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8年9月21日,结束了26天的新疆之行,马不停蹄地乘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西宁,利用中转的几个小时,我游览了著名的塔尔寺。</h1> <h1>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h1> <h1>寺院依山而建,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br></h1> <h1>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因其先有塔后建寺,故曰塔尔寺。</h1> <h1>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镇寺之宝--酥油花<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堆绣和壁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丽的玉树藏族小姑娘</h1> <h1>9月22日,乘火车走青藏铁路在西藏那曲与小妹小双会合。<br></h1> <h1>当然还有我们共同的朋友小贝,正式开启西藏之行。</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去纳木措的路上,途径海拔5190米的那拉根垭口。</h1> <h1>纳木措位于西藏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这是2017年4月第二次来纳木措所拍的照片,当时湖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解冻。<br></h1> <h1>纳木措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br></h1> <h1>圣象天门,顾名思义,一只天然形成的巨大石象,耸立在辽阔的纳木措岸边,象鼻恰恰的深入湖面,仿佛正在汲取这来自雪域的神圣之水。<br></h1> <h1>而石象的身体与象鼻之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门,是通往天堂的圣门。<br></h1> <h1>它静静藏匿于纳木措的北岸,隔着圣湖与神山念青唐古拉对望。<br></h1> <h1>这是老西藏心中深藏的天边秘境,也是西藏美景的终极之地。<br></h1> <h1>在海拔4700-5000多米的高原上,为了实现小妹看圣象天门的愿望,我和小妹徒步6个多小时,翻山攀岭,跨沟越壑,身体透支,饥渴难耐,迷失方向,不见人烟……</h1> <h1>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圣象天门,其中的酸甜苦辣和艰难曲折,永生难忘。<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我们两姐妹互相鼓励,相互扶持,数次落泪,真的被我们自己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了。这种经历对我的意志和身体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9月26日到拉萨。休整了三天,游览了大昭寺,罗布林卡,购买了充足的食品,从身体到物质各方面都为走新藏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h1> <h1>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br></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信徒们虔诚地叩拜在门前的青石板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用身体丈量漫漫祈祷之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万盏酥油灯长明<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br></h1> <h1>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一对新人幸福地旋转着……<br></h1> <h1>在拉萨的西郊,有一座树木茂盛、繁花似锦、独具藏族特色的大型宫殿式园林--罗布林卡。“林卡”为“园林”之意,“罗布”为“宝贵、贵重”之意。所以,罗布林卡有“宝贝园林”之称。<br></h1> <h1>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中叶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期,是历代达赖喇嘛夏天避暑、理政的地方;有点像圆明园和颐和园,所以也被叫做“夏宫”。<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1年罗布林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r></h1> <h1>9月30日,途径最美景观大道G318国道5000公里处,正式开启新藏线(G219国道)的征程。</h1> <h1>新藏公路穿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br></h1> <h1>全线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路段有915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风景最震撼、雪山湖泊最密集、路况最艰险的公路。</h1> <h3><h1>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沿途横卧着逾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冻土层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从大红柳滩到松西乡路段244公里是彻底的无人区。</h1></h3> <h1>途中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其中红土达坂(大坂系维语“山口”之意),海拔高达5378米。<br></h1> <h1>行经其间,不仅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恢弘之意。<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国庆节进入藏西秘境·天上阿里。阿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西藏。</h1> <h1>无阿里,不西藏。阿里是每个旅行家都魂牵梦萦的地方。<br></h1> <h1>阿里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br></h1> <h1>同时,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br></h1> <h1>翻越了马攸木拉山,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神山冈仁波齐和纳木纳尼峰。</h1> <h1>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处,山的向阳面,不知缘何,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神山之背面,长年没雪,即使被白雪覆盖,太阳一出,随即融化,与大自然常规刚好相反。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br></h1> <h1>藏传佛教、印度教、苯教和耆那教都尊它为神山,使它沐浴在神圣的光芒中,令人神往和追随。<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眼睛<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一样的脸<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不一样的真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拜的方式<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纯净的眼神<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纯粹的信仰<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人们从心底里感到震撼<br></h1> <h1>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br></h1> <h1>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br></h1> <h1>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br></h1> <h1>鬼湖拉昂措,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神湖玛旁雍措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br></h1> <h1>湖水呈深蓝色,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故得名“鬼湖”。但我们在鬼湖看到了野鸭子。<br></h1> <h1>天气好的时候,在拉昂措可看到冈仁波齐的倒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纳木纳尼峰与拉昂措交相辉映</h1> <h1>扎达土林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br></h1> <h1>扎达土林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的地质变迁。<br></h1> <h1>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陡峭挺拔,雄伟多姿。<br></h1> <h1>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宛若置身于仙境中<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像冈仁波齐山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1> <h1>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在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庙保存完好。<br></h1> <h1>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古格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品,虽然他们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光彩照人。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内容十分丰富。<br></h1> <h1>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br></h1> <h1>当太阳在古格完全升起时,远方山脉的轮廓,低处山谷的色彩<br></h1> <h1>高处古格的恢弘,都清晰可见。<br></h1> <h1>一切都是一种充满了粗犷苍茫的美,这座神秘消失的伟大王朝又在日复一日的金色时刻像神迹一般活了过来。<br></h1> <h1>托林寺位于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古格王国(公元10~17世纪)在阿里地区建造的第一座佛寺。<br></h1> <h1>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新藏线上除了风光美,我们还遇到了最可爱的武警战士,为我们保驾护航,真得非常感谢他们!</h1> <h1>新藏线共翻越16个达坂:措拉山达坂(海拔4500米)、帮拉山达坂(海拔4710米)、愧拉山达坂(海拔5089米)、突击拉山口(海拔4920米)。<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松西达坂--海拔5248米</h1> <h1>界山达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是西藏与新疆的分界线。<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姆拉达坂--海拔5111米<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G219国道第219公里处界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奇台达坂--海拔5170米<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麻扎达坂--海拔4969米<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嘎拉达坂--海拔5166米<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沿途风光无限</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绚丽夺目</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雪山草甸</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不胜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无人区路段还可以看到藏羚羊<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黑颈鹤<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骆驼<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场面十分壮观。<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山湖</h1> <h1>班公措的湖面大部分在我国境内,少部分属印控克什米尔。有意思的是,班公措在中国境内是淡水湖而在印度境内则是咸水湖。<br></h1> <h1>湖水非常清澈,也有很多的水鸟不时在湖面掠过。<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班公措的风光迷人,景色奇丽,历来为探秘旅游者的向往之地。</h1> <h1>经过八天的旅程,我们于10月7日晚顺利抵达新疆叶城----新藏线(G219国道)零公里处。<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圆满地完成了穿越新藏线的全部路程<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为我们小双高超的驾技和胆识点赞<br></h1> <h1>为魔豆小妹的笑容和一路的辛苦点赞</h1> <h1>为我们能活蹦乱跳地翻越十几座平均海拔在4600多米的雪山而自豪!<br></h1> <h1> 这是我第三次到西藏,也是第一次走阿里,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西藏阿里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色,藏族同胞纯粹无邪的坚毅目光,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新藏公路的高险辽阔,一直在脑海里回荡回荡回荡……</h1><h1> 我爱西藏,我爱阿里,我还会回来的……</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