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北三省摄影采风行</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15日至21日,我们一行共34人参加了“武威华泰旅行社”的《东北三省沈阳、长春、哈尔滨、长白山天池、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双飞7日游》。游览了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三省简称东北,是指我国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东北三省还有关东之称。东北三省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附:老同学张振乾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题东北三省摄影采风行》</p><p class="ql-block"> 满清铁骑入汉关,空留金銮皇梦残。</p><p class="ql-block"> 吊水银河挂飞瀑,镜湖风情展娇颜。</p><p class="ql-block"> 千树披霜凝月桂,万岭堆雪傲云端。</p><p class="ql-block"> 长白天池邀嫦娥,敢笑吴刚不思凡。</p> <h3>在兰州中川机场登机。我们一行乘坐的是“春秋航空公司”的9C8554次航班(空客A320-214SHARkLETS型飞机)。兰州到沈阳2159公里,飞机于12:35分起飞,飞行3小时,于15:35分到达沈阳桃仙机场。沈阳简称“沈”,别称“盛京”、“奉天”。沈阳位于辽宁中部,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中国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春秋战国时期,沈阳是燕国的重镇沈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州属于辽东郡。由于沈阳地处沈水之北,以传统的“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方位论,改称沈州为沈阳。公元1634年皇太极又改称沈阳为“盛京”。明崇祯十七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沈阳作为陪都。清朝顺治十四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改名为“奉天”。1929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又将“奉天”改为“沈阳”。</h3> <p>团队在镜泊湖合影。东北游团队名单:張延杰、张亦军、沈明清、陈彩萍、邓爱民、邵金娥、赵国才、党存英、张延菊、唐晓恵、張连科、沈 波、宋永红、王洪生、金玉萍、张彦生、张玉英、王玉秀、韩永春、陈秀铃、慕宏珍、王兴俭、王 霞、張 亭、史万荣、王英兰、 赵 美、杨宗茂、胡德贵、张兴强、任成桂、张生武、杨润花、苗丽萍、張菊花(领队)(第二排右1为作者)。</p> <h3>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是清代初期的皇家宫苑,始建于明天启五年。沈阳故宫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顺治初年,定盛京为“陪都”,自康熙十年开始至道光九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十次东巡时在沈阳故宫驻跸。道光朝以后,沈阳故宫饱受涂炭,“始有沙俄霸宫暴掠于前,继有日本人窥盗金匮之秘于后,更有英酋按图索骥,入宫搜宝掠夺之举”。1926年,在沈阳故宫设立东三省博物馆。1949改为沈阳故宫陈列所。1986年改为称沈阳故宫博物院。<br></h3> <h3>沈阳故宫大门。</h3><h3><br></h3> <h3></h3><h3>作者在沈阳故宫大门前留影。
</h3><h3><br></h3><h3></h3> <h3></h3><h3>沈阳故宫主殿一凤凰楼。<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凤凰楼的原名叫翔凤楼,1743年改称凤凰楼。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请之所。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span>
</h3><h3><br></h3><h3></h3> <h3></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沈阳故宫的“金銮殿”——崇政殿。崇政殿兴建之初名字叫做“正殿”,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span>
</h3><h3><br></h3><h3></h3> <h3></h3><h3>沈阳故宫的大政殿。<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政殿建于1625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场所。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满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还饰有八个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正门前的大柱上,盘旋着两条翘首扬爪的金龙,龙代表天子的至尊无上。大政殿建筑特点的多样性,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亭帐式的风貌,则是满族古老文化的延续。</span>
</h3><h3><br></h3><h3></h3> <h3></h3><h3>作者在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前留影。
</h3><h3><br></h3><h3></h3> <h3></h3><h3>沈阳故宫大政殿。
</h3><h3><br></h3><h3></h3> <h3>沈阳故宫</h3> <h3>沈阳故宫。
</h3><h3><br></h3> <h3>沈阳故宫的建筑艺术。
