准备赶海。</h3> <h3>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br></h3> <h3>人生过戏七十秋,未感年轻白发头。 但想重来年少梦,长江水去不回流。<br></h3> <h3>历尽沧桑苦乐融,白头依旧笑春风。 夕阳欲宣余晖暖,渲染云天别样红。<br></h3> <h3>岁岁寒秋鬓染霜,重重薄暮失花香。</h3><h3>人生能得几回醉,但愿天久日月长。</h3> <h3>夫唱妇随</h3> <h3> 闲赏花开花谢, 静候云走云飞。 坚守自己的初心,</h3><h3>怡然自得,微笑前行。<br></h3> <h3> 不知寂寞不求名,荒野高墻到处生。 借取秋风游世界,无忧无虑一身轻。<br></h3> <h3>青岛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青岛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在此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岛。<br></h3> <h3>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br></h3> <h3>卧虹远引海云连,拍岸惊涛云满天。 琴岛飘灯光几许,回澜飞阁景无边。<br></h3> <h3> 青岛花石楼 位于八大关风景疗养区黄海路18号,第二海水浴场岸边。 建于临海岸岬角部位,地势突兀,三面临海,气势恢宏,已成为八大关风景疗养区的标志之一。 </h3> <h3>19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临海呷角上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h3><h3><br></h3> <h3> 花石楼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 青岛人习惯称花石楼为“蒋介石楼”或是“蒋介石公馆”。据传,1946年,东北战事紧张,蒋介石秘密飞到青岛,即住在花石楼。<br></h3> <h3>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就住在花石楼,对青岛留有极深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h3> <h3>站在琴前留个影</h3> <h3>童心未泯</h3> <h3>作别泉城十几年,今朝相见大海边。 <br></h3> <h3> 纷纭世事悲黄鹤,忐忑心情览玉颜。<br></h3> <h3> 倩影已随霜镜老,乡音未断旧时弦。 <br></h3> <h3>樽前休问荣枯事,怕写人生感叹篇。</h3> <h3>斜阳的余晖返照着山光水色,彼此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面,瑰丽无比……<br></h3> <h3>独对黄昏,想人生由绚烂归于平静,一切喧哗终将隐退,一切华筵终将结束。突然了悟,绚烂之后的恬淡实在是人生的另一胜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