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西域——我和老伴游中国(2018年夏)

黑龙江竹柳林

<h3>  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我和老伴 退休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我们一生中美好的愿望。</h3><h3> 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大自然的刀斧神功为我们开凿了那么多的神奇美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如不尽情的去欣赏,如不尽情的去领悟,岂不是终身遗憾!</h3><h3> 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出生在了祖国最北部的黑龙江。退休后每年都是要跨越五千公里的距离去三亚过冬,这样长距离的跨越,让那么多神奇.动人的美景都在飞机(火车)上一闪而过,真是太可惜了。</h3><h3> 于是我和老伴自退休后,每到秋天来临的时候就采取了自助游的方式 ,步步南下,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走完这五千公里的路程,每年游览两到三个省,在进入冬季前到达三亚,在那里过冬。</h3><h3> 在退休后的这几年里,我们先后游历了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广州市,陕西等省市,中国版图中的六大行政区域,我们先后去过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五个区域,就只有西北没去了。</h3><h3> 大西北在我的脑海里是个神秘的区域,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充满了遐想。(大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通常称"西北五省")</h3><h3> 大西北的总面积约是中国疆域的三分之一,但是人口总数确只是全国的十四分之一。</h3><h3> 大西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好多地方都是待开发的处女地。</h3><h3> 大西北是古时中原地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文物古迹众多。</h3><h3> 大西北是中国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是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h3><h3> 就是大西北的这种特殊的.神秘的吸引力,促使我们下定了自驾游去西北的决心!并且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制定了这条自驾游去西域的路线。(地图中黑色线)</h3> <h3>  2018年7月10日,星期二,农历五月二十七:</h3><h3> 自驾游西域,今日出发!</h3><h3> 清晨出发前和为我们送行的儿子在家门前拍下来这幅有纪念意义的照片。</h3><h3> 今天是我一个月前在黄历上选的"吉日"。</h3><h3> 今天我和老伴就要自驾走内蒙.进新疆.再到甘肃走"河西走廊",从"河西走廊"进青海到西宁,然后乘火车走"天路"去拉萨,返回后继续驾车先到兰州再去宁夏,最后从银川到三亚过冬。</h3><h3> 这是我在半年前就开始筹划的一条自驾游的路线,今天终于得以实施了。</h3><h3> 说实在的,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时间过的太快了,转眼间已是我和老伴退休的第6个年头了,再过几年就要进人"耄耋"之年了。</h3><h3> 人生留给我们的"有效年龄"不多了!所以就要更加珍惜时间,去做我们这一生中最想做的事,争取做到此生不留憾事。</h3><h3> 为了确保我们自驾游计划的实现,在吃住行方面我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分工。我负责驾驶及行车路线的确定,老伴负责后勤保障。</h3><h3> 在行车安全上,我给车配备了充气泵,夜间闪光灯(能发出救援的红,黄光束),快速补胎工具等;在宿营方面准备了帐篷,充气垫,睡袋等;在炊具和食品方面准备了卡式炉,丁烷气罐及米面油盐等;还有野外用的折叠桌.凳等物品。</h3><h3> 一切“有备无患”!</h3> <h3>  6.30分离开了我们居住的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新区)的世纪花园小区,驶上了横跨松花江的阳明滩大桥,我和老伴的大西北自驾游就正式启程了。</h3><h3> 说实在的这次自驾游对我这位已经66岁,而且还是在50岁时才拿到驾照的"老司机"来讲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我来讲也是在我的一生中的一次最大的"冒险”。</h3><h3> 自从我拿到驾照哪天到现在,根本就没跑过长途,平时只是在市内或去郊区我的小农场跑跑,往返最多也就100多公里。如今要自驾去大西北,要行驶两万公里的路程,这真是"一个大胆的选择"!</h3><h3> 但是决心已定,并且在老伴和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尤其儿子和儿媳还给我买了辆新车(上海通用新下线的"宝骏530"),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h3><h3> 今天是自驾游的第一天,(我没选择走高速,因为没啥急事,这样可以在国道和省道上多看看大自然的秀美风光),我先走的是102国道然后改上吉林省的301省道,全天行驶了380公里,途径黑龙江的双城区,吉林省的扶余县,农安县,入住长岭县城的利达宾馆。</h3><h3> 吉林省的长岭县早在商代至西周时曾介于"鬼方和肃慎两族之间"。直到1908年12月26日才得到清光绪帝御笔批示,增设"吉林省属长岭县"。</h3><h3> 长岭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连,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距省城长春市120公里,距松原市130公里。国土面积5728.4平方公里。</h3><h3><br></h3> <h3>  7月11日,自驾游的第2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天:</h3><h3> 早上离开了长岭县城,走S207(省道)于9.30分进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经科尔沁左翼,科尔沁中旗在11.30分便到了哲里木盟首府通辽市。</h3><h3>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连接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这里的"大清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因我的大学同学张启哲在通辽工作,十多年前同学聚会时,他曾带我们去过大清沟,所以这次就不去大青沟风景区了。</h3><h3> 中午在通辽市郊一个工厂路旁的广告牌下,这里既遮阳又避风,我们打开了折叠桌,放上炊具,点燃卡式炉,老伴炒了两个菜,一个是西红柿炒鸡蛋,一个是青椒丝炒茄子,吃的是早晨在宾馆用电饭锅做好的米饭。这是我们自驾游途中的第一顿野餐,老伴做的不错,吃的很舒服。在炒菜时还引来了一些正好午休的工人师傅的围观。</h3><h3> 午饭后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我们在雨中驶过了通辽市区, 今天全程行驶了380公里。于17.30到达了奈曼旗,入住"兴宇宾馆"。</h3><h3>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形地貌特征一般概括为“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南部为辽西山地北缘,海拔400-600米浅山丘陵;中部以风蚀堆积沙地为主;中北部平原属西辽河、教来河冲击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开阔。</h3><h3> 奈曼于 1636年置旗,南与辽宁省阜新市和北票市毗邻,东与库伦旗连边,西与赤峰市敖汉旗和翁牛特旗接壤,北与开鲁县隔河相望,属中国东北地区,风俗习惯与东北类似。</h3><h3> 奈曼旗是红山文化核心区域的一部分;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城市――古契丹龙庭龙化州,有迄今发现辽代最为完整珍贵的陈国公主墓葬,30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在这里的辽墓出土;蒙古族“乃蛮”部十六位王爷在这里封郡,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蒙古王府,美丽的诺恩吉雅在这里唱响世界。</h3><h3><br></h3> <h3>  7月12日自驾游的第3天,进入内蒙古的第2天:</h3><h3> 上午去游览奈曼旗的"王爷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王爷府。</h3><h3> 奈曼王府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平米,有房屋190余间。</h3><h3> 现在这座王府是道光皇帝的驸马、奈曼旗第十一任郡王德木楚克扎布修建的,也是奈曼王府四迁五建的最后一座王府。原占地面积两万两千多平方米,有房屋一百四十余间。呈一方型大院,四角设有角楼,是典型的清代台榭回廊式建筑风格。由王府的正门、二道串堂门、垂珠门、主体院落四合院和佛堂、祖堂、后花园组成。</h3><h3> 四合院内,正殿五间是王爷的办公之所,东殿是王府的协理、梅林办公之所,西殿是王爷福晋的住所,佛堂是王爷及眷属祭祀之所,祖堂是王府后人祭祖之地。整个院落均为封闭式建筑,全部使用青砖灰瓦,高台基,多圆柱,前廊后厦,典雅考究,古朴、庄重,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h3><h3> 吃完午饭准备继续前行,可是发现行程记录仪坏了,这是临出发前在阿里巴巴上买的,是深圳一家公司的产品,没想到质量这么差。</h3><h3> 自驾游跑长途不能没有记录仪啊,在网上找了一家车行,没想到这家车行的小老板还是我们黑龙江的姑爷,他媳妇儿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这个小老板听说我的记录仪是在网上买的,就笑着对我说:老伯,在网上买东西要注意,假货太多了。</h3><h3> 还别说我在他这买的记录仪是广州产的一个大品牌,质量不会差的。</h3><h3> 这位小老板给我装好了记录仪后,我们就离开了奈曼旗,在111国道上行驶了110公里,于15时到达了敖汉旗。</h3><h3> 敖汉旗,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东临通辽市奈曼旗,西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南与北票市、朝阳县相连,北与内蒙赤峰市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h3><h3> 敖汉旗是中国闻名的文物大县。在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址4000余处。其中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等四种史前文化均在敖汉境内发现、并命名。</h3><h3> 敖汉旗也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境内的古鲁板蒿乡的红山水库,是西辽河流域最主要水利工程,红山水库所产的水产品远销北京、沈阳、锦州、通辽等大中城市。北部的长胜、双井地区是赤峰市境内最主要的荞麦产区。南部地区所生产的山地杂粮畅销国内外。</h3><h3> 晚间没啥事,宾馆附近有个大广场挺不错的,还有音乐喷泉,广场上有跳广场舞的,有在喷泉下纳凉的,有扭大秧歌的,还有伴奏唱歌的,真是一派祥和景象啊。</h3><h3> 看了一会热闹,在回宾馆的路上,买了一斤牛肉干,顺便带了一瓶啤酒,回到宾馆洗个澡,嚼着牛肉干,喝着啤酒,看着电视……,真是悠哉悠哉啊!</h3> <h3>  7月13日自驾游的第4天,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第3天:</h3><h3> 早晨离开敖汉旗,继续走111国道,前往喀喇沁旗。</h3><h3> 去那里的喀喇沁王府。</h3><h3> 喀喇沁旗位于辽宁.河北两省的交界处,道路的状况不太好,大多是山路。据此情况,我便在辽宁建平县境内改上G45(大广)高速,行驶了300公里于12时到达了喀喇沁旗的王爷府镇。</h3><h3> 王爷府镇位于内蒙赤峰喀喇沁旗政府所在地锦山镇西南22公里,是喀喇沁旗西南部重镇之一,是赤峰及蒙东地区进京最便捷的必经之路。</h3><h3> 喀喇沁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新石器的兴隆洼文化。</h3><h3> 喀喇沁是蒙古部落的名字,标准音为"哈日沁",汉语是"守卫者"的意思。在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h3><h3> 走进喀喇沁王府,感觉到这座王爷府的规模比奈曼旗王府要大,但管理的却不如奈曼旗王府好。但是这里的最后一任王爷"贡桑若尔布"的人身经历还是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h3><h3> 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蒙古族的新派亲王,字乐亭,号夔盦(Kui An),系成吉思汗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br></h3><h3> 贡桑诺尔布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h3><h3> 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札萨克,官名,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时,已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社会动荡不安,国事风雨飘摇。为谋求民族的振兴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呕心沥血,身体力行。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的先河。他先后创办了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进步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为塞外蒙古诸部翘楚。他办报纸、建近代学堂、把邮电所等新生事物引入了漠南蒙古。<br></h3><h3> 贡桑诺尔布在1910年后到了北京,担任清王朝的蒙藏事务局总裁,主管边疆事务。<br></h3><h3> 辛亥革命后,他毅然赞成共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1912年,他出任民国政府蒙藏院总裁,成为蒙古王公中的领袖人物,长达十六年之久。<br></h3><h3> 贡桑诺尔布性情恬静,平易近人,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br></h3><h3> 通过参观这两座王爷府后,让我了解了在清王朝时期,蒙古的王爷基本上都是皇上加封的,清王朝就是依靠这些大大小小的王爷来统治蒙古人民的。</h3><h3> 离开了喀喇沁王府后,又在S206省道上行驶了70公里来到了赤峰市。<br></h3><h3> 赤峰,为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h3><h3>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昭乌达为蒙语,汉译“百柳”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毗邻,东部与内蒙古通辽市相连,西北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交界。</h3><h3> 我们来赤峰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这里红山,了解一下红山文化。</h3><h3> 可是从喀喇沁王爷府出来,就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进入赤峰市区正赶上下班高峰期,高德导航给导的这条路上是严重堵车,走着走着天就黑了。好容易不堵车了可是去红山景区因修路已经封了,向路旁行人打听了一下,得知需要绕行。这时导航已经不管用了,就这样绕来绕去也没找到地方,可是时间已经到了22点了,还没吃晚饭呢,真是有点又饿又累的感觉。还好在我们停车的路旁就是个广场, 据此情况我和老伴商量一下,今晚就在这安营扎寨了。</h3><h3> 老伴先煮了点面条吃顿炸酱面,然后把车里的东西挪到前排坐上,后排座放平,就是一张宽1.4米长1.8米的床,刚好可睡下两个人,“宝骏530‘’就是我们的床车。</h3><h3> 今天真的是累了,躺下后就进入了梦乡。</h3><h3><br></h3><h3><br></h3> <h3>  7月14日自驾游的第5天,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第4天:</h3><h3> 第一次睡床车,感觉还可以。和我们当年在北大荒睡帐篷和地窨子比这就是高级“宾馆了”。</h3><h3> 起床后喝袋牛奶,吃点面包,这顿早餐还不错。然后去加油站给车加满油,便离开赤峰市走S303省道和306国道,行驶了260公里于11.30来到了巴林左旗的召庙。</h3><h3> 召庙景区建设规划的很漂亮,在通往召庙还有近10公里的路上,就立着一个醒目高大的牌坊,牌坊正中镌刻着赵朴初的手书“召庙”两个大字。 </h3><h3> 召庙始建于辽王朝,占地面积1023.35亩,由石窟和外殿两部分组成。</h3><h3> 召庙的外殿建于清代,名为善福寺(前殿)及千佛殿,在这悬挂着清帝御赐的写有“善福寺”的匾额。</h3><h3> 召庙的石窟开凿于辽代,历史非常悠久,史称——真寂之寺,在东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石窟。我们来召庙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看看这里的石窟,并了解一下契丹文化。</h3><h3> 这个石窟要是和我见过的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相比那真是显得太小了。但这毕竟是辽朝时的文化遗产,还是有着特色的意义的。</h3><h3> 召庙 的石窟部分及其唇连的七间大殿保存尚好,这些都是属契丹文化的珍迹。<br></h3><h3> 当晚入住巴林左旗。</h3><h3> </h3><h3> 7月15日自驾游的第6天,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第5天:</h3><h3> 今天在巴林左旗休息一天。</h3><h3> 巴林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北部,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西、南两面与巴林右旗接壤,北与西乌珠穆沁旗交界。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126公里;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h3><h3> 上午去参观这里的博物馆,可气的是没开馆。我去博物馆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辽朝"的历史。</h3><h3> 巴林左旗在1100年前曾是辽朝大汗"耶律阿保机"创建的辽上京国都"临潢府"的所在,</h3><h3> 巴林左旗曾是辽国的国都。</h3><h3> 在巴林左旗的召庙亲眼见到了契丹文化的精品“召庙石窟”,并在契丹文化博物馆的广场上竖立的辽王朝的缔造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雕像的碑文上,让我对契丹文化及辽王朝的历史有了些粗浅的了解。</h3><h3> 契丹族于(907年—1125年)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自己民族的国家~辽国,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br> 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h3><h3> 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于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h3><h3>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h3><h3> 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h3><h3> 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h3><h3> 1125年为金国所灭。<br> 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还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h3><h3> 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h3><h3>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h3><h3> 辽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h3><h3>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的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h3><h3> 这些就是我在巴林左旗的收获!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啊。</h3><h3> 晚间和老伴去这里的夜市转转。并且喝了杯正中的蒙古奶茶,味道不错,耐人寻味。</h3> <h3>  7月16日自驾游的第7天,进入内蒙古的第6天:</h3><h3> 今天计划从巴林左旗去克什克腾旗。</h3><h3>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h3><h3> 克什克腾旗,蒙语译为“亲兵卫队”。<br></h3><h3> 克什克腾旗的地势是西高东低、中部是沙丘北部为草原,平均海拔1100米。</h3><h3> 克什克腾旗有内蒙古"缩影"的美称,本来想去那里看看享有盛名的贡格尔草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离开巴林左旗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就下起了漂泊大雨,去克什克腾旗的路被雨水冲坏了,没办法只能改道去锡林浩特市了。</h3><h3> 在303国道上行驶了360公里,傍晚入住锡林浩特市。</h3><h3>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是锡林郭勒盟盟府所在地。地理坐标为北纬43°02′—44°52′,东经115°18′—117°06′。市境南北长208公里,东西长143公里,总面积14785平方公里,</h3><h3> 锡林浩特原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后裔领地。明朝时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弟别里古台第十七世孙诺必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嘎哈纳尔。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贝子庙,故俗称贝子旗。</h3><h3> 今天入住锡林浩特市。</h3><h3> 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这座历史悠久,远赴盛名的贝子庙。</h3> <h3>  7月17日自驾游的第8天,进入内蒙古的第6天:</h3><h3> 早饭后去游览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文化底蕴的"贝子庙"。</h3><h3> 在锡林郭勒,人们常说:有了敖包山,才有了贝子庙;有了贝子庙,才有了如今被誉为“草原明珠”的锡林浩特市。</h3><h3> 贝子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历经七代活佛精修而成。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h3><h3> 贝子庙,蒙古语称"班智慧达葛根庙" ,汉语称"崇善寺"。</h3><h3> 我们到达贝子庙的时候大约早上九点左右,虽然还下着雨,但是一个硕大的停车场上还是停满了来自'祖国各地的自驾游的车辆。</h3><h3> 建在敖包山下的贝子庙静静的沐浴在朝阳中。远远望去,庙宇气势恢宏、构造精美、错落有致。青灰色的屋顶、朱红的墙壁泛着金黄色的光晕,仿佛在诉说着这座百年古刹的辉煌经历。 贝子庙共分五大殿:中为行政教务殿(朝克沁殿),两侧分别为活佛殿(拉卜楞殿)、哲学殿(却日殿)、医务殿(满巴殿)、天文数学殿(珠都巴殿)。此外,贝子庙周围还建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总建筑面积为1.2平方公里。 </h3><h3> 在贝子庙里见到的是:各座殿堂里的佛像千姿百态,多不胜数,种类繁多,以释迦佛像为主的图画雕塑、泥塑、铜木质佛像达几千尊。</h3><h3> 从贝子庙出来,我们又沿着一条平坦的水泥路,拾阶而上来到了敖包山上。</h3><h3>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h3><h3>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形似烽火台。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旗,挂有各色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h3><h3> 敖包一般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会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h3><h3>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h3><h3> 传说:在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方向道路难以辨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敖包就这样出现了,敖包本来也就是是一种草原上的地标。“敖包相会”指的就是大家约好那个固定的地标老地方见的意思。而后来,由于绝代英雄成吉思汗的出现,蒙古族人民因对他的衷心崇拜,将祭祀敖包的形式化以怀念他们心中永远的大汗。</h3><h3> 无论是哪一种传说,祭祀敖包已然成为蒙古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之一,对于游客的我们,从异族的悠远传说中,足以想象出当年马背上的成吉思汗的子民,如何骁勇善骑、驰骋无敌、率直自豪、壮怀浩荡。</h3><h3> </h3><h3> 参观完贝子庙后,便离开了锡林浩特市,在101和309省道上行驶了350公里,于17时到达了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市。</h3><h3> 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的公路,铁路口岸。</h3><h3> 二连浩特市距北京720㎞,距呼和浩特380㎞,距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7623㎞,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气候。</h3><h3> 二连浩特市是恐龙化石产地之一,有“恐龙之乡”的美称。</h3><h3> 今天是头伏第一天,晚饭吃饺子。</h3> <h3>  7月18日自驾游的第9天,进入内蒙古的第8天:</h3><h3> 早饭后,先去看国门。在我们的旅游生活中,无论来的那一座边境城市,都一定要去瞻仰那里高大威严的国门。</h3><h3> 二连浩特国门横跨铁路,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拾级而上,站在国门顶层向北远眺,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蒙古国边城扎门乌德火车站大楼,具有民族特色的居民小木楼及具有草原风情的蒙古包群尽收眼底,通过高倍望远镜,蒙古边城扎门乌德可以一览无余。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首都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欧亚大陆桥”</h3><h3> 在距离新旧国门不到100米处,界碑威严矗立,成为人们观光留影最多的地方。国门、界碑是二连市独特的旅游景点。