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h3><h3> 黄酒是与啤酒葡萄酒并列的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是我国独有,而青红又是我国黄酒的主要代表不仅受众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于青红是何时开始在我国酿造至今已不可考,然而青红第一次见诸于史却在秦末汉初,相传,公元前209年,楚汉战争爆发,无诸率兵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后于公元前202年建冶城(今福州华林寺遗址),并在于山加封闽越王,封王当日,一美貌女子献自酿美酒,色泽青红,无诸饮后大悦,遂在于山之巅大宴九日九夜(今于山九日台古迹),自此,青红酒开始从民间走入朝堂,闽越王宫祭祀婚嫁,必饮此酒。<br></h3> <h3> 古田平湖酒曲</h3><h3> 青红酒酿造历史在福建民间悠久绵长,作为宫廷及祭祀用酒月子酒等其制作工艺也十分的讲究与繁杂,相传古时青红酒需由处子之身的女子经十八道工序才能酿造而成,而青红酒的摆放封坛开坛都需经过周易卜卦算准时辰方位才能进行。此等传说,一方面反映青红酒制作的讲究及难度,另一方面也反映青红酒在福建人心中的地位之高。诚然所谓处子之身的女子才能酿造估计是处于古时祭祀用酒考究的角度,实际酿酒过程需用处子之身的女子并无科学根据且已被实践推翻。</h3> <h3> 瓷缸酿造</h3><h3> 福建青红酒酿造在民间流传极广,其中尤以闽东古田地区为甚,古田平湖红曲是福建公认的上等好曲。作为古田人,我家与青红酒有着极深的渊源,据家中长者介绍,我家从曾祖父那代开始就是酿酒大户,至于曾祖父往上推从哪一代开始经营酿酒业,随着95高龄的老伯仙逝已无从考证。曾祖父因酿酒有方经营有道,家大业大,声名远播,老家还有一块4百平米的地,因其酿酒在此晒曲而得名,被政府直接命名为“曲埕”,因去年有幸去县档案馆,翻阅家族旧档才得此典故,明白“曲埕”之名的由来。一块地因晒曲而得名,可见当初酿酒规模之盛影响之大。曾祖父膝下有四子我爷爷排行老四,据老伯讲述(我四岁时爷爷就去世了所以这些都是听95高龄伯伯讲的),因我爷爷生性好逸恶劳,好酒不好读书,士农工商这四个行业,曾祖父把前三个安排给了老大老二老三,士即读书把原本给我爷爷读书的机会安排给了老大的儿子即我伯伯。给我爷爷安排的则是亦商亦工的酿酒事业,带着爷爷从小就开始学习他的酿酒工艺。等我爷爷长大在酿酒方面可以独挡一面时,恰好碰到文革,不仅食不果腹而且私自酿酒在当初的氛围里是可以定性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轻则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戴高帽游行批斗,重则锒铛入狱。然而不知我爷爷是因为嗜酒如命的缘故还是舍不得曾祖父对他那份酿酒技艺的传承,在种根葱都要拉去游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居然省下家人的口粮(用工分换粮食,也可换糯米)私自在家偷偷酿酒,酿酒耗时又耗力在那对资本主义尾巴草木皆兵的年代,爷爷私自酿酒的行为自然是藏不住的,所以老家老人都知道后来我爷爷因私自酿酒被拉去戴高帽游行。听到爷爷文革中私自酿酒被抓去游行的事不仅使我了解到我家对青红酒那份独有的坚持与热爱,还使我心中的一个疑问得到了解答。因为在那个信奉多子多福的年代,大家虽然穷,但每家每户至少有三四个兄弟姐妹,为何我爸却是独子——现在才明白,因为口粮都被我爷爷拿去酿酒了,真可谓成也青红败也青红。</h3> <h3> 古法温酒</h3><h3> 爷爷酿酒被批斗后,在文革那几年在酿酒方面估计是消停了一段时间,至少我再没从家中老者那听到在那之后我爷爷酿酒的事。关于青红酒的记忆从我爷爷身上转移到了我爸身上,从我记事开始每年这个时候既农历9月15(霜降)前后都是我爸的“青红时间”不管什么事什么活都叫不开他,错过了这关键几天想喝自己酿的青红就要等到第三年了,我爸坚持青红从酿造到真正开坛要满一年,所以错过关键的几天时间,等第二年这个时候再开始酿造,再等一个“倪氏周期”(我对我爸坚持满一年开坛取的名)要等第三年才能喝上酒,因此,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我爸雷打不动的“青红时间”。记得小时侯我妈还因为我爸酿造青红跟我爸大吵过一次,那年也到我爸的“青红时间”正值遇到多年未遇的连日暴雨山泉也变得浑浊,我爸那种对酿造青红对水等原料要求近乎洁癖的精神促使他做出了一件,在当时我妈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事——花了10块钱买了几桶酿酒的水(不是现在桶装水),花十块钱买农村随处可见的水,对我妈而言简直是奢侈,九几年我已记不清,我只记得当初一斤猪肉两块钱,因这事我爸与我妈大吵一架还冷战了好长一段时间。从我爸这点可以看出酿造青红对他而言不仅是为了喝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同理也可以理解我爷爷为何在那么艰苦的年代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偷酿青红,这不仅仅是为了喝,有种把个人成就寄托于此的情感因素在里面,这在我爸身上特别明显,如果你说他其它事情做的不行他不会跟你计较,如果你怀疑他酿酒技术不行他会好几天因为此事茶饭不思。所以在此透露个小秘密,想免费喝我家的酒只要跟我爸说一句,“听说你酒酿的不错”,不管什么年份的酒都会让你尝一遍过去而且管够。</h3> <h3> 我爸的主业是装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酿造青红主要是基于个人爱好及个人需求,虽然他心中一直很想在青红行业恢复曾祖父的荣光,念叨了几十年也因为从事装修行业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导致拖延了几十年。现今父亲年过六旬已然从装修这一行抽身而退,有更多的时间与经历,从事他念念不忘的酿酒大业。我父亲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会酿酒但他不会卖酒,除了亲朋好友分点外并无像曾祖父那样大规模的销售,所酿的酒最早从11年算起沉淀至今(中间空了三年),乡下占地100多平的两层老宅成了他践行酿酒理想的试验田,每每跟父亲调侃,“你的酿酒大业我定不会传承,你做了又无法卖出去,等你百年后这些酒估计也是浪费在这了”,每次说到此,父亲的眼神就变得没落,但是他对别人却经常说:“酒的命绝对比我长,等它时间久了绝对值钱,我要给我儿子留点财产。”以酿酒给我留财产的说法,只是对外人说罢了,我知道他真正的心思,这是他坚持酿酒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他乐趣在此,酿的酒有人要,有人夸,是他最开心之处,根本不在乎卖多少钱,所以无所谓给我留财产的问题。<br></h3> <p> 青红的酿造工艺是公开的秘密,到处都可以找的到,但酿造出来的口感却不尽相同,最根本的就是用料用水是否考究,还有一点就是在于节气的掌握,同样是霜降时节,但是每个地方气候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也不同,导致红曲发酵程度也不同,这样造就的口感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大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前后时间略有不同,这就需要酿造者用心去把握。把一件事做的极致要么是任务所逼,要么就是兴趣所在,我父亲属于后者。看着父亲每年乐此不疲的酿酒,我真担心100多平的老宅最终会承载不了他的梦想,所以在此找几个青红爱好者一起分享青红酒带来的快乐。</p> <h3>可直接饮用</h3> <h3>可做料酒炒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