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为何能吸引我们一定要攀上高原,进入西藏?<font color="#010101"><b>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b><b>。</b>因为</font>那里有高耸入云的山峰,经年不化的雪域,清澈见底的湖泊,广袤无垠的草原,质朴虔诚的民众和古老神秘的传说。<br></h3> <h3>2018年10月5日至18日,由六人组成的战友团终于开启了策划近2年之久的青藏高原之行。往返共14天,乘了近100小时的火车和近2000公里的汽车行程,此次出行路途之远、时间之长、旅途之辛苦(主要是高原反应)创造了我的旅游新纪录,永远难忘。特收录一些旅途照片制作此影集,以做纪念。<br></h3> <h3>战友们汇聚天津站。</h3><h3>金秋圆梦青藏行,老当益壮忘年龄,整装轻步踏征程,只为心仪雪域情。<br></h3> <h3>上午5点左右到达兰州,在这里换乘8点半左右的火车去西宁。</h3> <h3>在赴西宁的火车上,与撒拉族汉子合影。</h3> <h3>撒拉族老人。</h3> <h3>中午时分到达青海省首府西宁。踏进这陌生的城市首先感觉到这里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城市,从人们的着装服饰就可以看出民族与信仰的不同。</h3> <h3>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民风与文化透着浓郁与厚重,山山水水让人感觉到恢宏与大气、原始与苍凉,深邃与神秘。</h3> <h3>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br></h3> <h3>与藏族僧侣合影,现己成为微友。</h3> <h3>与来自玉树地震灾区的藏族一家人合影。</h3><h3>我们询问他们现在的生活怎样?他们回答说:感谢政府、感全国人民的支援,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好!</h3> <h3>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破坏,又不断修建,现存的建筑是1913年时重建,1946年时改建并扩建,1979年时又重修,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大寺内,有供学习古兰经的教室。</h3> <h3>2018年10月8日
参观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
茶卡盐湖的“镜”让你似乎置身与蓝天,给你飞翔的感觉。在这里天和水没有明显的边界,天是湖的一部分,湖是天的补充,天地颠倒,似真似幻,美得陶醉。赤脚走到面上在水中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茶卡盐湖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贾商、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br></h3> <h3>十月八日晨,七点半出发去茶卡盐湖景区。降温了,我们都穿上了秋裤与防寒服。途中在下小雨,远处的山上有积雪,公路边上的树结满了树掛。在倒淌河路标处下车,拍下了海拔3820米的路标。此时略感耳朵有压力,听声音不清楚。</h3> <h3>经过三百余公里的奔驰,十一点多到达盐湖景区。</h3> <h3>走在完全是用盐铺的路上。真可称为盐的世界。</h3> <h3>用盐为材料制作的雕塑。</h3> <h3>租鞋下水,用手感觉湖底是平整而坚硬的。试着用手挖出盐粒,不可能。看来不借助工具是不行的。</h3> <h3>
清亮碧兰映苍穹,云云众生湖影中,日日摄下万千客,喜笑颜开忘旅程。<br></h3> <h3>若在晴天无风的条件下,真是天空的镜子。有多少人在这里拍出了自己美丽的倒影。</h3> <h3>盐湖边上被风吹起的聚在湖边类似盐卤的泡沬。</h3> <h3>下午四点钟开车返回青海湖,住湖畔的花园别墅。</h3> <h3>2018年10月9日
参观青海湖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有几个关于青海湖的传说故事,一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br></h3> <h3>在朝霞的映辉下,宁静的青海湖渐渐苏醒。微风吹动湖水,阵阵涟漪轻拂湖岸,蜿蜒的山峦被朝霞镶嵌了金边,平静宽阔的湖面从容优雅,纯洁清秀。无人不感叹大自然赋予我们这如诗如画的景致!</h3><h3><br></h3><h3>日出之前先拍几张剪影。</h3> <h3>清晨,东方刚刚有点发白,我们就聚到湖边观看日出。东方,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东北方向,一片乌云掛在天上,西南方向大片灰色积雨云逐渐飘远,头顶却是蓝天一片。</h3> <h3>喂食海鸥。</h3> <h3>在上世纪五十~七十年代,我国海军曾在这里研发试验鱼雷。</h3> <h3>大家的兴致很高,戴上头盔,骑上单车,模仿环湖自行车比赛,来一把。</h3> <h3>距青海湖不远处有一片沙丘,不知是如何形成的。</h3> <h3>透过沙丘能够遥望到远处的雪山。</h3> <h3>来到原子城参观。</h3><h3>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最高决策者们提出,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六十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原子城,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空爆成功)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
</h3><h3><br></h3><h3>照片中为东风二型导弹外型的实体,长度29米多,直经将近两米。两侧分别为原子弹和氢弹模型。</h3> <h3>在西宁市湟源县游览古商业街。</h3><h3>在清末及民国时期,曾经是一条非常繁荣的一条街。</h3> <h3>在民俗村游览。</h3> <h3>十月十日下午三点多,我们告别了西宁市,乘火车起程赴拉萨。再见了青海!</h3> <h3>本篇由将军、刘局、小于、宝印、老刺、广甲集体创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