</h3><h3><br></h3> <h3>沈阳满清一条街。满清一条街位于沈阳故宫附近。东起抚近门,西至怀远门,全长1300 米,街道的两侧是雕梁画柱、青墙飞檐的仿古建筑,体现着中国满汉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沈阳满清一条街的原名叫新正街,建于清光绪31年,因临近州衙,所以诉讼、打官司的人常常在此住宿侯信,因此满大街都是旅店、饭馆、茶楼、酒店。 时至今日,满清一条街仍以饮食业为主,全街有40余家店铺经营着小吃、茶楼、餐馆等。<br></h3> <h3>张氏帅府。张氏帅府又叫“大帅府”或者“少帅府”。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大帅府始建于中华民国三年,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大帅府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部分组成。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张作霖出生于清王朝晚期的1875年,曾经主政东北三省,他认为自己的家才是议事的核心场所。所以张氏帅府既是张作霖官邸,也是张氏家族的私宅。<br></h3> <p>张氏帅府。</p> <h3>大帅府广场的張学良雕像。</h3> <h3>在張学良雕像前留影<br></h3> <h3>赵四小姐故居。</h3> <h3>大关东文化园。大关东文化园位于吉林省安图县永庆乡东清村。这里曾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文化园占地72公顷,这里有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东北三宝人参、乌拉草、梅花鹿以及紫貂,还有誉为东北第四宝的雪蛤。景区从多角度为游客呈现了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和长白山特有的动植物资源。<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大门。</h3> <h3>在大关东文化园大冂口留影。<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院中的满、汉文福字石。<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院内的雕塑。<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br></h3> <h3>大关东文化园。<br></h3> <h3>东北抗联密营旧址</h3> <h3>大沙河抗战纪念碑</h3> <p>长白山。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境内,长白山东面与朝鲜民主共和国毗邻,并以天池的中央线为两国的国界线。长白山是国家五A级景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的海拔2749米,因山的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长白山在清朝被尊为圣山,每个清朝的皇帝必须亲自或委派大臣望祭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景区。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经过漫长的年代积水成湖。天池呈椭圆型,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湖面海拔2189米。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山湖泊,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1983年夏天邓小平登上长白山,发出了“人生不上长白山,实为一大憾事!” 的赞叹。长白山天池长年阴云笼罩,一年365天,有300天笼𦋐在云雾里,在长白山看天池,是要有缘份的,故有“十去九不见”之说。难以看到真容,江泽民曾三次登上长白山,也没有看到天池的真面目!今天我们团队非常幸运,长白山上晴天朗日,天池真容一览无遗!(邓小平为天池题名)。</p><p class="ql-block"> </p> <p>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景区。</p> <h3>长白山天池。<br></h3> <h3>在长白山天池留影。<br></h3> <h3>位于长白山山顶的边防哨所。</h3> <h3>在长白山上抓拍的女游客。</h3> <h3>长白山林海</h3> <h3>长白山雪原</h3> <h3>绿渊潭。绿渊潭位于长白山风景区,因岳桦阴翳、潭水碧绿、深窘而得名。绿渊潭瀑布飞流直下,最高落差26米,瀑水落于巨石而四溅,而后流入深潭。每逢雾起,潭上水雾弥漫,与高山岳桦、旷古巨石浑然而一体,美不胜收、似人间仙境。<br></h3> <h3>在绿渊潭留影。<br></h3> <h3>聚龙泉。聚龙泉位于长白山中部,有几十处地热温泉,大的如碗口,小的有指粗,散发着蒸腾热气,在冬季,周围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而这里确热气腾腾,烟雾袅袅,别有一番景致。长白山温泉属于高热温泉,多数泉水温度在摄氏60度以上,最热的泉眼温度可达82度,放入鸡蛋,顷刻即熟。<br></h3> <h3>聚龙泉。<br></h3> <h3>聚龙泉。</h3> <h3>中国朝鲜族民俗第一村。中国朝鲜族民俗第一村位于吉林省永吉县春登乡,距吉林市35 公里,是一处以体验朝鲜风俗为主的旅游景点,村内的居民原来都是朝鲜人,后来在此定居。<br></h3> <p>中国朝鲜族民俗第一村。</p> <p>中国朝鲜族第一村。</p> <h3>在中国朝鲜族第一村村民家中作客。朝鲜族妇女介绍长白山人参。<br></h3> <p class="ql-block">镜泊湖。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部的宁安市境内。镜泊湖的东南是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西面是海林雪乡和五大连池景区。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6公里,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一个长条形的高山堰塞湖,数万年前由于火山喷发,流出的岩浆把牡丹江拦腰截断而形成镜泊湖。