</h3><h3> 离开了国门,接着又去了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这里以闻名中外的白垩纪晚期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和花岗岩石林景观,结合独一无二的恐龙景观文化资源,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边境贸易于一体,科学内涵丰富、口岸特色浓郁、城市景观优美、极具旅游价值的国家地质公园。</h3><h3> 二连浩特地区目前共发现恐龙化石二十余种,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改变了国际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论,成为中国古生物界对于鸟类起源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br></h3><h3> 在地质公园门前看看,感觉占地面积倒是挺大饭,但是和建在黑龙江边的嘉荫恐龙地址公园相比还是差点啥?</h3> <h3>  游览完国门和地质公园后,便离开了二连浩特市,先在二广高速公路行驶了118公里,然后改换208国道继续行驶了150公里,就来到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南部的朱日和镇。</h3><h3> 自从在电视里观看了习近平在这里的阅兵式后,我才知道了“朱日和”,就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就想来这里看看。可这里是军事禁区,根本不许在公路旁停车,我们只好放慢车速远远的拍下来这张具有"朱日和"字样的照片。已示:“朱日和”这个让我充满猜想而神秘的地方,我们曾来看过你。</h3><h3> 今天还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待遇",见到了真正的沙尘暴。</h3><h3> 刚到朱日和镇就远远的发现远处的天边完全黑了,开始我认为是要下雨了,可是慢慢的这片黑云就向我们压了过来,而且越来越近,仿佛就像发生了大海啸那样,铺天盖地飓风卷着沙子向我们袭来,四周一片黑暗,我们卷曲在车子里,只能听见沙子碰创车皮的声音,而且飓风把停在路旁的车子吹的摇摇晃晃,接着便是豆粒大的水珠拍了下来,这样的情景大约持续了30多分钟。</h3><h3> 好厉害的沙尘暴啊!今天是开眼界了。</h3><h3> 本来时间还早,还可前行,但是不知道可怕的沙尘暴会不会再来?于是决定不走了,在朱日和镇上找个旅馆住了下来。</h3><h3><br></h3> <h3>  7月19日自驾游的第10天,进入内蒙古的第9天:</h3><h3> 早上离开了朱日和镇走209国道,经乌兰察布,行驶了300公里,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入住大学校区的"六号公馆"。</h3><h3>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h3><h3> 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h3><h3> 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曾被称为"归化"和"绥远"。<br></h3><h3><br></h3><h3> 9月20日自驾游的第11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0天:</h3><h3> 上午乘公交车先去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h3><h3>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在这里知道了蒙古民族的起源:</h3><h3> 原来在公元四世纪,游牧于兴安岭以西的一支鲜卑人,被称为“室韦”。</h3><h3> 而“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旧唐书》,那时被称作:“蒙兀室韦”,“蒙兀”,就是蒙古在历史文献中最早的记载。那时的蒙古,尚且属于庞大的室韦诸部中的一员。</h3><h3> 到了公元九世纪时 ,随着蒙兀室韦的发展,氏族和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分布于克鲁伦河、鄂嫩河、肯特山等地。到了公元十二世纪,随着黠戛斯人的南下,回鹘人被迫西迁,蒙古族的先人们趁虚而入,大举迁入漠北草原,并逐步发展壮大。</h3><h3> 蒙古族的先民逐步形成了几个庞大的部落,最著名的如乞颜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兀良合部等,还有游牧于贝尔加湖的塔塔尔部,位于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等等部落。</h3><h3> 在公元十二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他逐步统一了蒙古诸部,并将位于今天东北、蒙古草原,乃至于部分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几乎全部征服。</h3><h3> 在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政权蒙古汗国。随着蒙古汗国的建立,它所占领的疆域被称为蒙古地区,而他麾下的游牧民族,也被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彻底形成。</h3><h3> 这些就是今天的一大收获。</h3><h3><br></h3><h3><br></h3><h3><br></h3> <h3>  7月21日自驾游的第12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1天:</h3><h3> 今天去了始建于(1567年~1572年)的格鲁派(黄教)寺院.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的大召寺。</h3><h3> 大召寺是内蒙古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h3><h3> 大召寺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h3><h3> 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h3><h3> 大昭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h3><h3> 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h3><h3> 大召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八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大殿是整个寺庙中唯一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喇嘛庙,有双层三开间的前殿,后卫经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银佛像,因此无量寺又称为“银佛寺”,银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飞龙盘于其上,在银佛的左右分别是宗喀巴和达赖喇嘛三世、四世的铜像;另外,在大召山门的屋檐下悬有“九边第一泉”的名匾。“九边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相传康熙皇帝为平息蒙古卫拉特部噶尔丹之乱,凯旋归来路过大召,马蹄踏地,有泉涌出。碑文记载:泉水“其性轻而清,其味甘而美”。</h3><h3> 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h3><h3> 从大召寺出来,我们又去了附近的塞上老街转了转。</h3><h3>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h3><h3> 老街其实不老,塞上老街是市政府用了两年时间重新修缮的,是体现了历史文化名城亮点的一条街道,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被誉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真正的老街被政府拆掉了。 </h3><h3> 这些古式房子,有三十年左右历史,很多都是土墙,适合做与旧城相配的古玩、民俗、百货、土产商店。有老铜匠开的铺子,也有近年发展起来的民族工艺品店。守着这达赖三世、五世驻跸过,如今依然香火不断的寺院,自然游人往来热闹非常。<br></h3><h3><br></h3> <h3>  7月22日自驾游的第13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2天:</h3><h3> 我们乘98路公交车到鄂尔多斯广场,然后换乘56路公交车去了"五塔寺"。</h3><h3> 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东南,五塔只是慈灯寺内的一座佛塔。曾经寺院建筑全都坍塌只剩下这座佛塔,因此才有后人得知此处有寺院,重建时便名为五塔寺。五塔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h3><h3> 五塔寺的名字叫"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塔基,金刚座,塔顶三部分组成,通告16.5米,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h3><h3> 我记得在北京的白石桥附近也有一座”五塔寺塔”,也是建于明代。</h3><h3> 中午吃了一顿很不错的蒙古馅饼。</h3> <h3>  7月23日自驾游的第14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3天:</h3><h3> 离开了居住四天的呼和浩特市 ,在S103省道上行驶了240公里,离开了内蒙古,经万家寨水利枢纽,在这个地方跨过了黄河 来到了位于山西省忻州县境内黄河岸边的"老牛湾"。</h3><h3> 晚间住窑洞,这是我第一次住窑洞,感到很新鲜。<br></h3><h3> 9月24日自驾游的第15天,在"老牛湾”:</h3><h3> 全天游览"老牛湾"景区,这里的原生态的景色真是太美了。</h3><h3> 老牛湾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入口处。这里是长城,黄河唯一并行的典型地段。河面最宽处不过百米。老牛湾村有两个,分别位于内蒙古和山西。中间有一道深沟相隔,而且由于万家寨水库水位提升、河水倒灌,沟中水深达30-40米深(不同季节水位会有变化),需乘坐当地农民的小船渡过。</h3><h3> 老牛湾是母亲黄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站,由于地形条件的独特性,这里的石灰岩峭壁呈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状。长城在这里沿陡峭突兀的山峦延伸,与黄河并行向南,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古时候,长城上的军事要塞——老牛湾堡就坐落在这里。</h3><h3> 内蒙古一侧的老牛湾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距呼和浩特160公里,距包头170公里。形似牛头的山坡坐落在内蒙古一侧,在这里只能看到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牛鼻孔,山崖下面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山洞,透过山洞就可以看到绝壁之下的黄河水湾,风光壮丽、秀美。</h3><h3> 要想看到"牛头"的全部还是要在山西这面。 站在村头的山上,眼望着黄河流域中这奇特的盛景,不由得在内心中赞叹到:</h3><h3> 老牛湾 , 你是个神秘的地方,你深藏在吕梁山脉的大山之中 , 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在这里交汇,晋.陕.蒙黄河大峡谷在这里形成,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显现。</h3><h3> 老牛湾:你是黄河流域中永远闪光的瑰宝。</h3><h3> 晚间继续住在冬暖夏凉的窑洞里。</h3> <h3>  7月25日自驾游的第16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5天:</h3><h3> 离开了山西老牛湾又返回内蒙古。在109国道上行驶了200公里,来到了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Ordos)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黄河几字弯河套腹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鄂尔多斯市辖2区7旗,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黄河相望,与乌海市隔甘德尔山接壤;南部隔长城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 </h3><h3>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距今14万到7万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苏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h3><h3> 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它的规划和建筑,很有时代感。让我感到耳目一新。<br></h3><h3><br></h3> <h3>  7月26日自驾游的第17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6天:</h3><h3> 今天起的挺早,因为要去参拜了距离鄂尔多斯市40公里外的"成吉思汗陵"。</h3><h3>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据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h3><h3>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旗。<br></h3><h3> 来到成吉思汗陵 首先在我们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座“山”字型的巨大建筑,犹如巨大颠峰至顶劈开,圣山如崖,壁刻着粗犷豪放的13世纪蒙古文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史实映入眼帘</h3><h3> 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苏勒德的跃马柱型雕像、左右分别是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层是27级台阶、西边与山峰连接的丘陵式墙壁等组成。</h3><h3> 这里叫【气壮山河门】,在这里抬头仰望成吉思汗跃马扬鞭,征战疆场的宏伟雕像,不仅让我肃然起敬。</h3><h3> 拾级而上进入气壮山河门以后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宏大的我从未见过的五顶搭建在马(牛)车上的大帐,在金戈铁马的护卫下,驶逞在辽阔的草原上。</h3><h3> 这里就是成吉思汗陵的第二个景区:</h3><h3> 【铁马金帐群雕】——铁马金帐是世界上维一完整展示成吉思汗军阵行宫的大型实景雕塑群,再现了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征战南北,横跨欧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创建伟业的历史画卷,仿佛感受到成吉思汗指挥百万大军,奋勇出征、统一蒙古的真实场景。</h3><h3> 在铁马金帐群雕中的每一尊雕像都是用铁水铸造的,工艺的精细,雕像的精美让游人们仿佛真正看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大军征战欧亚大陆的壮观场面。</h3><h3> 离开铁马金帐群雕后继续往前走,我们走到了一块约有几百平米的玻璃地图上, 在这块版图上,展现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创建的广袤疆域,横跨亚欧,地括3200万平方公里,打通了东西方文明通道,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文明进程和历史文化的发展。</h3><h3> 用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匆匆忙忙的游览了成吉思汗陵。它的规模,它的布局,它的场面真的让我感到了震撼。<br></h3><h3>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戎马一生,它让我再一次深刻的了解了从成吉思汗征战欧亚大陆,到他的子孙忽必烈建立了大元王朝,这近400年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光辉史册上。</h3><h3> 下午14时离开成吉思汗陵,在210国道上行驶了200公里,来到了包头市。<br></h3> <h3>  7月27日自驾游的18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7天:</h3><h3> 8.30分离开了包头市,在110国道上行驶了260公里,来到了巴彦淖尔市。</h3><h3> 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东接包头,西连阿拉善盟、乌海市,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h3><h3> 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3.7℃~7.6℃。境内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h3><h3> 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境内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h3><h3>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h3><h3> 巴彦淖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巴彦淖尔境内阴山以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使用的石器多为刮削器,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h3><h3> 在夏商周时期,鬼方、猃狁等民族曾游牧于此。</h3><h3> 在宋辽时期(宋、辽、金、夏),巴彦淖尔地区东境曾迭次属辽、金国;西境曾为西夏国属地。</h3><h3> 在元明清时期,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今磴口县则属甘肃行省宁夏路。</h3><h3> 今晚入住巴彦淖尔市。</h3><h3><br></h3><h3><br></h3> <h3>  7月28日自驾游的的第19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8天:</h3><h3> 早饭后乘2路公交车去了河套文化博物馆。</h3><h3> 在我的记忆中,曾在一些书籍或是广播中多次见到和听到”河套平原”,但是由于知识的浅薄,始终对"河套文化"没有全面深刻的了解。</h3><h3> 这次来巴彦淖尔的目的,就是要身历其境的学习,了解,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h3><h3> 在博物馆里,大量历史资料和宝贵的历史文物使我知道了:</h3><h3> “河套”一名始于明代。因这里自来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民谚“黄河百害,唯富一套”;</h3><h3> 在明代河套所指的是这样一个地区:</h3><h3> 黄河经今宁夏北流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与临河之间,以乌加河为主干道东折,然后流经包头、托克托县,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几”字形,形似套状,故称河套。<br></h3><h3> 河套地处中温带,深居大陆内部,受东南暖湿季风影响较弱,西北干冷季风影响较强,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自然植被多以荒漠、半荒漠草原为主。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一一黄河在此蜿蜒而过,宜农宜牧。</h3><h3> 河套南接陕西,西隔黄河毗邻宁夏,东隔黄河毗邻山西,北与辽阔的蒙古高原接壤。</h3><h3> 河套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织部分,阴山南北和河套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祖先居住,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具备了北方草原自然经济形态的特点。夏、商、周、秦时就出现了以河套文化为特征的古代文明。</h3><h3> 河套的称谓大体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大河三面环之、河以套名,故称河套也”。</h3><h3> 纵观河套文明孕育和发展的过程,河套文化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套文明的进程与中华文明共生共荣。</h3><h3> 数千年以来,河套地区的变迁历尽沧桑,在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臂弯里,孕育、生成了河套文化。在河套文化的形成中,有五个重要的自然人文元素,一是黄河,二是草原,三是阴山,四是战争,五是移民。</h3><h3> 黄河、草原的影响自不必说;</h3><h3> 从阴山看,阴山是大河之源的天然屏障,也是北方草原与中原大地的分水岭。“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说尽了阴山的重要和雄伟。;</h3><h3> 再以战争的影响看,河套地处中原与漠北的通衢要冲,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代表意义的是长城,还有无数的要塞、烽燧。从战国起,不论哪个朝代,以哪个民族为主体,都是经过战争才“各领风骚数百年”。</h3><h3> 移民的影响加速了这一地区的开发,影响文化形成的烙印最显著的是方言。河套地区的许多地名蒙汉混杂,多取自商号。久收了大量蒙古语,形成了本地方言特色,反映了强烈的移民色彩。<br></h3><h3> 河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融会之产物,其自身漫长的生成发育以及复杂的嬗变传承过程,特别是与乌拉特、鄂尔多斯蒙古文化的关系,也说明了河套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关系。</h3><h3> 河套文化是北方草原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br></h3><h3> 这些就是我今天在巴彦淖尔市的一些收获。</h3> <h3>  7月29日自驾游的第20天,进入内蒙古的第19天:</h3><h3> 因为从巴彦淖尔到额济纳的距离比较远,有700多公里,所以 原计划今天在S312省道上行驶370公里先到苏宏图住一夜,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去额济纳。</h3><h3> 可是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当行驶到蒙海镇时312公路全线修路禁行了。</h3><h3> 这样便立马改变计划转上G7高速,(本来原计划是到额济纳看完胡杨林后再上G7高速)这条北京到新疆的高速路是去年刚建成全线通车,有些设施还没有完善。按原计划今天行驶300多公里,到苏宏图镇住宿时加油,可是因312省道封闭,改走G7高速直接到达额济纳,全天的行程由原来的300多公里变成了700公里,这样就必须到乌力吉镇加油了。可是到了服务区后,没想到的事又来了,服务区停电加不了油。要下高速去20公里外的镇上加油,没办法驶出高速到镇上加满油又返回G7高速,继续前行了400公里,于傍晚来到了额济纳旗的达来呼布镇(胡杨林景区)。</h3><h3> 额济纳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面积1146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3万(2015年),境内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h3><h3> 额济纳与马可波罗在元朝时记录的“亦集乃”同义,现标准的土尔扈特蒙古语中还是称其为“亦集乃”,当地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语称为“先祖之地”,也被国外一些历史研究专家称为匈奴最早的首都。</h3><h3> 今天全天行程是760公里。是自驾游以来行驶距离最远的一天。</h3><h3> 额济纳旗是自驾游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后一站。</h3> <h3>  7月30日自驾游的第21天,进入内蒙古的第20天:</h3><h3> 今天是自驾游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后一天。 上午去景区看胡杨林,</h3><h3> 因为现在不是观赏胡杨林的最佳季节,景区只开放了二道,四道,七道景区,其它的都没开。我们先进人了二道景区,在景区内除了见到了两位管理人员,硕大的景区内只有我和老伴在游览。</h3><h3>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胡杨"这种物。没来这里之前,就听到了人们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胡杨,赞美它是"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树。</h3><h3> 在胡杨林中,我真实的看到了胡杨的千奇百怪的形体,充分的反应出它那不畏酷暑,不畏严寒,不畏荒沙,不畏干旱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性格。<br></h3><h3> 在胡杨这样的英雄树前,我和老伴合拍了一张照片,与"英雄树"留个纪念。</h3><h3> 虽然我们已过了花甲之年,但是胡杨的这种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h3> 下午休息,做好充分准备,明天要在G7高速路上,穿过60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和无人区,经甘肃,挺进新疆!</h3><h3><br></h3><h3></h3> <h3>  西域自驾游,在内蒙古自治区历经20天,全部行程5000余公里。</h3><h3> 自奈曼旗进入内蒙古,到北至二连浩特,南至鄂尔多斯,西至额济纳,再加上于2013年从吉林省的查干湖进入内蒙古依次游历了兴安盟,呼伦贝尔盟,直至大兴安岭在洛古河村找到了黑龙江源头。这样我已经把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区域都去过了。(照片是自驾游的内蒙古行驶路线图,黑色是2018年的行程,红色是2013年的行程),</h3><h3> 通过自驾游,让我认识了内蒙古,让我了解了内蒙古:</h3><h3> 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中国总面积的12.3%。</h3><h3>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h3><h3> 在这次自驾游的20天里让我知道了:</h3><h3> 伟大的蒙古民最早起源于公元四世纪,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h3><h3> 公元十世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建立了大辽王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于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h3><h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十二世纪实现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统一),建立了大元王朝;</h3><h3>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内蒙古,孕育了千古流传的河套文化,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h3> <h3>  7月31日自驾游的第22天,</h3><h3> 今天就要实现我多年的愿望,进入新疆了。</h3><h3> 在我的记忆中,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在哪优美动听的‘’边疆处处赛江南”的歌声中,知道了“新疆”。 从那时起新疆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留下了深深的烙印。