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洛社师范77级文科一班入学四十周年同学聚会(一)

云云

<h1> 2018年10月,时值金秋,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七七级文科一班的同学迎来了入学四十周年同学聚会的喜庆活动。9日上午十点钟,来自苏州、无锡地区的同学便早早来到活动所在地:江苏省立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新校区。</h1><h3></h3><h1> 早在2002年,我们的母校已与无锡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h1><h1> 记得2009年10月,我们离校三十周年的首次同学聚会地点,是在无锡师范老校区,那时还能乘车二十分钟去寻访母校旧址,在当年的宿舍楼、练琴房前摄影留念,能在熟悉的校园里追忆那些流金岁月、青春年华……</h1><h1> 而今,仰望这高大气派的校园门楼,让人感慨万千,母校的发展令人欢欣、自豪,而当年那熟悉的校园踪影难觅亦让人不无遗憾,好在母校已深深烙在学子们的内心深处,正如有同学所言:母校是胎记……</h1><h3></h3> <h1>  一进校门,就见欢迎标语,顿有回家的亲切感。</h1><h3></h3> <h1> 同学伉俪,同回母校,此刻会更感幸福甜蜜吧?</h1> <h1> 学校有关领导热情地接待我们,同学、师生握手畅谈,欢快无比。</h1> <h1>  校训"弘毅“两字特别醒目。学校领导与班主任陆晚霞老师、班长陈之芥(也是校领导)在此合影留念。</h1> <h1> 班长陈之芥、副班长张振芬、团支部书记周建文及小组长姚建清、潘德良先后与班主任陆晚霞老师合影留念。</h1><h3></h3><h1> 想必,他(她)们对四十年前的一些工作情景仍记忆犹新吧!</h1><h1> 感谢陆老师对我们呕心沥血的培育、循循善诱的引导、润物无声的关爱。感谢班、团干部们作出榜样,并无私奉献……</h1><h3></h3> <h1>  在场的男女同学们也纷纷在校训前合影留念。</h1> <h1>  女同学和班主任陆老师合影,回想四十年前,陆老师像个知心姐姐,来到我们中间,和蔼可亲,亦师亦友,她的师德教风给我们以深远的影响….…</h1> <h1>  和徐钜老师合个影,徐老师当年任学校教导主任,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们毕业后他曾任校长……如今八十高龄,容光焕发,精神矍烁,见到他,会想起他讲课时的情景:引经据典,抑扬顿挫……而他脱口而出的古诗词、一挥而就的漂亮板书,让人印象特别深刻。</h1><h3></h3> <h1>  俞璐和邹瑛仍和四十年前一样的活泼可爱,她们身上洋溢的青春气息感染了大家,徐老师也倍显年轻了。看!他们笑得多欢!</h1> <h1>  擅长摄影的蔡仁风为张雪康(也擅长摄影)蒋建华、林峰、姚建清四位同学留下珍贵一刻。四位同学的青春喜气及摄影者的敬业专注,让不懂摄影的人忍不住抓拍了。</h1> <h1>  在前往校史陈列室途中抓拍校园的特色建筑和宜人美景。</h1><h3><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气</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派的音乐厅。</span><br></h3> <h1>  带有欧式风味的现代建筑。</h1> <h1>  四位男生身后的池中荷叶及岸边垂柳已呈秋色。</h1> <h1>  在吴冠中艺术馆参观校友书画展。</h1><h3></h3> <h1>  书画展对学文的人特有吸引力,更何况是校友的书画。</h1> <h1>  </h1> <h1>  参观校史展览,时间紧,大家便特别关注了有关洛社师范的介绍。</h1> <h1>  拍摄下来,供有空时细阅。</h1> <h1>  母校创办于一九二三年。</h1> <h1>  母校的主要发展历程。</h1> <h1>  新中国成立后母校的发展状况。</h1> <h1>  母校在"文革“十年中的经历。</h1><h3></h3> <h1>  同学们在有关"文革"结束后,母校招收77级学生的文字介绍前面驻足细读。</h1> <h1>  一、拨乱反正,恢复发展 </h1><h1> 1977年冬,全国恢复改革招生制度,学校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了高中毕业生四个班…… </h1><h1> 这些内容令大家感慨万千,四十年前复习迎考、怀揣青春梦想投入母校怀抱的情景,恍若昨日……</h1> <h1>  历任领导中有我们熟悉的老师,还有我们的班长陈之芥。</h1><h3></h3> <h1>  特级教师一栏中也有我们熟悉的,见之,倍感亲切:</h1><h3><br></h3><h1> 语文老师徐钜。</h1> <h1>  数学老师徐南昌。</h1><h3></h3> <h1>  班长陈之芥。</h1><h3></h3> <h1>  参观校史展览,同学们更增添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为自己曾是该校一员而深感自豪。</h1><h1> </h1><h1> 在会议室举行入学四十周年聚会座谈。</h1> <h1>  会议隆重热烈,由张振芬和周建文主持,大家心情都很激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怀畅谈。。</h1> <h1>  班长陈之芥作开场白,代表全班同学感谢班主任陆老师多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引导,感谢前来参加我们聚会的学校领导,并介绍了整个活动安排。班长为本次活动,化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h1> <h1>  班主任陆老师作了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的讲话,看到陆老师还事先准备讲话稿,同学们甚为感动。