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协作学习 为孩子一生奠基</b></div>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这样的课堂呢?在我的印象中或者说是在我看过的课堂中还没有哪个课堂能真正达到这样的标准。<br></h3> <h3> 今天,在班主任武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车从清华大学创新大厦出发,经过约50分钟的时间来到了草桥小学参观学习,在校长的简单介绍后我们直奔教学楼三楼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br></h3> <h3> 走进教室,上课的老师和同学已准备就绪,全班学生被分成8个小组,每组4人,观察员老师分别坐在每个小组里,没有讲桌,u型的学生座位开口朝向教师,应该是方便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这样的座位给人以平等、轻松、安全、和谐的感觉。待我们坐下后便正式上课。<br></h3> <h3> 课堂没有添加任何花式的色彩、没有想想的激情澎湃、表演的成分、更说不上高大上,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真真正正原滋原味的课堂、最原生态的课堂,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以协同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老师就像疏通管道的工人一样,哪儿不通就适当的疏通一下,老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一节课都是学生在交流,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习的主人孩子。除发言的孩子外,老师、其余的孩子就是一个倾听者,认真的倾听,积极的思考,课堂就一直以这种模式进行,直到下课。<br></h3> <h3> 在返回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或是高效的课堂,听了这节课,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只有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每个孩子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为孩子的一生奠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