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位列五岳,蔚为壮观,小时因村里小卖部墙上那棵迎客松图画而初识黄山,那时从未想过有一天也能亲临其境用双脚来丈量黄山的每个台阶,每座山峰。黄山奇峰异石之多险峻程度与武夷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带母亲走完武夷山后她经常夸赞武夷山的险峻,但是走完黄山后,她心中最为险峻的山峰从武夷山变成了黄山当然这也是事实,武夷山与黄山比类似奇女子与伟丈夫,在黄山面前武夷山则略显小家子气。<br></h3> <h3> 京福高铁(图片来自网络)</h3><h3> 2015年9月在游览完武夷山的第二个月带母亲漫步黄山,我在武夷山北站等待从古田北上车的母亲与二姐,坐传说中最美的京福高铁途径江西婺源等处最终抵达黄山北,再坐20块一人的旅游大巴直达黄山脚下,到达黄山脚下时已是下午三点,我们直接入住在网上预定的民宿,环境尚可价格实在。黄山古称徽州山脚下为仿古的徽派建筑统一为黑白两色,傍晚漫步在细雨蒙蒙的景区街上有“烟雨徽州”之感。<br></h3> <h3> 慈光阁</h3><h3> 此文题目叫《漫步黄山》,的确跟去武夷山时一样,此次游览黄山,我跟母亲与二姐三人上山下山全程徒步从最为险峻的前山拾阶而上哪怕因险峻而录入小学课本的《登天都峰》中的天都峰我们都是手脚并用爬上去(此处用爬不用登,因为的确是手脚并用)。当然选择最险峻的道路带60岁母亲从最险的一面爬上天都峰绝对不是因为我鲁莽而是因为无知(行前没做足功课不知道如此险峻后文会提到),不过此次无知意外收获黄山最美的景色与旅途的惊险与刺激。<br></h3> <h3>冬天的天都峰峰顶(图片来自网络,其余来自手机拍摄)</h3> <h3> 黄山天气随着海拔的变化也变幻莫测,在黄山脚下看着晴空万里,山上却可能细雨蒙蒙,起初不理解为何大晴天的众多游客却人手一件雨衣,后来在店家的劝说下,也随波逐流了一回,准备了三件轻雨衣。上山后才知道登黄山什么东西都可以缺唯独雨衣不可缺。黄山最美的景色在前山既从慈光阁到光明顶这一段,这也是很多旅游爱好者走的路线,当然如果跟团游不管前山后山坐缆车从半空中望下去都是一片绿色无太大区别。到黄山脚下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到旁边的小车站坐大巴往景区登山起点处,起点处是一座道观似的建筑名字叫慈光阁,也在此买票上山,记得黄山门票是220一人(事隔3年已然记不清),黄山的景色质量随着海拔的升高也不断的提升,一路上也惊喜不断。黄山最值得看的景色大概分为五类,奇峰、怪石、松树、云雾、日出,奇峰怪石我们在其他山上偶尔还能见到,但独特的松树估计仅此一家,这也是黄山景区最大的一个特点,我们神奇于迎客松的独特的姿势,但亲临黄山你会发现,黄山所有的松树特点基本上跟迎客松一样是一个模子长出来的,当初还以为是景区为了打造旅游效应,运用特殊的园艺技术将黄山松树进行人工修剪,但当你深入黄山发现从山脚到山顶的黄山松都是此等形状,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造化.黄山松独特的造型我们很难从简单的气候阳光来解释,只能说黄山松是大自然给予黄山人民一份独有的馈赠。</h3> <h3> 沿黄山拾阶而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黄山云雾也逐渐增多,黄山云雾应该算是除了松树,怪石,奇峰外的第四景。黄山变幻莫测的天气造就了云山雾海的奇观,在黄山海拔到达一定程度后随处可以看见一朵朵云从自己头顶飘过,一堆堆云雾成群结队的在自己眼前随波逐流。云雾缭绕在奇峰、异石、怪松间,使山、石、松树在云雾间若隐若现,游客仿若置身于仙境中如梦如幻。</h3> <h3> 说到黄山云雾之美也不得不提黄山的日出,黄山的日出因云雾而变得美丽,也因云雾而变得可遇而不可求,为了见黄山日出,去黄山旅游的游客基本都会在网上预定一晚148仅容一人的床位铺,最适合的地点就是白云宾馆,因为白云宾馆在黄山顶上是见日出的最佳之处。我也一样早早的在携程预定了三铺床,携程也短信回馈预定成功到时只要出示身份证就可入住,但当我们三一脸疲惫的在傍晚五点抵达白云宾馆准备入住时,我却被告知我并没预定床位铺,只有我姐跟我妈入住成功,大傍晚直接跟携程交涉,从赔50块抵用券,到最后赔礼道歉我也做了部分退让了事,当然从此过后再也不用携程。没带帐篷的我为了避免夜宿山野,晚上六点多一个人徒步一个小时翻山越岭到位于山谷的排风宾馆入住,排风宾馆附近虽然也有个点可以见日出,但毕竟是山谷我晚上两三点就排队在那等到天亮,大概见了30秒的日出,可谓转瞬即逝,所以黄山日出我基本上在我姐的朋友圈上看的。同行的一个游客说,她黄山来了十趟就是为了亲眼目睹下黄山的日出这一次终于见到了。说实话,一路艰辛见的那30秒日出也是我到目前为止见的最为壮观的日出。看完日出后,我就起程与母亲会合简易的吃了下早餐。实话说黄山顶上的食物十分的昂贵但它贵有贵的理由,黄山顶上一切食品都是靠挑山工手提肩扛从山脚下拿上来的,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有篇文章就是写《挑山工》课本上插图画的只是一个挑山工挑两个小篮子,那时都无法想象如何扛着物品从山脚走到山顶,等亲眼目睹时更是震撼,路上有好事的游客看着挑山工挑着一担水果饮料米面等齐腰高的物品过去询问重量及报酬等。他们的报酬是按斤算一斤几毛钱,每担重量在140到200之间,从山脚挑到迎客松处午饭等自理,一天极限状态是来回两趟,我那时给他们算过扣掉饭钱一天收入大概在七八十左右,同行的游客都十分震惊如此低廉的报酬干着如此繁重的体力活,有个年轻的女游客义愤填膺的建议他们去状告老板压榨工人,挑山工的解释,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富贵限制你的想象力”大多人只知道中国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却不知道贫困的底在哪贫到什么程度,又有多少人知道,挑山工这一肩扛着也许是一个家的生计。<br></h3> <h3> 第二天去了黄山西海大峡谷,名叫海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应该是雾海,从山顶沿着岩壁开凿出来的石阶下到谷底,石阶旁边的护栏都是造型各异的十二生肖石雕惟妙惟肖,人在雾中盘旋,看着若隐若现的动物石雕及深不见底的峡谷有脚底生风羽化成仙之感。到达峡谷后坐80块一人的最近在斗音上很火的山谷电力双轨车离开山谷,从山顶开始徒步下山(山谷无法出去)总共将近一万多台阶。后山无太多景色偶尔可以看见一些松鼠等在游客附近晃悠向游客觅食,人与自然相对和谐。从山脚下坐旅游大巴到汤口镇小汽车站打车去宏村结束了两天一夜的“漫步黄山”。(下一篇《夜宿宏村》)<br></h3> <h3>穿凉鞋登顶天都峰。</h3> <h3>黄山日出</h3> <h3>旭日东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