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研讨促反思,团队引领共成长

小城清风

<h3>  秋意浓浓,醉意阑珊,我们相约蒲城县实验中学。</h3><h3> 10月25日,为全面贯彻落实蒲城县教育局“名师联盟”工作,进一步发挥蒲城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骨干,我们初中语文名师第一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及自己的帮扶对象于实验中学多功能厅听取了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师王晓丽老师的课,活动由教研室李亚娥组长主持。</h3> <h3> 王老师结合学情,结合考情为大家展示了一节《赏析句子》的方法指导课。本节课王老师由最简单的修辞赏析开始,到较难的描写方法的赏析,讲练结合,层层深入;启发式教学循循善诱将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让学生做这类题时有章可循,不再惧怕;课堂容量很大,设计浑然一体,是一节非常适合即将中考的九年级学生的方法指导课,有较高的实效性。</h3> <h3>  课堂练习过程中,王老师耐心指导学生的答题技巧。</h3> <h3>  充实的课堂,也吸引了所有听课的老师,瞧,她们听的多么认真,相信这节课也给了她们许多收获!</h3> <h3>  年轻的帮扶对象生怕自己遗漏课堂的点点滴滴,她们也像课堂上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们认真的记录着。</h3> <h3>  王老师对自己的这节课也做了反思,她认为九年级学生提高语文成绩最快的方法便是懂得每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于是她也就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加以归类,不足之处便是这节课因容量大,时间紧,个别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h3> <h3>  教研室李组长对王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王老师的这节课既注重了教学方法的指导,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紧扣中考说明,敢于大胆尝试;但如果能将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作为学生的练习题肯定会更好,让学生尝试做一做中考题,也会自信满满。</h3> <h3>  教研员赵洁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高效实用的讲练结合课,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练习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落实到位。</h3> <h3>  坊主万红英老师认为:王老师课堂基本功过硬,组织十分严密,设计很有实用性。</h3> <h3>  省级教学能手韦莉老师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独到的看法,她认为:赏析句子这类题答题时牢记三种意识,一是文本意识,以文解文;二是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三是要点意识,抓住关键词,简洁回答。</h3> <h3>  蒲城名师何浩敏老师年龄不大,但她教学经验丰富,她认为王老师的这节课赏析句子的方法总结细致到位,很有实用性。所有的例句基本来自课文,学生很有熟悉感,分析起来得心应手;她还引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要看的见教和学”这句话,认为王老师重视给予方法,也重视讲练结合。之后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学生课堂练习时,除了口头表达,也可以动笔写一写。老师收集学生的纸条进行选择性交流点评,可以给更多学生展示的机会。</h3> <h3>  蒲城名师王红娟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这节课由浅入深,善于引导,让学习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当中掌握了答题技巧,为学生今后的练习明确了方向,使学生有信心完成此类题型的答题任务;不足之处是因课堂容量太大,学生展示的机会很少。</h3> <h3> 随后,各位名师的帮扶对象也分别谈了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她们认为,王老师较高的语文素养,富有感染力的语文课堂以及对课堂的精心设计都是她们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当然她们也谈了自己对这节课设计的方法,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h3> <h3>  最后,李组长对本次活动作以总结,她认为:本次磨课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研讨中反思,在团队的引领下共同成长。她要求各位名师一定明确自己肩膀上的责任,积极发挥自己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细心耐心指导青年教师;各位帮扶对象也要虚心学习,善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h3><h3> 活动结束,李组长还对“名师帮扶”后一阶段的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对在坐的各位教师提出了殷殷的期望,希望大家能以大局为重,为蒲城教育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一份力量。</h3><h3> </h3> <h3>  活动结束,各位名师和自己的帮扶对象合影留念。<br></h3> <h3>  临走之时,李组长也不忘再嘱咐几句!</h3>

王老师

这节

学生

课堂

名师

答题

老师

赏析

帮扶

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