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湖

乐山乐水

<h3>10月22日,小雨转阴,游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h3><h3>荷残柳未败,</h3><h3>风微雾朦胧,</h3><h3>横云卧鼋渚,</h3><h3>烟雨太湖中。</h3> <h3>荷叶已残。</h3> <h3>柳还未败。</h3> <h3>绿树葱笼,水平如镜。</h3> <h3>湖光山色,烟雨蒙蒙。</h3> <h3>远眺鼋渚,如诗如画。</h3> <h3>这是1917年,地方绅士杨翰西购地建“横云山庄”的大门口。</h3> <h3>太湖佳绝处,从此处开始。</h3> <h3>传说,这里是徐霞客的故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背包客的老祖宗,为他塑了像。</h3> <h3>据说,他就是在此处乘船出发,开始了游历征程。</h3> <h3>据说,这就是他乘坐的那条船,被后人完好无缺的保存了下来。</h3> <h3>这里是主要景点之一,叫做藕花深处。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荷花、睡莲、浮萍等水生植物连片数里。夏日,碧叶摇曳,莲荷飘香。漫步荷塘,赏荷避暑,清风送爽,真乃舒心怡神之快事。</h3> <h3>沿路前行,忽现一小舟、一小桥,煞是好看。</h3> <h3>继续前行,又是一番景色。真是移步换景,只见黄墙黛瓦,翘角飞檐,一座端庄古朴的小屋,矗立在湖边的水中,一叶扁舟停在旁边,绿树红花围绕,令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h3> <h3>原来这里有名字,朋友,你会念这几个字吗?</h3> <h3>走过这里,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h3> <h3>继续前行,就来到了鼋头渚。不知道什么人什么时候弄了这个石刻,游人在此照相,相当于孙大圣的到此一游。好不容易千恩万谢让我拍了这张算是没有游人的照片。</h3> <h3>石碑的另一面,也刻着字。实在是没有办法拍到没有人的景致了。原来这里是鼋头渚的精华景区。主要景点有灯塔、“鼋头渚”石碑、“横云”摩崖石刻、“震泽神鼋”铜像、澄澜堂、飞云阁等。</h3> <h3>这里就是飞云阁,下面是摩崖石刻“横云”,“包孕吴越”。</h3> <h3>这是远景,是不是很养眼。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在36000公顷烟波浩渺的太湖,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犹如浮鼋翘首而得名,鼋头渚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也是无锡太湖十五渚中最美的水中陆地(注:渚即为伸入水中的陆地)。</h3> <h3>这就是“震泽神鼋”铜像,传说是太湖的保护神。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h3> <h3>在往回走的路上,遇到这个房子。</h3> <h3>有曲桥相通。</h3> <h3>还有一个景点叫做十里芳径,遍植樱花,由于季节不对,我们就不去了。于是乘船去太湖仙岛。</h3> <h3>太湖仙岛原称三山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公里的湖中,有“三山映碧”誉称。岛上建有三山道院,有会仙桥、天街、灵霄宫、 天都仙府、月老祠、大觉湾等建筑。玉宇琼楼,古乐阵阵,室内布 置瑰丽雄奇,神像生动,其中玉帝塑像高达18米,堪称国内罕见。</h3> <h3>这是最大的那个岛,在船上拍的,效果不好,凑活着看吧。</h3> <h3>上岛游览的必经之路“会仙桥”</h3> <h3>过了会仙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捕鱼的画面。</h3> <h3>旁边还有一个渔翁钓鱼的雕塑,据说,这是范蠡。</h3> <h3>回头看看,景色不错。</h3> <h3>这就是月老祠。看那上面挂的铜锁,不知道有多少善男信女在这里祈求姻缘美满。</h3> <h3>继续上行,就来到了这个叫做天街的地方。这里是上山的必经之路。</h3> <h3>其实就是这个不足百米的小街道,两边都是买各种纪念品的铺面。我在这里买了几个竹制的水杯。</h3> <h3>过了天街,就能听到隆隆的水声,原来是个小瀑布。画面上远远的那个塔,就是这个岛的制高点,也是我们要去看看的地方,这里面供奉着一尊18米高的玉皇大帝的塑像。</h3> <h3>这个瀑布也是有名字的,居然叫银河。</h3> <h3>上得高塔,瞻仰了玉帝像,请原谅没有拍照,由于天气的原因,远眺也眺望不到什么景色,后面有个香炉,拍一下,算是到此一游。</h3> <h3>下得山来,看到了这个洞府,叫做天开洞府,是个道教的场所。</h3> <h3>这些雕塑是佛教造像,仿造的卢舍那大佛。</h3> <h3>这是老子李耳坐像。都说天下名山僧占多,这里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地方。</h3> <h3>再见了,美丽的太湖,再见了,徐霞客。第一次到无锡,选择游览了最具代表性的鼋头渚,在这样一个微雨朦朦的天气里,邂逅了烟波浩渺的太湖,撞见了仙雾缭绕的太湖仙岛,就这样匆匆而过。希望有机会,还要再游太湖,要细细的品味太湖。下一个目的地-苏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