</h3><h3> 随着年龄的的增长越发增添了我对遥远的新疆的猜测和向往。但是只能在地图上去看看那天山怀抱中秀美的天池,只能在地图上去寻找那隐藏在阿勒泰山脉中神秘的喀纳斯湖;只能在地图上去遥望那古丝绸之路上的圣城喀什……。</h3><h3>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3.15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常住人口只有2444.67万人。</h3><h3>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h3><h3> 新疆现有47个民族,主要居住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br></h3><h3> 今天我和老伴终于要踏上了几十年来始终向往的这片西域大地,来品尝哈密瓜的香甜,来探寻戈壁大漠的神秘……。</h3><h3> 今天我和老伴在130岁(66+64)的时候,自驾行驶在去年刚刚建成全线通车的号称:是中国最美的G7(北京~新疆)高速公路上,经甘肃省的马鬃山,全天行程700公里,于晚间20时到达新疆的哈密。 </h3><h3> 京新(G7)高速公路全程约2700多公里, 在这条道路上,大漠戈壁,草原山丘,……,沿途的美景比比皆是,美不胜收,这是我国最美的公路。</h3><h3> 早晨7点离开了胡杨林的故乡,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达来呼布镇。出了镇子没多远,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茫茫的戈壁滩,而且大风刮起的沙尘在黑色的路面上形成了一股股黄色的“漩涡”。大约开出20多公路来到收费站时,我问收费站的小伙子:这是不是沙尘暴啊?小伙子笑着告诉我说:这是常事。</h3><h3> 还好,过了收费站约有几十公路这个风带就过去了。这时路两边的沙漠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在我眼前浮现出的像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海洋:高矮不齐,形状不一,距离不等的一坐坐沙丘,就像大海中的波浪,让这广袤的西域大漠充满了活力。</h3><h3> 在这样的公路上行驶,路两傍没有树木,没有村庄,没有任何植被,这就是浩瀚无垠的大沙漠,这就是几百公里的无人区。</h3><h3> G7高速公路从内蒙古的额济纳到甘肃省的马鬃山,这段距离是350公路。我们离开马鬃山服务区,又继续前行了100公里便进入了新疆地界,来到了白山泉收费站。</h3><h3> 在收费站前,拉货的大卡车拍起来长长的队伍,小车在管理人员和警察的引导下一律原路返回到甘肃的马鬃山,然后改走连霍高速去新疆。</h3><h3> 这是咋回事?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从这里到哈密的路被洪水冲断了,这段高速路封闭了。并说:要等到故障排除通车最少也要48小时以后。</h3><h3> 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就觉得有点不合道理,这刚通车一年并且是建在戈壁大漠里的高速路竟然能被洪水冲断?这洪水是哪来的呢?这要是返回马鬃山,改走连霍高速进新疆最少要多走1300公里的路。</h3><h3> 这样就“亏”大了。</h3><h3> 不行!我要亲自去找警察打听个虚实。这时我看到有几位警已被驾驶员们分别围成几处,都在打听具体情况。警告们说的和我刚才听到的说法差不多。</h3><h3> 这咋办?正好在我身旁的一位开大卡车的师傅,听口音是老乡,一问是吉林市的。我问他:你咋办啊,这位老乡告诉我说,这种事对他来讲是经常遇到的,没别的办法,只能在这排队等了。这时老伴提示我:让我把这位老乡的电话号留下来,我们回马鬃山住下,啥时通车了让这位老乡告诉我们。还是老乡帮老乡啊。这位师傅爽快的答应了。就这样我们相互留下了电话号。</h3><h3> 正要准备返回马鬃山时,我看见在收费站的右侧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建好没投入使用的服务区,在那里听停了些小车,我便开了过去。并在四周看看,所有的房门都上着锁,但有自来水正放着浇树呢。根据这种情况,我和老伴商量一下决定不回马鬃山了,大卡车司机能住在车里等,我们也可以住在车里等,因为我们的野营器具都带了。</h3><h3> 于是我拿水桶去接水,回来后准备把帐篷支起来,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一听是那位老乡师傅打来的,告诉我高速路封闭解除了,现在通车了。我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立马装好车出发。同时还在想:先前返回马鬃山的那些哥们亏大了。这不是“假传圣旨”吗!这说明高速路根本没被冲断。证明我的猜测还是对的。</h3><h3> 过了收费站,就是进入新疆地界了。</h3><h3> 在这里进行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安检。</h3><h3> 这里有交通警察(查车);边防武警(查身份证);武装特警(防恐)。</h3><h3> 从这就不难看出新疆反恐形式的严峻。</h3><h3> 通过安检,继续前行了一个多小时,高速路上所有的车又都停了下来,拍起了长长的队伍。又出现啥情况了?这时传来消息说,前面正在清理路障。停车的时候我下来走走,看见在我不远的地方就是一座宽30米左右的桥梁,桥下的洪水翻着浪花激流而泄,再有一米多就要漫过桥面了。</h3><h3> 大约停留了一个多小时,这时车队开始缓缓的移动了,速度也就是20迈吧。随着车辆的移动,道路障碍的情况也搞清楚了。原来这里两天来急降暴雨,高速路阻碍了雨水的流向,所以席卷着淤泥和连根拔起的小树漫过路基冲上了路面,路面上的淤泥就有20厘米厚,这样啥车也过不去了。经过武警官兵的抢险,在淤泥中推开一条4米宽约有5公里长的车道,被滞留的车辆基本可以通过了。</h3><h3> 离开了淤泥路面,车辆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很快就到了骆驼圈子收费站,过了这里就进入哈密的地境了</h3><h3> 今天我和老伴终于踏上了几十年来始终向往的这片西域大地,来品尝哈密瓜的香甜,来探寻戈壁大漠的神秘……。</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8月1日(建军节)自驾游的23天,进入新疆的第1天:</h3><h3> 在哈密休息一天。</h3><h3> 早餐吃的是“烤包子”。烤包子(维语叫“撒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Gox garda”)是维吾尔族喜爱的食品之一。</h3><h3></h3><h3> 哈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和“新疆门户”之称。</h3><h3> 哈密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h3><h3> </h3> <h3>  8月2日自驾游的24天,进入新疆的第2天:</h3><h3> 上午9时去哈密的回王府,可这里是9.30分开馆。我们又等了半个小时。</h3><h3> 哈密是我们自驾游进人新疆的第一个城市。</h3><h3> 新疆我只来过一次,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电力部在乌鲁木齐开会。所以对新疆的历史文化了解的甚少。这次自驾游来新疆,是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h3><h3> 哈密地处甘肃敦煌和新疆吐鲁番之间,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处。</h3><h3> 哈密古时称西漠(西膜),汉代称伊吾或伊吾卢,到了唐代被称为伊州,到了元朝称哈密力,到了明代以后才被称为哈密。</h3><h3> 因这里盛产哈密瓜而杨名天下。</h3><h3> 哈密这座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回王府。它坐落在哈密的回城乡。</h3><h3> 康熙35年(1696年),哈密的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了准葛尔丹部,归顺大清后,于康熙37年(1698年)秋天进京拜见康熙 ,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带回来了汉族工匠开始设计建筑王府和回城,用了7年的时间(于1706年)建成了这座别具一格的回王府。</h3><h3> 这座回王府的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h3><h3> 这样的建筑构造,真是别有特色,好美啊!</h3><h3> </h3> <h3>  草草的游览完了回王府,便驶入303省道,行驶了140公里,于15.00时到达了巴里坤哈萨克自制县。</h3><h3> 从今天开始就是真正的投入到了新疆的怀抱里了。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讲是那么的陌生,是那么的好奇。</h3><h3> 离开了哈密,我们一路奔向天山,在翻越天山的途中,遇见了来自重庆的驴友。在他们的队伍中还有一位74岁的老大哥,真是从内心佩服他们,为他们的精神点赞!</h3><h3> 哈密是新疆唯一横跨天山的地方。东天山南北各异的自然景观魅力真是让我惊叹不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一路风景,一路画,天山南北,别有洞天。140公里的行程结束了,见到了巴里坤的城门。 </h3><h3>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南隔巴里坤山与哈密市为邻,县城巴里坤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570千米。东界伊吾县,西接木垒哈萨克自治,北与蒙古国部接壤。全县总面积37303.79平方千米。<br></h3><h3> 巴里坤古称蒲类国,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后为匈奴游牧地;</h3><h3> 东汉属西域都护府管辖,后属匈奴。</h3><h3> 北魏属柔然、高车;</h3><h3>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建蒲类县;</h3><h3> 宋代属伊州;</h3><h3> 元代属别失八里行省东境,始称巴尔库勒;</h3><h3> 明代属瓦剌和硕部;</h3><h3>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内附,改巴尔库勒为巴里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巴里坤直隶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镇西府。清咸丰五年(1855年)裁府改设镇西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撒厅设镇西县;</h3><h3> 民国23年(1934年)划归哈密行政区。1954年恢复巴里坤县名,成立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现隶届哈密地区。</h3><h3> </h3> <h3>  8月3日自驾游的第25天,进人新疆的第3天:</h3><h3> 今天是我16岁那年,成为一名"知青"去建三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勤得利农场(二十七团)49周年纪念日。</h3><h3> 今天早饭后,在巴里坤县城转了一圈,去看看县城里的古城门。巴里坤是清朝前期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区域性指挥中心,建立乌鲁木齐城之后,巴里坤的地位才为乌鲁木齐所取代</h3><h3>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隶属于哈密市,它与哈密市伊州区仅一山之隔,这个山可不是一般的山,它是天山山脉绵延到哈密境内的东天山。巴里坤的北边与蒙古国接壤,因此它也是边境之城。<br> 东天山南北两边气候迥异,特别是巴里坤冬季寒冷,夏季凉爽,不似哈密酷热难耐,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同时两边土壤差别大,植被种类也不同。</h3><h3> 这也是我们更改原来计划从哈密先去吐鲁番然后去乌鲁木齐的重要原因。要是现在去吐鲁番那真是太热了,所以改变计划翻越天山来到了巴里坤。</h3><h3></h3><h3> 9.30分来到了巴里坤湖,</h3><h3>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位于新疆巴里坤县西北18公里处,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关于巴里坤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作“蒲类海”。</h3><h3> 离开巴里坤湖后继续在S303省道上行驶,在距离木垒县50公里处再上G7高速,于19.00时到达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入住在携程网上预定的天泽海韵宾馆。<br></h3><h3> 全天行驶了550公里。</h3> <h3>  8月4日自驾游的26天,进入新疆的第4天:</h3><h3> 早晨起来去熟悉了一下宾馆附近的环境,感觉这里除了地点有点偏之外其它还可以,有停车场,房间也挺大,性价比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到6日。</h3><h3> 这是我第二次来乌鲁木齐市,第一次来是在1992年秋天,转眼快30年了。</h3><h3> 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全市面积为14216.3平方公里,辖7区1县。</h3><h3> 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新疆中部,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毗邻中亚各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h3><h3> 乌鲁木齐最初因清朝在新疆驻军而发展起来的一座城市,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h3><h3> 上午去4S店,把我的“大红马”做了保养,从出发到今天已经跑了5000公里了。</h3> <h3>  8月5日自驾游的27天,进人新疆的第5天:</h3><h3> 今天去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可能今天是星期日的缘故,来参观的人非常多,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家长领孩子来的。这种现象在哪个城市的博物馆都能看到。</h3><h3> 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自然,知道历史。</h3><h3> 今天我的一大收获就是知道了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新疆就是华夏大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疆域了!</h3><h3> 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古称西域,意为中国的西部疆域。</h3><h3>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h3><h3> 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h3><h3> 清朝统一了新疆,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并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h3><h3>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h3> <h3>  8月6日自驾游28天,进人新疆的第6天,也是来到乌鲁木齐的第4天:</h3><h3> 今天去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h3><h3> 我是在网上知道的"乌鲁木齐大巴扎"的,所以来到乌鲁木齐,一定去要看看这座大巴扎。</h3><h3> "巴扎"维吾尔族语,集市的意思。</h3><h3> 这个国际大巴扎,建于2003年,目前是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h3><h3> 卖和田玉的,民族刀具的;精致酒具的;新疆的特产葡萄干;珍贵的艺术藏品;具有民族风格的餐厅……,琳琅满目,各有特色,真是爱不释手啊!</h3><h3> 中午我和老伴在这里吃了一盘手抓饭,一杯加芝麻和砂糖的酸奶,六串羊肉串,老伴来了一盘干煸面条。真是非常有特色。</h3><h3> 因为开车,不许喝酒,要不就是酒足饭饱了!哈哈哈!</h3><h3><br></h3><h3><br></h3><h3><br></h3> <h3>  8月7日自驾游的29天,进人新疆的第7天:</h3><h3> 离开了居住4天的乌鲁木齐,中午12时来到了闻名于世的位于新疆昌吉境内的天池。</h3><h3> 这是我第二次来天山天池。<br></h3><h3> 第一次来这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记得是参加电力部在新疆开会期间,去了一次天池。那时是大巴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天池附近的停车场。</h3><h3> 可是今天自驾游来天池,感觉真是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这里已经完完全全的现代化旅游景区了。在景区的停车场,停放着来自祖国各地的自驾游的私家车。如果来晚了,恐怕是车位难求了。</h3><h3> 要去看天池,必须乘区间观光车。门票是215元,观光车是90元。</h3><h3> 乘观车去天池,要在区间换次车。全部行程要用40分钟。</h3><h3> 这一路的风景,真是很漂亮的。</h3><h3> 天山天池,是世界自然遗产。</h3><h3>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自然风景区。是我们国家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景观。</h3><h3> 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公里。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 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h3><h3> 天山天池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如镜,风光似画。如此美景,真是让人陶醉。</h3><h3> 我们国家的两大天池,排列第一的是长白山天池,它是由火山爆发而形成的燕塞湖。</h3><h3> 排列第二的是天山天池,它是典型的高原湖泊。</h3><h3> 去年和老伴自驾游一同去了长白山天池,今年又来到了天山天池,这样的旅游生活真是让我们感到其乐无穷啊。</h3> <h3>  下午15点,从天池景区出来,走111省道,然后改上132县道,共行驶了280公里.于19时到达了五彩湾新城。</h3><h3> 五彩湾,又称“五彩城”。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城北、乌鲁木齐东北235千米处,是一片茫茫戈壁荒漠中罕见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怪异、神秘、壮观而着称,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它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广大的沙漠地带。</h3><h3> 五彩湾由五彩城、火烧山、化古沟组成,早在侏罗纪时代,这里沉积着很厚的煤层,历经风蚀雨剥,煤层表面的沙石被冲蚀殆尽,又经曝晒或雷击起火,煤层燃尽后,烧结岩堆积,加之各地质时期矿物质含量不同,这一带连绵的山丘便呈现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多种色彩,再经风吹日晒雨剥,又呈"雅丹地貌",远望近观,状如城廓,五彩城由此得名。</h3><h3> 火烧山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每逢黄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山体仿佛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h3><h3> 化石沟是五彩湾的又一盛景,化石沟中,分布壮观的砖化木林,各种树木种籽化石,果实化石及各种动物化石。</h3><h3> 上面介绍的是网络上介绍的五彩湾新城,确实很吸引人。可是到了五彩湾就真的让我感到大失所望。让我见到的只是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盖起来一片楼房,别无其它建筑。而且宾馆很少,价格高的出乎我的预料。再就是在宾馆附近只找到了一家餐馆。</h3><h3> 但是在这里的地下却埋藏着储量巨大的煤炭,在它周边已经建起了几座大型的火电厂,从凉水塔的分布看,每座电厂的单机容量都是在30万千瓦以上,每座电厂的装机总量都在100万千瓦以上。这里一定是西电东送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3><h3> 这就是五彩新城。这里一定是一个待于开放的"处女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8月8日自驾游的第30天,进人新疆的第8天:</h3><h3> 早饭后离开了五彩城,准备去火烧山景点看看,可是因为修路而没有去成。为此改上216国道,行驶了300公里来到了富蕴县城。</h3><h3> 富蕴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阿勒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东临青河县,西连福海县,南延准噶尔盆地与昌吉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约205公里,县境南北长约413公里,东西宽约180公里,行政面积3.32万平方公里。</h3><h3> 安排好住宿后,去街上逛逛感觉这个遥远的边境小城还是很富足的,街道也很整齐干净。原来这里的地下埋藏着很多珍贵包藏,而且还有个"可可托海"旅游区。</h3><h3>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就要去那里了!</h3><h3> </h3> <h3>  ,8月9日自驾游的第31天,进人新疆的第9天: </h3><h3> 今天去了可可托海景区。 </h3><h3> 可可托海风景区暨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占地面积788平方公里,距乌鲁木齐485公里,距富蕴县城53公里。</h3><h3> 可可托海是富蕴县所属的一个乡镇 ,位于富蕴县城东北的阿尔泰山脉中,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h3><h3>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h3><h3> 景区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它以优美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矿产资源、寒极湖泊和奇异的地震断裂带为自然景色,融地质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于一体,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特种旅游(徒步、摄影等)、科学考察等为主要特色的大型旅游景区。</h3><h3>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阿尔泰山,它气势恢宏,绵延千里;它横亘于中、蒙、俄边界,成为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天然分界,也是新疆第二大河流的额尔齐斯河的发源地。</h3><h3>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全长2969公里,在我国境内546公里,沿途留下了一串串美丽富饶的绿洲和牧场。它流经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的可可托海,在此形成了一条近百公里长的大峡谷。这就是额尔齐斯大峡谷。 </h3><h3> 在大峡谷里我所看到的是:两岸分列着神钟山、飞来峰、骆驼峰、神象峰、神鹰峰、小石门、人头马面等无数个极具个性的奇峰怪石。更奇特的是那些奇异多姿的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山峰表面,多有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这些独特的花岗岩石峰,与峡谷内以杉树、松树、桦树和杨树为主的森林和叠石湍流的额尔齐斯河相得益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朴、苍凉而静幽的山水画卷。</h3><h3> 从额尔齐斯大峡谷出来,紧接着我们就去了蕴藏着巨大包藏的闻名于世界的"3号大坑"。</h3> <h3>  在准格尔盆地的东北边缘, 在阿勒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一个自建国以来就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可可托海。在这里隐藏着一个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br></h3><h3> 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其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h3><h3> 在这个大 坑内蕴藏着有锂、铍、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达76种之多。</h3><h3> 这些珍贵的矿藏吸引很多发达国家的垂涎,有些国家甚至对冶炼过的“废矿石”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日本人曾经提出要用一公斤粮食换取这里的一公斤“废矿石”。但是遭到了我国的拒绝。</h3><h3> 三号矿坑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h3><h3> 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而且还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h3><h3> 当年在成功爆炸核弹之后,国防科工委向矿区专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已被永久收藏。包括后来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矿坑。</h3><h3> 就是在这个大坑里,最让人们感到震撼的是曾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制造。</h3><h3> 今天 在可可托海景区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最让我受到教育的;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就是这个曾于上世纪60年代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的可可托海3号大坑。</h3><h3> 它的功绩将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h3> <h3>  8月10日自驾游的第32天,进人新疆的第10天:</h3><h3> 早9.00时离开了富蕴县的金山客栈,启程前往400公里外的贾登峪。</h3><h3> 进入新疆今天已是第十天了。每天启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车加满油。否则不知下一个加油站在哪?。可是到了加油站时,只见这里等待加油的车拍起了长队,但是加油站要在9.30分才开门。</h3><h3> 真是没办法,这里的加油站还要到点上班啊!</h3><h3> 400公里的路程 行驶了8个小时,才到了贾登峪。</h3><h3> 贾登峪,蒙古语意为(贾登的房子),是通往喀纳斯湖景区的交通关口,这里森林茂密,草场辽阔,群山逶迤,蓝天、白云、森林、草原相互交融;地形狭窄陡峭,陡崖、深谷和险滩、峡谷、河流、绿树交织成一幅迷人的画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怡人的景色,又被游客称为:喀纳斯驿站</h3><h3> 一路上尤其是过了布尔津以后,距离贾登峪还有135公里了,从这里开始我们就驶入阿勒泰山脉的盘山公路上 ,这是我在新疆第二次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和第一次走盘山公路翻越天山相比(哈密~巴里坤),心情放松了好多。但越是接近贾登峪,公路的弯度越小,坡度越大,路越陡,而且都是双向单车道,弯道处根本看不到对面来车,尤其是在汇车时心里还是很紧张的。行驶在盘山路上的除了拉旅游团的大巴车外,其他的就都是来自祖国各地自驾游的私家车。一辆接一辆密度特别大。