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

上善若水

<h3> 10月17日下午至19日上午,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帮扶团来到建平县,对我县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工作给予了热情地指导和诚挚地帮助,如清风似春雨,为建平的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我有幸参加了中学语文教师培训会,两天半的学习时间很短暂,但获益匪浅。</h3> <h3>  首先建平县蒙古族学校的王秀华和夏明玉老师向大连专家和参加培训的老师展示了两节课,分别是《散步》和《陈太丘与友期》,她们的课设计合理,气氛活跃,重点突出,充分展现了我县的教学特色,得到了大连专家的赞誉。</h3> <h3>王秀华老师在上《散步》</h3> <h3>夏明玉老师在上《陈太丘与友期》</h3> <h3>进修学校黄志忠主任主持议课</h3> <h3>大连市甘井子区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崔新月老师在精彩评课</h3> <h3>  18日上午,大连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崔新月老师针对课标、教材和教法进行了培训讲座,特别向建平县的语文教师介绍了大连甘井子区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法。大家对这种阅读方法并不陌生,可我们在实际阅读教学中用得不多,也不够重视。崔老师清茶一杯,坐在前面两个多小时,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类型以及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应用。崔老师不愧为大家,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深刻,特别是对语文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令人惊叹!娓娓道来,仿佛背诵!“批注式”阅读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学会赏析,敢于质疑。崔老师还提出了许多关于阅读教学的独到见解,颠覆了我们很多传统的认识。</h3> <h3>  18日下午,建平县蒙古族学校的李海鸥和大连甘井子区特级教师陈萍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她们执教的课文是《荷叶 母亲》,我县贯彻的是“主题学习”理念,大连推广的是“批注式”教学方式,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眼界大开。</h3> <h3>李海鸥老师在执教《荷叶 母亲》</h3> <h3>陈萍老师在上课</h3> <h3>  陈萍老师是大连市特级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她把课文改编成了一首诗,读起来感人至深。她精炼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启迪着同学们的思维;她亲切的教态,拉进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批注式”阅读教学法。</h3> <h3>  两位老师分别谈了自己对这一课的设计理念和心得体会。</h3> <h3>  19日上午,崔新月老师就如何集体备课为我们做了指导。这次他没有坐而是站着讲,仅拿一本语文教材而已。他说他喜欢这种方式,这样能更好地和大家互动。我越来越佩服这位远方的“客”了,他态度温和,谦虚幽默,富有才气。他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的讲解深刻而不抽象,舒展而不偏离,让我们重读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重读了鲁迅和寿镜吾老先生,当然,对集体备课更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h3> <h3>  最后,黄志忠主任对本次培训会做了总结。</h3> <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天半的时间有限,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引发了我的深思:要想“脱贫”,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不断阅读,不断丰富自己,台前一站,才能底蕴实足。</h3><h3> 再次感谢大连人的真诚帮助,让辽西的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h3><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h3>

老师

阅读教学

批注

甘井子区

语文

建平县

大连

进修学校

陈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