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贾氏家族源流

河南省贾姓文化研究院

<h3>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贾氏源流</h3><h3> 文/贾世淮</h3><h3> 《贾姓文化》 编辑</h3><h3> 诗曰: 般阳古今日月新,孝妇河水见清纯。 鬼谷洞泉千年景,攀缘南山忆苏秦。 将军头村忆庞涓,悬羊山上鼓角闻。 蒲公笔下神鬼惊,教化天下迷途人。 雷动三山迎田园,修佛结缘心自真。 三佛庙里香烟浓,禹王祠前月如轮。 淄川一一位于淄博市的腹地,南望博山,北靠市中心张店,东依青州,西接章丘;南高北低。山峻平原兼容,孝妇河南北通透,205线、309线、102线,滨莱高速等穿境而过,交通路网纵横交错,楼宇亭台错落有致;她是著名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著名的春秋战国纵横学派创始人鬼谷子曾在淄川梓橦山授徒,孙膑,庞涓,张仪,苏秦在此学习过; 🏮淄川之地,夏商称青州之域;秦属齐郡;汉景帝时设为般阳县;南北朝时改为贝丘县;隋朝又改为淄川县,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元设般阳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设般阳府,洪武九年升为淄川州,洪武十年又改为淄川县属于济南府管辖,清沿明制。 我先祖,讳 宗仁,携高祖母姜氏,于洪武四年(1371年)由河北枣强县迁居至距淄川县城北约三里的夏庄社区,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已640余年,传留27代之多,人口近二万,散居七八十个自然村及社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流动,已遍布全国各地。主要从事陶瓷,建材,金属,机械,化工服装,服务行业等。 古代有功名的49人,特别是第四世祖讳 克儒,字 圣脉,性孝好友,乐善好施,有难必帮,修桥助学,无有吝啬,(淄川县志有载)。第六世祖,贾三鳳,字 梧罔,后迁居济南历城,万历戊子科举人,授安徽庐州府通判,贵州黎平府推官,儿子贾腾蛟,字 云龙,清顺治庚子科武举人。第五世祖,贾徵 字 聘候,明经中拔萃科朝考一等,授府学教授,旋授河南汝阳府遂平县知县,例授文林郎。 淄川贾氏自先祖迁居至今历经640余年,续修家谱四次,开始没有辈分字,随着人员的增加,为了长幼有序,叔侄分明,从第十二世开始,辈分字如下: 学 生 继 绪 久, 远 世(漠)锡 万(载)选。 培 基 书 铭 润, 义 和 庆 同 春。 聪 敏 通 睿 智, 儒 卿 嗣 哲 贤。 (十二世~四十一世)。 现今活跃在不同岗位的贾氏族人,处处闪耀着贾氏族人的聪明睿智,从政者廉洁奉公,习文者高风亮节,练武者儒雅善战,经商者诚信为本,持家者恪守本分……都在家族的历史上谱写着举足轻重的感人篇章。 我族人丁虽众,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仅是一社会细胞。只有国家强盛,家族才能兴旺,愿我们弘扬先祖美德,与民族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荣辱与共,同舟共济,携手创建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br></h3> <h3>即墨贾氏宗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