</h3><h3> 因为没有在一星期前订房,到了贾登峪后才知道这里住宿好紧张啊!600元以下的房间已经没有了,价格在1000元以上的还有。住毡房一个铺位也要300元。</h3><h3> 在出发前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带了被褥,这是因为我们的宝骏530把后排的座椅放倒后,正好是一张长1.8米.宽1.4米的床,这样我们就可以睡在车上。没想到今天还真的派上了用场。</h3><h3> 这时我和老伴看见在停车场里停着一辆房车,我们便开了过去,到进前一看是河南的一个小兄弟网名叫“闭门羊倌”,把一辆面包车改装成了房车,拉着他的老母亲出了玩的。今天我们成了邻居,也是一种缘分吧。</h3><h3> 停好车后,把车上装的去三亚过冬的用品放在了帐篷里,老伴开始做晚饭,炒了两个菜,一个青椒土豆片,一个鸡蛋木耳,吃的米饭。我和新邻居“闭门羊倌”还小酌了一杯。</h3><h3> 这时我发现远处山坳里哈萨克人的白毡房在夕阳的映照下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把贾登峪这个深藏在阿勒泰山脉中的小山村装扮格外美丽。</h3><h3> 那么这个美丽地方为什么叫贾登峪呢?原来这里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h3><h3> 传说贾登是一位神秘的猎人,他长年孤身一人在大山里狩猎,但是很少有人见过他的尊颜,他仗义助人,却从不留名。默默无闻地帮助贫苦的牧人,长达50余年,最终死在一座高山的山洞里,人们才发现他时已是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了。而在山洞里,除了一些兽皮和炊具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牧人们揣测这就是贾登。</h3><h3> 为感念贾登的恩情,人们把他抬到深山里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埋了起来,并在坟墓上为贾登盖了一间木头房子,每年都会去贾登的木屋前祭祀,还有专人负责维修贾登的木屋,让贾登永远住在新房子里。</h3><h3> 久而久之,这里就被人们称为——贾登峪了。<br></h3><h3> </h3><h3> </h3><h3> </h3> <h3>  8月11日自驾游的第32天,进入新疆的第11天:</h3><h3> 早晨起来,走出我们的床车,今天又是个大晴天。喀纳斯用它那柔和.温暖的晨曦在欢迎我们的到来。</h3><h3> 老伴用我们的卡式炉熬好了绿豆小米稀饭,煎好了荷包蛋,吃完了早餐,赶紧驾车去3公里外的景区入口。我们的邻居告诉我:要是去晚了,10点以后排队买票,入园就要用两个小时。</h3><h3> 还好开车不到五分钟,我们就到了景区停车场放好了车,这时刚好九点。到了售票口排队的人还不多。</h3><h3> 喀纳斯景区的门票是185元,区间车100元,一个人进喀纳斯,最低要285元。但是我们65周岁以上老人优惠50%,70周岁以上免票。</h3><h3> 进入景区上了观光车,行驶了大约30分钟,到达了换乘站。在这里要想去各个景点还要再买票,再换乘观光车。</h3><h3> 来喀纳斯,是我多年的一个愿望。</h3><h3> 自从我知道了喀纳斯湖之后,我就特别羡慕去过这个地方的朋友,在我闲暇的时候,有时就在地图上查看喀纳斯湖的位置,它在祖国版图最西北角的地方,那里的气候,那里的环境让人们都感到很陌生,那一定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h3><h3> 今天在我66岁的时候,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而且还是和老伴从祖国的东北冰城哈尔滨自驾游行驶了7000余公里,来到了祖国西北边陲的令人向往的喀纳斯湖。</h3><h3> 喀纳斯我来了!</h3><h3> 坐在区间车里,我的眼神一刻也没离开过窗外,窗外的山,窗外的水,窗外的树,窗外的草原,都在深深地吸引着我。</h3><h3> 喀纳斯的山上既有茂密的深林,还有茂盛的草原;</h3><h3> 喀纳斯湖的草原既不辽阔,又不宽广,倒像是一块块绿蓉蓉的地毯,铺设在喀纳斯湖的两岸;</h3><h3> 喀纳斯湖即是湖,又不像湖,它像是深藏在阿勒泰山脉中的一条彩绸,漂浮在崇山峻岭之中。</h3><h3> 喀纳斯真是太美了!</h3><h3> 登上观鱼台,极目远望,神湖美景尽收眼底。</h3><h3> 喀纳斯湖的美景真的是让我陶醉了。</h3><h3> 喀纳斯湖的美景洗去了我7000公里路旅途中的"尘埃";</h3><h3> 喀纳斯湖的美景让我忘记了进入新疆十几天的征程劳累;</h3><h3> 喀纳斯湖的美景更激发了我对它这神秘怡景的猜测和探索。</h3><h3> 再见了喀纳斯湖,等我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你这多住些日子,好好的享受享受你的盛湖美景。</h3><h3> </h3> <h3>  在喀纳斯湖景区,要想看到喀纳斯湖全景,就一定要去观景台;要想知道“湖怪”的来历,就一定要了解图瓦人。</h3><h3>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目前,喀纳斯村和与其邻近的禾木村共居住着2900多名图瓦人,他们使用的图瓦语属突厥语系,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而多“萨满”遗风。</h3><h3> 喀纳斯景区是我国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400多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仍然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较强的氏族血缘观念。这里依山傍水、建筑原始独特、风格古朴的图瓦人村落是我国保留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图瓦人村落。</h3><h3> 据图瓦人传说,在成吉思汗西征时,途径喀纳斯湖,见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决定在这里暂住时日,休整人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后,感到特别解渴,就问手下将领:这是什么水?有一位聪明的将领答道:“这是喀纳乌斯(蒙古语是可汗之水的意思)”。</h3><h3> 成吉思汗说:“那就把这个湖叫做喀纳乌斯”吧。因此就有了"喀纳斯"名字。</h3><h3> 于是在图瓦人认为,他们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h3><h3> 传说中还讲:成吉思汗驾崩之后,遗体就沉在喀纳斯湖中,图瓦人作为当年成吉思汗的亲兵,就留在喀纳斯湖,在这里世代守卫王陵。“湖怪”就是保卫成吉思汗亡灵不受侵犯的“卫士”。</h3><h3> 观鱼台,建在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蒙古语意为“骆驼峰‘’)山顶上,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00多米,也是喀纳斯湖旁唯一一个可以纵览整片神湖的观景平台。<br></h3><h3> 居高临下,鸟瞰整个喀纳斯全景。据说,这里还是观察喀纳斯“湖怪”的最佳位置。</h3><h3> 观鱼台修建是为了能居高临下地观察湖中的“湖怪”。爬1068级台阶到观鱼台,虽然能看到湖怪的人寥寥无几,但这依旧是俯瞰喀那斯湖全景的最佳角度,远方泛着银光的友谊峰、碧绿的喀纳斯湖水尽收眼底。</h3><h3> 观鱼台,顶部的圆顶和圆顶周边的四个翅,远看像一顶帽子,这种独特的造型与传统的亭台的飞檐造型有很大差别。观鱼台的整体造型,融合了雄鹰的翅膀和水怪的鱼鳍元素。<br></h3><h3>观鱼台的四个翅,既是雄鹰的翅膀,又是“湖怪”的鱼鳍,圆顶子是湖怪从水里出现时的场景,可能是它的背或者别的。</h3><h3> 观鱼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观景平台,它从造型到选址都蕴含了无限的故事,造型除了突出喀纳斯“湖怪”的元素,雄鹰的选取更是贴合了当地生活的哈萨克人与图瓦人的生活风俗,崇拜雄鹰,将勇猛、自由的元素融入了进去。而根据图瓦人的传说喀纳斯“湖怪”其实是湖水之灵,为了庇佑这里的人而存在,观鱼台又是一种美好愿望的载体。</h3> <h3>  8月12日自驾游的第33天,进人新疆的第12天:</h3><h3> 今天就要离开喀纳斯了。</h3><h3> 早晨走出车外看天气有变,马上就要下雨了,于是抓紧时间装车,吃完早餐,9.00时离开了贾登峪,没多长时间就开始下雨了,边走边下越下越大,11.30分在风雨中驶离了山区后,继续行驶了200公里,于14.00到达了"北屯"。</h3><h3> 北屯,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东与蒙古国接壤。</h3><h3> 北屯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师部,始建于1958年,是由原兵团政委张仲瀚亲自选点布局并命名的,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2011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2011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 </h3><h3> 北屯在我去喀纳斯景区道路上经过这里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城街道很整齐,颇有些现代化的味道。再就是也许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兵团战士,对生产建设兵团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才决定从喀纳斯返回后一定要在这里住两天。</h3><h3> </h3><h3> 8月13日自驾游的第34天,进人新疆的第13天:</h3><h3> 在北屯休息一天。</h3><h3><br></h3> <h3>  8月14日自驾游的第35天,进人新疆的第14天:</h3><h3> 今天离开了北屯,走阿勒泰到奎屯的高速公路,全天行驶了500公里,于17.00来到了奎屯市。</h3><h3> 奎屯,成立于197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级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东与塔城地区沙湾县接壤,西与塔城地区乌苏市毗邻,北与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相接,南与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相连。</h3><h3> 在地图上看奎屯处于新疆的中心地带,是通往南北疆和霍尔果斯口岸的必经之路。</h3><h3> 奎屯是和硕特蒙古语“寒冷”的意思。</h3><h3> </h3><h3> 8月15日自驾游的第36天,进人新疆的第15天:</h3><h3> 今天去观瞻了距离奎屯50公里的独山大峡谷。</h3><h3> 独山子大峡谷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境内,城区南28千米处。 </h3><h3> 这个大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可达200米,河水冲出天山后,切割独山子西南方向倾斜平原而形成的神奇的风光峡谷,峡谷两岸的阶地历历在目,至少可分9级,阶地面上是荒漠草原,生长着蒿类、针茅等。</h3><h3> 其实这里就是被天山雪水冲积而形成的沟壑,并在谷壁上雕凿出这些奇特景观。峡谷是从山脚下开始,在草原上形成层次分明土壤层。但颜色主要还是以灰色、黑色为主。 </h3><h3> 当年兵团为了利用天山雪山上的雪水,专门在河道用人工搭建了一条引水渠。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饮水渠的水是清亮的,而河道的水夹带着泥沙,混浊。单就这河道的水,养育了周围奎屯、乌苏、独山子三区的人们。</h3><h3> 沿着河道往天山脚下走,还能看到清凉的河水,同时还观赏着左边陡峭的土山,这些土山其实就是丹霞地貌的特征,颜色主要有灰、黑、黄、少许的红色。在山地看背景是蓝天白云,分外好看。</h3><h3> 在这几年的旅游生活中,也去过了些大峡谷,如"恩施大峡谷" ,"黄山西海大峡谷”等,但是地处西域边陲的独山大峡谷的险,奇,特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h3> <h3>  8月16日自驾游的第37天,进入新疆的第17天:</h3><h3> 今天离开了奎屯,走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的高速公路,途经精河县,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全天行程450公里,晚间住在了距离霍尔果斯口岸约10公里一个新疆兵团的居民小区里,这个小区是由几十栋别墅组成的。</h3><h3> 我们住的这栋别墅的主人是对80后夫妇,他(她)们把这栋别墅办成了一个民宿,而且起了一个很时髦的名字叫"咖啡花园民宿”,我是在携程网上认识他们的,主人很热情,住在这里与住宾馆相比真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觉得很舒服。</h3><h3> 在今天的行驶的途中,在茫茫的戈壁上忽然看见在远处的天山脚下出现了一片湛蓝湛蓝的水面,而且随着车子的前进,水面越来越大,而且已经来到了公路旁,这时我才猛然的意识到:这就是赛里木湖!</h3><h3>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br></h3><h3>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州霍城县,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h3><h3> 啊!赛里木湖真是太美了!在这一望无际的湖面上,辉映着天山的俊美;辉映着雪山的洁白;这真就是西域戈壁大漠上一幅绝美的图画啊!</h3><h3> 恋恋不舍的驶离了赛里木湖,没多长时间,就进入到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这里是个大峡谷,公路的两旁全是抬头望不见顶的大山,山坡上生长着高大挺拔的云杉……。我们的周围是片绿色的世界。原来我们已经进入了果子沟。</h3><h3> 果子沟是伊犁地区的天然门户,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孔道,在古代,这里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的咽喉,被称为“铁关”;同时也因为它宜人的风景被誉为“伊犁第一景”、“奇绝仙境”,古人曾赋诗赞其为“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 </h3><h3> 果子沟全长28公里,地势险要,成吉思汗西征时,开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现在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 </h3><h3> 不知不觉的我们驶上了果子沟大桥:</h3><h3> 新疆伊犁霍城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果子沟大桥,全长700米、桥面高200多米、跨径330米、双向四车道。</h3><h3> 从远处望去,果子沟大桥飞架在两坐高山之间,穿越了蓝天、白云;穿越了崇山峻岭,真是:天堑变通途啊!</h3><h3><br></h3> <h3>  8月17日自驾游的第38天,进人新疆的第17天:</h3><h3> 今天去霍尔果斯口岸看国门,并游览口岸"自贸区"。</h3><h3> 霍尔果斯早在1000多年前的元.明.清时代就是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蒙古(漠西蒙古)人的称呼。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意指驼站); 霍尔果斯自古以来就是古丝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民国时期因沙俄及后来的苏联强大而一度采用俄罗斯方使用的哈萨克语“尼堪卡”,后来恢复中国方面的习惯称呼。</h3><h3> 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与南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为新疆目前向第三国开放的3个口岸之一。</h3><h3> 霍尔果斯口岸位于新疆伊犁的霍城县,距离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的雅尔肯特市(原名潘菲洛夫市)35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378公里。</h3><h3> 早在公元1881年,霍尔果斯口岸就正式通关,是中国最早向西开放的口岸。</h3><h3> 但是这里还有个令人赶到耻辱的故事。</h3><h3> 清乾隆时期,在霍尔果斯周围直达西方很远的领土范围都是属于大清帝国,这里并不是口岸。</h3><h3> 到了清同治年间(1864年),新疆各地的回族、维族相继发生暴动,各地先后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喀什噶尔的回部请求中亚浩罕汗国增援,浩罕汗国派军官阿古柏率军进入新疆,很快阿古柏就占据了整个回疆(回疆:汉语拼音:huí jiāng,是清王朝时期对新疆天山南路的通称。该地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所聚居,清朝对该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多称为"缠回",故名。亦称“回部”。)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洪福汗国”(又称“毕杜勒特汗国”),自封为“洪福之王”,并获得俄罗斯和英国的承认和支持,史称“阿古柏之乱”。</h3><h3> 1871年7月,沙皇俄国趁阿古柏侵占新疆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从中渔利。</h3><h3> 1875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h3><h3> 1876年4月,左宗棠进军新疆,</h3><h3> 1877年12月击溃阿古柏,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粉碎了英、俄两国妄图通过支持和利用阿古柏变新疆为其殖民地的阴谋。同时清政府与沙俄多次交涉伊犁问题,但沙俄拒不撤兵。</h3><h3> 1878年6月,无能的清政府钦差大臣崇厚赴沙俄谈判,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几亚条约》),国内闻之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崇厚卖国。清政府因此拒绝批准该条约,并将崇厚革职治罪,另派曾纪泽为钦差大臣出使俄国。</h3><h3>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曾纪泽在沙俄拟定的《伊犁条约》上签字画押,就此大清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其他部分领土,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霍尔果斯从此也成为了祖国的边界。</h3><h3> 知道了霍尔果斯这段耻辱的历史后,心里总是觉得沉甸甸的,有一种压抑感。</h3><h3> 其实我觉得霍尔果斯没啥玩的,主要是感受下中国的国门,对面是哈萨克斯坦。倒是霍尔果斯国际商贸中心可以逛逛,里面有很多中亚特色的商品,比如巧克力,毛皮大衣,刀具,望远镜之类的。</h3><h3> 霍尔果斯国门景区门票30,学生票半价。其实我觉得有点不值,进去后就沿着一条小路进去看看边境线,看看立碑,就结束了。墙上有些关于国门和中亚国家介绍的简介,可以好好看看。</h3><h3> </h3> <h3>  8月18日自驾游的第39天,进入新疆的第18天:</h3><h3> 早上加完油后,9.30分离开了霍尔果斯,先走连霍高速,到伊宁后改上218国道,全天行驶360公里,于16.30分来到了那拉提草原景区。入住农家乐。</h3><h3> 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向阳坡”,在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距伊犁新源县城约110公里,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br></h3><h3>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景区。</h3><h3>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没想到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h3><h3> 这就是那拉提的由来。</h3> <h3>  8月19日自驾游的第40天,进入新疆的的19天:</h3><h3> 因为计划今天目的地是库车,上午还要去游览那拉提草原,所以6.00时天还没亮就起床了。</h3><h3> 9.00时景区开门,我们乘第一班观光车进入了草原。</h3><h3> 在没见到那拉提草原之前,我总是觉得和我以前去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比不会有啥太多的特点。可是当我亲眼见到那拉提草原的时候,就真的感觉到我的认识太肤浅了,那拉提草原独特的景色让我震撼了。</h3><h3> 那拉提草原,是属于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这里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 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了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br></h3><h3>  那拉提草原的地理状况用一句“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来描述是最恰当不过了。</h3><h3> 那拉提草原着落在天山的支脉阿吾热勒山和那拉提山的中间地带,两座山向前延伸与安迪尔山相连,使那拉提草原形成了三面环山的格局。</h3><h3> 三山耸立,积雪消融,融汇成了奔流在草原上的巩乃斯河。“巩乃斯”是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向阳坡”,它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的称为“阿纳苏”意思是母亲河,因为她养育了新源县30万的人口,滋润着1800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h3><h3> 巩乃斯河全长为258公里,发源于艾肯达阪,并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h3><h3> 巩乃斯河是一条从东流向西的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景区的一道特色野味。</h3><h3> 从喀纳斯景区出来已经是12.00时了,我们先上218国道,行驶了不到40公里就进入天山山脉中,这时开始下雨了,并且越下越大,这是进入新疆20天里,是我第三次走盘山公路,第一次是翻越天山,第二次是在阿勒泰山去喀纳斯,前两次在盘山路时天气都非常好,可今天确是风雨交加,而且今天的山比前两次还要高,路比前两次还要陡,这对我来讲真是咬着牙,壮着胆往上开,俩眼紧盯前方,双手握紧方向盘一脚刹车,一脚离合,两只脚紧忙活,不停的变换着速度,就这样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行驶了80公里,终于翻过了天山,这时天也晴了。</h3><h3> 前行不久便开始进入217国道。行驶了100多公里这时已是16.30分了, 可是就见到路前方的山上又是乌云密布,又要来雨了。没想到的是,前面还要再次翻越天山,而且还是80公里的路程,乖乖这时我真的有些胆怯了,在车外站了好一会,平定平定情绪,开始今天第二次翻越天山。</h3><h3> 还好这次没爬太高的山,因为在这段路途中有三个隧道。这可让我轻松了很多。</h3><h3> 在19.00时,终于翻过了天山,这时距离库车还有100多公里的路程,因为新疆和内地大约有五个小时的时间差,到晚间21.00才能黑天,所以我觉得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天黑之前肯定能到库车。</h3><h3> 可是没想到的事又来了,路前方的好多车都被警察"叫停"了,原来每台车都要在这里开路条,前方60公里处有警察收路条,新疆用这种方法来限速,60公里的行程,限速不少于两小时,如在两小时内行驶完了,就是超速了就要罚款。</h3><h3> 就这样我是在午夜23时进入的库车市区。</h3><h3> 今天说实在的对我来讲真是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全天用了11个小时行驶了近700公里,两次在雨中翻越天山,可是我还是过来了!</h3><h3> </h3><h3><br></h3><h3><br></h3> <h3>  在距离库车还有不到60公里的途中经过库车大峡谷。</h3><h3> 天山神秘(库车)大峡谷位于新疆库车县(古称龟兹)。天山南麓群山环抱中的天山神秘大峡谷,集人间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蕴万古之灵气,融神、奇、险、雄、古、幽为一体。景异物奇,令人神往。</h3><h3> 可是但我们来到大峡谷景区门前时,这里已是大门紧闭,但是还有几名警察和保安在这里守卫着。</h3><h3> 此时此刻真是让人感到茫然和遗憾,没办法就只好在景区前拍张照片吧。</h3> <h3>  8月20日自驾游的第41天,进入新疆的第21天:</h3><h3> 左天晚间进入库车市区已是22.00时了,找到在携程网预定的宾馆,吃完晚饭已快到午夜24.00时了。左天一天的收获还是蛮大的,既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简单的游览了那拉提草原的秀美风光,又先后在218和217国道上行驶了11个小时,并在风雨中两次翻越天山,终于来到了库车。</h3><h3> 库存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东端。</h3><h3></h3><h3> “库车”一名自古有多种写法,有“丘慈”、“屈兹”、“曲先”、“鸠兹”、“库叉”等。1758年定名为库车。一说,“库车”系古代龟兹语,意为“龟兹人的城”。</h3><h3>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 在中国唐代是安西四镇之一。古代龟兹的居民属印欧种。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h3><h3> “库车”是一个县。汉神爵二年,汉朝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龟兹国归其统辖,部分官职由汉朝政府设置,龟兹王及下属官员皆佩汉印绶。东汉永元三年,班超定西域,设都护府于龟兹,治它乾城。</h3><h3> 公元379年,吕光奉苻坚之命进攻龟兹,大破龟兹等诸国联军,并将高僧鸠摩罗什带回中原。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占领了龟兹,龟兹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h3><h3> 来到库车就意味着已经开始进入南疆了。</h3><h3> 在离开霍尔果斯的这几天里,尤其是左天的长途跋涉,让我感到太紧张,太疲劳了,因此决定今天休息一天。</h3> <h3>  8月21日自驾游的第42天,进入新疆的第22天:</h3><h3> 上午开车去了库车大寺。</h3><h3> 大寺坐落在库车县城黑墩巴扎最高处。距库车新城4公里,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寺。</h3><h3> 可是到了这里后,只见大门上锁,没开门。只好在门前拍了几张照片。</h3><h3> 还好在大寺附近就有个大巴扎,进去转转,买了两个哈密瓜和一小把韭菜,下午和老伴包了顿饺子吃。</h3><h3><br></h3> <h3>  8月22日自驾游的第43天 ,进人新疆的第23天:</h3><h3> 上午9时离开库车。</h3><h3>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已经是真正的进入南疆了。本来今天计划走高速路,行驶720公里,伴晚到喀什的。可是在高速上行驶了不到50公里,就遇到了沙尘暴,而且越刮越大,高速公路封闭了。没办法下了高速改走217省道,在省道上行驶了400公里,跑了6个小时,到了下午16.00时来到了阿克苏市,今天的行程就此结束,晚间入住阿克苏。</h3><h3> 阿克苏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因水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 古为中国秦汉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h3><h3> 阿克苏市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全市耕地面积78万亩,森林面积70万亩,草场面积403万亩,全年可以放牧。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杏、香梨、葡萄、甜瓜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瓜果之乡。<br></h3><h3> 阿克苏市是中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轻纺工业聚集地。