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背篓悠悠

起风了

<h3>梦里,我常常走回老家,背着小背篓,走在弯弯的山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青葱大山,路边的荆棘时不时拉一下我的衣襟,脚下的碎石硌得我小脚生疼,曾经的苦乐年华,在梦里一遍又一遍的播放。<br></h3> <h3>我的初中还属于用饭盒蒸饭的时代,学校离家有三十多里的山路,只能寄宿学校,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凭两条腿丈量,一周回一趟家,得带上一周的口粮,背篓是老家最基本的劳作工具,而我们上学也都有自己专属背篓,背篓各式各样,一根根拇指大小的竹竿削得溜光,呈四方扎起,我们叫它站站背,这种背篓多用于背小孩:细蔑走花,桐油上漆,那是走亲戚用的;指宽的厚蔑编起粗大的造型,那时干农活用的。我们上学用的背篓则没那么讲究了,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背站站背和细背,差一点就是粗背了。当时义务教育还未实行,农村的孩子能上初中已经是很不错的,所以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寄托了厚望,希望他们从此能够走出大山,也正因为此,每家都会给孩子好一点的背篓上学。我家因为爷爷是蔑匠,所以背篓不用愁,只是爷爷擅长粗活,我的背篓算不上最漂亮的,但足可以让我骄傲。<br></h3> <h3>小时候的我身体不太好,很瘦弱,拿母亲的话说,没几斤力气,而哥哥姐姐都已经去其他地方上学了,所以,每周上学成了一个大难题,周日,吃过早饭,收拾好背篓,就得出发去学校,每到这个时候,妈妈便送我到家门口的那座小桥上,因为村里的孩子上学都要经过这里,妈妈一是帮我找个伴一起上学,而最主要是找同村几个男生帮我背点东西,村子里的男生基本上都帮我背过,而王同学,则是替我背东西最多的,而事后,妈妈也会通过各种方法来还这些人情。 那个时候,男生和女生的界限很分明,王同学虽然跟我一个班,但我们很少说话,每次到学校后,他会把东西给送到我寝室,把东西给后一扭头就走了,但当有同学欺负我时,王同学也会立马站出来帮忙,那时候的我,因为妈妈的打理,把这一切帮助当作理所当然,从来没有给王同学说一声谢谢。 初中毕业后,王同学因为家庭困难没有再继续上学,回家务农,而后来我上高中,直至参加工作后回老家,都很少见到他,而有一次回老家问起王同学,妈妈说他已走了很多年了,有一次做电工的时候出了事故,那一刻,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让我悲痛万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未能从那种情绪中走出来。其实,我知道,那不光是对一个生命的怜惜,更是对那段时光的缅怀,也是对自己从未亲口给王同学道一声谢的惩罚。 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拐过数不清的弯,趟过几条小河,才能到达学校。每到周日,那弯弯的山路上,到处都是小背篓的身影,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在那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前行。背着沉甸甸的憧憬,走向的是心中的向往。<br></h3> <h3>  时隔经年,家乡已变了模样,每家每户都通了公路,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去爬弯弯的山路,背那沉重的背篓。但每次回家,我却总喜欢去爬爬山,看看树,采采路边的野花,因为那里曾印下我小小的脚印,收藏了我洒下的汗水,保存了我情感的纯真,在心灵深处已扎根的绵绵情意,犹如山间潺潺清泉,流淌不息。<br></h3> <h3>沿着长长的弯弯山路,背着悠悠背篓,我们一路从大山艰难走出来。多年后的我们在大山外面,听惯了尘嚣,见惯霓虹,却依然迷恋大山,那是因为我们从这里出发,我们的根在这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