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的黄河晋陕大峡谷

许建青

<h3>凡是热爱山水旅行的人对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都带有魂牵梦绕无比敬畏的情感。地理学把黄河划分为上中下三段;黄河的上游从青藏高原海拔五千米的玛多县至内蒙古河口镇,约3470公里。黄河中游从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约1300公里,落差900米。下游从桃花峪到山东东营流入渤海,约790公里。其中最壮观的是黄河的中段内蒙河口镇到晋陕交界处的壶口约四百公里;黄河由北向南浩浩荡荡、在这里呈现出最典型的黄河自然景观,奇特的黄河蛇曲地貌;我国黄土高原沧桑地貌特征在这里充分彰显。晋陕大峡谷以此为开端,内外长城也在这里交汇。从古至今,有多少悲壮的故事在这里拉开帷幕……本篇记录了黄河中段的400公里,壮观的蒙晋陕大峡谷。</h3> <h3>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万家寨镇。以黄河为界,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有“黄河入晋第一村”和“天下黄河第一墩”的誉称。这里是黄河和长城第一次握手的地方,黄河在此舞出了360度的华丽回旋,形成了美丽的峡谷;黄河两岸壁立千仞、河道碧波万顷、河崖上长城耸立,烽火台隔峰相望,黄河天险成就了老牛湾的雄伟,长城古堡为老牛湾增添了无限的神韵。</h3> <h3>从山西往内蒙方向看老牛湾,是否像头老牛在卧身低头饮黄河水?神奇的鸡鸣三省之地。</h3> <h3>外长城从朔州平鱼东行至偏关县境内,与山西境内长城交汇,形成了内长城的终点;这里是长城和黄河第一次握手的地方。</h3> <h3>这个显目的烽火台也叫“护河楼”,是老牛湾的地标古建筑;寒冷的冬季,这里的黄河长达数月封冻,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最容易向中原发起进攻的季节,从黄河冰面进攻比抢渡黄河毕竟方便;每当出现敌情,这里烽火台狼烟四起,召唤军队以保一方平安。老牛湾烽火台在周边众多长城烽火台的犄托之中,地理位置显得极为重要。这个烽火台也被后人称作为“天下黄河第一墩”。据说在夏季雷雨来临时,在这个烽火台下仔细昤听,还会隐隐听到战马嘶鸣声,这种现象科学上无法作出解释。</h3> <h3>黄河水在这里不再滔滔,温柔若同母亲的胸怀;烽火台不再狼烟四起,金戈铁马已经成为远古的梦。浩湾如道,墩台成景。老牛湾,这个黄河和长城握手的地方,我似乎听见战旗猎猎战马嘶鸣,我似乎看见古代将士忠于职守的身影;老牛湾,一个显示大河奔流的地方,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h3> <h3>断岸万仞绝壁,飞鸟不渡雄关;黄河老牛湾的雄姿将永远铭记在心头,黄河将永远在我的脑海中奔流。</h3> <h3>黃河老牛湾山西偏关境内,沿着黄河古道有许多古村落,大多依山傍黄河而建。所有建筑全部用当地石块石片砌筑成的,造型各异因势象形,沿着黄河古道,你仿佛走进了一个具有浓郁历史沧桑感的“石头博物馆”。</h3> <h3>大部分石头建筑都荒芜着,没有人居住;但是偶尔能够看见墙上贴着红色的春联,据说这是电视剧摄制组来拍外镜时留下的。也有新人到这里拍摄婚纱照;黄河,你确实给人留下多多少少奇妙的联想……</h3> <h3>随便走进哪一幢石头建筑,里面的景像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熟悉,似乎不久前我曾经到过此地?或许是出现在几回回的梦里?</h3> <h3>在黄河古道上独自徒步,一路观赏黄河的美景以及黄河人家的风情,不会感觉到絲毫的疲劳和寂寞,相反一路走来便有种荡气回肠的豪情。</h3> <h3>黄河边上为数极少的大型石头建筑内有人居住或者有人在经营“旅社”,魏家大院是一家集住宿、餐饮、咖吧为一体的具有现代格调的地方。据说网络上对魏家大院有许多好评;徒步老牛湾黄河古道可以考虑这里住宿,住在魏家大院,观赏黄河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h3> <h3>黄土高原沧桑地貌在这里充分彰显,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色让每个到过老牛湾的人过目不忘;晋陜大峡谷无愧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h3> <h3>老牛湾军堡建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0年),这是明代座落在黄河边上的一座著名的屯兵城堡,用以抵御北方匈奴对中原的侵袭;这个军堡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六百多年过去了,它仍然以沧桑和雄伟的姿态竖立老牛湾的黄河边上,向世人诉说着昔日在它周围发生的感人故事和它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h3> <h3>站在城堡的顶端,眺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连绵不断的明长城烽火台和黄土高原沧桑的景色,联想起“大漠孤烟直”的宏大场景以及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在黄河两岸上演,不由得感慨万千!