湖四周有山峦和葱郁的树林,呈现出一派秀丽的大自然风光。1983年8月,邓小平游览了镜泊湖,并且题词“镜泊胜景”。叶剑英也曾游览镜泊湖并题词:“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p> <h3>镜泊湖景区大门。<br></h3> <h3>邓小平题词“镜泊胜景”前留影。<br></h3> <h3>镜泊湖<br></h3> <h3>镜泊湖风光。<br></h3> <h3>邓小平题馆名的镜泊湖宾馆<br></h3> <h3>镜泊湖畔。<br></h3> <h3>镜泊湖畔雕塑。</h3> <h3>镜泊湖畔雕塑<br></h3> <h3>吊水楼瀑布。吊水楼瀑布又叫镜泊湖瀑布,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镜泊湖北端,瀑布宽70余米,雨水量大时宽达300余米,落差20米 。瀑布下边的水潭深60米 ,叫“黑龙潭”。每逢雨季或汛期,水声如雷。诗人曾为吊水楼瀑布留下了:“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深潭霞飞雾漫,更有露尽岸秀”的诗篇。</h3> <h3>吊水楼瀑布。<br></h3> <h3>吊水楼瀑布。</h3> <h3>吊水楼瀑布。<br></h3> <h3>吊水楼瀑布。<br></h3> <h3>在吊水楼瀑布前留影。<br></h3> <h3>吊水楼瀑布观瀑亭</h3>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民族风情小镇。俄罗斯风情小镇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的核心部位。这里居住着俄罗斯人。是中国国土中的一块俄罗斯飞地!小镇由俄罗斯人负责管理。小镇由27座俄罗斯风情建筑的民宅构成。这些俄罗斯格调的建筑群体,掩映在花卉、绿树丛中,错落有致,各具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游客进入俄罗斯风情小镇,需要办理特别的《护照》才能进入。</p>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护照》。</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上的俄罗斯人。<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上的俄罗斯少女。<br></h3> <h3>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上的俄罗斯妇女。<br></h3> <p>作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阳岛“俄罗斯民俗风情”小镇与俄罗斯妇女留影。</p> <h3>太阳岛上的雕塑。</h3> <p>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建于1907年,是俄罗斯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是当年沙皇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圣·索菲亚教堂最初为沙俄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由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高53.25米,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其穹顶、钟楼都是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是哈尔滨标志性的建筑。</p> <h3>圣.索菲亚教堂。<br></h3> <h3>圣.索菲亚教堂。<br></h3> <h3>圣.索菲亚教堂。<br></h3> <p>哈尔滨抗洪胜利纪念塔。纪念塔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是为纪念哈尔滨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立的。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设计。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回廊组成 。高22.5米,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度为119.72米。塔下的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p> <p>哈尔滨市中央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黑龙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全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p> <p>哈尔滨中央大街。</p>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br></h3> <h3>哈尔滨中央大街雕塑。<br></h3> <h3>哈尔滨冰雕。<br></h3> <p>作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雕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雕馆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策划/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摄影/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撰文/張亦軍</p><p class="ql-block">编辑/張亦軍</p><p class="ql-block">制作/張亦軍</p><p class="ql-block">背景乐/《渔舟唱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