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组员分工:</h1><h3>组长:崔子捷、吴萧俊</h3><h3>美篇:吴萧俊和吴极负责制作</h3><h3>PPT:崔子捷、叶俊洋负责制作</h3><h3>资料:马泽浩、骆明赟</h3><h3>文字:范致远、郑科俊、吴瑞、方正舟</h3><h3>图片:郑爽、叶子睿</h3><h3>音乐:叶俊洋</h3><h3>审稿:琚家瑞、黄贯、刘浩宇</h3> <h3>看!组员们正在讨论这活动该怎样进行,七嘴八舌的交流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这次的活动能呈现到最好。</h3> <h3>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font color="#ed2308">“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font>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br></h3><h3> 我们组研究的主题是: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们。</h3> <h3> <font color="#167efb"> 首先,我们分析的第一个人物是:长妈妈(阿长)。</font></h3><h3> 长妈妈长得矮而胖,是照顾鲁迅的保姆,她知道很多礼节,而且把鲁迅也培养成了一位好孩子,鲁迅也对长妈妈十分敬佩,可是之后这种敬佩慢慢的消失了。就有一次,鲁迅养的小隐鼠,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长妈妈告诉他:“小隐鼠是被猫给吃了,这让鲁迅十分的痛恨猫,可是后来他才知道,小隐鼠是被长妈妈一脚踩死了,这让鲁迅开始对长妈妈起了痛恨心理。
慢慢地,鲁迅对长妈妈改了称号。称为“阿长”,这自然是不礼貌的,可是他一想到他那可爱的小隐鼠,是被长妈妈给踩死的,就觉得这样才能复仇。在给小隐鼠复仇的同时,他也在思念一本《山海经》,书中有许多怪物,让鲁迅十分渴望,长妈妈知道后,就为鲁迅买回了《山海经》,鲁迅对此十分感激。
长妈妈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她为鲁迅买回了这本书,该是多么困难啊!但是她关心儿童,对儿童总是要保持关心,时要让鲁迅保持着做一个干净、安全、有教养的儿童。她在过年时教给了鲁迅很多礼节,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让鲁迅十分难受。例如她睡觉时摆成一个“大”字睡,挤的鲁迅无地方睡觉。虽然她举止粗俗,但是她在家里总能把鲁迅爱玩的天性给克制住。在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关心儿童,爱唠叨,爱管闲事的淳朴女性,但就是这样的她让鲁迅十分感激。
长妈妈,即使是一位贫穷的底层妇女,也有她一颗关心鲁迅的心,她在鲁迅成长的道路上做了很大的贡献,让鲁迅对她感激不已,就这样,在鲁迅的笔下,许多人物都生动形象,但是只有长妈妈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h3><h3> 感悟:长妈妈虽然在有些方面,令鲁迅又爱又恨的,但是鲁迅先生对她还是怀着感激之情。</h3> <h3> 下面是吴萧俊同学的,<font color="#167efb">他主要探究的是长妈妈和藤野先生两个主要人物。</font>他认为鲁迅是很感激长妈妈的,但是对于长妈妈在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让鲁迅很反感。比如:长妈妈睡觉时总喜欢摆一个“大”字,每次都会让鲁迅没有地方睡。但是长妈妈对鲁迅的那份爱让鲁迅先生感受到了。</h3><h3> <font color="#ed2308">还有一个是藤野先生</font>,他认为鲁迅对藤野先生除了感激以外还有一些愧疚,因为藤野先生不像别的日本人一样,他对鲁迅的那份认真和关爱打动了鲁迅。尽管鲁迅先生最后骗藤野先生说,他去学生物会用到医学,也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不舍。这种中日的感情是我们感动。</h3> <h3> 这是崔子捷同学的,<font color="#167efb">他研究的是长妈妈和寿镜吾老先生。</font>我们主要来讲讲他吧!寿镜吾老先生只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出现,但是对于鲁迅来说他是一名知识渊博、很有方正气质的老师。他对鲁迅的影响也是挺大的,比如:鲁迅问他怪哉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说了一句不知道。让鲁迅对他又爱又恨。</h3> <h3> 叶俊洋研究的也是<font color="#167efb">藤野先生</font>。他对鲁迅先生的关心、严谨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可以从藤野先生批改鲁迅先生的作业,一大片的红色字迹以及他的那种态度都让鲁迅先生对他产生了感激之情。他和鲁迅先生的那种感情是许多人无法比拟的。</h3> <h3> 接着,我们第二个探究对象是藤野先生。下面是我们组的读后感:</h3><h3> <font color="#167efb">鲁迅先生的文章向来苦涩难懂,但是却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朝花夕拾》是他的唯一一篇回忆性文集。近日有幸拜读,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解剖学教授,鲁迅先生对他的形容是: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他的相貌是如此平凡,但是却给鲁迅先生的未来留下了深刻影响。
刚到东京的时候,鲁迅对在日本中国留学生的现状十分不满。他认为那些留学生不思救国,而在日本学跳舞是可憎的行为。于是他就去了仙台,成为了藤野先生的学生。
藤野先生是一个热爱教学的老师。他替鲁迅先生订正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需任何言语,所有的希望和爱连同为人师的道德都倾注在这修改的一字一句中。
藤野先生平等待人。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期间,中国内外交困,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尽讽刺。但是藤野先生与常人不同,他尊重他的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是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这是藤野先生对鲁迅说的话,藤野对学生的尊重当然也深深蕴藏在其中。
当然,更不容忽视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藤野先生送的那张“惜别”的照片以及深切的叮咛令鲁迅先生永远无法忘怀。藤野先生常想让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那种无国界的科学精神也值得我们赞颂。以至于鲁迅先生也在文中说“我总还时时记得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是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极为深刻,以至于让鲁迅先生“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我想这也是为人师的最高境界了吧。</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