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后一课 [数家风之五]

Chang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引言]</h1><h3><br></h3><h3>这不是一篇传记文章,也不是一篇传奇小说,而是一位功不成名不就奋斗者的一段人生经历,一位普通人的点滴生活纪录,平铺直叙的娓娓道来,记忆如同一本老旧的相册,无声地珍藏着人生背后沉重的生命故事,诉说着逝去的蹉跎岁月,讲述着那肆意挥洒的青春年华,尘封已久的往事告诉人们,不忘曾经,珍惜当下……<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h1><h3></h3><h3><br></h3><h3>过了十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清晰,原来我初中未毕业的最后一堂课是我伯伯上的。我们叫父亲为伯伯,伯伯就是我父亲。在那特殊的年代,那非同寻常的时刻老人推心置腹对我说的一番话,谈话时的现场气氛,自己的一系列心理感受和心情细微变化,回忆起来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至今刻骨铭心。<br></h3><h3><br></h3><h3>那是在1978年春,读了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后,自己在心里面的沉思,并发出了一系列的荒唐的不靠谱的无实际意义的追问:我一生中最后一堂课是在什么时候上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上的?又是谁上的呢?!<br></h3><h3><br></h3><h3>是常理思维还是跳跃性思维一直无法确认。1978前后所作的最后一堂课的"结论",象一部意识流电影穿越的情节一样,有点离奇荒诞,有点胡思乱想,就这样把读小说的感叹和我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两件互不相干的事件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是年轻幼稚的心灵触碰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还是偶然间灵感的自然流淌至今不得而知。</h3> <h3>《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法国被普鲁斯佔领成为沦陷区。普鲁斯当局禁讲法语,改推德语。法国阿尔萨斯一所乡村小学学生弗朗斯、乡村居民和小学教师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聆听与感想,从一个小学生的视野和经历,反映一个大的时代变化。</h3><h3><br></h3><h3>小说短小精悍,情节简单,语言精炼,描写细腻,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看后耐人寻味,极具感染力。这样一篇小说读后其实跟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凭着当时青春年少,单纯轻狂,激情澎湃,思绪飞扬,有那种奇思妙想就不足为怪了。虽说想法过于简单,过于天真,甚至有点挑字眼,有点牵强附会。</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1><h3><br></h3><h3>过这种混沌的日子,漫无目标的生活已经快三年时间了。1966年开始的那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刚上我县一中初中部的我们没有了书读。我这个既不是造反派,也不是保守派的自由派人士,比不上那些家在市区的同学,既可以就地参加文化革命的"斗争",回家又有饭吃。因学校停课,食堂停餐,我只好杀回老家"闹革命",一面等待复课消息,也帮助家里做些家务活儿。</h3><h3><br></h3><h3>午后的阳光照在我家后院杨树上,在地上形成斑驳的投影,阴影下成片翠绿色的野草,在阳光作用下呈现出不规则的嫩绿色色块。散养的小鸡正忙碌地寻找着草丛中的虫子,邻居家养的一条小花狗懒洋洋地在地上躺着,因天热的缘故,伸着舌头,喘着粗气。我的劈柴动作也是慢条斯理不紧不慢。是快要准备晚饭了,我想。</h3> <h3>这时,伯伯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上身穿的圆领短袖白针织衫有汗湿的印记,凉鞋上沾有薄薄的灰尘,一看就知道是从外面办了事刚回家。还没来得及坐下,伯伯神情凝重地说,昌,你先停一下。叫住了正在劈柴的我。伯伯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宣布,但又有点说不出口的样子,我揣摩或有什么大事发生。</h3><h3><br></h3><h3>过了一会,伯伯终于开口了。伯伯说,学校已经通知要复课闹革命,但你就不要去了。家里的情况你知道,你是老大,帮一帮家里,也帮帮我。虽说这样有点愧对于你,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我心里一惊,一阵恍惚,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整个人像掉进冰窟窿一般,心情也一下降到了冰点。</h3> <h3>在家里等了几年,盘算着有朝一日复课了如何努力学习,把损失的这几年时光补回来,憧憬着升高中,考一个大学。却等来伯伯连想我都不敢想的决定,一切规划都化为泡影,美好幢憬化作黄梁美梦,那种复杂的心情无以言表,顿时我的眼泪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滴在胸前汗衫上,泪水与汗水交融。</h3><h3><br></h3><h3>看着伯伯因操劳日渐瘦弱的身体,因疾病已经佝偻着的后背,不停咳嗽,喘着粗气嘶哑的声音,我能说什么呢?看着伯伯那不容辨解的坚定,不容商量的口吻,那一幅不言自威的神情,我又敢说什么呢?!</h3><h3><br></h3><h3>家里情况我是一清二楚的:那时已有兄妹四人,包括父母六人生活,可谓家大口阔,靠做小本生意维持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人情往来,读书费用等这一系列开销。伯伯身体不好,因患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几年来到处寻医问药,治疗疾病,我有天大的理由也难以启齿提出继续上学的要求呀!</h3> <h3>这时伯伯随手拿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继续说,我知道你喜欢读书,也会读书。家里已经没有条件供你上学,就应该面对现实。学校去不了,可以在家里自学么。伯伯上过几年私塾,在江波渡小镇上也算一个有点文化的生意人,这些道理他都懂。</h3><h3><br></h3><h3>伯伯继续说,有条件能在学校学习当然更好。