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

枫桥

<h3>借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机会,重游故地,徜徉在母校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熟悉,是因为在这里六年读书,两年文革,当年的教学楼,图书馆,西花园,大礼堂依旧,陌生的是校园的布局已大为改观,不但新建了大楼,作为为清代苏州织造署的遗址,历史的珍宝得到了发掘,许多著名校友与母校的历史渊源也得到进一步展示。</h3><h3><br></h3><h3>母校现名苏州第十中学,但我们这一代人仍习惯地称她为附中,即江苏师院附中。追溯历史,则母校是培育了不少名人的振华女校,创办人为明王鳌后裔王谢长达。</h3> <h3>清代苏州织造署遣址在母校校园内。</h3> <h3>学校大礼堂振华堂。</h3> <h3>西花园留下我们太多的记忆,宁静优雅的环境是读书的好去处。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瑞云峰矗立在假山环绕的碧水池中,以振华女校创办人王谢长达命名的长达图书馆是课后常去的地方。</h3> <h3>教学大楼又称红楼,当年徐天放校长描述的“早晨书朗朗,夜晚灯火辉煌”就是这大楼的情景。</h3> <h3>当年的学校的心脏就在这幢办公楼里,现在这幢楼房以当年振华校董章太炎命名,取名太炎楼。</h3> <h3>章太炎为振华女校创办人王谢长达纪念碑题字:伟绩长留。</h3> <h3>王季玉校长是王谢长达之女,她继承母志,致力于办好女子学校。我们入学时她已退了下来,但我们常在校园里见到这位慈祥老人的身影。</h3> <h3>以振华校董,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命名的时璋楼</h3> <h3>校友何泽慧题字:爱国奋进。</h3> <h3>校友楊绛录王季玉校长训话:实事求是。</h3> <h3>闻道廊是为纪念学校一百十年校庆而建的碑廊,它是一条高出地面的走廊,廊壁上刻有一百十年来校友名录。</h3> <h3>闻道廊下镌刻着著名校友的头像及简介。</h3> <h3>李政道:校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h3> <h3>彭雪珍:校友,著名作家、记者。</h3> <h3>楊绛:校友,著名作家、翻译家。</h3> <h3>何慧泽:校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物理学博士。</h3> <h3>费孝通:校友,著名社会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h3> <h3>徐天放:江苏师院时期校长,教育家,在其任内,厉行教改,使学校在振华女校江南名校基础上成为江苏省重点中学。</h3> <h3>竺可桢:振华女校校董,著名教育家,科学家。</h3> <h3>李根源:振华女校校董,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总理。</h3> <h3>章炳麟:振华女校校董,国学大师。</h3> <h3>蔡元培:振华女校校董,著名教育家。</h3> <h3>王季玉:振华女中校长,美国蒙特霍约克大学植物学硕士,1927年归国继承母志,把振华女校办成东南一流名校。</h3> <h3>王谢长达:振华女中创办人,著名教育家与妇女活动家。</h3> <h3>老三届学生为母校竖立的百年树人碑。</h3> <h3>江苏师院附中是老三届心中母校的名字。</h3> <h3>校园小景。</h3> <h3>江苏师院附属实验中学也是母校的前身之一。徐天放校长在这里开始了教改试验。一年后学校併入江苏师院附中,徐天放继续任校长。校址在现苏州大学内,那里一座方塔矗立,两幢大楼间一条小河流淌。</h3> <h3>徐天放校长曾写过一首诗,描绘了当时学校的环境,抒发了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怀。</h3><h3><br></h3><h3>园丁的心</h3><h3><br></h3><h3>一座方塔,</h3><h3>两幢大楼,</h3><h3>三棵老树,</h3><h3>四围篱笆。</h3><h3>九月间三百株幼苗忽又插枝篱旁,</h3><h3>园丁的心啊,</h3><h3>能不能让鲜花早点开放!</h3><h3><br></h3><h3>现在方塔依旧,小河仍然静静地流淌于两楼之间,三棵老树及篱笆已不复存在,但当年在此读书的莘莘学子仍怀念着老校长。真是:</h3><h3><br></h3><h3>小河静淌两楼间, 方塔依旧指云天, 老树无意身后名, 幼苗成材写新篇。<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