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到66岁,不死掉块肉。这是古语。这话还真的应在了我的身上。就 在2011年,我虚66岁,经历了生死劫难。</h3><h3>那年,儿子爱群在广州做南厂的售后服务,儿媳去了宁波学习毛线活的编织工艺。家里留下我照顾小孙子依凡。就在正月十八那天的下午四点,我晕倒在家中,头破血流,人事不知。(当时在里屋,醒过来在外屋,头磕在了桌子角上)是老乡叫的120,把我送到丰润医院治疗。只是临时输液。第二天一早,我被大儿子,儿媳,侄女接到乐亭县医院。老李和儿子也紧急叫回家来。在乐亭住院二十天,各种检查都做了。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孙子上学无人不行,儿子要返回广州,我只好提前出院。有老李陪伴在丰润休养,兼照顾小孙子上学。一个月后,老李也被叫回湖北。妹妹从乐亭来丰润,在这照顾我和孙子,又过了半个月,儿媳从宁波回来了,妹妹回乐亭。这次,我经过了生死劫难。一直恢复不好,没有精神, 头晕无力,总是想睡觉。在俩个儿子家轮流住着,自己一个人根本不敢独住。心脑血管药一天也不敢停。这样挨到了九月份,还是决定去宜昌老李那。在那静养,孩子们放心,老李也放心。就这样,我第三次又去了湖北宜昌。</h3><h3>这次,是和丰南的王丽梅结伴,一路也好有个照应。王丽梅心肠热,带一个男孩,准备去宜昌上幼儿园。一路很开心,到了宜昌,老李和谢强(丽梅老公)早已等在了那里。谢强见了我的第一句话是:李婶瘦了。</h3> <h3>这次得病住院,输液时加了治疗胃病的药,反而治好了我的胃病。不用太在意饮食了。我慢慢好起来,调整了生活 规律。我深深体会到,人的生死就在一瞬间。如果我晕倒后醒不过来,一辈子就结束了。醒过来了,又接着喝人生这杯苦酒,就得向前走。正视生命,珍惜生命,好好活着。</h3><h3>从家里带去了一本书:求医不如求己。是郑福中</h3><h3>写的。还有刮痧的书。没事反复读,学习里面的养生方法,也学着刮痧。从收音机里听王涵的讲座。当时,确实学了不少有关经络的知识,可是后来不用都忘了。平时坚持做健身操,靠大树,敲胆经,在室内也练金鸡独立,反而日记少了。</h3> <h3>在身体好转的同时,还是要出去的。我和王丽梅经常去较远的地方玩。常去612,一个兵工厂的 带名词。那里是拍摄电影"山渣树之恋"的主场地。听说,这是六十年代从内地搬迁过来的兵工厂。因为地处山区,这里兵工厂很多,有404,403等等,都是代号。612的生活区环境好,山坡上除了桔子树,到处是退休工人开垦的菜地。白菜,萝卜,土豆,白薯,油麦菜,应有尽有,大南瓜遍山岗。我们隔三差五就抱回一个大南瓜。这里的南瓜很甜,当地人吃不了用来喂猪,南瓜籽卖钱。厂子里是不能去的,周边有村子。街道路边的玉兰树特别高大,有俩人合抱粗。十月开花,各种颜色,香气扑鼻。</h3><h3>和老李,老许还经常去南村坪,夷陵公园,太阳山------总之,距工厂十里以内的村庄,山林几乎都去过。<br></h3><h3>10月30日,计划已久的去"三峽人家"的愿望实现了。</h3> <h3>"三峽人家"是湖北有名的旅游景点,老李早就计划带我来这里。10月30日终于实现了。一直的陡峭山路,急转弯,上山下山,车开的又急又快,人都被颠起来了。我不敢睁眼,紧抓住扶手,外面的世界全然不顾。大概四十分钟到了"胡金滩"码头。买票,135元,老人半价。坐船过长江,对岸才是旅游景点。又化30元买票,坐索道缆车上山。我在缆车上有点害怕,只见每隔十几米就有一辆缆车,接送游人。低头下看,山谷,树木,很是壮观。我只盼快点到山顶。在那,参观了江边的吊楼,巴人馆,演唱会。老李还和船上的服务员对山歌。我最喜欢的是那里的竹林,高的在半山腰,从石縫中长出,粗的就像是小树。山脚下一簇簇,一片片,就像小树林,非常壮观。郑板桥的诗不会是在这里写的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h3><h3>这次旅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南方的山水都差不多吧!</h3> <h3>新年快到了,我和王丽梅又准备回家了。在武汉的火车站,我又一次遭遇了麻烦。不小心从电梯上翻倒,幸好穿的棉衣,不然腰就骨折了。在候车室近三个小时等北京的火车,全靠王丽梅照顾。在火车上更是,打水,打饭,上厕所,无所不是。我的腰疼的不能动,在卧铺上一直躺到唐山火车站。下了火车,王丽梅把我送上K3公交车,回到了丰润儿子家中。</h3><h3>自那次以后,我的腰也很长时间没有恢复好。</h3><h3>半年后去医院拍片,才知道有一节腰椎已经变形,是那次挤压所至。</h3><h3>所以,66岁,是我的灾难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