</h1><h1> 陆老师讲话内容摘要:</h1><h1> 首先代表班级同学感谢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的重视;感谢班长陈之芥为活动付出大量精力,秘书长俞璐、同学群群主吴勇为活动所做的前期工作……</h1><h1> 回忆我们入学时情形,指出"洛社师范是同学们人生旅途中的重要驿站……"叙述我们当年的同学情、师生谊……</h1><h1> 针对大多数同学已退休,向我们提出指导性意见,希望我们都能过上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听陆老师讲话,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上班会课时光,陆老师常会在课上表扬很多人和事,让同学们在表扬声中受到鼓励,找到不足……</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年来,班主任一直是、也将永远是我们的人生导师。</span></h3> <h1>  邹书记的讲话:先代表学校欢迎我们回母校,再回忆四十年前他参加学校招生,在众多考生中择优招录我们的情形,并感言,我们这届同学大多来自农村,当年情况特殊,按我们的实力,该是能进本科的……说得我们心里暖暖的。事实上,我们中确有不少人的后学历早已达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了……</h1> <h1>  徐老师和张老师(当年都是学校的领导)在讲话中也对我们赞誉有加。徐老师还回忆起当年指导俞璐同学参加朗颂比赛的一些细节……他惊人的记忆力中折射出的敬业精神,让人感佩。</h1><h3></h3> <h1>  教我们地理的周渭兴老师与徐老师同岁,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退休生活,他退休后拿起了自已年轻时喜欢的画笔。目前,已开过画展、出过画册……这让我们回想起他在地理课上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解地理知识,一边娴熟地脱手(不借助工具,不看教材)画出相应的地图,好似全世界各州、各国、各地区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乃至整个世界地图都装在他心中,这与绘画似有所相通吧?</h1><h1> 周老师还建议我们退休后增强保健意识,视自身条件,尽量走得远一点,穿得美一点,吃得清淡一点……让我们很是受用。</h1><h3></h3> <h1>  接着,在主持人引导下,很多同学都动情地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怀念美好的校园生活,介绍四十年来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言语间多有感慨,更有感恩,对时代、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h1><h3></h3> <h1>  聚会时,最忙碌的要数摄影师了。张雪康、蔡仁风同学不停地拍摄记录,几乎连说话、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了。为他们点赞。</h1> <h1>  同学会秘书长俞璐同学,在聚会期间为大家播放了她留心收集的老照片,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回那花样年华、青春岁月……</h1><h3></h3> <h1>  看到这样的照片,会让人想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想唱"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吧?😄</h1> <h1>  质朴、清纯、热情洋溢,回看这样的照片,会否再度燃起青春的火焰?</h1><h3></h3> <h1>  </h1><h1> </h1> <h1>  同宿舍的八朵金花中,陈亚云同学(前排左一)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睹像思人,心痛唏嘘啊!</h1><h3></h3> <h1>  我们的毕业合影。</h1> <h1>  光阴似水,岁月如歌,四十年时光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四十年前,我们怀揣青春梦想,拥有同一个名字:洛社师范77级文一班学生……</h1><h1> 毕业后,我们是老师,也是社会这所大学校里的学生………四十年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每个人的经历都可写成一本书。这本书或复杂,或单纯; 或精彩,或平淡…… 四十年时光,让我们有许多改变,但也有些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变,其中之一就是同学情,师生谊。</h1><h1> 我们珍惜同学、师生间的情谊,也看重有仪式感的同学聚会。 </h1><h1> 2009年10月,毕业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终于迎来了首次同学聚会,地点:无锡师范老校区。</h1><h3></h3> <h1>  在母校旧址留影。</h1> <h1>  在熟悉的校园寻觅旧时踪影,追忆流逝的青春。</h1> <h1>  游览灵山大佛。</h1><h3></h3> <h1>  2010年5月,第二次同学聚会,地点:常熟。</h1><h3></h3> <h1>  游览沙家浜景区。</h1><h3></h3> <h1>  2011年11月,第三次同学聚会,地点:张家港。游览暨阳湖公园和东渡苑。</h1><h3></h3> <h1>  2012年4月,第四次同学聚会,地点:太仓。</h1> <h1>  游览现代农业园</h1> <h1>  游览牡丹园。</h1> <h1>  歌舞晚会。</h1><h3></h3> <h1>  2012年11月,第五次同学聚会,地点:吴江。</h1> <h1>  游同里古镇。</h1><h3></h3> <h1>  有这么多次的快乐相聚,该感谢同学会筹备组成员的热心付出。</h1><h1> </h1><h1> 满满的回忆,浓浓的情谊,让聚会的气氛更为热烈。</h1><h3><br></h3><h1> 座谈会结束前,师生们在会议室合影留念。</h1><h3></h3><h3><br></h3><h3><br></h3> <h1>  师生同学在校园内再留影。</h1> <h1> </h1> <h1>  在学校大门口校训标志前集体合影,记录我们人生中意义非凡的珍贵时刻。</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