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一次《骆驼祥子》的读书会,只有少数的同学读完了全书。但经过一次读书的交流,很多孩子开始自觉地读 《骆驼祥子》,我常常看见读书会的孩子下课了还在座位上抱着书看。我想,这也是读书会的意义之所在。我们的交流是为了促进孩子去读,而且是深入地去读,不是浏览,也不是走马观花。
上一次读书会,我们总结出了祥子前后性格的变化,这是比较容易的。可是,这一次我把问题更具体化了,你从哪些细节里感受到了祥子的变化,请找到具体的地方画记下来,并读给大家听。这个问题让孩子从文本中去找实实在在的证据,必须要深入文本才能解决。
孩子找了很多处:
最初祥子是热爱干活的,“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后来祥子懒得连力气都舍不得白出,“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竞争。他不肯吃一点亏。”
最初的祥子对待人是很友善的。“从前,他不肯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对于那些老肉残兵;以他的身体,一他的车,去和他们争座儿,还能有他们的份儿。”后来的祥子“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挣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
以前的祥子总是要体面,爱干净。如今的祥子“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只要车份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
“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最初的祥子是一个有信用的人,可是现在“他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撒无赖。初一上来,大家一点也不怀疑他,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这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接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还不成,他会去再借二毛钱,而还上一毛五的债,剩下五分先喝了酒再说。
……
我们从文本中总结出,祥子对同行,对职业,对金钱,对人,对人生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让人无比心疼的。其实,还应该重点品读一下老舍写祥子的这些变化时,哪些事情把这匹“骆驼”压倒的,哪些内容里隐藏了波澜。
窗外的雨淅沥淅沥地下着,我们围在一起讨论,那种感觉甚好。似乎只有我们这里才是人间最有情调的地方。
祥子前后的性格变化背后的原因是社会的黑暗,你从书中的那些地方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这是我们上一次读书会里没有聊到位的地方。
孩子们从书中找到了:
1. 刘四爷。“刘四爷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
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自个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他晓得怎样对付穷人……”干过这么多坏事,刘四爷反倒成了车厂的老板,他的眼里没有法律,只有利益。一个恶人反倒过得衣食无忧,这个社会还有公平可言吗?
2. 二强子。“二强子在去年夏天把女儿小福子十九岁卖给了一个军人。卖
了二百块钱……二强嫂说了句什么,他奔了她去,一脚踹在小肚子上,她躺在地上半天没出声……在喝醉的时候,他倒想卖个儿子,但是绝没人要。”作为父亲,不拿自己的儿女当人,反倒把“卖女儿”当做改变生活的方式,正当的方式,这个社会还有亲情可言吗?
3. 孙侦探。孙侦探本是要跟踪曹先生,可是见祥子老实便顺带着敲诈一笔。“你,
你呀,我的傻兄弟,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拿钱呢,你走你的;不拿,好,天桥见!别磨烦,来干脆的,这么大的人!在说,这点钱也不能我一个人独吞了,伙计们都得沾补点儿,不定份上几个子儿呢。这么便宜条命还不敢,我可就没了法!”这是警察啊!把胆小的祥子吓唬得一愣一愣,连警察都欺压穷苦的人,这个社会还有光明可言吗?
4. 虎妞。虎妞跟着父亲行走江湖,有钱就以为有权,这一点已经深入她的血液。“她
高扬着脸,出来进去,既觉出自己的优越,并且怕别人沾惹她,她不理那群苦人……她是来享受,她不能,不肯,也不愿,看别人的苦处……”虎妞对父亲不真诚,对丈夫不坦诚,看不见朋友的难,这个社会还有温情可言吗?
5. 高妈。高妈是曹先生家的老妈子。她把月间所能剩下的一点钱放出去,一块也是
一块,两块也是一笔,放给仆人的,当二三等巡警的,和做小买卖的,利钱至少是三分。“她的厉害是由困苦中折磨中锻炼出来的。一想起过去的苦处,连自己的丈夫都那样的无情无理,她就咬上了牙。她可以很和气,也可以很毒辣,她知道非如此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一个普通的老妈子,也是贫苦人,贫苦人也都学会了去压榨更难的人,这个世界能不黑暗吗?
6. 阮明。曹先生的学生。“一向跟曹先生不错,时常来找他谈谈。在阮明看呢,他
和曹先生来往,以来是为彼此还谈得来,二来希望因为感情而可以得到够升级的分数。”当曹先生没有给他够升级的分数,他把曹先生在讲堂上所讲的,和平日与闲谈的,那些关于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话编辑一下,到党部去告发……当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望时,就要去毁灭他,就可以翻脸不认人,就可以去诬告自己的先生,这个社会还有信任可言吗?
……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猛然发现,原来老舍先生不动声色地在作品里埋伏了这么多条线索。说实话,我自己读的时候,我也没有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内容可以挖掘。让孩子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并没有那么难。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指向了这条线,甚至于每一个字都隐藏这这条线。我想真正的好作品就这般吧,把一切都交给文字,自己在阅读中能悟到多少就是多少。所幸,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要不然了,我又会错过多少呢?
我们领悟到了作品里的黑暗,那我们在今天又看到了哪些黑暗呢?
有孩子说高利贷这样的恶瘤一直都有,也有孩子说拐卖妇女儿童的事情也存在,我也讲到前段时间范冰冰偷税漏税的事情让我们大跌眼镜,高官受贿……看来,在任何一个国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一定会存在社会黑暗的角落。黑暗是社会的一部分。
对比一下,祥子所处的社会黑暗与我们所处的社会黑暗有哪些不一样?
孩子们说,祥子所处的社会黑暗是全社会性的,而如今,这个黑暗只是躲藏在某些角落。我们这个时代有越来越多人觉醒,觉醒于对自己的保护,也觉醒于对他人的关怀。我们无法根除社会的黑暗,但始终要做一个清醒的人。后来舜妈补充了一点,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有安全感的年代,人人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对比祥子生活的时代,我们要幸福很多很多。
有人说:加入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坠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孩子们纷纷表示不同意,因为只要社会不改变,祥子的命运也就不会改变。还有千千万万像祥子一样的底层人的命运也不会改变。
六年级的孩子读书,贵在于有疑。孩子们提问的环节,其实是可以很出彩的,但很多孩子事先没有准备好问题。因为我对于提问,有两点明确,首先不提自己已经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是假问题。也不提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是简单的傻问题。我把孩子们的问题梳理在这里:
为什么祥子刚开始对自己还有自己的车那么自信?
为什么祥子不爱虎妞却还要娶虎妞呢?
为什么祥子始终没有反抗?
为什么祥子会讨厌夏太太?
我们畅所欲言,聊得甚欢。我和舜妈聊得带劲,至于旁边的孩子们能不能领会都没有关系,感受一下,听着,看着也是很好的。
后面还有些时间,我让孩子们写一写感受,或是续写《骆驼祥子》,我没有做指导,因为读一本书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心去读,然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聊她,用文字去记录下来。所幸,我们读过,聊过,写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