不能上学了,你可以利用家务之余在家里看看书,自学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同时他还列举了他所知晓的一些历史上刻苦攻读,靠自学取得成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他细数了西汉匡衡为了学习凿壁借光;东汉孙敬,战国时期苏秦学习刻苦,为驱赶疲劳而悬粱刺股;东胤和江泌晚上捕捉收集萤火虫,借光夜读等励志成才的故事,如数家珍。<br></h3> <h3>伯伯挪了挪椅子又继续说,自学(包括学技术)也要有一个方法。别人都学的你不要凑热闹,最好要掌握一点生活的独门绝技,这是一种剑走偏锋的谋略,现在可以抽时间先练习练习写字。讲到练字时他还强调,一手好字就是一个人的脸面,以后会有用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我们穷家小户平民百姓不要指望谁,要自己奋斗。说到这里伯伯神情似乎也缓和了许多。</h3><h3><br></h3><h3>伯伯最后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走了。望着伯伯消瘦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心里空荡荡的,就像老师上完课后拿着讲义夹径直走了一般,而我更像一个守规矩有教养的听课学生,始终没有讲一句话,木纳地站了很久,眼睛湿润,面无表情,无可奈何。<br></h3> <h3>会读书和喜欢读书又怎样呢?我读书天賦并不高,但勤奋,吃得苦,有毅力,肯用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直至考到我市当时的县一中初中部,不出意外,是可直接升高中的。</h3><h3><br></h3><h3>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正值学习时学校停了课,要读书时没有了书读,学校复课后又因家庭原因无法上学了。谁之过呢?谁之错呢?心中充满了焦虑郁闷和迷茫。晚饭后,我迈着沉重的步履,来到离家只有几十步之遥的江波渡河边,一个人静静地呆坐在河边的岩石上。<br></h3> <h3>夕阳把河面都染成了一片金黄色。河对岸的芦苇船只都成了纯粹的单色剪影。小机动船走过,在岸边激起浪花,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护坡石。沿河成排防浪林的杨树仍是一片翠绿,在晚风吹拂下不停地摆动,飞鸟在眼前时不时轻盈地掠过,似乎在挑逗嘲笑我的沮丧与困窘。</h3><h3><br></h3><h3>伯伯的一席话一堂课标志着我学校生活的结束,如诗如画的美景已无心欣赏。对学生时代的留恋,对时运不济的抱怨,望着缓缓流淌南下的满河秋水,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涉世未深的我,一位青涩的懵懂少年,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无奈和彷徨,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惆怅和惴惴不安。<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1><h3><br></h3><h3>没有现实的希望和期盼的缘份,驰骋想象的心灵仍可以自由飞翔。心情好的时候也来点自我安慰,我想上课也恐怕学不了什么,复课还要闹革命呢!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如火如荼两派的纷争冲动,取代了冷静的求知欲望。学校那种沉下心来专注学习的环境气氛已消失殆尽。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家自学呢!最后一想到这些心情倒是平静了许多。</h3><h3><br></h3><h3>自动放弃学藉后生活仍在继续。离校十多年,经历了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所有艰辛和磨难。下学以后做了一段时间家务;用板车帮家里的杂货生意拉过货;伯伯因病住院时照护过很长一段时间;1968年下过乡。我这个初中都未毕业,只懂皮毛之理的小镇青年也被"知识"了一把,1970年招工到电影单位工作,成为一名单位人。</h3> <h3>无论在做家务期间还是务农期间,我对读书仍有浓浓的眷恋。自修这种形式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来。那时看的书也不多,连四大名著也被当成"封、资、修"的毒草封禁了。记得当时看的最著名的一本书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此外还找别人借来些初中高中的旧课本自学。</h3><h3><br></h3><h3>为了练习书法,家里唯一的一本习字贴《柳公权玄秘塔碑》,也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摸来摸去册页都散了,封面都已残缺不全。每当出完工或做完家务后,拿起书本看看书写写字,这时候就会忘却世间的嘈杂与浮燥;忘却现实的纷乱和烦恼,沉醉于静谧的一个人独处时光,让思维在无羁无绊之中自由放飞,这就是一天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事情。</h3> <h3>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有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系统的读书时间太短,整体知识方面先天性的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了一生,吃力地在人生长河中行舟,泛起点点微光,在波浪中摇曵、拼博,别无选择。</h3><h3><br></h3><h3>通过社会这个大课堂,用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时间边工作边自学,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从事着最普通的工作,每每想到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心里仍裏夹着淡淡的懊恼和隐隐的刺痛。<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1><h3><br></h3><h3>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人生于千回百转中演绎着淡然平静和意外惊喜。在关上读书之门陷入人生迷茫之时,伯伯的教诲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当时对老人家的有些话未能全部理解,但自修自学我已经成为习惯并伴随终身,不管是平时的工作,还是在人生的大转折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br></h3><h3><br></h3><h3>1970年5月初,我正在下乡知青点的梅子湖畔插秧,伯伯气喘嘘嘘地赶来告知我说市里电影单位招生,基本条件是要求字写得好一点的下乡知青。