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天府之行

燕影白沙

<h3>  我先生的老家是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而他却出生在山西,从来没有回过老家。总想着有一天能回故乡看看,一直未能如愿。听说国庆节有个宗亲会,值此国庆长假,决定回乡探亲,认祖归宗,以了却多年的心愿。<br></h3><h3> 提前订好往返机票、火车票、酒店,整装待发。谁料到临出发(29日)当天,可恶的海航突然取消航班,全部行程被打乱。</h3><h3> 多亏老同学朱卫国的鼎力相助,开车到成都火车站接送我们到乐山,在此表示感谢!同学的那份深情,永远铭记在心。<br></h3> <p class="ql-block"> 听二哥讲,先生的祖辈是做铁锅生意的,当生意做到一定规模时就从乡下搬到了五通桥竹根滩(现改名为竹根镇)新生街上,此街是当时最繁华的江边码头街区,是通往西南各省重要的水路运输枢纽。</p><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先生的父亲考取了国立中央技专纺染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乐山空军保险伞厂(降落伞)任技术员,军衔为中尉。抗战胜利后保险厂回迁杭州,父亲不愿离开家乡就病退辞职,以教书为生。解放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山西纺织工业,举家搬迁至山西太原,成为山西纺织系统的奠基技术骨干。</p><p class="ql-block"> </p> <h3>  竹根镇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中心城区,是五通桥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岷江、涌澌江、茫溪河流经全镇。</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竹根镇以山水,园林城镇而著称。</p> <h3>  在竹根镇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跷脚牛肉火锅,据说是由乐山市一位老中医发明而来,是川味火锅中的滋补佳品。火锅汤清澈见底,香浓四溢,牛肉牛杂耙软入口,泡莱是免费随便吃的,四人点了一大锅牛肉和菜品,狼呑虎咽,不一会儿就一扫而光。</h3> <h3>亲人合影</h3> <h3> 五通桥山水怀抱,风景秀丽,融山、水、树、桥、城为一体,“背靠青山走,绿水城中流”,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素有“小西湖”之称,徐悲鸿曾誉五通桥为“东方君士坦丁堡”。<br></h3> <p class="ql-block">初见故土近甲逢,终闻岷涛夜五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田宇</p> <h3>  夜幕下的五通桥,四望关口霓虹灯闪烁,使这座小城变得更加绚丽多彩。</h3> <h3>道路两旁的路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 <p class="ql-block">岷江畔</p> <h3>  美食在五通桥,“麻辣烫,叶儿粑,西坝豆腐嫩生姜,还有冠英的葡萄”。</h3><h3> 五通桥的西坝豆腐是远近闻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h3><h3> 西坝古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特别是那清冽的溪水,是磨制豆腐的天然水汁,赋予豆腐其独特的醇香。</h3><h3> </h3><h3><br></h3> <h3> 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一饱口福。我们也如此,专门打车来到这里。我们在黄瓜瓢西坝豆腐店,点了几样白油型豆腐菜品,豆腐酥饼、锈球豆腐、豆腐砂锅鱼汤、还有一份青菜和泡菜,店里出品全是用豆腐加工的各式菜肴,满桌的豆腐出品玉嫩似髄,色泽鲜亮,淡雅清醇,令人胃口大开,锈球豆腐竟能吃出鱼丸的味道,美美地饱餐了一顿。<br></h3> <h3>广场雕像</h3> <h3>  提起乐山,人们总会想起那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坐佛,又名凌云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h3> <h3>  听朋友介绍,上山观佛虽然可与佛直接接触,但无法观看大佛的全貌。只有乘船游江,才可一睹佛容。</h3><h3> 于是,我们选择乘船观赏大佛。早上出门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中午就放晴了。下午朋友送我们来到码头,国庆节码头上游人很多,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轮到我们上船。登上游船上行许久,又掉头下行,在大佛前的江面停留,供船上游客拍照,我们在船上可以清楚地观看大佛。</h3><h3>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神情肃穆。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h3> <h3>披上绿装的大佛</h3> <h3>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手持女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h3><h3> </h3><h3> </h3><h3> </h3> <h3>  乐山大佛背后的乌龙山、凌云山、龟城山结合为一体,远观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h3> <h3>  历经千年的风霜雨浸,但大佛依然安祥平和地俯瞰着三江的惊涛骇浪,以慈悲之心为世人祈护着平安!</h3><h3> 我虽然不信佛,但我也愿在此念一声:阿弥陀佛!</h3> <h3>  三星堆位于四川广汉,为了前去观看三星堆,我们于10月3日早上坐火车来到了广汉。正值国庆长假第三天,慕名前来参现的游人很多,我们排队等了很长时间才进入馆内。</h3><h3><br></h3><h3> </h3><h3><br></h3> <h3>  </h3> <h3>石头腿的休闲椅,颇有创意</h3> <h3>巨型人面像</h3> <h3>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是中国20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h3> <h3>  为了详细了解三星堆文化,我们专门聘请了一位专业讲解员,跟着讲解员走进了三星堆博物馆,馆里有几个展馆,其中最大的是综合馆,怀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走进了综合馆,似乎闻到了一股浓厚又古老的气息,馆里灯光柔和,里面充满了神秘和传奇。一边听着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解说,一边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里面展出的一件件宝藏,一边忙着用手机记录下来,虽然它们常年沉睡于土里,不为人知,但他们的色泽和光华是泥土掩埋不了的。