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平乐郭氏正骨朮传承脉络
平乐郭氏正骨由洛阳平乐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首创,郭祥泰生前将其医术传其子郭树楷,同时传其祖侄郭树信。</h3><h3>郭树楷→郭鸣岗→侄郭耀堂→郭均甫→郭汉章、郭焕章。</h3><h3>郭树信→子郭贯田→子登三、聘三、建三、九三。</h3><h3>郭聘三→其子郭灿若→郭灿若之妻高云峰→其子郭维淮。</h3><h3>郭建三→其子郭春园→其子郭维笃→郭维笃之妻段风先→其女郭泰一、其子郭侨远。
历代传人主要著作如下:郭树信著《郭氏家训》,郭贯田著《正骨手法要略》,郭鸣岗秘授郭耀堂著《秘授正骨心法》,郭春园著《平乐郭氏正骨法》《世医正骨从新》,郭汉章著《实用正骨学》,郭焕章著《伤科一百方》,高云峰著《正骨学》《郭氏正骨学》《正骨学讲义》,郭维淮著《简明正骨》《平乐正骨》。
<br></h3> <h3>一,医术渊源
洛阳平乐郭氏正骨起于清·嘉庆年间,盛传七世,历时二百七十余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济世救民,疗伤活人无数,素以疗法独特、疗效卓著、为医清廉而饮誉中原。据许鼎臣著的《龙嘴山馆文集》载:"洛阳东二十里平乐园,郭氏世以专门工接骨医名天下……人之骨骼、筋骸支节要会莫不审查抚摸而不差纤毫,卷追不仁,榨辗撞摔,折断筋约而骨碎者,无寒暑风雨霜雪,门如市。″并记载其技术特点:"为诊且不用麻沸药,不用针刀刺砭剽,揉之、捏之、推之、筑之、拳击之、攀之、捞之;俯仰左右之,或伸之、正之、平齐之、垫支之,内服汤药而外膏丹之,裹以布围以批竹,时其静止移动,饮食矢溺。″《孟津县志》亦载:"其法似推拿而挢引按抗于脉络腠理,疏瘀解结皆与恒方殊,自跌毁断折,头破股裂,筋挛骼碎,一切车马金石踬仆糜烂伤,因创按摩,竹腾丹敷,克以疗期,到时无丝毫不爽。″还评价曰:"其奇中似虢中庶所称,搦骨水脑,揲荒爪幕,炼精易形者而俞跗以下至太仓公医案、孙思邈《千金方》皆不载,《铜图》所不绘……"。</h3><h3> 洛阳平乐郭氏正骨是祖国医学的一支奇葩,是河南中医学的一个杰出代表,由于其疗效奇特、历史悠久、医德高尚,普及影响面广,目前已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正骨学派。2008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br></h3> <h3> 平乐郭氏正骨文献中关于起源记载及传说</h3><h3> 由于历史原因,文献对洛阳平乐郭氏正骨记载较少,祖传正骨文字记载有限。对平乐郭氏正骨起源各家说法不一。</h3><h3> 家公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中《郭氏家训》载:"同祖益元君孟人,与先生交好,益元君中年离家访道,多年未归,适逢其郡居遭受灾荒,得先人之周济全家度过灾年,后益元君来向先人道谢,而因先人外出未能与之相见,此后先人贩丝至鲁,和益元君巧遇,谈起益元君已习练正骨,以八法为之则,以诸正科为之术,君口述先人以笔录之。回来传教后人,先以施药,后来行医。正骨八法相传吾家,当郭氏正骨名传以后,我家之堂名定为‘益元堂’,即后人纪念益元君传术之意。而家人及村邻有不详益元君之名,尽知为游方道士所传,实也不误。″ </h3><h3> 从《郭氏家谱》记载看,郭氏家族中在十七世以及十七世以前,有多人行医并且医术精湛。平乐郭氏正骨的医术是从十七世郭祥泰开始形成,并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h3><h3> 从有关各项记载分析,可以基本推测出平乐郭氏正骨的渊源:郭氏家族,自明朝初年自晋迁洛,世居平乐,行善积德,家族中各代均有习医者,祝尧民曾传授郭氏先人外伤科经验,到平乐郭氏第十六代郭尧民时,世代书香门弟,儒医传家,乾隆年间郭尧民上太学时,得到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郭尧民"精通三教九流,遇异人生平多异迹"。其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传于十七世郭祥泰,郭祥泰通过伤科著作,结合家族长期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始了平乐郭氏正骨,并以正骨术著称于乡里。郭树信学习正骨术于郭祥泰,在掌握接骨术及秘方的同时,又得到同族益元君的"益元正骨八法″。有了先进的理论指导,郭树信支的第三代传人郭贯田,第四代传人郭聘三,郭建三除继承家传医术外并深研医理,总结经验,平乐郭氏正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郭氏正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经高云峰、郭春园、郭维淮收徒办学,弘扬成派。</h3><h3><br></h3> <h3> 平乐郭氏正骨有两大绝招:一是秘方,二是手法。秘方分外用方、内服方两类,方名、药名、剂量、用法、作用、炮制等均有详细记载。这些秘方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保存下来。关于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历史上却少有文字记载,家族传承多是通过给病人疗伤过程中进行操作、示范、讲解的形式来完成。</h3><h3> 家公郭春园著有《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世医正骨从新》两部骨伤科专著,两部专著都用大量篇幅重点讲述郭氏正骨手法,即益元正骨八法。其八法分别为:①辨证法②定槎法③压棉法④缚理法⑤牵置法⑥砌砖法⑦托拿法⑧推按法。其中"辨证法"是对伤症的检查方法,"定槎法″是骨伤形异的正形方法,及重型的形伤骨折错位,专用的辨认骨折槎形、掌握骨折槎形的定接方法。"压棉法"是专对新鲜骨折、错位或形异的一种恒定的因槎位压接和局部恒性的按形异矫正之方法。"缚理法″是折伤的固定包扎方法。"牵置法"是徒牵正复法,分两大部分,其一是牵拉,其二是置位,弥补固置后折槎仍有错位之症状。"托拿法"是对诸关节脱臼正复之方法。"推按法"是对外伤之诸气滞与气血结滞症的手法治疗。
在临床中运用″推按法"治疗诸筋病,其应用范围涉及颈肩腰腿疼痛。该法对外伤之诸气滞症和气血结滞症产生的气血不活,或呈肌萎关强之征,以推按手法应症施之,使其气血运行,真有立杆见影之效。用"正项法"治疗落枕项强等颈椎疾病;用推按法解除背部嵌顿;用合力推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展筋丹揉药配合内服汤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痛风,及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三七散外敷治疗下肢关节急性扭伤等,在临床中治疗效果很好,深得患者好评。
