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西藏老兵

蓝雪

<h3> 战友李建国,以六十五岁之龄自驾重回西藏,为了那军旅生涯的难以释怀的情结,也承载着战友们热切的心愿。他每天一篇摄影编报,用三、四十天的时间,把战友又带回了三、四十年前的热血生活,激起了战友们对难忘的青春岁月的回忆…… 之前,有许多战友也重回过西藏,而之后则激起了一股重回的热潮,甚至连古稀之年的老战友也不辞高原反应和一路的安危劳顿,重上高原重回老部队就像游子要排除万难、渴望重回自己的故乡! 我深知军旅生涯的浓浓的心结,我为战友们的勇敢而感动,我向战友们不屈的战斗精神致敬! <br></h3><h3><br></h3><h3>(李建国战友七月底在藏北高原——当雄)</h3> <h3>(图为王在胜战友曾经在拉萨场站机场值勤的情形,古稀之年他又重返了西藏。)</h3> <h3>(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h3><h3> 广东老战友, 重回西藏老部队。)</h3> <h3>  一个老兵 一个奔向古稀之年的老兵 要去西藏 还要独驾去闯 从滇藏川藏到青藏 不是寻找奇花异草 不是寻梦人间天堂 他说,他追寻的是 青春的萌动 青春的足迹 青春的价量<br></h3> <h3> 多少战友善意的规劝 多少战友太多的期盼 多少战友摩拳擦掌 多少战友日思夜想 多少战友时时关注 多少战友默默祈愿 —— 他已承载了很多很多 很多战友的希冀和愿望<br></h3> <h3> 走一地有一地的感叹 走一天发一天的所见 滔滔江水、巍巍雪山 他曾经是那样的熟悉呵 怎不叫人心动幡然 金沙江的怒吼 业拉山九十九道拐险 澜沧江的狂澜 米堆冰川的暴寒 怒江的千丈深峡 帕隆藏布大峡谷的泥石飞溅 色季拉山的悬崖虎口 米拉山的狂风巨岩 雅鲁藏布江的奔腾汹涌 唐古拉山的风高雪寒 苍苍茫茫的柴达木啊 奇冷无比的五道梁、不动泉 巍巍昆仑 飞起玉龙三百万 ……<br></h3> <h3>(业拉山囗海拔4658米)</h3> <h3>(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br></h3> <h3>(远眺壮美的南迦巴瓦峰, 海拔7782米,世界第十五高峰, 矗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内侧。)</h3> <h3>(原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邦达机场,这是曾经的飞行调度塔台)</h3> <h3>(想当年,走川藏线进藏, 这样的场景, 是司空见惯的景致。)</h3> <h3>(这里曾是泥石流, 经常泛滥肆虐的地段。)</h3> <h3>(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h3> <h3>(色季拉山囗海拔4728米)</h3> <h3>(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h3> <h3>(唐古拉山囗海拔5231米)</h3> <h3> 这一切 虽是 千山鸟飞绝的禁地 万径人踪灭的隘险 却是 战士曾经的驿站 万里雪域微不足道的垲垲坎坎 看吧 壮士的足迹 踏破昆仑 踏碎雪域 横跨如雷贯耳的五大江河*</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遍及冈底斯、喜马拉雅山</span><br></h3><h3>(*注五大江河即长江、黄河、</h3><h3>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h3><h3><br></h3> <h3> 白雪白呵蓝天蓝 断炊缺氧常相伴 精苦练兵三冬暖 红心热血震高原<br></h3> <h3>(曾经战斗在西藏高原的战友们)</h3> <h3>(由于保密之因, 并未留下当时影像。可喜的是,这两张图片和我们当时的装备是何等的相似!)