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行(三)……兄弟情

边防老兵李平

<h3>我和韩俊清大哥在锡林浩特额尔登敖包山上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  8月草原之行的路线图原来是:南京_张家口,看望分别47年的老班长。张家口_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内蒙古化德县分别看望与我分别43年的同班战友。然后,经二连浩特市,赴赛罕高毕苏木、滿都拉图镇(苏尼特左旗驻地),应邀参加北京知青赴苏尼特左旗插队5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返回二连浩特,沿集二线经集宁去山西大同,进行三晋之旅。 行程前忽接韩俊清大哥来电,诚邀我们夫妇俩参加苏尼特左旗活动后,随同曾在赛罕高毕下乡的北京知青一道赴锡林浩特,与他相聚共叙47年前的草原情。接电后我欣然接受,随即改变行程安排。先去锡林浩特,再去山西旅行,将路线图画了一个圆。这个“圆”,圆了韩俊清大哥的梦,圆了北京知青们的梦,也圆了我的梦。 </p><p class="ql-block">  韩俊清大哥是位蒙古族干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分配到苏尼特左旗赛汗罕高毕公社信用社搞信贷,后调至公社机关做行政工作。他关心群众生活,工作细致认真,待人热情宽厚,为人地道朴实,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由于他才华出众,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调到苏尼特左旗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工商银行任行长,后又调到内蒙古自治区工商银行做领导工作。 韩俊清大哥年龄大我一轮,今年80岁。虽已是仗朝之年,仍精神矍铄。他高高的个头,身子骨硬朗。面色红润,白里透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又敏锐、又细致。他中气十足,声音清晰洪亮。他思路敏捷,语言风趣,逻辑性强,有一副学者风度。韩大哥有着系统的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谈起中外金融形势条条是道,令我肃然起敬! </p><p class="ql-block"> 8月6号韩俊清大哥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乘飞机专程来锡林浩特准备接待我们。在这之前,我们抵达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时,他委托二连浩特市人民银行的领导,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一行。 </p><p class="ql-block"> 8月7号下午,韩俊清大哥又驱车提前到距锡林浩特市区十多公里岔路口迎接我们,心地善良的他担心我们走错道。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一行顺利的抵达美丽漂亮的草原城市_锡林浩特。</p><p class="ql-block">  </p> <h3>锡林浩特民航机场</h3> <h3>锡林浩特火车站</h3> <h3>  锡林浩特市位于内蒙古的中部,是锡林郭勒盟所在地。面积147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6.3万人;有“中国马都”称号和“草原明珠”的美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称为阿巴哈纳尔旗,1983年改设锡林浩特市。 </h3><h3> 1970年初我们部队进驻时,锡林浩特只是一个草原小镇。当时,战友们戏称其“十字街道一岗楼,一个警察观两头”,形容锡林浩特城区规模之小。当时城市中标志性的高大建筑,要数百货大楼和锡林浩特影剧院。 当年团部住在锡林郭勒盟物资局,我们特务连驻在锡盟手工业联社,而且分住在两个地方。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里,锡林浩特小城到处都有战友们生活、战斗的足迹。 </h3><h3> 忆往昔,我们曾冒着零下近30C度的严寒,顶着凛冽的白毛雪风,手握钢枪巡逻在锡林浩特的大街上。报社、电台围墙外的空旷地,是我们的队列操练场。贝子庙后的敖包山上,是我们擒拿格斗的地方。美丽的锡林河畔,我们曾在那里练习按图行进和测绘。城外广阔的草原上,是我们日复一日的武装越野长跑的地方……………。 </h3><h3> 46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建设日新月异,锡林浩特大变了样!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飞机、火车、大巴车天天启航。城市规模扩大了,街道变得宽敞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道路两侧高楼鳞次栉比,路旁绿树成荫花草铺地。市民广场造型新颖大气宽广,各族人民在那儿尽情地起舞歌唱。<br></h3> <h3>锡林浩特市夜景</h3> <h3>宽敞漂亮的的市民广场</h3> <h3>锡林浩特城市风貌</h3> <h3>锡林浩特清真寺</h3> <h3>韩大哥当晚热情的款待我们,让大家品尝了正宗的锡盟涮羊肉。饭后又陪同我们参观了美丽、漂亮、大气的市民广场。</h3> <h3>早餐是一顿地道正宗的蒙餐。奶豆腐、奶茶、炒米、果子、手扒肉、馅饼…………美味佳肴十分丰盛。</h3> <h3>  在锡林浩特期间,年已八旬的韩俊清大哥陪同我们游览了贝子庙、额尔登敖包山、锡林公园。</h3> <h3>贝子庙,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h3> <h3>  额尔登敖包山位于贝子庙北部的山顶部;“额尔登”蒙古语即“宝石”的意思。“敖包”蒙语即“堆子”的意思;“堆子”是用石头、土、木材等物堆砌的。原始是对山、道路、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对山神、路神、天地、日月神的祭拜以及对丰收、家人的安康祈祷的地方。 锡林浩特额尔登敖包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影响广泛,在草原上屈指可数。</h3> <h3>锡林公园内的知青石</h3> <h3>鲜花丛中的三姐妹</h3> <h3>这老太婆挺高兴的!</h3> <h3>敖包相会石</h3> <h3>两个老家伙也在此相会一次!</h3> <h3>锡林九曲景区位于距锡林浩特市东南13公里处。锡林河是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条内陆河,绕锡林浩特市而过,河水流势顺地形成河道弯弯曲曲,犹如一条绿色的彩绸在微风中摆动。登高望远,河水清澈,绿草如茵,牛羊似珍珠一般撒满了两岸,好似一幅景致美丽的草原风景画。</h3> <h3>韩大哥在景区邀请锡林郭勒“春之声”合唱团的朋友,与我们一行共进午餐,图中左二是团长郭作华先生。</h3> <h3>烤全羊推上了台,举行“布合勒”的蒙古族仪式。</h3> <h3>司仪请尊贵的客人韩大哥“德吉”。</h3> <h3>韩大哥为烤全羊羊背剪彩</h3> <h3>锡林郭勒“春之声”合唱团,是由锡盟退休的专业文艺工作者组成的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锡盟草原上,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团长郭作华先生原是锡林郭勒盟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的蒙古族民歌《锡林河》的原唱。他也是韩大哥的好朋友,当他得知我们一行到来的消息后,特将合唱团的活动日期,安排在锡林河景区与我们同乐,并亲自演唱了《锡林河》。这是合唱团为大家演唱无伴奏合唱《草原恋》。</h3> <h3>韩俊清大哥还专门请合唱团的演员为我唱了一首军旅歌曲《小白杨》,激动时分上台与歌手共抒戍边之情。</h3> <h3>请喝一碗马奶酒,献上一条美丽的哈达。</h3> <h3>锡林九曲,犹如一幅美丽的草原图画。</h3> <h3>白莲花般的蒙古包有序的排列在景区内。</h3> <h3>我们一行在锡林九曲旁合影</h3> <h3>马儿啊!你慢些走。</h3> <h3>云儿啊!你慢些飘。</h3> <h3>雁儿啊!你慢点飞。</h3> <h3>风儿啊!你微微吹。</h3> <h3>花儿啊!你慢慢凋。</h3> <h3>时光啊!你慢慢消。</h3> <h3> <br>让我把美丽的草原看个够………………。</h3> <h3>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朵,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8月10号,大家纷纷告别可亲可敬的韩俊清大哥,各奔自已的行程。我也登上草原列车,前往三晋大地探望战友和旅行。 亲爱的老韩大哥:天气渐冷,望你多加保重!盼望明年仲夏,草原上的青城__呼和浩特再相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