<br></h3> <h3>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受医疗环境的影响</h3><h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早就盛行于西方的AO(assocⅰatⅰon for the study of ⅰnternαl fⅰxatⅰon,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技术不失时机传入我国,通过信息传播、办班讲学等形式,很快风靡全国,加上内固定器材质量与形式的不断改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AO技术在骨伤科界遍地开花,一些原本搞手法整复的中医医师也趋之若鹜,遇到四肢骨折病人也做起手术来。平乐郭氏正骨手法遇到了强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h3><h3> 另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和医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在消然发生着变化。一些通过手法复位即可恢复其肢体功能的患者,往往要求医生给其做手术达到解剖复位。由于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对于一些四肢骨折,以前医生通常是先用手法整复,若整复困难或失败,才进一步考虑手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医疗纠纷,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不断提高的对医治效果的要求,医生们往往在遵循医疗原则的前提下,让患者自己在手法和手术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医疗环境的影响,平乐郭氏正骨手法的应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br></h3> <h3>平乐郭氏正骨的发展趋势</h3><h3>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在临床应用方面不可能被手术所代替,它在临床上具有鲜明的诊疗特色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学朮上占据独特的地位。从骨伤科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上看,它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由于过分依赖影像学诊断而产生的影像依赖给临床带来了诸多问题,一些新鲜骨折例如舟骨骨折,若无移位,早期在X线片上不易看到明显的骨折线,若遇到缺乏诊察经验的医生,可能会按照一般的软组织损伤进行处理而导致不良后果。另外,影像设备的状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诊断者的专业素质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对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过分依赖影像学辅助检查,就会使诊断失之偏颇,甚至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作为骨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乐郭氏正骨的检查手法在疾病诊断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h3><h3><br></h3> <h3> 平乐郭氏正骨历代先医们都是与时俱进的</h3><h3> 家公郭春园在其所著《世医正骨从新》序中写道:"1958年,我曾撰写出版了《平乐郭氏正骨法》一书,那是我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打破保守,将我家传秘术、验法公诸于世,亦介绍了我自己当时的一些粗浅的经验体会。在该书中我写出从解剖学人体骨骼与部位和中医骨名部位名称对照之概说,以及X线摄片对骨折、脱位之诊断和治疗后的复查效果。以后经过中西医的学习、交流,由中西医合作医疗,逐步地走向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我发展了家传正骨‘撬接法’,并通过手术治疗,移植了多部位近关节骨折,能以闭合复位钢针经皮肤贯穿固定,或钢针阻绊固定,关节内骨折以钢针撬拔复位、钢针贯钉固定,跟骨压缩性骨折以钢针撬矫、贯钉固定,髌骨骨折缝合复位,以及巧力整复关节脱位方法筝,这些都是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骨折、脱位治疗方法的改进、优选,也是将世代相传医术予以提高——正骨从新。″</h3><h3> 家公郭春园称他学医、行医60年,自感遵古而不泥古,重理、践法、求效、辨证治疗、优选方药。家公郭春园所著《平乐郭氏正骨法》一书前部分以"总论"重述《平乐郭氏正骨法》原有之秘法及其精要,并记述今时对骨伤科的新认识和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对先医技术的改进。其后部分以"各论″一症一法论述"形伤″之治疗,则为今时临床治疗以中医为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之应用,亦是各种骨折、脱位之治疗方法之改进。这些方法具有的特点是:①可有效挽救生命和恢复功能;②医者容易掌握应用;③可一劳永逸,病情不易反复;④患者痛苦小;⑤能缩短疗程。</h3> <h3> 第六代传承人郭维笃全面掌握郭氏正骨法精髓,并在先人基础上有所发展</h3><h3> 郭维笃为平乐郭氏正骨朮的第六代传承人。 作为家族嫡定的传承人,郭维笃已全面掌握平乐郭氏正骨术。1978年,家父郭春园携子上京,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反映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在邓小平的关注下,由国家卫生部钱信忠部长批示给国家中医局局长吕炳奎,转发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党若平,经党组研究安排郭维笃又带工资到河南中医学院学习五年,系统掌握中医理论。
郭维笃从十六岁开始行医,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经历,经验丰富,家学深厚,在临床中又跟名师学习外,和中国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学习断肢再植,在文革期间跟下放的名老中医学习妇科内科杂症,临床经验极为丰富,不仅在骨科方面技艺高超,普外、内科、妇科、儿科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临床中,郭维笃又对肿瘤方面有所收获,对肝癌、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h3><h3> 1985年卫生改革元年,郭维笃率先到深圳创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退休后,郭维笃还要发挥余热,在家里开办诊所,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