<br></h3><h3>安排好住宿后,上街找饭店吃晚饭。老伴想要吃鱼,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鱼馆,还不错全是活的,价格是60元一斤,每条鱼都在4~5斤左右,老伴看了看首先觉得太贵了,再就是太大了,我俩也吃不完,因此放弃了。</h3><h3> 最后在旁边的一个饭店,要了一个大盘鸡,还是挺有特色的。</h3> <h3>  8月23日自驾游的第44天,进入新疆的第24天:</h3><h3> 上午 10时离开阿克苏市,在"吐喀高速"(吐鲁番~喀什)上行驶了480公里,于17时到达了喀什。</h3><h3> 喀什市,位于新疆西南缘,塔里木盆地西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和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h3><h3> 喀什是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牧产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和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点。<br></h3><h3> “喀什”系“喀什噶尔”的简称。“喀什”系突厥语“玉石”之意,“噶尔“系古伊朗语“石”或“山”之意,即“玉石”或“玉山”之意。</h3><h3> 远在先秦时期, 喀什为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等诸国地。</h3><h3> 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东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h3><h3> 喀什对我来讲充满了"神秘"感,同时也是非常期盼而且极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今天终于见到它了。</h3> <h3>  8月24日自驾游的第45天,进入新疆的第25天:</h3><h3> 自在乌鲁木齐将车保养完后,到现在又继续经行驶了5000公里了,又该保养了。这是自驾游途中的第二次保养。</h3><h3> 上午去4S店保养车。</h3><h3> 下午去领略喀什古城的风貌。</h3><h3> 在喀什的市中心,在马路的边上一处小高坡上建有一座城堡式的建筑,用黄土垒成的城门上清晰的刻写着"喀什古城”四个大字",我觉得这里就是喀什老城吧。</h3><h3> 进入城门后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座典型的维吾尔族房屋,这是我以前未成见过的。行走在街上发现老城内街巷纵横交错,仿佛迷宫一般,如无人带路恐怕会迷路找不到出口。老城的民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外观古朴,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老城内还建有典型的清真寺。</h3><h3> 老城内的楼房高达四层,从外面看好象只有两层,但到里面却发现还向下延伸了两层,这也是喀什老城民居的一大特点,怪不得从外面看老城好象建在高坡上,其实只是在外墙上堆上了泥土,看起来好象是在山坡上一样。</h3><h3> 在老城的街道两旁基本上都是作生意的店铺,卖的是维族的一些日用品和特产。</h3><h3> 离开了这座老城,我们又去了喀什大巴扎,但是远不如乌鲁木齐大巴扎。没啥让我们感兴趣的,转了一圈出来后便去了"大清真寺"。</h3><h3>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قەشقەر ھېيتگاھ مەسچىتى Héytgah Meschit),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坐落于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来到清真寺一看,硕大的广场上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要找到一个停车位真是非常难。还好发现在一个店铺门前有个空间没车,去问了一下老板,老板见是哈尔滨开来的车并且又见我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后,便微笑的对我们说:你们是来自最远的。并允许我把车停在了她的店铺门前了。</h3><h3> 随着拥挤的人群进入了清真寺的院内,这里真的很大,因为我根本不懂伊斯兰的教义,就很快的随着人流结束了在这里的参观。</h3><h3> 接着又驱车去了香妃墓。</h3><h3> </h3> <h3>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是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h3><h3>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h3><h3> 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h3><h3>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h3><h3> 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h3> <h3>8月25日自驾游的第46天,进入新疆的第25天:</h3><h3> 到过喀什后,我和老伴来新疆的主要目的就算达到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沿着315国道继续前行,到南疆的若羌,然后改上218国道,离开南疆去库尔勒。</h3><h3> 上午离开了喀什,在315国道上行驶了300公里,于15时来到了叶城。</h3><h3> 叶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距喀什市260公里。南依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畔上游,地形南高北低。<br></h3><h3> 叶城县距今约有2181年的历史。叶城为叶尔羌的简称,因叶尔羌河而得名。在西汉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西夜国。</h3><h3> 叶城是有名的"核桃之乡"。这里给我的感觉是真正来到了维吾尔族人的家园。</h3> <h3>  8月26日自驾游的第47天,进入新疆的第26天:</h3><h3> 离开叶城继续在315国道上行驶了280公里,来到了和田市。途中见到了大片的胡杨林。</h3><h3> 和田(维吾尔语:خوتەن شەھىرى, 旧称“和阗”,1959年更名为“和田”),和田市南倚昆仑,北临瀚海,位于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城市,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公里。</h3><h3> 和田历史悠久,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h3><h3><br></h3><h3> 8月27日自驾游的第48天,进入新疆的第27天,继续在315国道上行驶了300公里,来到了民丰县。</h3><h3> 民丰县地处昆仑山北麓,南部有喀什塔什山,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地貌是由南部的昆仑山地、北部的冲积扇平原和沙漠三大地形单元构成。民丰县属典型的温带荒漠性气候。</h3><h3> 民丰县历史悠久,西汉时为精绝和戎卢国地。东汉时被并入鄯善国,属西域长史管辖。唐朝时期,属毗沙都督府,称为尼壤。1885年,后改属于阗县。1943年,析民丰设治局,后升为县。<br></h3><h3><br></h3><h3> 8月28日自驾游的第49天,进入新疆的第28天,</h3><h3> 这几天可能对南疆的环境不太适应,感觉有点疲劳,所以决定在民丰县休息一天。<br></h3><h3> 今天晚间在宾馆旁一个维族兄弟开的小吃店,喝了一碗牛杂汤 感觉真的不错 ,牛杂特别嫩,非常好吃,而且还很便宜,一碗牛杂外加一个火烧才10元钱,后来我在吐鲁番吃就要30元一碗了。</h3><h3><br></h3><h3><br></h3><h3> 8月29日自驾游的第50天,进入新疆的第29天,</h3><h3> 继续在315国道上行驶了320公里,入住且末县。</h3><h3>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民丰相邻,南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尉犁、沙雅县相望。县城且末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70千米。汉为且末国地,1914年设县,以古国名命名。维吾尔语称为“恰尔羌”,有车尔臣、卡墙等译名。且末最早出在《汉书》里,为沮末国。《三国志》写作“且末”。</h3><h3> 且末县在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将且末情况带回内地。从此,且末与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h3><h3><br></h3><h3> 8月30日自驾游的第51天,进入新疆的第30天,</h3><h3> 继续在315国道上行驶了300公里入住若羌县。</h3><h3> 若羌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地处巴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西接且末县,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和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土地面积19.83万平方千米,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约相当于2个浙江省的面积)。</h3><h3> 若羌,西汉为西域婼羌、楼兰(鄯善)国地。</h3><h3> 若羌县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h3><h3> 若羌对我来讲并不陌生,但是我没来过。以前只是在网上买过这里的"灰枣"。这种枣子个头不大,但是核很小,非常好吃,非常甜。</h3><h3> 我在作自驾游的计划时,原来就是准备到南疆后在若羌继续走315国道,进青海后翻越当金山去甘肃的河西走廊。后来因为这样要走一段回头路因此就放弃了,改从若羌去库尔勒再到吐鲁番,经哈密出新疆进甘肃。这样在新疆的自驾游路线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h3><h3><br></h3><h3> 8月31日自驾游的第52天,进入新疆的第31天:</h3><h3> 今天在若羌改走218国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行驶了500公里离开了南疆,于19.30到达了库尔勒市。<br></h3><h3> 库尔勒市(Korla),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h3><h3> “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br></h3><h3> 今天终于离开了南疆,来到了库尔勒。都说库尔勒的香梨有名, 可我们在库尔勒住了两天,却一斤个香梨也没见到。</h3><h3><br></h3><h3> 9月1日自驾游的第52天,进入新疆的第32天,在库尔勒休息一天,下午去看看铁门关和孔雀河。<br></h3><h3> 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守着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h3><h3> 谢彬在《新疆游记》中有"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的记述。</h3><h3> 《水经注》中称铁门关所在的峡谷为"铁门关",后人叫它"遮留谷"。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旁绝壁上还留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如今关旁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h3><h3> 西汉张骞衔命出使西域曾路经铁门关,班超也曾饮马于孔雀河,故而人们又称孔雀河为饮马河。</h3><h3>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登铁门关时曾赋诗一首:"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这首诗,描绘出铁门关的险峻,前凉杨宣部将张植进屯铁门关,击败焉耆王龙熙于遮留谷。</h3><h3> 我就是看了上面的记载和描述后,才促成了我一定要去铁门关看看的极大兴趣,。在我们居住的宾馆开车40分钟,走了好长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才找到了这座铁门关。可是到了景区一看却让我大失所望, 这里与我到过的景区相比真是差距太大了,既没见到"城",更没见到"门”,但是道路两旁的山势确实是险要。真是让人扫兴。</h3><h3> 可是值得庆幸的是,在返回的路上,见到了孔雀河,它在库尔勒的市中心流过,倒是给这座城市添加了些亮点。</h3> <h3>  9月2日自驾游的第53天,进入新疆的第33天:</h3><h3> 离开了库尔勒继续在218国道上行驶了380公里到达了吐鲁番。</h3><h3>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临哈密市,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等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等县相接。</h3><h3> 吐鲁番市地处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吐鲁番盆地中部。地貌为北高南低、西宽东窄,平均海拔高度32.8米。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卧于盆地中部,把盆地分成了南北两半。<br></h3><h3> 按着道路顺序,当我们进入新疆到达哈密后,就应该先到吐鲁番,然后再去乌鲁木齐。但那时天太热,正是三伏天,因此改道先去天山北面的巴里坤,把吐鲁番放在离开新疆的最后一站,这时天也凉快了。</h3> <h3>  9月3日自驾游的第54天,进入新疆的第34天:</h3><h3> 去了葡萄沟,观看了坎井。</h3><h3> 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位于火焰山中,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h3><h3> 吐鲁番葡萄沟是一个天然的葡萄博物馆。葡萄藤中种植了近100种葡萄,如无籽白、马奶、白干、红玫瑰、缩索等。有些像珍珠一样晶莹,有些像玛瑙一样明亮,有些像翡翠一样绿色。鲜艳的葡萄,色彩鲜艳,令人垂涎。特别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味道多汁,营养丰富,被称为“珍珠”。无核白葡萄制成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 %,被认为是葡萄干中的珍品。葡萄沟的葡萄享誉国内外,享有盛誉。</h3><h3>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库尔勒的梨"这是新疆的四大特产。</h3><h3> 每当葡萄成熟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葡萄的世界。你可以一边品尝美味的葡萄,一边欣赏葡萄藤上的歌舞,这真是一种享受。吐鲁番是我国最热的地方,被称为“火州”。</h3><h3> 离开了葡萄沟我们接着去看坎儿井。</h3><h3>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h3><h3>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h3><h3>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h3><h3>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br></h3> <h3>  9月4日自驾游的第56天,进入新疆的第35天:</h3><h3> 上午9时离开了吐鲁番,在G7高速公路上行驶了30公里来到了火焰山景区。</h3><h3> 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其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h3><h3>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呈东西走向。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 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h3><h3> 火焰山为天山支脉,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这里的气温在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h3><h3> 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在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杀。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h3><h3> 10.30分离开火焰山景区,继续在G7公路上行驶,15.30分在距离哈密还有100多公里时到了一个收费站,这时高速路的警察把所有司机的驾照全部收走,理由是"实行交通管制",搞的我们莫名其妙,等到了17时才放行。<br></h3><h3> 大概在17.20分时,我忽然听到车下发出奇异的响声,下车一看原来是一块约有3毫米厚的凹型铁板,卡到我的车地盘的焊缝里了,而且还是一个回头弯,我用了好大劲,也能拿下来。</h3><h3> 这时我真是又焦急又纳闷,这高速公路上哪来的这东西?得想办法把它拿下来啊!</h3><h3>正在我要打救援电话时,来了一辆巡逻的警车,下来一位年轻的警官,还好他车上的工具挺全,在他的帮助下,我俩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把这个"突发事件"解决了。</h3><h3> 18.30分在这位小警官的护送下继续前行,行驶了大约20公里,他看我的车没啥损坏,便在"三道岭"和我分手了。</h3><h3> 真的要谢谢这位年轻的警官!</h3><h3> 这样我又前行了120公里,于晚间20时,到达了哈密,又回到了我35天前住过的宾馆。</h3><h3><br></h3> <h3>  9月5日自驾游的第57天,进入新疆的第36天,也是最后的一天。</h3><h3> 在新疆的36天里,总共行程是9000公里,这是行驶路线图。</h3><h3> 九千里路云和月,新疆景色难忘记:在这暂短的36天里,我在哈密品尝到了哈密瓜的甘甜和烤包子的油腻;在翻越天山时真正体验到了天山南北的差异;在可可托海",三号大坑"的功绩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在阿勒泰山脉中的喀纳斯湖是那样的俊美和神秘;在喀什古城的容貌上镌刻着千年新疆的史记;……。</h3><h3><br></h3> <h3>  9月6日自驾游的第58天:</h3><h3> 今天离开了哈密,在G7高速上行驶了230公里到了星星峡服务区。</h3><h3> 星星峡是个隘口,古丝绸之路上的险关要隘,被人们称为是"新疆东大门"。它不仅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h3><h3> 对新疆人来讲:星星峡就是一堵院墙,过了院墙就是出新疆了。</h3><h3> 过了星星峡,就进入甘肃省了。进入甘肃省后改上连霍(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行驶了160公里便到了柳园镇。</h3><h3> 柳园镇是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下面的一个镇。这个小镇子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东迎嘉峪关;西通哈密;南联敦煌;北面是G7高速上的重镇马鬃山,是连接甘,青,新,藏四省的陆路交通枢纽。</h3><h3> 我和老伴在柳园镇一人吃了一碗面条后,给车加满了油,改上215国道,这条路虽然路面不宽,但路况非常好,行驶了140公里,于17.30分,来到了旅游名城敦煌。今天从哈密到敦煌距离是500多公里,但是到了敦煌安排完住宿,也没感觉累,和老伴去街上转转。</h3><h3> 这是市中心的飞天神女朔像。</h3> <h3>  9月7日自驾游的第58天,进入甘肃省的第2天:</h3><h3> 上午去了敦煌古(影视)城。</h3><h3> 敦煌古城现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h3><h3> 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h3><h3><br></h3> <h3>  下午去看鸣沙山,月牙泉。</h3><h3> 鸣沙又叫响沙、哨沙或音乐沙,它是一种奇特的却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h3><h3> 在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h3><h3> 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h3><h3> 敦煌鸣沙山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h3><h3> 进入鸣沙山景区后在我眼前出现的是: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这时我才感受到了西域大漠的魅力所在。只见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天地奇响,自然妙音,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h3><h3> 站在雷音寺上极目远眺,鸣沙山那一道道沙峰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h3><h3> 站在沙海中会感觉到: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耳边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响,轰鸣不绝于耳。正是这奇妙的声乐,使敦煌鸣沙山名扬天下。</h3><h3><br></h3><h3> <br></h3> <h3>  后去月牙泉。</h3><h3> 月牙泉(英文:Crescent Lake)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鸣沙山北麓。</h3><h3>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h3><h3>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但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h3><h3>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的感觉。</h3><h3> 关于月牙泉、鸣沙山的形成,当地有一个故事:</h3><h3> 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活动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门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门前那碗圣水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至碗周围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斜变化成一弯清泉,术士变成一滩黑色顽石。原来这碗圣水本是佛祖释迦牟尼赐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传,专为人们消病除灾的,故称“圣水”。由于外道术士作孽残害生灵,佛祖便显灵惩罚,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h3><h3>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h3> <h3>  9月8日自驾游的第59天,进入甘肃的第3天:</h3><h3> 今天游览了闻名于世界的莫高窟。</h3><h3>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h3><h3> 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h3><h3> 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公元386年—534年)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h3><h3> 甘肃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h3><h3>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h3><h3>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窟492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h3><h3>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h3><h3>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h3><h3> 参观莫高窟是要提前预约的。我们是昨天从影视城回来后,来这里提前买了门票,票价是200元一张(60岁优惠50%)。</h3><h3> 莫高窟位于距离市区大约有25公里左右,游客们要在数字中心集中后,换乘大巴车去景区。到景区门前要步行进入景区。莫高窟的洞穴已经用铁栅栏保护起来了,当我们来到了莫高窟时,在铁栅栏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里是一拨拨放人进入莫高窟,一个导游代一拨人,一拨不超过30人,一拨人看四个洞穴,大约需要两个多小时。每一个洞穴.每一幅画像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h3><h3> 见到期待已久的莫高窟,内心还是十分激动的。莫高窟里面的壁画彩绘,飞天与佛像,参观过后不得不为之惊叹,它们文化造诣的深奥,绘画艺术的精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非常震撼。</h3><h3><br></h3> <h3>  9月9日自驾游的第60天,进入甘肃省的第4天:</h3><h3> 今天离开了敦煌市继续在312国道上行驶了400公里,于傍晚来到了西域长城的嘉峪关。</h3><h3>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h3><h3>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h3><h3>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h3><h3>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h3><h3>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h3><h3> 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关城主要是以黄土夯筑而成,只有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建关六百多年以来,由于风雨侵蚀,很多地方曾经损坏,在1986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h3><h3> 进入大门,沿着上坡路一直走,没多远就能看到我身后这片从古时保存至今非常有年代感的古城墙,墙体全部呈现土黄色,看不到西安、南京等其他城堡墙中常见的青石材料,表明了构筑嘉峪关时使用材料的特殊性。适逢今天天气甚好,蓝天白云与土黄色的城墙简直是绝配。<br></h3><h3> 从古城墙继续往前走,便是嘉峪关关城。关城周长733米,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 <br></h3><h3>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br></h3><h3> 在古时,走出这座城门,便是关外。为了让游人更能体会当时的情景,关内有身穿古代盔甲扮演盖出城官印的将军,城墙上的马道,城门下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仿佛让人有种穿过城门,就能穿越回古代的感觉。<br></h3><h3>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在关城内,沿着景区设定的参观线路,可以看到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等建筑。