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历史学科视野,助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2018年历史学术年会暨优质课展示活动

王小丫

<h1><font color="#b04fbb"><b>  2018年10月17日至10月20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在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学者和中学历史教师两千余人齐聚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礼堂,参加了本次大会。</b></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许斌主持开幕式并在大会上公布了2018年全国中学历史录像课网络评比活动的获奖名单。我很荣幸,喜获全国历史课高中组一等奖!</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开幕式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助理、编审张廷凯作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主题学术报告,回归学科研究,探索路径与方法。</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接下来,著名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做了题为《统编历史教材的取向》的讲座。叶教授讲了统编历史教材的知识取向;教材体例加强了历史的时序;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取向;教材结构多样化的取向等,此外,叶教授还解答了教师授课总是课时不够,历史史料太多的困惑问题,让我们一线教师茅塞顿开。</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年轻的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孙世鳌简短发言,孙博士主要从历史写作入手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font></b></h1> <h3></h3><h1><b><font color="#b04fbb">  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卜宪群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与国家治理”的讲座,卜教授从中国历史的四个基本特征入手谈国家的治理,从“大一统”与“要在中央”的一元行政思想;古代民本思想;从礼治思想向德法相依;从历史中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卜教授幽默生动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令在场老师颇有增益。</font></b></h1><h1> </h1> <h1><b><font color="#b04fbb">  19日上午,三节精彩纷呈的国优课的展示,让我们心灵震撼,耳目一新,受益良多!</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的副校长,历史教师陈龙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高质量的高三复习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陈老师从“天下”、“万国”概念导入,形式新颖、别具匠心。整节课陈老师层层设问、不断追问,问题设置科学合理,陈老师还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探究。与会专家评价“这是一节特别实用而又十分精彩的历史课!”</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意气风发的四川成都王子涵老师上了一节别开生面,具有丰富内涵和视觉冲击力的历史课——《文艺复兴》。王老师抓住了所有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渐次提升学生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王老师用自己的学术素养滋润了学生,很好地落实了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是三节课中最震撼人心的!</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江苏天一中学的刘瑜老师的课《“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势”贯穿全课,体现国际关系领域由力量决定的“丛林法则”。刘老师的课有思想有立意,有逻辑有框架,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的核心素养。</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我的学习资料、听课笔记……</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  本次年会紧跟历史学科前沿学术动态,帮助中学老师有效应对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感谢教育学会搭建的这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市教研员王国栋老师的推荐,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短短两天的学习是我从教以来收获最多的两天。纸上所谈有限,无限的是对我教学思想的点拨与启迪,精神上的丰华,我要把这些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历史教学质量。</b></font></h1> <h1><br></h1>

历史

素养

教材

历史课

核心

教授

陈老师

学科

思想

取向