</h3><h3> </h3> <h3>大力人像</h3> <h3>青铜面具</h3> <h3>  这座青铜器怪兽头,宽嘴巴,大耳朵,双眼呈柱状外凸,被人们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h3> <h3>陶制品</h3> <h3>青铜大立人</h3> <h3>鸟形器物</h3> <h3>  自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农民在车水灌溉时无意碰醒了沉睡三四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之后,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疑问,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七大千古之谜”。</h3> <h3>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三星堆的居民是什么人?三星堆人后来去了哪里?三星堆古蜀国是如何产生的?持续了多久?又为何突然消亡?上古的蜀地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可以考证。</h3> <h3>  当我们置身于三星堆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的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用心去感受到了三千年前的古蜀国文化,真为祖国有这么悠久的璀璨文化而感到骄傲。</h3> <h3>  有人说到了四川你要不吃四川火锅就等于没有来过四川。</h3><h3> 为了不枉此行,我们在广汉就选了一家川西坝子火锅,对于不吃辣的我们,点了一个清汤锅底,吃了一顿正宗的火锅。</h3><h3> 有位服务员挺可爱的,看到我在拍照,风趣幽默的说了一句“朋友圈先吃哈”,把我们在座的都给逗乐了。</h3> <h3>  从太古里,到大慈寺,从最繁华到最静谧。</h3> <h3>  把最潮流时尚的街道和最安静神圣的寺庙,直愣愣地放在一堵墙的两边,也只有成都的太古里和大慈寺。</h3> <h3>  一边是最繁华的购物中心,宝珀、古驰、香奈儿;一边是玄奘出家的大慈寺,祈福上香听诵经。</h3> <h3>  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文化,与最时尚的元素在这里碰撞交融。</h3><h3> 古往今来,传统和现代,都只在一墙之隔。</h3> <h3>  跪拜祈祷的游人,我也在此上香跪拜,祈福家人健康平安!</h3> <h3>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h3> <h3>商场里的动感艺术</h3> <h3>金属雕花</h3> <h3>扇子屏风</h3> <h3>  有人说,来到成都,若想了解成都人的生活,感受老成都人的情怀,就一定要去宽窄巷子看看。</h3><h3> </h3><h3> </h3> <h3> 成都,</h3><h3>二十多年前我来过,</h3><h3> 又离去,</h3><h3>留存在记忆深处的是杜甫草堂</h3><h3> 还有武侯祠……</h3> <h3>  宽窄巷子其实是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h3><h3> 它是由清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街道,曾是清朝八旗军及家属居住的地方。在成都宽窄巷子与大慈寺和文殊院并称为成都的三张历史文化名片。</h3> <h3>  你可以从坐落于这三条古街里,散发着明清风味的四合院,还有窗花雕栏,灰砖粉墙里感受到现代气息和古文化的碰撞。</h3> <h3>  这里有火锅、串串、各式小吃,空气里飘散着麻辣的味道……</h3><h3> 也许这就是成都特有的味道。</h3> <h3>  青砖碧瓦的宽窄巷子,古朴而端庄,走在青石铺成的石径上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h3> <h3>他们说这是行为艺术,充满了商业气息</h3> <h3>  有人说,来成都就是一张嘴寻找吃的,不错,成都美食确实多,不论是小吃还是火锅,总是那么吸引人,但我来成都就是为了走走看看。</h3> <h3>  茶馆、酒馆、餐馆、川剧、变脸、掏耳朵,琳琅满目的商铺营造出宽窄巷子浓浓的活色生香,老成都市民的生活片断与现代时尚的年轻脚步交织,营造出对成都的全新感知……</h3> <h3>  井巷子最具本土特色,宽巷子最传统,而窄巷子最时尚,他们都是成都往昔的缩影,它是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h3> <h3>古典的韵律</h3> <h3>  酒店旁边的百年老店,茯苓酱肉包和藕丁包,鲜香味美,是我的最爱,连吃三天也吃不够。</h3> <h3>年轻人的休闲场所</h3> <h3>宽窄巷子酸奶,lO元一盒</h3> <h3>这样的门窗是镂空花,窗柜漆色不错,很有特色。</h3> <h3>喝盖碗茶的地方</h3> <h3>  井巷子里一道500米长的历代砖文化墙和500米的民俗留影墙,总是会吸引摄影师的目光,在此停留拍照。许多影视作品像《亲密敌人》、《情遇成都》、《血战到底》等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h3> <h3>  这样绘在墙上的画有好几幅,很标新立异。既有内画在墙上,还有实物外挂在墙上。</h3><h3> 镜头下立体感很强。</h3> <h3>  “少城家书”,让人回想起书信曾是当年最重要的通讯联系方式</h3> <h3>井巷子里的老井</h3> <h3>石磨</h3> <h3>街头歌手在深情演唱</h3> <h3>除了走走看看,还少不了拍拍</h3> <h3>川剧脸谱</h3> <h3>商铺里的饰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h3> <h3>这造型,我喜欢</h3> <h3>  偶遇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或纱巾,该是多美呀</h3> <h3>  走在宽窄巷子,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栋民居都有它特有的风格,古典的,现代的,传统的,时尚的元素在这里应有尽有,让你尽收眼底。</h3> <h3>  室内、室外的装饰加上绿色植物的陪衬更显得古朴典雅</h3> <h3>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h3><h3> ——陆游</h3> <h3>  置身在成都,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繁华落幕,如过眼的云烟,生活的本源在这里呈现……那是清晨从门缝里挤进来的几缕阳光,是屋檐下不知名虫子的鸣叫,是公园里晨练的大妈,是匆匆过往的游人,是躺在藤椅上眯着眼听着川剧,喝着茗茶摇着扇子的老爷爷……</h3> <h3>  这就是成都,一座有着古老文明而又生机盎然的城市。</h3> <h3>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宽窄巷子,一个走进就不会遗忘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图文设计编辑:燕影白沙</p><p class="ql-block">摄影:燕影白沙 田宇</p><p class="ql-block">相关资料诚谢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