<br></h3><h3> 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向远方遥望,能看到连绵的祁连山麓和脚下的壮阔戈壁草原。城楼.大漠.高山.草原,这样的景色正向清代诗人裴景福在《登嘉峪关》中所描述的那样:<br></h3><h3>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br></h3><h3>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br></h3><h3> 雪中苜蓿绿鹰觜,天上桃花红马蹄。<br> 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h3><h3></h3><h3><br></h3><h3><br></h3> <h3>  9月10日自驾游的第61天,进入甘肃省的第5天:</h3><h3> 今天全天游览嘉峪关。</h3><h3> 嘉峪关景区距离市区很近,只有25公里。来到高大威严的城楼前,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h3><h3> 记得我最早见到长城的时候是在1966年的11月份,那是在去北京(串联)见毛主席的火车上。当火车在山海关车站停留时,我第一次见到了建筑在远处山脊上的长城。但是那时对“长城”'只是处于文字上的理解,对长城的历史,和修建长城的目的等等都是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还有个嘉峪关。后来随着年龄的的增长,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才对长城有了些了解: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当时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塞外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侵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到了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开始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才有了万里长城之称。</h3><h3> 万里长城有八大关;</h3><h3> 1.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h3><h3> 2.居庸关,北京昌平</h3><h3> 3.紫荆关,河北易县</h3><h3> 4.雁门关,山西省代县</h3><h3> 5.娘子关,山西省平定县</h3><h3> 6. 偏头关,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h3><h3> 7.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h3><h3> 8.玉门关,甘肃省敦煌市</h3><h3> 在这八大关中我先后去过了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今天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嘉峪关。</h3><h3>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h3><h3> 嘉峪关是保存最完整的关隘,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等部分组成。</h3><h3> 嘉峪关有三个城楼,高高的围墙将三个城楼分成了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设有关帝庙,有戏台,还有个兵营,里面还定时有武术及魔术杂技表演。<br></h3><h3> 进入大门,沿着上坡路一直走,没多远就能看到我身后这片从古时保存至今非常有年代感的古城墙,墙体全部呈现土黄色,看不到西安、南京等其他城堡墙中常见的青石材料,表明了构筑嘉峪关时使用材料的特殊性。适逢今天天气甚好,蓝天白云与土黄色的城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h3><h3> 从古城墙继续往前走,便是嘉峪关关城。关城周长733米,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门顶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 </h3><h3>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h3><h3> 在古时,走出这座城门,便是关外。为了让游人更能体会当时的情景,关内有身穿古代盔甲扮演盖出城官印的将军,城墙上的马道,城门下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仿佛让人有种穿过城门,就能穿越回古代的感觉。</h3><h3>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在关城内,沿着景区设定的参观线路,可以看到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等建筑。</h3><h3> 站在嘉峪关的城墙上,向远方遥望,能看到连绵的祁连山麓和脚下的广阔戈壁.草原。城楼.大漠.高山.草原,这样的景色正向清代诗人裴景福在《登嘉峪关》中所描述的那样:</h3><h3>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h3><h3> 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h3><h3> 雪中苜蓿绿鹰觜,天上桃花红马蹄。</h3><h3> 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h3><h3> 今天站在这高高的城楼上,遥望着远处的祁连和黑山,回想当年,曾有多少英勇将士在这里驻守边关,曾有多少丝路驼峰在这里走向西域,往事如尘如埃,历史如梦如烟,当今只有我们这些后人倚城远眺,从内心里感叹到,真是好一座雄伟西域雄关啊!</h3><h3> 在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上还建有一段悬壁长城。</h3><h3>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墙现只余一截,底阔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层厚10-15厘米,土层厚10-12厘米。现存750米长城经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墙悬挂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的山脊上,高达6米,片石、土层厚度如旧。在墙头增筑垛墙和宇墙,首尾各添筑一墩台,在首墩和山坡上筑台阶式馒道。游人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颇似北京八达岭长城。有诗赞云:</h3><h3> “万里长城万里关,迭障黑山暗壁悬”。</h3><h3></h3><h3></h3> <h3>  9月11日自驾游的第63天,进入甘肃省的第6天:</h3><h3> 今天的计划是去张掖看丹霞地貌。</h3><h3> 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古为河西四郡之一的张掖郡。</h3><h3> 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h3><h3> 9.00时离开嘉峪关市,在连霍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20公里,在距离张掖市约有50公路处见到一块醒目的“丹霞景区”的标示牌,在这里下高速后 继续行驶20公里 ,于11.30分便来到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h3><h3> 这里的门票是40元,观光车20元。景区内有3个观景台,相互间有观光车。 </h3><h3> 进入景区 坐上观光车上,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站在观景台上四周的群山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等, 张掖的丹霞地貌真是太奇妙了,它的景象胜过了我们这一路走来所见到的所有丹霞地貌。我都不敢想象,大自然竟会有这样的神笔在西域的山川地貌上描绘出了这样绝美的彩绘!</h3><h3> 这里真是太美了!</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张掖丹霞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豁、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h3><h3> 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h3><h3> 14.00时我们恋恋不舍的从地质公园出来,在227国道上继续行驶了120公里,于16.30分来到了民乐县,晚间入住民乐县城。明天计划在227国道去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今天共行驶了400公里。</h3><h3> 民乐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h3><h3> </h3> <h3>  9月12日自驾游的第64天,进入甘肃省的第7天:</h3><h3> 今天的目的地是青海省的首府西宁市。</h3><h3> 在张掖经民乐县去西宁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高速,距离是720公里,过路费是320元;另一条是走227国道,距离是350公里,不收过路费。 </h3><h3> 国道227起于青海西宁,终于甘肃张掖,全程347公里,途经青海和甘肃两个省份。每年夏季都会迎来旅行旺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国道227! 这条国道穿过寺庙、草原、湖泊、石窟、丹霞、油菜花,整条线路几乎涵盖了青海甘肃夏季最值得一看的景点。</h3><h3> 就这样我选择了走227国道,理由是因为要翻越祁连山,还要经过峨堡古镇,这一路的景色是不错的,同时也省了过路费。因为11日早晨是从嘉峪关出发的,所以在途中的民乐县城住了一夜。<br></h3><h3> 离开了民乐县城不长时间,就驶入了祁连山中,路很窄是双向单车道,而且来往的车辆很多,我的驾驶技术平均也就是开个二三十迈。 在这段路途中经过了一个隘口,叫偏都口。这里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 </h3><h3> 扁都口海拔3800米,地势险要,山势嵯峨,自汉唐以来,一直是羌、匈奴、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互联系和出入甘青之间的重要通道。</h3><h3>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3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出陇西,过浩门河后,就是在扁都口(大斗拔谷),进入河西走廊的。然后深入匈奴驻地千余里,大败浑邪王、休屠王,河西从此归入汉朝版图。</h3><h3> 翻过哑口,迎面而来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了。</h3><h3> 祁连山脉的南面和北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气侯类型,不同的自然风光。祁连山北麓是沙漠、戈壁、绿州构成的千里河西走廊;南面则是草原、湖泊、河流组成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 地。这样地形地貌的变化,让我又一次赶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h3><h3> 从民乐县城过扁都口就是离开甘肃省进入青海省,从这里到峨堡古镇的距离是65公里, 可是这65公里的路程,我确开了两个小时,10点钟才到了峨堡古镇。</h3> <h3>  在制定自驾游路线时,我是在地图上见到峨堡镇这个地方的,然后在百度上多少了解了它的历史,并且引起了我的好奇……。</h3><h3> 峨堡,亦作俄博、敖包等,是蒙古语音译,意为祭神的石垒,其原意为路标,后引申为路神,有祈祷“峨堡”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之意。<br></h3><h3> 峨堡古城约始建于公元 1206— 1279年间,海拔3645米,是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也是祁连至门源、西宁的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驿站和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h3><h3>素有青海北大门之称。</h3><h3> 1949年9月18日,王震将军率领数万大军“明月出天山”,势如破竹,追击溃不成军仓迄逃遁的马家匪帮,一举解放了峨堡古镇及河西走廊诸域,为挺进新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h3><h3>这座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王震将军率领解放军解放了峨堡而修建的,</h3><h3><br></h3><h3><br></h3><h3></h3> <h3>  吃完中饭,抓紧时间睡一小觉。下午还要赶路呢!</h3> <h3>  离开了古镇峨堡,继续在227国道上行驶了80公里到了一个叫青石嘴的镇子,我们在这吃完午饭,又小歇了一会,这时已是13.30分了,赶紧开路。本来觉得还有130公里就到西宁了,而且祁连山也过来了,两个小时到西宁问题不大。</h3><h3> 可是没料到的事来了。开出不到30公里就看见前方的路上出现了一坐大山,只有翻过这座山才能到西宁。<br></h3><h3> 到了宾馆住下后,在地图上一看才知道,这座山叫达坂山。 </h3><h3> 达坂山(达坂:蒙语,意为山口;山岭)地处青海省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是青海通往甘肃的交通要道。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h3><h3> 在达坂山下往山上看,感觉这座山挺高,挺险的,但是因为是从甘肃到西宁的必经之路,上下山的车辆还很多的。</h3><h3> 达坂山属于祁连山脉,垭口海拔3940米。达坂山的路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达坂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冬春雪拥冰横,常遇雪崩冰坍,凶险难行。民歌曰:“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达坂”。</h3><h3> 就这样我沿着山路开始往上爬,还没开出一半呢,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往山上开雨越大,再往上开就变成雪了。这可真是风雪交加啊,而且能见度还很低,只能见到前方车辆的警示灯在一闪一闪的。</h3><h3> 乖乖这还要开多远啊!我今天真的要闯这道"鬼门关"了。还好没多长时间前面就出现了隧道 ,就是大坂山隧道, 进口路面中心标高3792.75米,是海拔高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道路隧道。驶出了隧道就是下坡路了,这样就更难开了,路面上全是雪水非常滑,还是要加倍小心的。<br></h3><h3> 不管咋样,今天这道"鬼门关"算是让我创过来了,下了达坂山在227国道上又继续行驶了120公里,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青海省的首府西宁市。<br></h3> <h3>  9月13日自驾游的第64天,结束了在甘肃的河西走廊的7天游览,今天是来到西宁的第一天。</h3><h3>上午乘公交车去了青海省博物馆。</h3><h3><br></h3><h3> 9月14日自驾游的65天,在西宁的第二天,下午乘公交车去"马步芳公馆",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结果没开馆。</h3><h3><br></h3><h3> 9月15日自驾游的第66天,在西宁的第3天:按计划通过"携程"安排了好了乘火车去拉萨的行程。今晚21.30时乘Z165次列车去拉萨。</h3> <h3>  9月16日全天乘火车行驶在"天路"上,经过21个小时的奔驰,途中经过格尔木,玉树,那曲于19.30分来到了拉萨。</h3><h3> 青藏铁路(被人们称为"天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h3><h3>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共设85个车站。 “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h3><h3> 这美妙动人的歌声充分的表达了我们的心愿。自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后"坐着火车去拉萨",就是我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h3><h3> 在我的记忆中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一部叫《农奴》的电影中知道西藏的。</h3><h3> 我第一次去西藏是在2003年9月份,那时青藏铁路还在建设中。</h3><h3> 这次来拉萨是我第二次来西藏,是陪着老伴“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的</h3><h3>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h3><h3> 西藏早在唐.宋时期被称为“吐蕃”;</h3><h3> 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h3><h3> 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到康熙年间起被称为“西藏”至今。</h3><h3> 西藏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藏有着深奥博深的藏传佛教文化;西藏有天高云淡.雪山圣湖等绝美的自然景色;……。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br></h3> <h3>  9月17日自驾游的第69天:</h3><h3> 在拉萨市,上午去大昭寺。<br></h3><h3>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h3><h3> 大昭寺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后,为尺尊公主修建的宫殿,距今大约有1360多年的历史。</h3><h3>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仿唐式汉藏结合土木结构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后来又经过元、明、清历代修缮与扩建,现在的占地面积已达25100多平方米。</h3><h3> 大昭寺坐东向西,朝向尼泊尔的方向,内部建有20多个殿堂。主殿坐东面西,高为四层,正中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此佛像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两侧列有配殿,供奉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塑像。</h3><h3>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比如主殿顶端的镏金铜瓦顶,殿门边框上雕刻的莲花、飞天、禽兽等,有明显的唐代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为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出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h3><h3> 大昭寺是西藏各教派共同尊敬的神圣寺院。大昭寺里的佛殿有释迦摩尼、宗喀巴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丹拉姆殿、神羊热姆杰殿、藏王殿等。在这些佛殿中,随处可见各种精美绝伦的木雕与壁画,此外,这里还收藏着长度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另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它们都是藏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h3><h3> 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竖立着一块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用汉、藏两种文字刻成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者“甥舅和盟碑”。碑文为:“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此碑文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是汉藏历史上一件宝贵的历史见证文物。</h3><h3> 有人说,没去过大昭寺就没去过拉萨,可见大昭寺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每年冬季来临,四川青海等地的藏传佛教信徒不远千来,远离家乡和亲人,几个人结队而行,他们带上干粮,一路走一路虔诚地五体投地的磕长头,花费几个月时间,磕长头到达拉萨,最终终点便是大照寺门前的青石板,或是大昭寺内供奉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h3><h3> 传说:叩拜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据说非常灵验,见此等身像如见释迦摩尼佛祖本人,信徒虔诚的磕头,虔诚地祈祷和所求心愿都会传达给释迦摩尼佛,因此大昭寺广场前的青石板上,一年四季都有虔诚的信徒在这里反复磕长头,</h3><h3>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h3><h3>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h3><h3> 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h3><h3> 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h3><h3> 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br></h3><h3> 大召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h3> <h3>  下午去布达拉宫。</h3><h3>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来这里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现在参观布达拉宫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因为每天参观的人数是有限额的。而且还要限制时间不许超过两小时。</h3><h3>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h3><h3>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br></h3><h3>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公元641年),对应到汉地则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h3><h3> 布达拉宫缘何而建?一说法是因发展需要,西藏吐蕃王朝最伟大的藏王松赞干布(藏地人更多称其为法王)为统治西藏、巩固政权,将统治中心从山南泽当一带迁至现在的拉萨,同时也为了防守外来侵略,于是在拉萨红山上建造了红山宫(藏语称为颇章玛尔布赤子,即红山上的宫殿)——这是布达拉宫最早的称呼;</h3><h3> 另一说是松赞干布法王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兴建了布达拉宫;还有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推算后建议法王修建布达拉宫。<br></h3><h3> 始建后的布达拉宫经历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于九世纪末,随着吐蕃王朝的消亡而毁坏,期间主要原因是两次事故:一次是赤松德赞期间金顶受到雷击;另一次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反对佛教引发战乱,布达拉宫被毁得只剩下两间房屋。<br></h3><h3> 布达拉宫重建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公元1645年),对应到汉地则是清朝顺治年间。布达拉宫的重建,与西藏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有着重要关系,那就是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五世达赖喇嘛的总领下,由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主持,和五世达赖喇嘛总管第巴﹒索朗绕登主管下修建。</h3><h3> 当时,五世达赖喇嘛驻在西藏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寺院哲蚌寺甘丹颇章里,其经师贡觉群培谏言:要想长治久安,须在红山重建布达拉宫才行,因为该地是藏地最伟大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宫遗址;于是,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实地考查了遗址、并参与设计和构建等工作,施工期间还率领从属三千人进北京朝拜清朝顺治皇帝,在政治上得到了清王朝的认可,并得到了顺治皇帝的大量赏赐,受赏的金银珠宝也用于重建布达拉宫,历时三年建成白宫——即布达拉宫东面的白色宫殿。五世达赖喇嘛在世时便一直住在白宫内。重建后的宫殿就称为布达拉宫,意即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宫殿。<br></h3><h3> 到了公元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摄政王第悉﹒桑杰嘉措依照五世达赖喇嘛的遗嘱,密不发丧15年,于1690年继续修建布达拉宫,历史三年建成红宫——即布达拉宫中间的红色宫殿,红宫中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1696年康熙皇帝得知达赖喇嘛已圆寂多年后,下诏严厉斥责第悉﹒桑杰嘉措,一时之间失去了清政府的支持,桑杰嘉措本人被西藏当时的权贵拉藏汗谋害,抛尸河中,是一个悲剧性历史人物。<br></h3><h3> 布达拉宫从公园641年开始动工建筑到1693年最终建成了具有现在这般规模的辉煌宫殿,这期间经历了1000多年的坎坷历程。从此可见,布达拉宫的历史里就已经蕴藏了藏民族的发展变化的历史。</h3><h3> 屹立在玛布日上山的布达拉宫就是藏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鉴证。</h3> <h3>  9月18日自驾游的第70天,来到拉萨的第3天:</h3><h3> 今从拉萨去西藏的圣湖"羊卓雍措"。</h3><h3> 羊湖属于高原堰塞湖,是在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h3><h3> 羊卓雍措(YamdrokTso),有的人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因为在空中看羊卓雍措就像珊瑚枝一般,分布在大地上,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湖”。</h3><h3> 羊卓雍措的面积是67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是4,441米。从拉萨到羊湖翻越了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后。就可以见到羊卓雍措了。</h3><h3> 羊卓雍措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帮助人们寻找到了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也有民间传说,她是由天上一位仙女下凡变成的。湖里分布着众多小岛,鱼类丰富,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牦牛、藏羚羊、狐狸、雪猪等,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地藏族人民赞美她“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h3><h3> 羊湖风景秀丽而神秘,湖中山地突出,各自独立水面。