</h3> <h3>观赏黄河老牛湾的日出日落场景会让人一辈子刻骨铭心。</h3> <h3>“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要数亁坤湾”这是当地民瑤。黄河出内蒙,进入山西偏关老牛湾以后,一路浩浩荡荡奔向东南,当流经陕西延川县附近的时候,在68公里范围内神奇地形成了五个s型大拐弯,鬼斧神工、气势恢宏,如果是专业航拍一定会呈现出天造地设的地质奇观。黄河由北向南,在这里连续蛇曲状的呈现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延川境内的五个大湾被世界地理学称着为“蛇曲地貌”,是世界上河道规模最大、最为密集的蛇曲群,世界上罕见的自然景观。很遗憾的我们没有航拍技术,只能用普通摄影来描绘蛇曲地貌五个大拐弯的最后二个,即乾坤湾和清水湾。</h3> <h3>观赏乾坤湾不仅仅是视觉美的亨受,更是一次灵魂的净化,站在高处眺望着乾坤湾,将自己溶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会情不自禁地对祖国壮丽山河和博大精深的黄土高原文化底蕴深感震撼!</h3> <h3>如果你有着强健的体魄,可以从山峰观景台沿着长长的石梯走到黄河的边缘,从各个不同角度观赏乾坤湾。事实上亲临实地观赏黄河乾坤湾的雄姿要远比看图片上景色要壮观的多。我不是散文家更不是诗人,采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黄河奔流都觉得显得很苍白,我无法来准确地描述对乾坤湾的壮美,只能从心底留下深深的遗憾……</h3> <h3>面对乾坤湾的美景,对于拍摄技术不很内行的我在想,或许只有航拍,才能最为淋漓尽致地表达黄河蛇曲地貌的无比壮丽?才能把穿流在群山竣岭中的黄河拍摄的荡气回肠?</h3> <h3>黃河流过乾坤湾以后,很快又进入了晋陕大峡谷的第五道湾清水湾,记得看过一部电影“清水湾传奇”,故事大概情节是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纲领,主力红军离开生生息息的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清水湾是当年红军和国民党晋绥军发生激烈战斗的地方。现在战争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但是黄河水还在昼夜不停默默的流淌,它在向后世人诉说着当年曾经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h3> <h3>黄河岸边的悬崖绝壁如同刀削一般,即使世界攀岩名将也会望而生畏。目睹这些景色,黄河天险的概念又一次深深的扎根于我的心坎。我不由想起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中国军队利用黄河天险拼命的阻止日军侵华军精锐部队的进攻,国民党某部队在弹尽粮绝情况下,残余的八百壮士宁死不当俘虏,他们手挽着手高唱秦腔跳入了滔滔的黄河。我在川流不息的黄河水中看到了先烈们悲壮的身影……</h3> <h3>清水湾周边也环绕着雄伟的眀代长城,同老牛湾黄河与长城第一次握手的烽火台相比,清水湾的明长城有着明显的新修复痕迹而缺乏了历史沧桑的感觉;然而只要将黄河和长城相联糸起来,那么构成的画面绝对是壮观的,因为黄河和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h3> <h3>久久地站立在黄河边上,观赏大河奔流天地一色的壮观场面,心里不由涌现“天地浩渺,我为一栗”的慨叹!</h3> <h3>在延川蛇曲黄河的乾坤湾附近,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会峰寨”。这是黄河边崇山竣岭中的一处天然古山寨,地势极其险要,东临黄河三面环山,仅仅在西北方向有一条窄小的石梯与外界相通。</h3> <h3>据介绍,这个黄河边上的古山寨在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就形成了,最早由闯王李自成的大舅在此地占山为王,后来一代代相传,成为远近闻名的绿林好汉聚集地,历代官兵都奈何不了这个古山寨,所以会峰寨当地人又把它称为“土匪窝”。</h3> <h3>会峰寨形如虎踞,势若龙盘;寨内文物众多,地形位置易守难攻极为险峻;试想在冷兵器时代,这个古山寨绝对是个一夫档关千军莫进的城堡。这个古老的山寨为蛇曲黄河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h3> <h3>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将黄河陕西延川段设立为“中国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由北向南穿越在晋陜交界68公里的黄河段也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晋陕大峡谷也随之将越来越多的吸引世界旅游界的目光。</h3> <h3>在延川黄河蛇曲地貌的晋陕大峡谷游览中,注意力常常被周边古老的窑洞所吸引。其中距离乾坤湾旁边的千年古窑就很值得一看。</h3> <h3>据考证,这一片古窑洞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现在荒芜着,当地文物部门已经开始着手保护。许多千年古窑无论是外观构造及内饰都反映了一千多年前北方匈奴民族的习俗和其文化。