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家对话(3)——作文教学

玉洁

<h3> 提起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只要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就能写好作文。于是给孩子买了大量的课外书让其阅读,便又有了新的困惑:孩子读书也不少,为什么作文写得还是干巴巴?难道让孩子多读书不对吗?</h3> <h3>  不可否认,阅读和写作是有着亲密关系的好“兄弟”,海量阅读自会帮助孩子开拓视野,积累文字,丰富情感。但这不等于孩子通过阅读就会写作,写作是要教的,是要指导的,那么我们怎么做呢? 一不要把作文指导课上成作文理论课,讲大量的有关作文的理论知识,譬如什么是审题,什么是想象,什么是倒叙等等,缺乏目标明确的“导”——如何把学生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习作。二是不要把作文课上成“表扬课”,有的老师的作文指导就是将班中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作文一念,表扬一下就完成了本次习作指导,留给大部分学生的仍是“一头雾水”。 作文到底怎么教,作文课究竟怎样上?梳理一下本次与会专家的课例和讲座如下:</h3> <h3>一、生活中任何一事一物都可以作为写作教学的触发点,例如张祖庆老师用微电影教学生学写作。也就是说,老师们不要单纯的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要“见题教题”,而要“借题教点”,借助一次作文练习教学生学会一种习作方法。</h3> <h3>二是写作教学要“精准”,这是“童化作文教学”吴勇老师带给大家的非常实用的作文教学观点。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指导不是立足于教师要教什么,而是要真正面向学生面临的学习困境而教,要把一个知识点,习作点教深入,教透彻。</h3> <h3>每一堂作文课都要做到上课之前“想清楚”这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然后课堂上要“教明白”“练扎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从三年级开始教学生写作文,就有写人的习作练习,但每次习作的要求肯定不一样,三年级上学期只要写出一个人即可,到下学期的点就是写出人外貌,性格,爱好的不同点。四年级就要学会用事写这个人的特点。五年级就要抓住细节,到了六年级就是抓典型事例表现人的品性。所以“精准教学”就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备好课,把“教”落实到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困境”上,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练,一课一评。”</h3> <h3>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就是从你的嘴到我的手;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从我的嘴到我的手。任何教学都要有方法,有策略。</h3> <h3>三是写作教学要“写”。这个“写”就是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把学生带上写作的高度和深度。要看是否通过作文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写作状态,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师生共写,以教师的写作状态示范和带动学生。办作文报,让学生有写作成就感。使用积分卡,激发、鼓励、爱护学生的写作热情。</h3> <h3>总之,习作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在“写”中学会写。要用发展的目光教语文,学语文,做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愿往后余生,我们能被语文温柔相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