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程之——金秋十月篇(20181001--20181021)

太湖渔人

<h3>2018.10.01国庆假期第一天</h3><h3>到大姐家吃馄饨团子啦。</h3> <h3>国庆假期第一天,想着到职业学院跑步,没想到操场是铁将军把门,只能是围着主干道跑啦。不过也好,有时间停下脚步来看看这里的雕塑。</h3> <h3>2018.10.03爬惠山吃早面</h3><h3>一大早就开车来到青山湾里,目地有三:到惠山脊跑步,吃早面,聚友喝茶。</h3><h3>好像已经好久没来爬山了,这次明显感到轻松多了,或许也是跑步的成果。二茅坪到三茅峰来回,仅3.4公里,速度也可以。下山有1660个台阶,但还是觉得台阶不好走。</h3><h3>吃着面,同学来了,一个一个来,面条🍜一碗一碗添,氛围很好。只是可惜的是战友梁荷来到时正在山上而等不及走了。以后得确认具体时间。</h3> <h3>好像是初次挑战1660吧?</h3> <h3>一碗面</h3> <h3>一壶茶</h3> <h3>2018.10.04</h3><h3>下午,约上李老师、蔡斌一起来到贡湖湾湿地喝茶聊天。这儿,比水上森林人少清净,且地势高,视野开阔。他俩是第一次来这儿。</h3> <h3>2018.10.05。</h3><h3>母女俩说“阳山的房子咋样的?还不知道在哪呢。”</h3><h3>午后,驾车认认咱们以后的休假房去。</h3><h3>看完房,认认东方田园吧。一排排的小别墅,一户户的民宿,一辆辆的外地拍照车辆……看来还没兴旺的。</h3><h3>既然来了阳山,看看阳山桃园景区吧。其实,这个地方几年前曾来过,景色标志性大门依旧,只是这条路的树木长大了,两边的秩序规范一些了……</h3> <h3>2018.10.06</h3><h3>文文要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又是午后驾车来到了苏州独墅湖。停车独墅湖世尊酒店,发现湖边有座教堂⛪️,过去看看。</h3><h3>教堂前的广场上,停车婚车。哦,这里有教堂结婚仪式。可惜,走进教堂内,仪式已经结束,人们已经在搬除相关物品了。但是,教堂周边拍婚纱照的却很多,当然,不只是只有围绕教堂的,整个公园里都有。</h3> <h3>金色晚风(2018.10.06)</h3><h3><br></h3><h3>我给发在朋友圈的这组照片的命名。半月湖,会议中心,环境不错,景色也很美。吃晚饭出来,夜景也漂亮。</h3> <h3>2018.10.12一年一度的无锡文博会又来了</h3><h3>非遗文化遗产锡剧和锡绣。</h3> <h3>把驻锡的两大科研单位重要成果入联了。</h3> <h3>《双推磨》👍</h3> <h3>2018.10.14 今早又来到了水韵广场,可惜的是今早阴天,太阳没有喷薄而出。 一直想绕着那儿跑一圈,今天当然不能再错过,一圈下来约4.3公里。 太湖大道跑步,真的不错,下次要找机会来个十公里以上。<br></h3> <h3>美女舞剑,帅男拍照,和谐的早晨。</h3> <h3>这样的跑道上应该有个长距离的。十一月份计划在这里来一个十公里以上。</h3> <h3>骑行,一直是看好的,曾经为此专门买了一辆山地车,一辆公路车,可是搁置在那已经厚厚灰尘覆盖了。 战友们骑行绕太湖,咱一下子没那么决心和信心,那就时不时骑一下吧,恢复恢复。 哈罗单车,蛮给力的。<br></h3> <h3>2018.10.20 我又来啦!</h3><h3>第一次来这,应是1981年的八月底的一个深夜。</h3> <h3>这里原是一座伟人塑像,某一年的夜晚被拆除了,据说当时来了很多人。</h3><h3>现在的标志建筑是后来建的。</h3> <h3>这儿也有不少课程,有一个阶段为图清净,下午晚上的自习也是跑到这儿的。</h3> <h3>第一堂课,最多的课,都是这儿上的。</h3> <h3>进入校园,除了宿舍,走进的第一座教学楼就是这儿了,这儿曾是系办,每学年到这儿报到注册,办理一些手续事宜等。这座老楼,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的永生》等都有她的身影。</h3> <h3>团结广场,名字来自于解放前的年代。</h3><h3>第四套广播体操汇演,就在这。</h3><h3>一年一次的全校运动会在这召开,那个收尾的“穿梭接力”至今我都认为是最好的集体项目。</h3><h3>重庆市大学生运动会也在这。</h3> <h3>这座运动场,毕业离开校园时还是煤渣跑到。那年为修建这运动场而发生的“钴60”可是惊吓到了一批人。</h3> <h3>当年的校园明信片不能没有她。</h3><h3>当年早上要进这儿,是要靠体力和技巧的。</h3> <h3>这座楼这扇门,进进出出四学年。<br></h3> <h3>四楼那间屋,还有七位上铺下铺的兄弟。</h3> <h3>四个学年,一年四季,一日三餐,一次不能少的上下台阶。</h3><h3>一共走了多少台阶?没算过。</h3> <h3>从宿舍到教室、到图书馆、到运动场、到校外、到……逃不过的那段路。夏天是林荫大道。</h3> <h3>看着她建起来的。</h3><h3>社团合影就是在这。</h3> <h3>名字有意思。一旁的小餐馆早就没了,那儿可曾是改善伙食、吃招待餐的优选场所。</h3> <h3>毕业大合影,就在这台阶上。</h3><h3>不只是我们。</h3> <h3>曾经的饶家大院。</h3> <h3>渝碚路,从这儿去北碚度假。</h3> <h3>那年,女排首次夺冠,深更半夜跟着人群敲着脸盆扯着嗓子,第一次走进这座校园。</h3> <h3>明天将从这儿去成都。</h3> <h3>2018.10.21</h3><h3>沙坪公园,即沙坪坝公园,据说是那革命年代地下工作者常用来接头的地方之一,看过《红岩》的就可能会有印象,后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的场所。</h3><h3>应该说,沙坪本身并没有什么特点,倒是那文革期间形成的那片墓地,现今到成了相关人员和了解这段特殊历史的人员,还时不时聊起的话题。(这块红卫兵主题墓地,全国唯一。) “游客止步”,墓地就在上面围墙内。</h3><h3> 今天早上的健身跑就选在了这里,昨天晚上专门过来踩过点。早上这儿或跑或走、获跳舞或羽毛球厮杀的人儿真不少。昨晚也一样,各色锻炼的人员也不少。<br></h3> <h3>这儿上面就是那块墓地,围墙围着的。</h3> <h3>本集最后一张照片,放不下了,但我的重庆成都之行尚未结束。待下集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