岛上牧羊很肥美,野鸟成群地游在水面上。站在海拔4990米的山口向南面望,羊湖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碧蓝的湖水平滑如镜,白云、雪峰清晰地倒映其中。湖边水草丰美,草场羊壮牛肥;湛蓝的湖水中,波光粼粼;湖岛上,黄鸭成群接队,时飞时落;远处山峰与湖光交相辉映,无比妖娆。我多想用“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湖”来赞美她啊。<br></h3><h3> 记得15年前也是九月份,我第一次来羊湖时,那时的羊湖没有固定的景区,来的游人也很少,我们可以自由的在湖边散步,尽情的欣赏那湛蓝平静的湖水,遥望那倒映在湖水中的雪山。真是感受到了"圣湖美景"魅力。</h3><h3> 可是现在的景区里游人明显的增多了,而且公路一直修的了湖边。游人的喧闹声已经打破了原来那种大自然的平静。但是站立在湖水中的等着与游人拍照的牦牛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但是是要收费的,每人20元。在我的劝说下,在牦牛主人的搀扶下,老伴骑上那头白色的牦牛,带上了藏民的帽子拍了一张值得纪念的照片。</h3><h3> </h3> <h3>  在羊卓雍措景区,一路上很多牵着藏獒等待游客拍照的藏民,如果想拍照请付款,每人10元钱。</h3><h3> 藏獒(英语:Tibetan Mastiff),又名西藏獒犬,属獒犬类,是一种体型较大性格凶猛的犬。其毛色多为铁包金、黄色、黑色(黑色并不是纯黑,而是在胸部、四肢略有白毛)等,原产于青藏高原。</h3><h3> 藏獒气质刚强,尊贵而高傲,力量强大,动作敏捷矫健,耐力较差,幼犬在成年以前记忆力较差。</h3><h3> 藏獒的典型特征是警觉性高,领地意识极强,对主人极为忠诚,在领地内对陌生人有强烈敌意,善于保护主人及其财物。</h3><h3> 藏獒有忠心护主的天性,不仅是游牧民族的最佳保护犬,同时也被认定是国王、部落首长的最佳护卫犬。藏獒体格高大,性格刚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h3><h3> 这样的纯种藏獒要是不来西藏是很难见到的,但是由于胆怯还是不敢走近它。是它的主人带我们走过去,拍下了这张难得照片。</h3> <h3>  9月19日自驾游的第71天 ,来到拉萨的第4天:</h3><h3> 游览八廓街。</h3><h3>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h3><h3> 八角街是拉萨最著名的小商品街,在八角街上还可以品尝正宗的藏式饮食,八角街是拉萨古老而神圣的地方,来拉萨如不去八角街上转转那真是一个天大的遗憾。</h3><h3> 现在的八廓街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在这里如不确定好方向,极有可能"转蒙"了。</h3><h3> 在八廓街可以直接去布达拉宫广场,距离很近不到20分钟的路程。</h3><h3> 布达拉宫广场位于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这座广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外游客集中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布达拉宫广场东西长六百米,南北宽四百米,道路广场总面积一点八万平方米,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h3><h3> 在广场南面,矗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这座2001年建成的纪念碑,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三百五十米,主体呈灰白色,总高37米,碑体南面铭文上端设五条金带,代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h3><h3> 宗角禄康公园的人工湖平静的湖水中镶嵌着布达拉宫的倒映,使布达拉宫广场显得更加富有魅力。</h3><h3> 离开了布达拉宫广场,在返回宾馆的路上,买了两斤牦牛肉干。</h3><h3> 18.00时乘Z8112次列车返回西宁。<br></h3><h3> 今天晚间就要离开拉萨,结束了这次西藏之旅了。这也了结了我的一个心愿,也算实现了我对老伴的一个承若:我们两人一同去次西藏,去看看美丽的布达拉宫。</h3><h3> 这次来拉萨旅游玩的很开心,很顺利,这不得不感谢"携程"的细心安排,也不得不赞扬现在网络世界的发达。</h3><h3>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到了西宁后,准备乘火车走天路去拉萨,但是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火车票不好买,尤其是卧铺票;再就是当地旅行社的行程安排不太如意。于是便找到了"携程旅行网”,把我的具体想法同它讲了后,它便责成西藏的分公司和我联系,并按照我的想法制定了旅游计划,待我满意了,便签协议,付钱。于是一切就顺理成章了。去拉萨的火车票给我买好了,到了拉萨有车接站,把我们送到宾馆,去景区有导游来接,宾馆安排的也挺好,三星级的,位置很不错,离八廓街很近。返程票是两张下铺,五天的旅游行程,吃.住.行.玩全包括,每人才不到2000元。这样的安排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关键是省心,省力,一切顺利啊!而且根本就没见到人,全是在网上办理的,网络世界真好!</h3> <h3>  9月20日自驾游的第72天,来拉萨的第5天:</h3><h3> 早晨列车停在当雄车站:海拔4290米。下车到站台上换换新鲜空气。</h3><h3> 当雄县属西藏拉萨市纯牧业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北部,距拉萨市170公里。</h3><h3> 当雄县地貌复杂。念青唐古拉山脉横穿全境,海拔7111米的主峰位于县辖宁中乡境内。</h3><h3> 我上次来西藏时这里还没通火车。但是这里是从拉萨去纳木错的必经之路,要在这里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才能到达西藏最大的圣湖纳木错。</h3><h3> 火车越过念青唐古拉山就到了青海省的格尔木了。这次西藏之行,乘火车的时间还是不错的,来时是晚间离开西宁,白天进入西藏;返回时是晚间离开拉萨,白天进入青海,这样一路上就把青藏铁路(天路)的景色全都看到了。</h3><h3></h3><h3> 当日14.30分回到了西宁。</h3> <h3>  9月21日自驾游的第73天,来西宁的第4天:</h3><h3> 上午去了"东关清真大寺"</h3><h3> 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h3><h3> 东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h3><h3> 东关清真大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h3> <h3>  下午乘92路公交车,去了位于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佛教圣地"塔尔寺"。 </h3><h3>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h3><h3>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h3><h3> 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h3><h3> 塔尔寺曾经还安葬过成吉思汗的衣冠冢。</h3><h3> 在塔尔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酥油花。</h3><h3> 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雕塑艺术。</h3><h3>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h3><h3> 酥油花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h3><h3> 另外在塔尔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br></h3><h3>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9月22日自驾游的第74天,来西宁的第5天:</h3><h3> 今天去青海湖。</h3><h3>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h3><h3> 出发前在"高德"上定好了行驶路线,没想到的是"高德"和我开了个大玩笑。</h3><h3> 本来定好的路线从西宁到青海湖的距离只有不到160公里。可是这个高科技的导航仪,确给我导到了一段县级公路上全是山路,而且很难走,并且到了景区一看还多走了50公里,整个行程增加到了210公里。</h3><h3> 回到西宁在地图上查一下,今天多走的这段50公里山路是日月山的扎汉布拉垭口,海拔接近4000米,也属于祁连山脉的一部分。</h3><h3> 我估计在我这次自驾游的行程中,可能这是最后的一次走这样的山路了,走这样的山路真是让我有些畏惧,感到"头疼"。</h3><h3><br></h3><h3><br></h3> <h3>  尽管多走了50公里的海拔近4000米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但是当我翻越过高山见到了期盼已久的青海湖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立马赶走了我旅途中的疲劳,青海湖的景色真是太美了。</h3><h3>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h3><h3> 青海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h3><h3>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h3><h3> 在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h3><h3> 在退休后的旅游生活中,多多少少去过几个湖区,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兴凯湖;江苏省的太湖;江西省的鄱阳湖;湖南省的洞庭湖等;也看到过一些海天一色的美景,但青海湖的湖水比那些湖水都要蓝,比海水还要蓝,比蓝天还要蓝,静静的湖面像一匹无边无际蓝色的锦缎,蓝得纯净、蓝得醉人。</h3><h3> 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汉语的意思就是“青色的海”,因为青海湖海拔高,含氧量低,浮游生物少,水的能见度有8-9米,所以青海湖才会有这样美丽纯净的比蓝更美丽的“青”色。</h3><h3> 在青海湖边看见了一座洁白的高高耸立的文成公主的雕像,只见她双目凝视着远方、神态安详。据说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h3><h3> 1000多年前,唐朝和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临行前,唐王赐给她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途中,公主思念起家乡,便拿出日月宝镜,果然看见了久违的家乡长安。她泪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记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文成公主的雕像现在依然静静地站在青海湖边,我想,有这么多人来看她,有这么多人喜欢她,她应该不会再想家了吧?</h3><h3> 在青海湖的“二郎剑”景区广场上有一座雕像,大象上面坐着猴子,猴子上面坐着兔子,兔子上面站着小鸟,这座雕像叫“吉祥四瑞”,取材于藏族传说故事,寓意人寿年丰、吉祥幸福。</h3><h3> 现在已是9月末了,在青海湖畔还盛开着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青海湖湛蓝的湖水在金黄色的油菜花的衬托下越发显示出无比诱人的魅力。</h3> <h3>  9月23日自驾游的第75天,来到西宁的第6天:</h3><h3> 上午11.30分离开了西宁市,在京藏高速(G6)路上行驶了240公里,于15.30分来到了甘肃省会兰州市,入住"兰飞宾馆"。</h3><h3> 兰州,简称“兰”,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h3><h3>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从这时起开始称兰州。<br></h3><h3> 来到兰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吃一碗正中的”兰州拉面”。</h3><h3> 安排好住宿后去街里转转,这里的马路挺宽敞的,街道两旁的绿化搞的也不错,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印象。在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处就是一个菜市场,这里的蔬菜.水果.小吃种类很多,价格也便宜。逛着逛着天就渐渐的黑了,这时已快7点了,正好见到了一个拉面馆,可是进去一看这里是7点下班,但是老板见我们是旅游的外地人后,就非常热情的让后厨师傅给煮了两碗面,面比我们哈尔滨便宜,一碗才7元钱。</h3><h3> 哎!今天终于在兰州吃的拉面了。</h3> <h3>  9月24日自驾游的76天,来到甘肃省的第7天:</h3><h3> 在兰州乘公交车去游览"黄河风情线"。</h3><h3> 我是第一次来兰州,到了这里才知道,兰州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h3><h3> 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核心景区,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全长百余里的南北滨河路,是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h3><h3> 黄河风情线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巧夺天工的滨河风景区,被南来北往的客人称为"兰州外滩”。</h3><h3> 今天我们去的第一个景区是《水车博览园》,在我们住的地方乘公交车开出32站才来到了博览园。</h3><h3> 原来兰州还有个名字 被称为“水车之都”。在这个水车博览园里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h3><h3> 水车博览园是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遗憾的是因为现在是黄河的汛期,因为防汛,只开了一个水车广场。</h3><h3> 进入水车广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水车,在水车不远处还竖立着一尊雕像,他就是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br></h3><h3> 段续,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人。</h3><h3> 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曾任云南道御使、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h3><h3> 段续在任时曾宦游南方数省,对南方木制筒水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祥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晚年回兰州后致力于水车的仿制,但是几遭失败。于是他二下云南考察,获得水道翻水的启发,然后结合黄河水急等特点,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黄河水车。</h3><h3> 历经四百余年,兰州水车日臻完善。她构造独到、工艺精湛、雄浑粗犷、风格独特。到了1952年,二百五十二轮水车林立于黄河两岸,蔚为壮观。由此,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而知名于国内外。 </h3><h3> 离开了水车博览园,我们又去寻找兰州市的象征~黄河母亲朔像。</h3><h3> 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h3><h3> 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她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br></h3><h3> 站在这美丽的《黄河母亲》雕塑边,看着波涛滚滚,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不由的让我感觉到: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是黄河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h3><h3> 离开了黄河母亲雕像,我们接着来到了黄河铁桥。</h3><h3> 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是兰州市内标志性建筑之一。</h3><h3> 兰州历来是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难以逾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h3><h3> 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这里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直到洪武十八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著名的镇远桥。在历史上被誉为“天下第一桥”。</h3><h3> 但是镇远浮桥并非坚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棱,常常会发生桥毁人亡的惨剧。而且,冬季黄河封冻,浮桥必须拆除,车马均由冰上通行。冬春之交冰雪融化之时,经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春天冰融之后,又需重建浮桥,所费甚巨。</h3><h3>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早在光绪初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就有过修建铁桥之议,但因为洋人出价太高而作罢。进入20世纪,走向末路的清廷开始实行新政,鼓励洋务。</h3><h3> 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姓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八旗蒙古镶黄旗人。清廷授多罗特公,时任陕甘总督。在他任职期间即于光绪31年(1905年)设立了甘肃洋务总局,</h3><h3> 升允敏锐地意识到“外人奇技巧思”正可以“宜民利用”,于是他决定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来实施他的修建黄河铁桥的计划。</h3><h3>光绪32年(1906年)五月,德国天津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正好游历至甘肃,双方一经接触,立即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建桥总投资是十六万五千两白银,还不足左宗棠时的三分之一。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兰州注定要在20世纪初叶、在极其贫困的中国完成一件惊世伟业。</h3><h3> 到了1906年9月11日,清王朝的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正式签订黄河铁桥包修合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h3><h3> 但是当时的中国确炼不出一吨钢,产不出一吨水泥。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需要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然后由陆运辗转多地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光运材料就花了两年时间。</h3><h3> 从公元1908年5月9日,黄河铁桥的建设动工到公元1909年8月19日,铁桥正式竣工通车 。这在中国的建桥史上不得不说是个"奇迹"。</h3><h3> 站在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铁桥上,回忆着建桥的历程,在我的内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大国,尽然贫弱到如此地步!</h3><h3> 同时不得不让我联想到:从黄河铁桥开始建造的1906年到当今的2018年,在这112年里,在亘古沃野的华夏大地上,发生改朝换代,天翻地覆的巨变。当今的中国钢铁产量据世界第一,钢铁大桥遍布祖国的山川大河,而且建成了号称世界第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这样的对比,这样的变化,不得不让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强盛而感到自豪!</h3><h3></h3> <h3>  9月25日自驾游的第77天 ,进入宁夏自治区的第1天:</h3><h3> 早上离开了兰州市,在京藏高速路上行驶了400公里,进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来到了黄河岸边的青铜峡镇。</h3><h3> 宁夏回族自治区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千米,东西相距约250千米,总面积为6.64万多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h3><h3> 离开兰州市行驶了190公里,来到了刘寨柯收费站,这里是甘肃省和宁夏自治区的交界处。大自然的景观真是太神奇了,进入宁夏地界后,视线豁然开朗,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我真不敢相信在西域黄土高原上还有这样美丽的平原,看着路两旁一片片成熟的庄稼,我好像回到了我的家乡,富裕的松嫩平原。</h3><h3> 原来这里就是 宁夏平原,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h3><h3> 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br></h3><h3> 没来宁夏前,就听说宁夏是塞上江南,但是我还有点不信,今天亲临其境的来到了这里,果不其然,还真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h3><h3> 过了刘寨柯收费站继续行驶了210公里,一路上欣赏着塞上江南的风景,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青铜峡。</h3><h3> 青铜峡镇,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隔黄河与灵武市、吴忠市的利通区相望;南以牛首山为界与中卫市中宁县接壤;西依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北与永宁县相连。</h3><h3> 青铜峡距吴忠市府驻地利通区3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54公里。<br></h3><h3> 我们住的地方离火车站很近,青铜峡镇面积不算太大,居住人口也不是很多,很清净。</h3> <h3>  9月26日自驾游的第78天,进入宁夏的第2天:</h3><h3> 上午先去游览了黄河水利枢纽:</h3><h3> 青铜峡水电站,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位于黄河中游青铜峡谷口处。电站为水闸型式,机组布置在每个宽21米的闸墩内,厂房为半露天式,安装7台3.6万千瓦和1台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10.4亿千瓦时。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1967年12月投入运行,1978年建成。</h3><h3> 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旁边是宁夏水利博物馆,在这里展出的主要是一些建设时期的照片、设备、设施,和古代人治水的方法。我在这里又一次了解到了些黄河水利的历史。</h3><h3> 水利博物馆的外面的广场上是一组九龙治水的雕塑。</h3><h3> 出了博物馆大门,看见大批的游人被忽悠着去看什么108塔和黄河中华园之类近年人造的景观,没有人会带着他们去实实在在的了解水利,这个免费的博物馆,没有人讲解青铜峡水利枢纽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的旅游业,还停留在搂钱和看热闹的层次。</h3><h3> 离开水利枢纽,接着又驱车20公里,去大禹文化园</h3><h3>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向自然宣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一人 ,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创始人,也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之一,作为中华历史与文化的集合体,几千年来大禹就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生生不息,“天覆其苍,地载其黄”。</h3><h3> 记得在我们读小学时就有一篇"大禹治水"的课文。可是大禹治水和青铜峡有啥关系呢?</h3><h3> 原来在铜峡一带流传着:“禹练十年功,铸斧开青铜。金牛镇峡口,斩龙保年丰。”的动人故事。</h3><h3>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宁夏被大水淹没,大禹来到青铜峡一带带领众人治水,大水退去,山北面成为陆地,而山南面却因为峻岭东西相阻隔,使得积水不能流去。大禹带领众人开凿的山沟,白天开凿出一条沟,到了夜里就合拢了。这时,有人对大禹说:山下深潭里有一条蛟龙,它会妖法能作怪,不要再开山了。大禹淡淡一笑,不以为然,继续开山。有一天,狂风大作,大雨倾盆,怒涛汹涌的洪水狂吼翻滚,众人慌乱闭门不出,大禹却冲出房门,跑上高崖,心中发誓:我一定要制服可恶的洪水!这时忽见云端出现一位骑着黄牛的老者,俯首含笑说:“你们同心协力,铸造出一把青铜巨斧,就能劈山斩蛟龙!”大禹急问:“如何铸造?”老者说:“取来五岳(注:华山、泰山、衡山、嵩山、恒山)顶峰宝石,炼三千六百五十日就可得到。”并把坐骑黄牛送给大禹。</h3><h3> 大禹听后亲赴五岳取宝石,黄牛驮着宝石腾空而归。众人建成熔炉,大禹取回宝石,黄牛运送煤炭,到了该练成的日期,只听一声巨响,熔炉炸开,青铜巨斧腾空而起,在空中旋转着放射光芒。黄牛大叫一声,冲入深潭中与恶龙搏斗,这时候风浪大作,黄牛将恶龙引出水面,青铜巨斧从空中将巨龙斩为两段。山腰随之开裂出一道峡口,洪水顺口而下,这里现出了陆地,人们开始在这里耕种生活。</h3><h3> 老百姓为了感念大禹和黄牛的恩情,在青铜峡北山上修建了一座禹王庙,并叫那山为牛头山。又铸成两头铁牛,一头供奉于牛头山的金牛寺中,在金牛寺旁的泉口上修了一座金牛池,据说,当日黄牛在此饮水;另一头铁牛沉于水底,用来镇压河底,防止洪水泛滥。</h3><h3> 至今还有“金牛镇河底,蛟龙难翻身”的传说。因为峡口是用青铜巨斧所开,所以这里起名叫“青铜峡”。</h3><h3> 今天,在大峡谷的黄河岸边,层层叠叠的大禹文化园将为我们再度打造出一座属于中华民族的丰碑与精神家园。<br></h3><h3> 离开大禹文化园,最后去了108塔寺庙。</h3><h3> 108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h3><h3> 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br></h3><h3> 这108塔,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较大之外,其余均为小塔。塔全部用砖砌成,抹以白灰,属于喇嘛式的实心塔。塔群的总体布局别具匠心,风格独特。</h3><h3> 民间相传,一百零八塔曾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天门阵”,其实它是佛教的纪念塔。 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为了去掉人生众多的烦恼,善男信女要戴108颗贯珠,念108遍经。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h3><h3> 哎呀!但愿能这样吧。可是现在的我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啊,</h3> <h3>  9月27日自驾游的第79天,进入宁夏的第3天:</h3><h3> 早饭后离开了青铜峡镇,本来还准备走高速,可是看到这里是一马平川没有山路,因此改变计划走S201省道去自治区首府银川。