</h3> <h3>脱水菜绿罐头香 三天两头呕断肠 铁皮屋呵土坯墙 三更漏雨敲心房<br></h3><h3><br></h3><h3>(我们的营房就在这里, 和藏胞村落难以区别。)</h3> <h3>(蔬菜的供应, 完全靠自力更生种植。 又生产来又战斗,人人都是双能手。</h3><h3> 种菜的时间到了,战友李志常,就要出发种菜去。)</h3><h3><br></h3> <h3>(原驻西藏空军高炮独一团的战友们。</h3><h3> 来自北京、杭州的战友和云南砚山、富宁的战友四十年后再相聚。)</h3> <h3>(原驻西藏空军高炮独一团的战友们。</h3><h3> 来自北京、杭州的战友 ,和广西柳州的战友,又相聚在四十多年之后。)</h3> <h3>(曾经的拉萨场站通信队的地下值班室, 战友们在这里日日夜夜的工作过。)</h3> <h3>(我们曾经温暖的营房,可惜已破落。)</h3> <h3>(拉萨场站政治处。曾经的战友在一起。)</h3> <h3>为补充氧气而锻炼 为完成任务而吃饭 为恢复体力而睡眠 为打赢未来而精练 为大地的安宁而坚守 为祖国的强盛而坚强<br></h3> <h3>(甘巴拉雷达站5374米,世界海拔最高的雷达阵地。藏语称不可愈越的高山,人类生命之禁区。</h3><h3> 我们的战友, 日日夜夜,在这生命禁区里拼博!)</h3><h3><br></h3> <h3>(千山鸟飞绝,&nbsp; 万径人踪灭。身居广寒宫, 俯瞰全世界。)</h3> <h3>一年、两年 十年、廿年 撒下汗水 留下足印 燃烧青春 不辱誓言 一抹抹汗水 浇灌出一棵棵长青树 一摞摞足印 铺就了一条条坚毅路 一批批战士 浇灌成固若金汤的坚强堡垒 锻造出坚不可摧的铜壁铁墙 伸出臂膀 我们就是钢铁长城 挺起胸膛 我们就是喜马拉雅脊梁 <br></h3><h3>(拉萨机场曾经的战友们)</h3> <h3>(战友们像格桑花, 遍布雪域高原。)</h3> <h3>(雅鲁藏布江江心孤岛,有战友们生活的身影。)</h3> <h3>(牛皮筏子,是雅鲁藏布江, 江心小岛导航台的战友们, 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h3> <h3>(拉萨场站的战友们, 在保障飞行训练后的合影。)</h3> <h3>(完成任务多愉快—— 拉萨场站通信队的战友们)</h3> <h3>青藏高原的当兵生涯,</h3><h3>已成为我们厚重的精神财富,</h3><h3>成为我们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h3><h3> 一旦激活它的记忆,</h3><h3>便会迸发出灿烂的思想火花,</h3><h3>燃烧起火熖般的思念之情! 同忆高原艰难困苦的岁月,</h3><h3>同享激情澎湃的青春奉献!</h3><h3> 青藏高原艰难和艰苦,</h3><h3>和那时的平凡战斗生活,</h3><h3>现在却成了我们津津乐道、</h3><h3>永不枯竭的人生享受! 这是上天,</h3><h3>给于我们高原战士所独有的恩赐! 我们感恩曾经的艰苦! 我们感恩皑皑雪域的青藏高原!<br></h3><h3><br></h3><h3>——摘自美篇巜盛夏,我们到云南、广西,拜会了战友》</h3> <h3>(空军拉萨场站原通信队的战友在临潼相会)</h3> <h3>(从建站开始,空军拉萨场站历经数十年,曾在通信队奋斗过的战友们欢聚在了一起。)</h3> <h3>(空军拉萨场站部分老战友相聚在西安市。)</h3> <h3> 老兵啊 老兵 我—— 已饱含热泪</h3><h3>为什么</h3><h3>为什么你要重返高原 我—— 懂了 懂了 <br></h3> <h3>图片摄影师:李建国;</h3><h3>其中有一部分图片由其他战友提供;</h3><h3>另有几幅照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提醒。</h3><h3>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