</h3> <h3>初秋的季节,清晨六点半一缕金色的阳光会很准时地透过千年古窑的洞孔,把窑洞内的黑暗赶走,所剩下朦胧昏沉的光线和氛围足以让人对古代黄土高原的生生息息带来无穷的遐想……</h3> <h3>黄河边上的延川县城东5公里有个原来名不传径的偏僻小山村“梁家河”。在网络时代,梁家河已经很火了。梁家河民风纯朴,是陜北黄土高原典型的传统农耕式小山村,村民朴实厚道;有个伟人在此生活过七年,他深有感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瞧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h3> <h3>黄河浩浩荡荡继续向南流去,很快来到了山西吕梁地区著名的碛囗古镇。这个古老的村镇西接陜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历史上一直为军事要冲,黄土高原的经济文化之枢纽;亨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主要源于此处黄河有五百多米水下暗礁,黄河水面在此又落差十多米,普通黄河船筏在此难以通过,靠这个镇上百姓船工利用周边水面航道驳转运,碛口从历史上一直为物资中转站,成为了“水旱码头,小都会”美称。</h3> <h3>“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由于特殊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所以历史上一直很繁华,各种做船运生意的商号有三百多家,并且有大量的明清时代留下的古建筑,至今这里的居民仍然处于原始质朴状态,被外界称为“活着的古镇”。</h3> <h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古镇又是华北通往延安边区的主要运输口岸,镇内有八路军军械所和服装厂。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东渡黄河曾宿于碛口,后转战到河北西柏坡指挥全国解放战争。</h3> <h3>黑龙庙,这是碛口古镇的制高点。这座古老的寺庙建于明朝初年,历来是船家供奉神灵的地方。几百年来一直香火旺盛,也是碛口一景。</h3> <h3>黑龙庙里的戏台尤以奇特,不仅宏伟壮观,而且在这个戏台演奏乐器声音会特别的洪亮,古代没有扩音设备情况下,这个戏台唱大戏却在十里之遥声音听上去依然清哳悦耳,所以这里自古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h3> <h3>黑龙庙是碛口古镇的地标建筑,由于特殊的位置,在庙的城楼上能够一览碛口古镇全貌和黄河的日出日落美景,清晨或者黄昏到黑龙庙观景是个不错的选择。</h3> <h3>我们在碛口镇黑龙庙遙望黄河对岸陕西的宝塔及倾听宝塔下时起时伏的鞭炮声。</h3> <h3>太阳慢慢地沉下山了,从山坡上的黑龙庙向四周望去,只见黄河两岸山峦起伏天空被落日的余晖映照的通红……</h3> <h3>位于碛口古镇3公里有个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这原本是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古老的窑洞层层叠叠,充满着黄土高原的乡土气息和自然风情。近几年来被一些资深的驴友发掘,现在成为了一个写生摄影采风的好地方。</h3> <h3>李家山现在虽说游客已经来往不绝,但仍然保持着质朴的民风和㬌观,村里没有农家乐一类的商业;到处都是大片果实累累的枣树;红色黄色的果实衬托着树枝绿叶,把小山村打扮得特别美。游客可以从枣树上随便摘采枣子吃。村里没有一块关于禁止采摘的警告牌,倒是村民们看到外面来的游客都会很客气地向游客介绍哪种果实最甜。</h3> <h3>距离李家山不远还有一个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距离碛口古镇一公里的黄河边上,这是明末清初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的私宅群,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西湾村座落在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建筑精致讲究,做工精细。</h3> <h3>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洋溢着传统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大片大片的枣树把这个小山村装扮得格外的秀美。</h3> <h3>距离碛口古镇三十公里处有一个观赏传说中黄河壁画的好地方,沿黄公路(当地戏称为中国一号公路,因为这条新建的公路紧贴着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向南延伸数百公里)在风光如画的沿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h3> <h3>看到了工农红军东征黄河的纪念碑</h3> <h3>黃河壁画,源于千万年黄河水的冲刷以及大西北的风蚀作用:岁月在黄河岸壁上留下了如诗如画的印迹。黄河壁画位于距离碛囗古镇三十多公里的黄河开阳段的黄河东岸,这是个近几年被驴友新发现的景点,不须门票,由于观㬌的最佳位置是在船上向黄河东岸观赏,所以当地的老百姓也顺便做起了船运的生意。