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昌

韓偉(伟记茶味)

<h3>福元昌: 百年福元昌,有“茶中极品”之称,可谓传世普洱茶王。从大自然里款款走来,一片叶子与水的亲吻,衔接了茶韵,铸造了经典。 福元昌是现存最早的标志性的大叶种易武茶号。对于福元昌,不管你是期盼还是想象,这唇齿间的传奇注定成为传说。 易武大叶种的崛起 福元昌,这个在易武镇兴盛一时的老字号茶庄,是易武茶风云历史的见证者之。 福元昌号原址<br></h3> <h3>乾隆九年,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普洱府每年拨出专款“例银”,由思茅厅在古六大茶山采办贡茶。由此,直接带动了西双版纳地区的茶业发展。在古六大茶山中,易武是崛起最晚的一脉。当年易武的繁荣,与不远干里来开荒种茶的石屏人密不可分。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实行移民殖边,石屏等地数以万计的汉人带着种茶技术进入易武。 △易武古镇 凭借优异的茶品质量、便利的交通,易武成为重要的茶叶交易中心。易武大叶种普洱茶,也一跃成为皇族贡品,逐渐取代了曼松、倚邦等地的小叶种贡茶。<br></h3> <h3>从倚邦茶区到易武正山的转移,标志着易武大叶种的兴起。福元昌圆茶,就是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易武茶代表作。 福元昌的创立: “元昌号”茶庄创立于光绪初年,是倚邦茶区最富盛名的的商号之一。其年产普洱茶400~500担,主要运销到四川省及北方地区。 光绪年间中期,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商号规模,元昌号在易武大街开设了茶厂分行,即“福元昌号”茶庄。<br></h3> <h3>“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易武正山大叶种普洱茶菁,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所制福元昌圆茶,最远还销售到了海外市场。 光绪未年,云南南部所有的茶庄和茶厂,都因为地方治安恶化,疾病流行,几乎全部歇业停产。倚邦的元昌号茶庄和易武的福元昌号茶庄,也相继关门闭厂。 1921年,开在易武大街的福元昌号茶庄,再度复业营运。凭借对茶叶品质的用心和勤恳经营,福元昌号声名鹤起。<br></h3> <h3>仅1929年当年,福元昌号年产圆茶就高达500担。此时,福元昌与同庆号、宋聘号并称为“易武三大茶庄”,奠定了当时的普洱茶江湖格局。 百年福元昌极品圆茶: 福元昌圆茶,采用易武正山优良大叶种乔木原料,三级以上普洱茶菁制制成。其茶叶厚大,条索宽扁,油光淡薄却茶气强劲,充分彰显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色。<br></h3> <h3>△百年干仓极品福元昌・白水清藏 福元昌的内飞分为蓝、紫、白三种,都用手工盖上朱砂红印。蓝色、紫色内飞者,属于较阳刚性茶品;白色内飞者,则是阴柔性,两者茶性各具特色。<br></h3> <h3>△福元昌圆茶叶底,及内飞、内票 图片摄自邓时海《普洱茶》 △福元昌圆茶内飞、内票 2013年,嘉德拍卖行成交了一桶20世纪初的福元昌圆茶,成交价为1035万元/筒。此茶以竹心篾包裹,篾上的字迹早已无法辨清。但桶内有内票,呈正方形,标有蓝色图字,周围饰有回纹图案。<br></h3> <h3>福元昌圆茶(一筒) 图案内写明明:“本号在易武山大街开张福元昌 号......以图为记,庶不致误,余福生白”,共88字。同时,每饼茶都有一张浅蓝色内飞,手工钤盖朱砂红印,意指此款茶属阳柔型茶品。 △福元昌圆茶茶筒 图片摄自邓时海《普洱茶》 开汤后,其汤色栗红明亮、水底陈香润化,回甘如泉,茶气强烈醒神,贯通全身。这磅礴雄厚的气势,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美,是现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br></h3> <h3>余秋雨曾在《品鉴普洱茶》一书中这样写道,“福元昌磅礴雄厚,同庆号幽雅内敛,一 阳一阴,一皇一后,构成终端对比。”他对经 典号级茶进行了排序,福福元昌位列第二,在 宋聘之后,堪称经典。 △极品福元昌单泡茶·鲁文锋收藏 如今,福元昌圆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有着标杆意义的茶品,它的价值早已超过了价格本身,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普洱茶源流演变和工艺标准的模范!<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