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

春之燕

<h3>抓住重点,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是学习课文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教学中的实施应用是语文教师值得探索的内容。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知识特点,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我将《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作为中年级小专题研究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中段学生要做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h3> <h3>要达到上述目标,老师就得深挖教材,找准读懂文章的切入点,沿着一条主线来设计教案,抓关键词语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读懂文章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那么什么是关键词语呢?我认为就是指能体现一篇文章,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中心意思的词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采取了让学生找关键词语进行批注,谈自己的理解的方法。但刚开始,由于刚刚步入中年段,我发现离开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还不能独立地找准关键词理解课文,进而不能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找准关键词是关键。</h3> <h3>初期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重点词语,教给他们常见的三种方法:从文章的中心句或总述句,总结句里找;从主要人物的主要言行中找;从抒发情感的语句中找。使学生初步感受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如何去发现和寻找到重点词语。</h3> <h3>那么怎么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经过尝试,我总结出三个步骤,一、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对教材,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精心备课。首先自己要先读懂教材,边读边划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做上记号,细心琢磨,体会,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做到心中有数,继而设计出一条教学主线。二、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三、找准几个切入点,紧紧围绕关键词语进行教学设计,突出重难点,引领学生读懂课文。</h3> <h3>1.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h3><h3>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的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h3> <h3>2.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h3><h3>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就不能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h3> <h3>3.抓住过渡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h3><h3>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文章思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教学中突出过渡句的教学,也可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h3> <h3>总之读一段话,总有一两个关键词,若能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抓关键词,解读课文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在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多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朗读,自主理解,自主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h3>

理解课文

学生

词语

词句

关键

抓住

课文

理解

教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