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的回忆(2)

~兰馨

<h3>2010年9月14日,第二次踏上了去湖北宜昌的路。这次是儿子送我到北京火车站西站,老李在宜昌接站。</h3><h3>当日下午1点53分的K49次列车,经过22个小时的颠波,到达宜昌。一下火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闷热难当,一会衣服就湿透了。老李接我到了厂子里。在路上这么长时间没有晕车,可到这里才一个小时我就快晕了。这才知道了南方热的滋味。</h3><h3>见到了这里的唐山老乡,老田和老高,见她俩又白又胖,不知道是怎么保养的。一问,原来天天在屋里开着空调不出去,怕热。</h3><h3>我则不然,我爱在外面,为了适应环境,又要避开炎热的天气,我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h3><h3>早晨:6.30以前必须起床,活动半个小时。</h3><h3>早饭后:围绕厂房走两圈,大概一个小时。</h3><h3>室内活动,做做健身操,金鸡独立,听听广播。</h3><h3>下午:写日记,聊天等。</h3><div>晚饭后,和老李一起散步,那时不太热了。我们经常走出去,到附近的山上看风景。</div><div>10点以前必须就寝,监督老李少玩电脑。</div><h3>。</h3> <h3>今年的十月一,过的最快乐,也是在宜昌最快乐的时候。原因是外甥女小双在湖南株洲读大学,来我们这过国庆节了。10月2日,我们跟随机械厂的旅游车去旅游。地点是去"清江画廊"。</h3><h3>导游带我们先坐汽车,后去坐轮船。旅游的人太多,上午11点才坐上了游轮。一路沿清江漂流而去。清江,名不虚传,江水真清啊,可以说是清澈见底。水面平静的如同镜子。游艇在上面走,平稳的如同坐在房子里。两岸是青山,奇峰怪石,被绿树包围,风景秀丽,一派南国风貌。我第一次坐游艇,感觉很好。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浮现脑海。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一过万重山。这时深有感触。游艇所过之处,景色各异,"石大佛"远看就是真的一般,"千人洞"远看门很大,门口游人进进出出。大约两个小时才到了旅游的最后一站。下船后第一件事是吃午饭。当地的农家饭其实并不符合北方人的口味,腊肉什么的,米饭很硬。胡乱吃了,总算填饱肚子。这个景点是土家人居住的地方,高山上风景秀丽,各种南方林木,寺庙,土家人的风土人情。可惜我太累,身体支撑不了。就在江边玩了。老李和小双上山了。</h3><h3>在清江画廊玩的很好。后面的几天,一直到6号,我和小双天天在一起,逛超市,去山间,去公园,玩的特别开心。小双也很开心,她第一年来湖南上大学,也很想家,到我们这就等于回家了。湖北的气候与家里的气候不同,不只是热,而且是空气湿润,风少,空气质量好,几乎没有粉尘。出去玩,可以随便坐在草地上,不会弄脏衣服。</h3><h3>快乐的日子很快过去了。6号下午送走了小双,又恢复了以往的日子。自从这次旅游以后,我们又去了葛洲坝,,晓峰等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让我流连忘返。可惜那时没能留下很多照片,只有一部分存在电脑里。</h3> <h3>这次去,赶上了桔子收获的时候。九,十月份,桔子基本就收获了。满山遍野,结满了黄登登的桔子,黄的果,绿的叶,好看极了。可以和家乡的苹果,葡萄比美。桔农们在地里铺上大块塑料布,桔子堆积如小山。一车车的向外运。如果要自己保存,则是在家里打好蜡(就是用药水洗过,当地人叫打蜡)放在一个屋子里。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保存桔子的房子,是专门盖的。桔子保存到明年也鲜艳光滑,就如新摘的一样。</h3><h3>我们则是天天可以吃到新鲜的桔子。走到那里,随手可摘。桔农很热情,一点不吝啬。知道我们是唐山人在那打工,也都熟悉了。天天有当地的工人给我们送桔子,橙子,都是上好的。在那几个月,吃的桔子等于在家吃几年的。可是每天不能多吃,吃多了上火。有糖尿病的更不能多吃。我怕酸,更是一天只能吃一个。</h3> <h3>在这里,结识了从唐山去的一些老乡,有的至今还有联系。卢老工程师的老伴大我七八岁,和我很合的来。她腿疼,不能出去走,我经常去陪她聊天。年轻的孩子妈王丽梅和我也很好,我俩经常去山上挖野菜。还有老田,我们去地里拾白薯。宜昌的秋天也很美,各种蔬菜绿油油,大南瓜满地滚,大冬瓜东一个,西一个,一直到冬天都在地里,秧子干了也不收回家去。这大概就是习惯,也没人拿。秋天野菊花开满山岗,金黄色的小花很好看。人们採了做成菊花茶。,我也跟那里的老乡学做了一些菊花茶,也学做了桂花糖和桂花茶。"八月桂花遍地香",那是歌曲里的词,在这里九十月的桂花还是遍地飘香。而且还有月桂,每个月都有桂花开放。在机械厂的 院子里就满是桂花树,香气沁人肺腑。</h3><h3>闲暇之余,我和那里的老乡学习 钩毛线活。钩鞋子,钩提兜。她们的毛线活几乎妇女都会做,并且做的很细致。有的妇女锈花鞋垫,非常好看。</h3> <h3>这次去,我得了萎缩性胃炎,在那净是吃药,看病。其实,病是在家就得了,不太严重,在那严重了,不得已做了胃镜。这是我一生吃药最多的时候,体重下降到了103斤。</h3><h3>病因我心里清楚。在署假里,俩个孙子在我家(京唐港)住,一天晚上出去玩滑板车,大孙子不小心滑到了井盖上,腿摔坏了。小腿骨头裂缝,打了石膏,上了夹板。整个假期我精心照料,临开学还是没有好彻底。开学就升初一,我也不能骑自行车接送他。心里内疚又着急。吃饭不香,进而吃饭堵的慌,不消化。开学后,只好让亲家翁来儿子家接送孙子。长时间的忧虑而得了胃病。到宜昌后,开始到小诊所开了些胃药瞎吃。一直到小双走了以后,才去宜昌市医院做了胃镜。结论是:糜烂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然后天天吃药,澳美拉唑,胃复春,等等,也不敢吃辛辣,只能吃易消化的饭。越是这样越是想家。每到周六,就挂念二孙子,他自己在家也无人照顾,到处瞎跑。大孙子的腿慢慢好了,也拿下了石膏夹板,我还比较放心些。</h3><h3>冬天到了,思家心切。近期,总有老家的车去宜昌,可以搭车回来。12月4日,王忠礼告诉我,这几天有车回唐山,可以搭车回家,我很高兴。做好了回家的一切准备。12月6日,天降温了,只好增加衣服。一直等到12月15日,夜里又下了雪,不敢走。第二天,雪化了。决定回去。16日的夜间1点从厂里出发,是丰南县的小车。次日下午4.30分到了丰润儿子家。</h3><h3>这次回去,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筹集资款。湖北老板号召唐山去的工人集资,解决厂子的金融危机。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随时可取。也很有诱惑力。</h3><h3>未完待续(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