</h3><h3> 在快要到达银川市时,我忽然发现在路旁不远处有几个高大的土丘,接着就看见广告牌上写着"西夏王陵"景区。太好了西夏王陵正是我计划中要去的地方,没想到就在这里,立马左转去景区。</h3><h3>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h3><h3> 王陵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h3><h3> 西夏王陵营建年代大约是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我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它承接了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的历史。</h3><h3> 通过在景区内的参观,让我对西夏王朝多少有了些了解。</h3><h3>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189年。</h3><h3></h3><h3>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h3><h3> 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并于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h3><h3> 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br></h3><h3>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之后,曾六次入侵西夏后并拆散了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h3><h3> 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仅仅生存了189年的西夏王朝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但是党项族子孙还在,好像生活在安徽省的某个地区。</h3><h3> 离开了西夏王陵景区,在S201公路上又继续行驶30多公里,便来到了银川市。入住火车站附近的乘祥宾馆。</h3><h3> </h3><h3> 9月28日自驾游的第80天,来到宁夏的第4天:</h3><h3> 上午去4S店保养车,这是在自驾游的途中进行的第三次保养,也是最后一次了。下午在宾馆附近转了转,这是我第一次来银川,这个城市的街道很宽,很整洁,就是高层建筑和其它省会城市相比不是那么集中。</h3><h3>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水洞沟遗址繁衍生息,史上是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h3><h3><br></h3> <h3>  9月29日自驾游的第81天,来到宁夏的第4天:</h3><h3> 在银川,乘公交车去贺兰山看岩画。</h3><h3> 岩画(Petroglyph)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h3><h3> 岩石,自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开采使用,作为劳动工具,也作为日常用品。</h3><h3> 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材料,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最早的“文献”。岩画不仅涉及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同时,岩画还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以艺术语言打动人心。</h3><h3>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h3><h3>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宁夏最著名景点,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h3><h3> 要是来到了宁夏,要是住在了银川,就一定要求看看贺兰山岩画。因为这是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留个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刻画了他们在原始社会中生活的足迹。</h3><h3> 但是从银川市区去贺兰山岩画景区的交通不是很方便,乘公交车一天只有两班,9.30分以后就没车了,只好乘私家车或"打的"。门票是:60.00元,开放时间:08:00~18:00。</h3><h3><br></h3> <h3>  进入景区后,我先去参观了岩画博物馆。</h3><h3> 岩画馆分为世界岩画、中国岩画、贺兰山岩画等5个展厅,精选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岩画图录、拓片、照片、实物和复制品,共计547件。这些展品,集中展示了全世界30个国家、200多个岩画点的精彩内容。其中还有对世界和中国著名岩画专家及其研究成果的介绍。据悉,银川世界岩画馆是中国唯一的岩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博物馆。</h3><h3> 在这里让我知道了距今3万年前,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在贺兰山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以贺兰山岩画为代表的原始造型艺术。</h3><h3> 参观完岩画博物馆,就要乘观光车去看岩画了。岩画区是在一个峡谷里,正在我细心观看那寓意颇深的岩画时,无意的抬头看看,哇!就在我头上方的岩石上站立着一只公岩羊,正在我举起手机要拍照时,哎!又奔上来了一只母岩羊,这是多好的一个难得的画面啊!赶紧抢拍,留下了这一珍贵照片。</h3><h3> 贺兰山岩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雄羊体重50-74.5kg,雌羊35-50kg。上体毛色青灰褐色、褐黄灰色、褐灰色。一般四肢前面及腹侧具有黑色纹。</h3> <h3>  9月30日自驾游的第82天,来到宁夏的第5:</h3><h3> 今天离开了银川市,走103国道和金沙街,中午来到了盐池县。以前我并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在地图上发现的。</h3><h3> 因为它地处宁夏和陕西的交界处,又是我从银川去三亚的必经之地,考虑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小长假期间自驾出游的人肯定会多,所以要避开人多的银川,先行一步到盐池,明天在盐池上高速车辆会少一些。</h3><h3> 中午到了盐池县城,安排好住宿,首先要找个饭店吃顿这里的"滩羊肉"。盐池的滩羊肉是全国出了名的。</h3><h3> 滩羊因其特殊的生长环境,羊肉色泽鲜红,脂肪乳白,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肌纤维清晰致密,有韧性和弹性,外表有风干膜,切面湿润不沾手。肉质细嫩,不膻不腥,是公认的优质羊肉</h3><h3> 在宾馆服务员的指点下,去了一家在这里很有名气的开了30多年的小店,吃了一斤半滩羊肉,果不其然真是不错,我感觉比手把肉有特色。</h3><h3> 盐池的滩羊肉为什么好吃呢?这个小店的老板看我是从黑龙江来旅游的,就给我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h3><h3> 相传,在西汉中期,汉武帝雄心勃勃,为扩大自己的疆域,几次启用卫青、霍去病,向北横越沙漠,几经骜战,终于把匈奴人打退到了大沙漠的北边。</h3><h3> 有一年降汉的匈奴人来给朝廷进贡,汉武帝为了答谢,派苏武为使者出使匈奴,苏武拿着一根象征着大汉王朝的旌节,告别妻子就上路了。没想到,这一行成为苏武后来十九年劫难的开始。</h3><h3> 这一次苏武到匈奴,正好遇到生活在匈奴的汉人计划谋反,匈奴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因此而怀疑是苏武策划的,于是把苏武给抓了起来关在地窖里。但是坚强的苏武面对匈奴人的审讯,不管受多大的折磨和委屈就是不投降。最后,单于看到苏武是一条汉子,就把苏武送到北海,给他一群又瘦又垮的羊,并对苏武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公羊怎能生小羊呢,苏武一听就知道这是单于要想长期监禁他了。 苏武被监禁后,单于不给他口粮,也没有固定的住处,和他做伴的只有一群羊和那根旌节。</h3><h3> 苏武拿着旌节,赶着羊,饿了就用旌节掘草根、挖野菜,渴了就象羊一样遇到什么水就喝什么水。几年之后,苏武手中旌节上的穗子都磨光了。刚开始,单于年年还派人到大漠去监视苏武,又过了几年后老单于死了,国家发生了分裂,新的单于对苏武监禁在大漠的事也就不管了。这时候,苏武放牧的那群瘦羊在苏武精心的照料下,一只只都长得膘肥体壮,苏武也开始把一些老羊宰杀了当作自己的食物。此时,苏武的活动已经有了些自由,生活也不是那么艰苦了,可他没有一天不思念自己的妻儿,想念自己的国家。苏武暗暗地赶着羊群一边放牧一边向南移动,他要回家。 </h3><h3> 这一年,苏武赶着羊经过几年的艰苦跋涉终于移到了今天盐池境内的南海子,当他知道这里是大汉管辖的地方后,高兴的好象到家了一样。这时候,苏武经过十几年的颠沛流离,只有五十多岁他,胡子眉毛已经全白了。</h3><h3> 赶着羊群走了十几年的苏武在南海子遇到了几户耕地的农户,在农户的帮助下挖了一孔小窑住了下来,一边放羊一边休养。在这里,苏武看到了许多以前他从没有见过的青草,羊一见这些鲜嫩的青草就低头吃得很欢。那时候,盐池这里只有青羊、野羊,而没有成群喂养的滩羊,农户们根本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羊。没事的时候,那些农户就到苏武的窑里来看羊,来听苏武讲他这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一些小孩子没事的时候就帮着苏武放羊。苏武在这里,也学会了种地,吃上了米面和蔬菜。</h3><h3> 那时候,在南海子的东边有一口水井,因为山中的狐狸常常三五成群地到水井边找水喝,因此,人们就把那口水井叫做野狐井。苏武把羊刚放到南海子时,也就象以前那样用树枝搭了一个羊圈,可野狐井周围的狐狸太多了,到了晚上常常发生狐狸溜进羊圈吃羊的事,苏武就像筑城一样,用土打了一座羊圈,这样,狐狸就钻不进去了。</h3><h3> 苏武从漠北赶回来的这群羊经过十几年的优胜劣汰,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膘肥体壮的优质羊了,在这块水美草嫩的地方,羊只越来越肥壮了。这年春节,他宰了一只羊,和当地的农户一起过节。等到他把羊肉煮熟后,苏武觉得羊肉的味道香气扑鼻,再一吃羊肉,这只羊的味道比以前他吃过所有的羊都香。到了第二天,苏武还是想不通为什么羊肉的味道一下子变香了,他决定再宰一只羊尝尝。因为刚宰倒了一只羊,羊肉还没有吃完,他准备再去宰羊的时候,看看那只都舍不得。突然,他听到前几天被狐狸咬断腿的一只小羊羔“咩咩”地叫着,他望羊羔,觉得这只受伤的羊羔得不到救治也不会活得太长,就决定把这只羊羔宰了吃。当他把羊羔煮熟一尝,羊羔肉的味道比大羊的味道更加鲜嫩可口。从此之后,他就开始观察羊吃过的草、喝过的水,他发现,羊在盐池吃的是甘草、莎草、野苜蓿、苦豆、盐蒿等,喝的水稍微有些咸,他猜到,羊就是吃了这种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豆草、咸味的盐蒿,喝了味咸的水才使羊肉的味道更好了。 </h3><h3> 在盐池,苏武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身体也恢复了,他的思乡之情更重了。每天他都望着天上的飞鸟,他多么想让自己也能像鸟儿一样能飞回故乡啊。</h3><h3> 这一天,苏武坐在茅草房前,望着眼前的羊群,突然一只大雁从空中栽了下来,摔在了他的面前,苏武上前一看,只见大雁的腿上被猎人射了一箭,鲜血流了很多,苏武忙把大雁抱回窑里,找来热水把大雁的伤口清洗干净,又撕下自己羊皮衣服上的一角,把大雁的伤口包扎好,给大雁端来了水和食物。大雁在苏武的精心照料下伤慢慢地养好了。苏武心想自己在外整天地思念家乡和亲人,大雁也会思念亲人的,就准备把大雁放飞,就在临放飞大雁的时候,苏武想起了飞鸿传书的故事,他就把自己现在生活的地点写在羊皮上,绑在大雁的腿上。 </h3><h3> 没想到 这只大雁真的把信带到了西汉皇帝的手中,西汉皇帝一看苏武还活着,马上派人来盐池接苏武回朝廷。苏武临走的时候,他把跟随自己十几年的这群羊分给了南海子的农户们。以后,这群羊在盐池越传越多,盐池人为了使羊肉更好吃,夏天的时候,他们把羊放牧在有甘草、莎草的牧场上,到了秋天又打下许多甘草秧储备起来,供羊在冬天食用。盐池人放羊的时候也学着苏武都拿着一根没有穗子的红柳棍,盐池人不仅吃大羊肉,更喜欢吃羊羔肉。盐池羊肉也以其味鲜、肉嫩、不膻,吃起来肥而不腻、滑而爽口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欢。</h3><h3> 一边细嚼着羊肉,一边品尝着羊肉的味道,一边认真听记着这感人的故事,才真正的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种美食中都寓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也可能就是我们美食文化的深奥所在吧。</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下午去了盐池县博物馆,</h3><h3> 在百度上知道这里还有个博物馆,便"打的"去看看。</h3><h3> 盐池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上世纪30年代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 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这里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古有“平固门户,环庆襟喉”之称,其势可“羽翼陕北,控扼朔方”。因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h3><h3></h3><h3></h3><h3>  1936年5月18日,中央军委发布了西征命令和作战计划,红七十八师在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率领下西进。</h3><h3> 6月17日,西征红军攻克定边城。</h3><h3> 19日,韩先楚、崔田民(宋时轮同去)即率连以上干部骑马前往盐池勘察地形,侦察敌情,大部队也向盐池城外集结。经过英勇苦战,西征红军6月21日凌晨3时攻下盐池城。广大回、汉人民纷纷涌上街头欢迎,犒劳红军,庆祝解放。敌人不甘心失败,把民团化装成老百姓,由大水坑向盐池县城方向开来,企图夺回县城。红军在半路上设伏,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h3><h3> 古城盐池的解放,揭开了盐池历史崭新的一页!</h3><h3> 由于盐池盛产“三宝”——食盐、皮毛、甘草,所以成为“地瘠民贫”的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支柱”;盐池县又处于陕甘宁边区的西北边缘,北、西、南三面都和国民党统治区交界,所以又被称作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在防御敌人侵袭,保障边区安宁,畅通经济贸易,支援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h3><h3> 盐池县是宁夏唯一的一块从土地革命时期坚持到全国解放的红色根据地。</h3><h3></h3><h3> </h3><h3> </h3><h3><br></h3><h3> </h3><h3><br></h3> <h3>  10月1日自驾游的第83天。</h3><h3> 今天是"国庆节",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89周年华诞。</h3><h3> 我们计划利用国庆节小长假高速路不收费的7天里赶到三亚。</h3><h3> 上午8时给车加满油在盐池县城上高速,出宁夏进陕西,经定边,静边,志丹县,洛川,延安,全天行驶480公里于17时到达了今天目的地,宜君县城。</h3><h3> 宜君县,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北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县城南距省会西安120千米,北距轩辕黄帝陵27千米,总面积1531平方千米。210国道和铜黄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被誉为“关中通往陕北的天桥”。</h3><h3> 宜君县,因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国君王在此兴建避暑行宫,而有了“宜君”之称。</h3><h3> 宜君,山以水秀,水因山清,山山水水美在自然。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散文《宜君记》中说“这个山梁小县城,夏天知凉,冬天知热,难得这一块宝地”。宜君地处关中与陕北过渡带,风景秀美、气候宜人。</h3><h3> 宜君县地属子午岭桥山山系,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仅东与东北部分为破碎黄土高原。</h3><h3> 宜君历史悠久,境内有 彭祖故里、仰韶文化遗址、姜女泪泉、北魏石窟、云梦山道教胜地等多出人文古迹,更有福地湖、太安森林公园等省级自然风景名胜。</h3><h3> 宜君县现存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窟寺及石刻13处,2013年“宜君石窟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淌泥河摩崖造像、福地石窟、牛家庄石窟等,福地佛道同龛石窟享誉中外。<br></h3><h3> 宜君一带有六郎洞、六郎棋盘、杨坪等杨家将屯兵练武的遗迹和民间故事传说。留下了杨六郎“威震三关口”,“一箭三百里,直插金锁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弘扬杨六郎“一身正气,满门忠烈”的精神,修建了“六郎雄关”,与清代的“雄关天堑”四个摩崖刻字相得益彰,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br></h3><h3> 姜女泪泉与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故事有很深的渊源,明嘉靖陕西籍著名学者马理《孟姜女碑记》 、《孟姜女集序》记载:宜君南三十里,镇曰“哭泉”,有姜女祠,祠下有泉。</h3><h3> 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先生1962年路过哭泉,写下了“关城万里功千古,莫忘民间有哭泉 ”的诗句。现在的姜女泉两千余年泉涌不息,成为当地人文传说一大奇观。<br></h3><h3> 龟山是宜君县城最高峰,曾是宜君古县城衙署所在地,龟山文化园位于山巅之上,总面积约7000㎡。有九龙壁、庆云阁、博物馆。<br></h3><h3> 宜君县城地处子午岭的大山深处,是座地道的山城,很有特色。这次要不是忙于赶路,一定会在这多住几天。</h3><h3><br></h3> <h3>  10月2日自驾游的第84天,</h3><h3> 早上离开了建筑在秦岭山脉中的宜君县城,今天走了两段高速公路,先是在走延安到西安的高速,绕过西安后改上福建到银川的高速(G70),全天行在秦岭山脉中驶了500公里,经过了近100个隧道,平均间隔四五公里就有一个隧道。</h3><h3> 傍晚入住湖北省十堰市。</h3><h3> 十堰市隶属湖北省,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全境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95.5公里,全境面积2368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6万。 十堰有着悠久的历史,东临“三国”名城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秦岭,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现在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h3><h3> 十堰是东风汽车的故乡。</h3><h3> 1969年,二汽落户十堰,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此,挖山筑城。二汽就像历史赠送给十堰的一个礼物,短短几十年间,一个铁匠铺支撑的深山小镇,演变为雄踞鄂西北要塞的区域中心城市。“二汽东风”造就了“车城十堰!</h3><h3> 这是我第二次来十堰,第一次是在2016年,来这里去了武当山。</h3><h3><br></h3><h3><br></h3> <h3>  10月3日自驾游的第85天:</h3><h3> 早晨离开十堰市,继续走福银高速,然后改上二广高速,全天行驶了500公里,伴晚入住湖南省的澧县县城。</h3><h3> 澧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h3><h3><br></h3><h3> 10月4日自驾游的第86天:</h3><h3> 早饭后从澧县出发,继续在二广高速上行驶了420公里,傍晚入住永州县城。</h3><h3> 永州,是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的汇合处,故雅称“潇湘”。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h3><h3> 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h3><h3> 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h3><h3><br></h3><h3> 10月5日自驾游的第87天:</h3><h3> 早晨离开了永州县城继续走二广高速,然后改上包头~茂名高速,全天行驶了460公里,傍晚入住广西的梧州市。</h3><h3> 梧州,广西下辖地级市。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h3><h3> 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光在此地建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先后诞生了陈钦、士燮、袁崇焕、李济深、梁羽生等杰出人物。</h3><h3><br></h3><h3> 10月6日自驾游的第88天:</h3><h3> 早晨离开梧州先走包茂高速,然后改上沈海高速行驶了540公里于14.30分到达徐闻。</h3><h3> 徐闻县,广东省湛江市辖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西、南三面环海,即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海口市新港至徐闻县海安港)直线距离14.6海里(即27公里),北接雷州市,面积为1605平方公里。</h3><h3> 徐闻县历史上属于雷州府管辖,传统文化有: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剧、雷歌等。这里是闻名全国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港”。 15.30分在徐闻县的海安港 ,</h3><h3> 16.30分乘跨海轮渡于18.30分到达海口。</h3><h3> 今天的行程非常顺利,超乎预计。原计划今晚住徐闻,明天早起乘轮渡到海口,没想到赶上了16.30分这班船。</h3><h3> 下了船驶出秀英港已是21.00时了,按着高德的导航于21.40分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海口华亨酒店。</h3><h3><br></h3> <h3>  10月7日自驾游的第89天:</h3><h3> 早上8时离开海口,走环岛高速西线,经文昌,博鳌,兴隆,陵水行驶了280公里,于11.30分到达了三亚市的三亚湾路的椰梦长廊。</h3> <h3>  2018年10月7日,自驾游的第90天。</h3><h3> 明天就是寒露了。</h3><h3> 每当到了寒露时节,在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告诉人们寒冷的冬天快要来了。</h3><h3> 可是在三亚却还是炎热的盛夏。</h3><h3> 今天我和老伴自驾游西域的旅途就圆满的结束了。</h3><h3> 回想起来,在这90天里,我们准确的行驶路程是18860公里,共游历了个12个省(自治区),44个城市 。其中:</h3><h3> 内蒙古5200公里,16个城市;</h3><h3> 新疆7410公里,20个城市;</h3><h3> 甘肃1550公里,4个城市;</h3><h3> 青海860公里(西宁市.青海湖);</h3><h3> 西宁~西藏乘火车往返(拉萨市.羊卓雍措);</h3><h3> 宁夏1130公里(2个城市);</h3><h3> 宁夏~三亚2710公里(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h3><h3> 在这近两万公里的旅途中:</h3><h3> 让我们见到了西域大地上浩瀚无边的戈壁.广阔无垠的大漠.茫茫千里的草原;</h3><h3> 让我们体验到了天山,阿勒泰山,祁连山,秦岭的险俊;</h3><h3> 让我们尽情的欣赏到了雪山.胡泊的魅力;</h3><h3> 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西域五省区的历史;<br></h3><h3>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我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的庞大;……。</h3><h3> 记得在30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刚从美国回来,他跟我讲的一件事深深的触动了我。他说,美国的高速公路特别发达,他驾车从美国的西海岸到东海安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h3><h3>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在那个年代,高速公路在中国的版图上还是个很陌生的概念。但是我知道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差不多,中国略大于美国,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列第三,美国排为第四。我这位朋友他们在美国驾车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可是那时在中国别说从东部到西部,就是在我们黑龙江省驾车转一圈也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啊。</h3><h3> 从那时起在我脑海里就产生了一个梦想,什么时候我也能驾车行驶在我们自己国家的高速公路上,从北到南,从东道西走上一圈,好好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h3><h3> 可是谁能想到,30年后的今天,截止2017年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3.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h3><h3> 可是谁又能想到,2018年的今天我竟然梦想成真了!我和老伴俩人年龄想加已是130岁的"年青人"竟然在祖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上,从祖国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北的新疆;又从西北的宁夏到最南边的海南三亚,共行驶了两万公里。这一路上我们走过了乡镇公路.县级公路,走过了国道,走过了高速公路。</h3><h3> 在这两万公里的路途中,我们领略了可以和美国66公路相媲美的京新高速公路(G7)的风采,目睹了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的独库(新疆独山子~库车)公路的险峻。最让我们惊叹的是,从陕西宜君到湖北十堰的500公里路途中竟然穿越了100个隧道,谁会想向的到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高速公路啊!谁会想象到修建这样一条高速公路是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啊!</h3><h3> 在这两万公里的路途中,我们走过了二广.沈海.连霍.福银.包茂等十几条高速公路,尤其在国庆节期间我们只用了6天的时间行驶了3000公里的路途,就从西域宁夏来到到了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岛。</h3><h3> 这就是我们祖国的高速公路!</h3><h3> 在这90天的经历中,在这两万公里的旅途中,我们看到的祖国西域大地的美景真是太多太多了,我们见到了祖国西域从乡村到城镇的变化真是太大太大了,这些都是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于诉说和表达的。</h3><h3> 但是我们这一路走上拍了3000多张照片已真实的记录下了这些美景,我们将永远的保存下来。</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