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r></h3> <h3>▲黄帝嫘祖塑像</h3> <h3>《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于是嫘祖便成为中国史籍中记载的第一位女性始祖。《华阳国志》记载:“蜀之为邦,媾姻则黄帝婚其族。”《嫘祖圣地》碑文记载“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死不忘,是以尊为先蚕。”《盐亭县志.行会》记载:“丝布邦,传说轩辕黄帝之妻嫘祖,教民养蚕。丝布邦,疋头行,纺织业敬奉嫘祖为行业神,缝纫业敬奉黄帝为行业神,并有嫘祖会,轩辕会会期。<br></h3><h3>
<br></h3> <h3 style="color: rgb(74, 55, 33); text-align: justify;">▲嫘祖陵</h3> <h3> 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之所以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先蚕”是因为首倡蚕桑,衣被天下;协和百族,帛化干戈;始兴嫁娶,崇尚礼仪;辅弼黄帝,统一中原;农桑立国,福祉万民。一生勤劳善良,以身垂范;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大爱无私,宽厚仁爱;为民谋利,甘于奉献。正是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如勤劳、仁爱、包容、创新、奉献,爱、善、和、美等为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文明延续至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嫘祖功高日月,人们尊称为蚕姑,蚕姑娘娘,先蚕娘娘,蚕神,先蚕神,先蚕圣母,人文女祖,华夏民族的母亲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是嫘祖的生日,人们都要举行“先蚕节”祭祖大典;称作“春祀”。农历九月十五是嫘祖逝世的日子,人们为了怀念她,感恩她的功绩,五湖四海的炎黄儿女代表都要回到她的家乡四川绵阳盐亭参加多种形势的。 “酬蚕节”一列祭祀活动,称作“秋祀。”这一祭祀传统在盐亭嫘祖故里已传承几千年。</h3> <h3>▲嫘祖圣地碑</h3> <h3> 祭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之大事,在祀与戌。”“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人无理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人有理则安,无理则l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2016年8月29日在北京会见中共盐亭县委书记袁明时指出:祭拜嫘祖实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上古文明的尊重,对创造精神的尊重,对造福百姓精神的尊重。对中华始母一嫘祖的拜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盐亭弘扬嫘祖文化,举办祭拜嫘祖活动,其意义也超越了盐亭本身。</h3> <h3>▲高灯丝源山嫘祖塑像</h3> <h3> 根据中国(盐亭)2018(戊戌)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酬蚕节系列活动安排,四川盐亭嫘祖文化开发研究会即从重阳节开始至酬蚕节九月十五,先后在全县有关嫘祖文化庙宇,殿堂,纪念地,办事处,宣传中心(站),嫘祖陵,茶亭乡卧龙山,高灯镇丝源山,嫘祖宫,嫘祖文化广场,龙泉乡宝范寺,金鸡镇嫘轩宫,林农镇玉龙山,云溪镇嫘祖文化宣传队等开展丰富多彩,形势多样的民间祭祀蚕神活动。如蚕神巡乡巡城,二龙(蚕龙桃子龙)巡游祈福,拜蚕神,转山会,丝源会,巡行天下,祈祖佑国谢蚕神,献红鞋,献茧子,歌会嫘祖美名天下扬,中华母亲颂,爱在盐亭感恩嫘祖等。感谢嫘祖祈福,从而充分体现人们“春祈,”“秋报,”不忘嫘祖“万年衣被泽无疆”的千秋功德。<br></h3> <h3>▲盐亭县城蚕神巡游</h3><h3><br></h3> <h3>▲茶亭乡嫘祖庙祭祖仪式</h3> <h3>▲高灯镇丝源山祭祖仪式</h3> <h3>▲高灯镇嫘祖宫祭祖仪式</h3> <h3>▲金鸡镇嫘祖庙祭祖仪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