</h3> <h3>乘坐快艇观看岸边石壁上的画,任凭微凉的黄河水不时的拍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伴随快艇的隆隆马达声,黄河水尤如一条狭长的白玉带,黄河壁画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不由让我们肆意放飞自我,深感大自然的奇妙。</h3> <h3>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让人心头涌起美妙的联想。若干年以后这里肯定会成为一个大牌景点,那时一大批脑袋瓜灵活的导游们会根据黄河壁画的不同形态,编织出一个个美丽动听的故事;黄河壁画随着名气的提升,其神秘的面纱也将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四方游客。</h3> <h3>乘坐当地人开的快艇,观赏黄河东岸陡立的石壁上大自然的杰作,有点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的感觉;其实租用手划的小木船慢慢地观赏黄河石壁画肯定会更好些,但是这里却找不到经营小木船的。</h3> <h3>你可以在黄河岸边随处可见到奇异的礁石和美丽的黄河景色。真是个留连忘返的好地方。黄河的旅游资源如此丰富,这个概念又一次深深的刻烙在我的心头。</h3> <h3>黄河沿着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浩浩荡荡一路向南尽显大河气势;又在延川附近神奇地呈现了五个大湾,然后流到了著名的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黄河从原先五百多米宽的河床骤然挤入一条仅有三十多米宽的狭小河道,巨大的压力形成了惊涛骇浪以及水气冲天浊黄色的巨大瀑布。我从南泥湾方向驾车二个小时来到壶囗,在山顶盘山公路上就远远望见了那熟悉的壶口瀑布壮观的场景。</h3> <h3>壶口瀑布,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这是比较熟悉的地方;我虽然多次来过这里,但是每次来到壶口还是会被这里奔腾咆哮飞速疾行的黄河瀑布所震撼。脑海里总会响起一首歌,中国抗日战争最危急的关头,著名爱国诗人光未然和作曲家洗星海的“黄河颂”,后来改编的黄河大合唱,“我站在高山之岭,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掀起万丈巨澜……”,此景此情是如此的贴切如此的让人觉得震撼!</h3> <h3>阴天,壶口瀑布周围烟雨朦胧遮天蔽日。然而天气一旦放晴,壶口瀑布马上会呈现出晶莹透剔,在阳光和水蒸气的作用下,绚丽的彩虹横跨黄河两岸已经不是很稀罕的现象了。我一直很想往严冬季节能够来到壶口,想像中那时候的壶口瀑布一定会变成层层叠叠的冰凌,如同黄龙玉般的晶瀅透剔美丽动人。无论什么季节壶口的黄河瀑布必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h3> <h3>沿着黄河中段的400公里一路前行,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遗址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游览黄河晋陕大峡谷,如同淌徉在历史的长河中。</h3> <h3>延川的秋林是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部所在地,阎锡山、彭德怀、卫立煌等国共将领在这里共商抗日大计,这里的窑洞里曾经发出的一道道电令,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h3> <h3>革命圣地延安。熟悉的宝塔山、清凉山、延河水……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从这里走向全中国。记得当时流行的一首歌“延安颂”,歌词中唱道“歺阳晖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莹…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你将万古流芳…”,佩服“延安颂”的作者竟然有着如此强悍的判断力,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岁月里,却能够如此坚信中国必定会胜利,他甚至预测到胜利的那一天,延安必定会万古流芳!每天夜晚八点,延安的宝塔山上有灯光秀,背景音乐便是让人听了热血沸腾的“延安颂”,多么让人感动的场景,我们的思绪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h3> <h3>为时一个月的晋西北和陕北的旅行结束了,前些时候对山西宁武的冰洞和陕北靖边的波浪谷以音乐影集和美篇形式向朋友圈作了介绍。但是对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却迟迟没有动笔,主要是对于这一段黄河峡谷的地理历史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然而时间一长恐怕脑海中对于晋陕黄河场景会遂渐淡去,今天匆匆编成发布。文中不对之处请朋友圈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