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开口药的选择特别重要

畜禽疾病防控

<h3></h3><h5></h5><h1><font color="#333333">  雏鸡使用开口药是预防垂直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我们常用的开口药几乎都是以抗生素为主(抗生素+维生素+葡萄糖)。其实开口药的组成使用应该根据环境和雏鸡状态适时而变,组方中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喹诺酮类)主要是用于防治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病,而现在大部分种鸡场沙门氏菌净化工作很严格,只有极少部分或者是没有规范过的种鸡场没有严格的净化,所以沙门氏菌不应该是如今疾病防控的的重点对象。如今的养殖现状是垂直传播的免疫抑制病较重,所以我们在雏鸡开口药中不应该使用多种、大剂量的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免疫抑制作用甚微,但是却可以杀死肠道中有益菌群,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中厌氧菌的大量繁殖,鸡群在一周后就发生肠炎,有的甚至在4-5日龄时便可发生。<br></font></h1><h1><font color="#333333"><b>一、当今雏鸡发病的原因分析<br></b></font><font color="#333333"> 1、种鸡的防疫保健及选择淘汰强度不够,部分鸡只为隐性带毒鸡只,导致病原的垂直传播,尤其是霉菌毒素,病毒性疾病、传贫、网状内皮增生等疾病较多。<br></font><font color="#333333"> 2、雏鸡抗病能力弱,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在商品肉鸡饲养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蚀免疫细胞,免疫器官被破坏,从而摧毁免疫系统。这不仅是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迅速降低,而且直接影响后天特异性免疫功能,即免疫抗体滴度的高度和整齐度,在正常免疫程序下使用合格疫苗产品对机体进行接种免疫,但机体却达不到应有的预防保护效果,直接导致鸡群的抗病力低下和生产性能降低,再加上各种应激因素促使鸡群发病。<br></font><font color="#333333"><b>二、开口药选择的重要性<br></b></font><font color="#333333"> 当前商品肉鸡开口药的选择不仅仅是为防止雏鸡脱水与雏鸡白痢,更重要是预防和控制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生。那为什么说免疫抑制性疾病为重点防控的疾病呢?例如现在很多大型集团(特别是外资或者是合资企业)在雏鸡出壳后直接接种新支二联,而国外养殖发达国家在雏鸡1日龄时必须接种马立克氏疫苗。这是因为,商品肉鸡出栏日龄一般在37~42日龄(国外也是此日龄段),马立克氏病临床症状表现要在60~80日龄,很多人认为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们雏鸡母源抗体越高,免疫越早,鸡只的抗体效价就越差,而国外在雏鸡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一方面是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另一方面就是刺激鸡体免疫器官正常发育。<br></font><font color="#333333"> 雏鸡开口药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遵循雏鸡的特点和当前的饲养环境而定,而不是凭感觉或一成不变。育雏的前七天决定了鸡的一生,雏鸡7日龄周末的重量决定了鸡的出栏体重;雏鸡的免疫器官发育的好与坏,代表整批鸡的免疫防御能力的强与弱。<br></font><font color="#333333"><b>三、雏鸡开口药的选择<br></b></font><font color="#333333"> 雏鸡的特点决定了育雏的重要性。如运输应激、湿度应激怎样解决;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垂直传播的疾病因素,是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抗病力弱等。所以,开口药选择的要点:<br></font><font color="#333333"> 一是缓解运输的应激,保护器官功能性衰减;能有效降低垂直传播,防制免疫抑制病;促进和修复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激活强化免疫应答能力为首免做准备;更有效的保护了雏鸡未健全的消化道系统;促进卵黄吸收,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物质。<br></font><br></h1><h3></h3> <h1><br>&nbsp; &nbsp; &nbsp; &nbsp; 二是开口药的选择以雏鸡消化道能吸收的药物为主。雏鸡机体状况对环境细菌的易感性较高,特别是对于脐部闭合不是太充分的雏鸡,投喂药物以控制雏鸡到鸡舍后的细菌感染状况。雏鸡开口药以选用纯中药发酵的微生态制剂<b><font color="#39b54a">“高免诱食宝”</font></b>、<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7, 181, 74);"><b><font color="#333333">以及70%的黄芪多糖颗粒</font><font color="#39b54a">“黄芪70”。</font></b></span></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r></h1><h1> <font color="#39b54a"><b>“高免诱食宝”及“黄芪70”颗粒</b></font>能够预防垂直传播的免疫抑制性疾病(CTA、REV、SSA、ND)等,修复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增加免疫器官的体积和免疫器官的重量,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和免疫应答能力、增强非特异免疫功能,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到双重促进作用,使免疫细胞吞噬机能加强,提高抗病能力,为7日龄新城疫首免做好充分的准备。抗运输应激增强细胞膜稳定性,使雏鸡在收到各种应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明显增大,以此降低应激时被抗原感染的几率,提高抗应激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生长能够显著的增加肠壁厚度、粘膜厚度及小肠绒毛的长度,增加小肠的吸收功能,促进鸡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h1><h1> 对于开口药投喂消化道难于吸收的药物诸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粘杆菌素的情况则会收效甚微,同时这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较大,易引起肾肿。<br><b>四、开口药使用的注意事项<br></b> 1、雏鸡体重小于40克为刚开产的种鸡产蛋孵化而成,此时雏鸡前期伤亡大、后期抗体高,垂直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和支原体疾病发生几率较大,此时最好在育雏期添加药品双黄连原粉4天;如果雏鸡体重大于45克为种鸡产蛋高峰后期的产蛋孵化而成,此时雏鸡前期伤亡小,但后期抗病能力差,淘汰率高,此时建议连续使用半个月。<br> 2、不能选择水解时间短的抗生素,因为雏鸡喝水少容易失效;不能选择影响体内铁的生成的抗生素,例如多西环素、氟本尼考、链霉素等药品,因为这些药导致免疫抑制性疾病加强,会造成鸡只生理性贫血影响鸡发育。</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3、雏鸡开口药不宜用葡萄糖。因为葡萄糖属凉性,雏鸡受凉后容易引起肠道疾病。另外,雏鸡早期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卵黄,过多葡萄糖影响卵黄的吸收,从而造成卵黄抗体不能充分发挥作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