听到这一消息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当时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和挑肥选瘦的想法,只是想摆脱家庭束缚和单调枯燥的生活,能够自食其力就行了。于是赶紧回家作了一些适当的准备之后,来到当时城关区公所参加考试面试,一试居然通过了。</h3><h3><br></h3><h3>据负责招工的城关区领导事后讲,当时参试的有十多人,为什么选中我呢?主要是我的字写得间距行距适当,卷面干净整洁。虽说不是写得最好的,却是看得最舒服的。我暗暗寻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大概得益于之前练字的基本功吧,让我顺利地完成了从家庭待业、农村知识青年到单位人的转变。</h3> <h3>1983年,我人生中的又一次机遇戏剧性的悄悄向我走来,由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省电影公司,委托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湖北工学院)在全省范围内招20名委培生,培养全省电影系统的宣传骨干。上大学是十多年前已破灭的梦想,这种期盼真是千载难逢呀!当时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握好这次难得的机会。</h3><h3><br></h3><h3>高兴之余也有担心,这可是要在百余人里面考试择优录取的。虽说考试标准不像本科生那样严格,但这毕竟是非同寻常的艺考,既要考文化课还要考专业课,两门课程可要过关的呀!幸运的是我进入单位工作后,在掌握电影放映技术的同时,为提高宣传工作质量,还挤时间自修了美术基础和绘画教程,为专业考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h3><h3><br></h3><h3>大约在8月初,一份邮件寄到了我的手里,当我拿到这份大学入学通知书时,激动的双手捧着那张纸,认真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迟到的幸福。这是十多年来自修自学的结晶,也是临考前几个月夜以继日复习备考的结果。之前多年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物化为一份青春的厚重的沉甸甸的铅印纸片一一大学入学通知书。</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1><h3><br></h3><h3>1983年8月底的同样一个开学季,距1968年那个开学季已经15年了。怀着一份期许,带着满满的希望,怀着一份向往,带着亲人的重托,怀着一份憧憬,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别家乡来到武昌石牌岭马房山,那个至今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h3><h3><br></h3><h3>到校报到那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心情也象这天空一样舒畅而又灿烂。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起点,新的一切,开始全新的学校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难得的学习机遇,在这里将度过非同寻常的几年时光。</h3> <h3>人生哪有最后一课呢?和老一辈大多数普通的父亲一样,伯伯没有给我们留下丰盈的物质遗产,但给我们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种遗产是多少钱也难以买得到的。1968年老人的"一堂课“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什么沟坎都能坦然面对。在困境时拼博奋进,什么打击都能咬牙忍耐。在应对人生挑战时,具有契而不舍的实干作风,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积极向上的不懈追求。</h3><h3><br></h3><h3>人生哪有最后一课呢? 我的所谓的最后一课只是一个假定。人一辈子都在不同时段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接受知识和信息。从初中肄业到进入大学就读也只是过程的一部分。要奋斗在一个个今天,一分分现在,一秒秒当下。人生只有进行时,每一次止步并不是放弃,或许是为下一次更好的遇见,积蓄知识能量的等待,是为了迎接新的绽放。</h3> <h3>人生没有下课,更没有最后一课。何为人生?如果要我重新解读和定义,希望它是一幅水墨丹青的中国画,兼工带写,自然飘逸,典雅恬静;希望它是一首深情款款的民歌,淸丽脱俗,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更希望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篇,如一泓清泉,纯洁明净,清新隽永。</h3><h3><br></h3><h3>这样的选择如果过于理想化,那就义无反顾地做真实的自我。为人谦和恬淡,处事超脱从容。回望曾经的历练,纵然风情万种,终是付了芳华。在叹息声中彩色片变成了黑白片,纪录片变成了故事片,往日已是今天的曾经,今天一逝又是明天的往日。当微风吹拂,月明星稀,静夜独思,心生感慨,便会举起酒杯,一杯敬人生的过往,一杯致明天的朝阳。</h3><h3><br></h3><h3>往事随风,故事人生,一堂上不完的课程;</h3><h3>似水流年,演绎生命,一趟走不完的旅程。</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特别鸣谢 郑啟炎先生校阅</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9年3月28日定稿</h5> <h3>不忘初心数家风/关注链接昌哥原创系列文章<a href="https://www.meipian.cn/eazkwo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不忘初心数家风(一) 地米菜花开</a><a href="https://www.meipian.cn/l7y7wiy?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不忘初心数家风(二) 生命的叹息</a><a href="https://www.meipian.cn/15ebj6h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不忘初心数家风(三) 印花的手帕</a></h3> <h5><font color="#ed2308">题外的话/美篇色彩整体设计</font></h5><h5>*色彩基调/黑白灰</h5><h5>*间以桔红色点缀/增加画面亮点</h5><h5>*彩片优化成黑白片/历史感</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