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云吐雾并非神仙“腾空飞翔”的感觉

阿鹏

<h3>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与 “吸烟有害健康”, 这同样因为烟而广泛引发流行于社会上的两句话,一个重在倡导;一个力在劝阻,白黑两道,泾渭分明,两者之间差距就这么大! 无论吸烟还是禁烟,其实香烟这东西对身体健康无益已经是公认的事实,只不过有人不以为然罢了。就像在这烟之前冠以诱人的一个“香”字,看这字面似乎就是好东西。倘若按其影响人类健康的性质,烟之前若醒目地提示个“毒”字,恐怕以赢利为目的香烟厂家一定拒你千里之外。</h3> <h3>  那么,吸烟既然有害,何不戒之呢? 说起戒烟的史话,我国最早的戒烟歌是华航琛作词作曲的《戒烟歌》,此歌曾在1911年辛亥革会后在民众中广为传唱。其歌词是:“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 纸烟不吸,民壮国强乐永年!" 1912年初,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有识之士 为了庆祝辛亥革命的成功,出版了一本《共和国民唱歌集》,收录了当时流行的这首《戒烟歌》等。<br></h3> <h3> 国人早就倡导戒烟,戒烟尤其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益。这方面国内的例子很多,国外也不乏例证。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生前就曾下决心戒掉44年的烟瘾。卡斯特罗坦承,戒烟对于他这个有着四十多年烟龄的瘾君子来说,是一段极其漫长而痛苦的经历。早在他15岁时, 对雪茄颇为“钟情”的父亲就让正在念中学的他分享自己的这一嗜好。谁知自此卡斯特罗竟一发而不可收,迷上了吞云吐雾。</h3><h3> 上世纪七十年代,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古巴蔚然成风,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卡斯特罗自然不能逆潮流而行。他在公众场合上表示:“我同样要为禁烟运动尽自己的贡献,这是我应当履行的道义责任。”但他那次戒烟没有成功。1985年,卡斯特罗开始第二次戒烟,但回家后照抽不误。在与外国客人谈笑风声时,他也是烟不离口。然而,有一张他抽着雪茄会见国际友人的照片被报纸披露出来, 对他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才使得卡斯特罗痛下决心彻底戒烟。由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他身体力行,以顽强毅力带头戒烟,从而在国内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古巴的国民健康水平在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位列第一,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他两项大奖。 卡斯特罗的戒烟成功与古巴国民健康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第一排名,已经对戒烟利国利民做了最好的诠释。如是,为了国,为了家,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不再喷云吐雾,不失为明智之举。<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附读者黎民评论——</b>🌟《喷云吐雾并非神仙“腾空飞翔”的感觉》:以史为鉴,戒烟利民!</p><p class="ql-block">阿鹏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为我们剖析了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的重要意义。文章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际,旁征博引,令人信服。👏</p><p class="ql-block">🌟吸烟之害,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文章开篇便直击要害,指出“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与“吸烟有害健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阿鹏先生巧妙地对比了两者的差异,揭示了吸烟对健康的巨大危害。他犀利地指出,如果香烟被标注为“毒”,恐怕香烟厂家会避之不及。这一观点不仅令人深思,更直击人心。</p><p class="ql-block">🌟戒烟之歌,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文章追溯到1911年的《戒烟歌》,展现了中国早期倡导戒烟的智慧与勇气。这首歌不仅在当时广为传唱,更成为今天戒烟运动的有力见证。阿鹏先生通过历史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戒烟运动的源远流长,以及它对社会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卡斯特罗的戒烟故事</p><p class="ql-block">💡文章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戒烟经历为例,生动地展现了戒烟的艰难与意义。卡斯特罗从15岁开始吸烟,历经多年烟瘾,最终因健康和形象的双重压力成功戒烟。他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古巴人民,也为全球戒烟运动树立了榜样。阿鹏先生通过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戒烟对个人、国家乃至世界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呼吁戒烟,利国利民</p><p class="ql-block">💪文章结尾,阿鹏先生呼吁人们为了国家、家庭、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戒掉吸烟的习惯。这一呼吁不仅充满责任感,更饱含对未来的希望。文章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见解,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戒烟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阿鹏先生的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关于戒烟的呼吁,更是一堂生动的健康教育课。它让我们看到了吸烟的危害,也让我们看到了戒烟的希望。希望更多的人能从这篇文章中受到启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远离烟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